APP下载

让“老课文”在文化传承中“脉动”起来

2022-03-01江苏省新沂市棋盘初级中学

学苑教育 2022年15期
关键词:课文语文教师

江苏省新沂市棋盘初级中学 陈 丽

不管初中语文课本如何改变,语文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如何更新,但总还有一些老的东西、旧的东西让我们语文教师留恋、不舍。沉下心来想一想,翻开课本看一看,这种“老古董”不就是在语文课本中盘踞三十多年、在教学中起顶梁柱作用的、同时也是在文化中起传承作用的老课文吗?

一、老课文,是一种文化符号

1.老课文,“股份”真不小。

初中课本,六册书,现代文、白话文、译作共110 篇左右,其中“老课文”只有20 篇,占比不到20%;古诗文共70 多篇,其中“老课文”36 篇,占比 50%多;古诗文背诵共 60 篇(首),其中“老课文”20 篇,占比33%多。也就是说,初中语文课本虽然历经三十多年的变迁,但老课文在课本中仍有30%的“股份”,占比真不小。

2.艺术化身,浓妆淡抹总相宜。

很多老课文中都有让人叹为观止的“亮点”,有的浓烈,有的淡雅。如《春》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幅色彩艳丽的早春画卷,在一代代人心中永驻;《济南的冬天》给我们铺开的是一幅温情的山水画;《沁园春·雪》展示了毛主席的豪迈与大气;《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让我们见识了一位铁骨铮铮的文学战士;《中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为赵州桥和苏州很早就贴上了文化标签;《皇帝的新装》和《变色龙》已成了人们口头上的鲜活语言,因为它们已是“欺骗”和“势利”的代名词……

老课文,独具匠心,不管是写景还是塑人,都是语文文化中的经典之作;不管是浓笔还是素描,堪称语文文化中的妙笔。如古典文学《岳阳楼记》多为浓笔,《小石潭记》多为工笔,但二者都属于脍炙人口的佳作。可以说,老课文就是艺术的化身,浓妆淡抹总相宜。

3.纯粮佳酿,不可或缺的精神主食。

语文教学,不管过程如何变化,方法如何优化,理念如何更新,其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善”,就是把孩子教育成一个好人。老课文在这方面可谓是典范之作了,《杨修之死》警戒人们不能恃才傲物,否则会招致失败的下场;《丑小鸭》告诉人们经受排挤、打击后,不能绝望、沉沦,最终通过奋斗成就美好的未来;《爱莲说》教育我们要“出淤泥而不染”;《岳阳楼记》教育世人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过零丁洋》教育世人“留取丹心照汗青”;《龟虽寿》富含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告诫世人盲目自信害人害己;《愚公移山》要我们发扬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伤仲永》警示人们后天的教育和学习是必须的;《送东阳马生序》向我们娓娓讲述了只有少年刻苦求学,将来方能成就大事的道理。可以说,老课文都是学生不可或缺的精神主食。

品一品老课文,哪一篇都是纯粮佳酿,都是课本的精神支柱,都是中外文化的一种符号。这也许就是这些老课文一直“红旗不倒”的原因吧。

二、老课文,“尴尬”在所难免

老课文在内容和形式上很多时候是“不跟形势”的,所以在教学中,也不同程度地遭到了一些冷遇和尴尬。

1.学生:老课文反映旧生活,没劲道。

老课文大都反映的是旧时代的生活景象,读起来有隔世之感,找不到现代生活的影子,提不起来神。尤其是鲁迅的散文和小说,尽管是考试的重难点课文,但就是无法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写了丰富有趣的自由生活,能产生“共鸣”,可“三味书屋”呢,学生就很难理解那种枯燥的“私塾”生活了;再如《故乡》反映的那种萧条的社会生活,教师不加以渲染和解释,学生更觉得不够鲜活;还有《社戏》中摇橹去看戏,为什么看戏呢,为啥不在家看电视或到影院看电影呢?即使是《孔乙己》,其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虽然一直受到追捧,但学生读起来还是不如《范进中举》有味道。

2.老师:老课文是熟透的瓜,不新鲜。

不少教师,在自己学生阶段都学过这些老课文,当然知道这些课文在书中的重要性,但是在操作起来,难免拿捏不准。有的教师认为,这些是老课文,熟悉得很,就误以为学生也很熟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课时预设不足,或在讲解过程中,语速很快,思维跳跃,学生跟不上,导致这些老课文的语文味没有挤出来。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师自己就学了多少年,读了多少年,教了多少年,那文中晦涩的历史典故,千古绝唱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片段,老师即使不看书也能倒背如流,所以就想当然地用10 分钟讲完,要学生10 分钟背出来,简直是在杀鸡取卵!再如高尔基的《海燕》,连教师都不知道它什么时候编到课本的,只知道它一直像雕塑一般地“蹲”在课本的显要位置,对学生来说很新奇、新鲜,可是对教师来讲,它已是历史性课文了,没有新鲜感,讲起来总是蜻蜓点水,这样就使学生很难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因为教师太熟,而学生恰恰不熟,这就造成了教与学的严重脱节。本来这些老课文是教师的优势,最终却成了教学中的劣势,这是我们语文教师要深思、反省的。

三、如何让老课文“老”当益壮

1.深省——反思,师生共筑思想堡垒。

有句话说得好:“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如何把老课文教好,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要深省,学生要反思,都要从思想源头、意识深处来思考课堂低效的根本原因。

作为教师,在教老课文时,应该真正地蹲下来,借学生的眼睛来看待老课文。这样,你就会发现所谓的“老课文”对学生来说,都是新东西,而且比一般课文还要难。认识到这一点,教师在教学时,就能够避免主观臆断和“一言堂”的现象。

身为学生,面对老课文,首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能预见到教师有可能进行“快餐式”教学,从而制订切实有效的对策,如作好预习,课外多补补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知识,把老课文放在它所处的历史时代去理解。其次,对老课文要树立自信心、加强克服它的决心,要始终告诫自己:困难是弹簧,你弱它就强。最后,要充分认识到老课文在中外文学史上的地位,它是文学中的“国粹”,作为国人,学好它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有了这样的思想准备,那老课文的“老骨头”就不难啃了。

2.告诉——倾听,带学生走进低碳课堂。

老课文大多反映的是过去的物是人非、社会变迁、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对喝着牛奶、玩着“苹果”、听着MPx 的新一代中学生来说太过陌生了。所以,在教学相当一部分老课文时,我们首选的教学法还是“讲授法”,就是用传统的一张嘴、一本书和一支粉笔给学生讲解;作为学生,就是通过倾听、做好笔记,跟随老师向旧时代实现“穿越”。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的嘴上功夫要硬,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强,把控课堂的本领要给力。

如在教学现代文《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时,教师如果不结合中国革命中的解放战争史,是无法把文章讲得气势磅礴、振奋人心的,结果只会很苍白地告诉学生什么“新闻三要素”。再如教学外国译作《最后一课》,教师就必须要介绍法国与普鲁士王国之间的战争,法国战败,被迫割地……如果学生仍然觉得外国的事情离我们太远,激不起感情上“共鸣”,那么,教师索性把视线放回国内,结合中国近代史,渲染一下近代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苦苦挣扎。也就是说,要想方设法把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出来,让他们与文中的“小弗郎士”实现角色上“嫁接”,只有这样才能让文本的情感目标完成、艺术价值得以发掘。至于一些古诗文的教学,“讲授法”更是一种首选的法宝了。

3.点拨——探究,带学生抚摸老课文的心跳。

针对一些“小说”体裁的老课文,我们教师要采用点拨、学生探究的方法去“吃掉”它。因为小说的篇幅往往比较长,仅靠课堂上45 分钟一点一点、逐字逐句地去讲解很不现实,所以就要求教师用智慧去适时点拨,要求学生用各种官能随机去探究,去发现。

如在教学《孔乙己》《范进中举》《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等小说时,教师就可以在简述各小说的背景后,根据小说情节的发展需要提出问题,让学生去阅读、探究,从而一步步地发掘出典型人物性格形成的社会根源。这时,体验式阅读应是探究式学习的首选法宝了。

4.求新——减负,让老课文“变脸”新面庞。

在教学老课文时,很多篇章还是需要在备课时进行翻新的。一个教师在教学同一篇课文时年年都是老样子、老教法,不要说学生不答应,就连自己也会觉得无聊得很。所以,随着新的教学时代的来临,一个老教师在教学一篇老课文时,在理念上要求新,在教法上要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精神上、审美上减负。

老课文之所以传承了下来,主要原因还是它们是“经典”。经典的课文就要用“经典”的方法教学。诗歌可以开诵读会,故事可以让学生表演、续编等;经典小说的基本课型有小说赏析课、名著导读课、表演课、创编课等。为了把老课文教得深入浅出,我们可以根据内容需要,选用适当的课型,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课上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

如在教学外国散文诗《海燕》时,我们就没有必要去干巴巴地“讲授”,相反,我们要为诗配音,为诗配画,或者利用多媒体为诗同时配上音频和视频,让学生听到海燕勇敢的呐喊,看到一个立体的动态的海燕,从而让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再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我们就可以采用表演课型,让学生实际进入角色,去感悟文章的幽默和品味文章真正的寓意。通过表演,不仅能够让学生理解故事主旨、感受人物内心世界,还能够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对于那些诸子散文、李杜诗词等,我们可以定期开办诗歌诵读会。在动情朗诵中,让学生去切身体会孟子的“与民同乐”“仁者无敌”的民本思想,李白亲近自然、鄙视权贵、追求自由的品格,杜甫热爱人民、指责权贵、匡时济世的情怀……

5.寻宝——尝试,让“钻石”在作文中发光。

老课文都散发着“文”光宝气,把这些宝典找出来,并教给学生正确使用,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些都是文章中的佳句,万年不衰。

还有《曹刿论战》中的“一鼓作气”,《出师表》中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天时地利人和”,《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马说》中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沁园春·雪》中的“风流人物”……无一不是耀眼的珍珠、发光的宝石。

指导学生把这些丽词佳句用于作文,可以大大增加作文的文采。首先要让学生有使用这些妙句的意识,告诉他们“文贵有文”的道理,其次要让他们加强这方面作文的操练,真正做到古为今用,用他山之石来攻玉。

6.引领——验证,让“真理”在生活鲜活起来。

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最真实、最生动、最有效的教育。人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自觉或不自觉地会同教学文本中所表达的思想主题发生碰撞,迸发出人生的火花。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走入社会生活,让生活中的真实和老课文中的“真理”彼此验证、相互交融。

赏《春》之后,教师就要鼓励学生走进田野看蓝天、沐春风、踏野草,用心去感悟春天的新奇、美艳。

逛完《天上的街市》,教师要提示学生晚上看看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并听老人们讲述牛郎织女凄美的爱情故事。

读了《背影》,有感于“车站送别,父亲买橘子”,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在旅游搭乘火车时,在火车站别忘了去看一眼父亲“攀爬的月台”(送别的眼神和动作)。

学了《看云识天气》和《大自然的语言》之后,我们就要在生活中读懂天上的云朵、云层,去大自然真正“聆听”它的语言,看一看所谓的“草长莺飞”和“莺歌燕舞”。

有一则广告说得好:生活有起有伏,容易不在状态。脉动,富含多种维生素,让你随时脉动回来。

那么老课文的教学也是如此,如果师生不同时在“状态”上,教学自然就是“有起有伏”,很难收到预想的教学效果,更谈不上目前要求的高效课堂。在教学中,当我们对老课文丧失耐心或激情的时候,希望也能通过个人的思想认识、鲜活的教学方法、理性的求新和引领,把教学状态“脉动”回来,让老课文教学在初中语文的文化传承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课文语文教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最美教师
背课文的小偷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背课文
圆我教师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