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课的传统食材文化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2022-03-01商红

学语文 2022年5期
关键词:食材中华微课

□商红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师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以及身边的各种资源和机会,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通过实施各类语文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整合,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之一,改革原有的教育教学方式势在必行,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也呼之欲出。微课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但面向高中生,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选修课程资源开发为主题的微课制作尚在起步阶段,是一个相对空白的领域,本研究填补了这一空白。

一、课程目标

学校坐落合肥,古庐州之地,传统文化底蕴丰厚。我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完善面向未来的五育融合的育人体系,以“四尚”课程为基础,构建基于国家课程方案的学校课程体系;以育人方式变革为抓手,建立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选课走班为载体,建立基于生涯规划的学生发展指导体系;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为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以深化教学改革为旨归,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课程作为“四尚”课程中“尚善人文类”的分支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中华传统食材文化中的优秀精神给养,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厚植爱国情怀。

1.通过搜集整理关于中华传统食材的诗词和传说故事,探究基于微课程环境下的中华传统食材文化的教学策略,构建中华传统食材微课资源库。

2.通过课程教学,提升高中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性认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

3.借助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综合能力。

二、课程内容

以学校“四尚”课程群作为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尚善人文类、尚工科技类、尚美艺体类、尚真实践类。“四尚”课程对应不同的具体课程,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

传统文化课程是“尚善人文类”的分支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中华传统食材文化中的优秀文化精神给养,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厚植爱国情怀。

“尚善人文类”课程根据高中课程的特点,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其中各学科根据选课走班的需求,开设选修课程。本课程是语文学科类选修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校本课程之一。

本课程内容:

前期:选修教学

1.开展研究性学习:面向高中生开展问卷调查,就问卷中呈现的具体问题确定课程研究的切入点,形成调查分析报告。

2.教师搜集、筛选、编写传统食材中的诗词、传说故事,出版《中华传统食材》,分模块传授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传统食材的文化。

后期:课程研究

1.通过微课探索展现中华传统食材文化的策略,构筑基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2.探索并形成适合高中生学习的融合性课程资源,制作、整理形成微课专辑、教学设计专辑等。

三、课程实施

本课程实施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把该课程纳入学期课表,每班每周安排一个课时,面向高一年级学生,选课走班,以选修课程作为教学方式。

1.开展研究性学习:面向高中生开展问卷调查,就问卷中呈现的具体问题确定课程研究的切入点,形成调查分析报告。

2.教师搜集、筛选、编写传统食材中的诗词、传说故事,形成《中华传统食材》(丛书30卷),共计30类1400多种中华传统食材,诗词、传说故事等各1400多。初步构建了中华传统食材文化课程教学的资源库。

据此,教师从中选择部分内容作为选修课程的内容,分模块传授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传统食材的文化。教师在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创新。如以高中教材中《诗经》的选文为基础,延伸内容,结合食材库内容,开发校本《〈诗经〉中的中华传统食材文化》课程,微课50个;涉及到中华传统食材中的食盐、曲蘖酿酒等,我们开发了传统文化科学课程《〈天工开物〉的世界》,并作为青少年科普读物由安徽科技出版社出版。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华传统食材》丛书30卷,积累了丰富的中华传统食材资源库。

第二阶段:课程研究。面向语文组教师、课题组教师,形成关于中华传统食材教学研究的策略

1.通过微课探索展现中华传统食材文化的策略,构筑基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阵地:课堂是特色课程的重要阵地,把每一节特色课程都打造为高效课堂。语文组老师们参与到校本选修课程资源的研发中,并对课例进行研讨,探索并初步形成通过微课展现中华传统食材文化的教学策略,明确微课、中华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学科融合的方法,以及构筑基于信息技术的传统文化传承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基本环节如下:

①食材文化,传说故事

分享与食材起源、功能效果等相关的历史人物、历史典故、传说故事,引导学生体会食材蕴含的哲学思想、审美风尚、伦理道德观念、民族性格特征等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道德基底。

②食材中国,诗词赏鉴

遴选描写中国传统食材的古诗词,通过“读”“议”“赏”“背”几个环节,提高诗词赏析能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食材文化内涵。

③食材科学,基源性能

从物种基源、生物成分、食材性能等三个方面全面介绍食材的科学知识,如:中医性味归经功效等。本课程所涉及到的相关食品与生物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得到了中国科技大学等多所大学近百位专家教授的专业指导。

④食材烹饪,中餐诱惑

中餐菜肴色艳、香浓、味鲜、型美,中餐积累了精湛的烹调技艺,各式各样、千差万别、风味各异的菜系和品种,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遍特点。通过自主体验、文化探究、成果展示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享受不同课堂方式学习的快乐。

本课程选取中华传统食材这一切入点,既贴合学生生活实际,又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在立体多元的教学环境、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带领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其中的优秀精神给养,强化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厚植爱国情怀,并带着这份热爱,争做优秀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

2.丰富课程资源,激发特色课程生命力。重视文本资源、网络资源、基地资源、食材资源等资源的建设,探索并形成适合高中生学习的融合性课程资源。

①德育阵地:立德树人是语文类特色课程开发的重要理念,将特色课程与育人深度融合,开发中华传统食材文化课程与当地传统文化融合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合肥罍街、龙虾一条街等汇集徽派美食;合肥三河古镇传统文化教育之地;合肥大圩农产品生产基地等提供丰富的劳动实践课程。我们的课程建设基于国家课程改革理念,打破学科、地域局限,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开展主题性实践活动。

②研学阵地:研究性学习是特色课程的重要呈现方式。结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家乡文化生活”模块内容,通过传承与实践,培养和提升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孩子们走入农田栽种水稻、大豆、玉米,走上谷场手工打收麦子,走进作坊包粽子、点制豆腐,跳入水塘摸鱼捉虾,体验劳动之不易,身体力行地传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走访农民、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等,获得第一手考察资料,写出了有价值的调查报告。

④开发文化学习、劳动实践融合性的综合学习方式

“做中学”的方式,打破了纯学科性的知识输入,将劳动实践融入智育之中,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生活的能力及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在成果展示中,学生增强了自信、成就感。

四、课程评价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四维度”(主动、生动、互动、行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边学边评,互学互评。通过“四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了解课程实施情况。同时根据评价反馈,对课程实施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完善,为学生提供更有指导性的课程。

1.学生课堂学习能力自评表

量表将“四维度”作为一级指标,下设十个二级指标,对学生进行测评,然后教师对学生自我评价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拥有自信,实现个人价值。通过对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2.学生课程学习活动展示评价表

此量表从情感态度、知识技能、成品质量等三层面进行评价,通过自评、组评、老师评、家长评等对学生展示活动的整体状态进行评价,表现突出的为“优秀”,表现一般的为“良好”,其他需要鼓励的同学定为“加油”以此激励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建站方案比选:《江苏省淮安市城市防洪排涝规划报告(2012—2020)》中,为满足清浦区城南片排涝要求,计划新建古盐河排涝站,将城南片涝水抽排到入海水道。水系规划从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及排涝效果等方面,对单独建站与结合古盐河排涝站合并建站两种方案进行比选。经综合分析,推荐采用单独建站方案。该方案既有利于尽快实施,又减少了因拓浚下游河道挖压占地;泵站位于规划区域内,可直接抽排区域内涝水,排涝效果明显;非汛期可关闭控制口门,抬高西片区水位,提升水环境。

3.学分认定

学生按要求完成本课程一学期的课程学习,向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提出学分认定申请,递交研究性学习报告。学校根据安徽省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学分认定方案等,按程序赋予学生本课程学分。

五、校本课程建设经验

1.初步建立了教科研共同体,实现多种资源的融合

本课程构建了教科研共同体,打破了教科研的校际壁垒,整合了多所学校的人力资源、教育资源、信息技术资源,建立了开放性创新性的研究团队,形成合力,共同研讨中华传统文化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及策略。

本课程更是打破了基础教育与高校教育互不相干的壁垒,实现了教育资源整合。并且通过与高校合作、诸多专家的引领,课程组将课程研究成果从实践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从传统食材的物质层面上升到文化层面,从个人情感层面上升到家国情怀层面。

2.完善了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系列制度

制定并完善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选课走班实施方案、校本课程实施细则、学分认定细则等相关制度,为课程实施提供了充分的制度保障。

3.借助信息化途径,中华传统食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虎添翼

利用诸多方式创建学习新方式,线上线下课程互动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打破传统班级授课制的组织方式,形成新的自主学习共同体。

六、课程建设成效

1.通过与诸多高校专家合作,已编写校本课程读本1册,出版文本成果32本,微视频制作50个;收集、完善、创新了中华传统食材文化资源库。

2.通过选课走班教学,初步构建了中华传统食材文化校本课程

开发了《〈诗经〉中的中华传统食材文化》等读本,细化了中华传统食材课程的量化考评办法,找到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途径。这些研究成果,从无到有地建立了一项巨大工程:中华传统食材资源库、中华传统食材校本课程及读本,初步积累了课程实施的过程性、结果性资料,为后续深入研究积累了宝贵的课程资源。

3.通过开展语文实践性主题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华传统食材文化的热情,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社会实践中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提高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体验劳动的快乐,领略中华传统食材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生活的能力。

4.通过合作教研,教师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专业能力获得成长。中华传统食材文化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语文组老师人人参与,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和生产者。老师们以生为本,其制定目标的能力、确定课程内容的能力、实施课程的能力、评估课程的能力均全面提高。

总之,语文学科教师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之任道阻且长,信息化技术为我们开辟了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新的途径。食材呈点状分布,课程研究在深度和系统性等方面有继续研究的空间。

猜你喜欢

食材中华微课
巧用食材铺“地锦”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每天吃20种食材 可能吗?
有ID的放心食材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