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2-03-01洪艺娜

关键词:剪纸民间美术

洪艺娜

(漳州市实验小学高新分校 福建漳州 363215)

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之中,需要重视民间美术资源的利用价值,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小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出发,把最能反映美术学科特点的民间艺术迁移到美术课堂之上,营造交流和互动氛围,借助于多种手段展示民间美术资源的魅力,以丰富生动的民间美术资源为媒介,拉近小学生和美术的距离。小学美术教师要适应新时代美术教学需要,积极学习民间美术,提升操作能力和审美素养,保障民间美术资源和小学美术教学的良好对接。

一、民间美术资源的特点

民间美术来自民间,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人们日常劳作内容关系密切,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艺术创造力和表达力,是民族精神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美术资源源远流长,丰富多变,构思巧妙,意蕴深远,覆盖地域广,传播范围大,无论是剪纸还是泥塑,无论是年画还是刺绣和印染,无论是画像还是民族服装,无论是花灯还是风筝,都反映了民间美术资源在表达内容上的丰富性,在选择材料上的现实性。而在表达形式上,民间美术资源往往活泼生动,充满农趣,具有直观生动的易懂属性。而在表达主题上,民间美术资源总是洋溢着积极乐观、团结友善的内在气质,反映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和希冀,不但具有十分丰富的美术教育价值,而且具有深远的德育价值,对于小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效果显著。

二、民间美术资源和小学美术教学的关系

小学美术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艺术学科。但是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资源在教材中的比例不大,覆盖面不广,甚至是作为选修课来进行教学的,导致民间美术资源的教学价值受到限制,也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文化,热爱民族的美好素养。随着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民间美术资源也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不但可以大大丰富美术教学内容,拓展教师的教学视野,而且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此外,民间美术资源蕴含着丰富的美术要素,在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美术要素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的理论修养,对于学生的未来美术学习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当前信息技术的普及,人们接触到民间美术艺术的途径越来越广,从电视屏幕到电影屏幕,从电脑屏幕到手机屏幕,都是展示民间美术艺术魅力的地方。在这种时机下,小学美术教师更应该立足本职,为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深入实践做出切实的努力[1]。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问题浅析

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尽管在理念和方法上已经得到了很大的革新,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师固守课本,忽视其他美术资源特别是民间美术资源的价值,既不利于美术教学的深入推进,也不利于培育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和民族情感。而即便有一些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民间美术资源的教学方法,但是由于形式单一,方法单调,忽视互动交流以及创造力的引导,也使得学生对民间美术资源的感悟不深,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层面上。一些教师过于注重美术基础的教学,对小学生的审美潜能缺乏自信,在民间美术教学中的主导性过强,不能给学生提供自主鉴赏、分析、体验和实践的机会。这种模式更降低了学生学习民间美术的积极性,从长远来看会对学生造成不利的影响。

四、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方法

1.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民间美术资源

民间美术资源种类多,不可能一一呈现在美术课堂上,这就需要小学美术教师有所选择,把相对简单易懂,取材便利,又最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的民间美术资源融入美术教学之中,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比如。小学生都喜欢玩具、那么教师就可以把竹子制作的玩具,铁制作的玩具或者纸制作的玩具展示给学生,进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在民间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随堂观察学生对民间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心理,本着人本理念,随时调整和变化民间美术资源的样式和难度,保障适宜性和多样性。与此同时,要注重就地取材,结合当地地域特色和产业特色等选择民间美术资源,如景德镇地区的学校就可以选择家乡的瓷器资源,宜宾地区的学校可以选择当地的紫砂壶工艺进行展示,潍坊地区的学校可以选择风筝,天津地区的学校可以选择泥人张或者年画等,既能充分展示地方特色,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同时也能保障民间美术教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2.多媒体助力美术要素知识的展示

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不强,对美术的感悟不佳。为了达到美术教育的目的,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来展示民间美术资源的魅力,结合美术要素知识进行讲解,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作欲望。比如,陕西蔚县的剪纸,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上呈现一些精美的窗花,通过视频展示劳动妇女剪纸的过程,通过讲座向学生讲解剪纸的主要步骤和技巧,让学生从小小的一张纸里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气息,对剪纸“以小见大”“寓乾坤于方寸”的特点产生深深认同。之后,教师再给学生呈现一些剪纸短视频,让学生对照着短视频自己拿起剪刀来剪,看看谁剪得最像最好,教师针对学生在剪纸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提升学生的剪纸技能。教师还可以把自己的剪纸作品呈现给学生,向学生讲解自己的剪纸心得,引起学生对老师的敬佩心理,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2]。

3.把民间美术教学应用在节日之中

民间美术和传统民俗节日关系紧密,如剪纸和年画就和春节有关,风筝和立春有关,粽子和端午节有关,月饼和中秋节有关等。借助于节日来呈现民间美术资源,可以保障教学的针对性,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心理。比如,在端午节到来之际,小学美术教师就可以借助于美术课堂,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龙舟、粽子的图片,让学生通过绘制和操作,进入节日的氛围之中。而在中秋节到来前后,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图案的月饼,让学生说一说每一种图案的特点,构图方式,以及鉴赏心得,让学生自己也设计一块月饼,看看谁设计得最富有艺术性。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美术创造潜能,教师还可以结合春节这一节日,让学生对节日礼品的包装进行设计。教师事先可以先在多媒体上展示一些民俗礼品的包装,如茶叶、扇子、丝绸、字画、古籍等,引导学生观察和学习包装设计元素和构图,之后让学生尝试设计一些产品包装,引导学生在设计食品包装的时候多用暖色,营造一种温馨的感觉,在设计玩具包装的时候,多用鲜艳的颜色以激发儿童的兴趣,必要时候让学生借助于画图软件来设计,促进信息技术和民间美术教学的融合,既是一种创新,也能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4.情境表演,营造美术学习氛围

作为艺术类学科,美术课堂不应该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应该具有创造性精神,才能吻合艺术学科的内在属性。体现在民间美术资源的引入上,也应该强化创新思维,借助于情境表演,让学生充分认识和感受民间生活气息,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老北京过春节的庙会场景,学生们需要提前准备好自己的美术作品,如手绘的年画、泡沫做的冰糖葫芦、从家里带来的腊八蒜还有纸做的花灯等,教师扮演客人,一一询问每一位学生手里的作品,学生也向老师展示自己的作品,从美术角度对作品进行解说,如腊八蒜的颜色像翡翠,七彩冰糖葫芦充满诱人的味道,年画也体现了新时代人们的生活场景等。教师选择好的作品和学生“交易”,通过这样的方法,既能达到民间美术教学的效果,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致,培育学生的创造能力和鉴赏能力。

5.契合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不同学生的美术基础不同,对于民间美术资源的兴趣也不一,需要小学美术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课堂表现,对于喜欢美术同时也有一定的创造功底的学生,要尽可能把民间美术资源的艺术气息淋漓尽致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精神滋养。对于不喜欢美术同时基础也较差的学生,教师也不能放弃,应该由浅入深地进行引导,借助于信息工具来营造体验氛围,同时耐心讲解,化解学生的问题,使学生从进步和成长中获得学习的动力和自信。应该说,民间美术资源相比于传统美术教学内容,在鉴赏和创作方面,有其特殊性,对学生的要求也较高。比如,剪纸艺术中的阴刻和阳刻,年画中的民俗故事,陶瓷艺术中的釉彩等,理解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做好难点知识的讲解,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突破认知障碍,同时鼓励学生从多种民间美术样式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例如,后进生可以选择风筝制作来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而优等生可以选择一些相对较复杂的民间美术形式,如皮影和京剧脸谱等,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而不是强制学生去学习不感兴趣的内容,可以更好地展示每一位学生的天赋。

6.关注心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学习民间美术,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精神。但是小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放不开手脚,剪纸学习中害怕剪断剪坏,泥塑练习中担心捏得不像,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小学美术教师给予心理上的引导,鼓励学生不怕出错,大胆参与。教师可以在民间美术教学中开展“美术创新大赛”,引导学生在继承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出来,充分释放新时代小学生的学习潜能。比如,在剪纸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叠起来的纸上随便用剪刀进行剪裁,看看展开后的纸面上出现什么样的图案,让学生感受剪纸艺术的对称美。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每个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一起学习和实践,看看最后哪一个小组剪出来的图案最神奇。和所有民间美术形式一样,剪纸往往入门容易学精难,教师上来不要让学生剪太难的作品,以免加剧学生的畏难和抵触心理,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对折、到二方、到四方、到团花,使学生逐渐克服紧张情绪,慢慢摸索到学习民间美术的方法。

7.把民间艺术传承人引入美术课堂

民间美术传承人指的是具有深厚民间美术创作基础和继承谱系,同时又有很强的传承意识的民间艺人。从对民间美术资源的引入效果来看,小学美术教师自身对民间美术资源的认识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加之教学任务繁重,不可能拿出大量的时间去学习民间美术,而教师是帮助民间美术资源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重要引导者,因此一方面小学美术教师要提升对民间美术资源的了解和认识,多学习,多交流,多实践,切实掌握常见民间美术资源的创作特点和方法,另一方面要请一些民间艺术传承人来到美术课堂,向小学生进行更加丰富,更有深度,更有效果的讲解。小学美术教师也可以向传承人学习民间美术,从中吸收技能,丰富教学内容。聘请途径可以是现场展示,为学生创造直接和老手艺人交流的机会,也可以借助于直播和网课的形式开展线上连线,这也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民间美术的整个创造过程,同时借助于互问互答的方法,化解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各种疑问,而老手艺人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和危机意识,也能间接激发小学生的继承使命感。必要时候,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和校园,去博物馆,展览馆,民俗馆,大剧院等场地了解民间美术资源的发展历史,通过图片、影像,以及现场表演,促进学生的深入认知。比如,有的博物馆会经常举办一些民俗展览活动,还能请一些手艺人现场给人们表演,这样的机会就不应该错过。因为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都是一个难得的体验机会。

8.编写民间美术校本教材

当前,美术课本中的民间美术资源不多,体现不出民间美术资源的魅力和教学价值,有必要以学校为主导,组织美术教师和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以及美术教育工作者一起编写民间美术教学课程,围绕小学生的美术基础和审美素养,多引入一些民间美术资源,保障民间美术资源在美术课堂中的分量。当前,西方流行美术意识在教材中占据很大的比重,导致小学生对民族美术资源的了解和重视程度不高,影响到文化自信建设和小学生的未来发展,这就更需要编写美术校本教材,结合当地的资源特点,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多元的,符合民族审美心理的美术教育,让新时代的美术教学焕发新的生机。美术教师在校本美术教材的编写中应该发挥引领作用,从美术教育的目标出发,结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提升民间美术课程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当前,民间美术教材的编写在一些学校还没有深入实施,这和对美术教育价值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很大的关系,需要改进。

结语

民间美术资源的引入要注重趣味性、适宜性、丰富性、创造性,以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方向,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操作机会。当前,民间美术资源的挖掘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强力度,增强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培育学生的继承意识,让美术课在民间美术资源的助力下变得更加精彩。

猜你喜欢

剪纸民间美术
剪纸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高人隐藏在民间
剪纸
高人隐藏在民间
剪纸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