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戏曲课堂教学优化途径策略

2022-03-01福建省漳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林佳佳

学苑教育 2022年17期
关键词:流行音乐戏曲小学生

福建省漳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林佳佳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是一个民族团结一心的重要纽带,也是民族不断进步发展的根与魂,传承传统文化是教育工作开展过程当中的首要问题,因为传统文化凝结了古代先贤的智慧也记录了民族的发展,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继承精神塑造观念的过程,而戏曲则是中华传统文化呈现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小学高学年段引入戏曲文化教学,强化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对于学生价值观念塑造、艺术素养提升都可以起到较高的帮助和影响,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就现阶段在小学高年段戏曲教学展开的过程当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境,教师戏曲教学所能达成的效益和影响与预期的目标仍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引起关注。

一、小学高学年段音乐戏曲教学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契合度相对较低。

戏曲文化尤其是现阶段流传的戏曲文化大多属于成人的戏曲文化,因此现阶段较为流行的戏曲大多属于成人传承,尽管在戏曲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彰显着民族精神和当时人民生活的期望,但是从小学高学年段学生的角度来看,该部分学生仍旧无法把握戏曲文化的精髓,尽管小学音乐教材在编撰上经过了相关教育专家的反复推敲、打磨、优化,所设置的戏曲类教学素材较为契合于小学生,但是教材内容始终较为有限,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延伸才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但是教师在讲解和内容延伸的过程当中所设置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契合度是相对较低的,就小学音乐戏曲教学而言,其应当注重的并非是戏曲的传承,而应当是发挥戏曲的启蒙作用,即通过音乐教学的开展在学生的心里埋下戏曲的种子,静待种子生根发芽,培养学生戏曲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戏曲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才可以为学生后续的戏曲学习奠定基础和保障,一味的注重传承,而忽略了受教育主体的本质特征则导致了戏曲教学在实践开展的过程中所能达成的效益和影响相对较低。

2.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

小学生的学龄特点是十分鲜明的,就小学生而言他们更加倾向具有趣味性较为刺激的内容,即便是在音乐学习的过程当中,小学学生也更加倾向于流行音乐,而戏曲流派较多且受到地域、唱腔、方言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小学生在吸取学习的过程当中面临着较多的困境。而小学学生本身的知识储备和社会阅历相对而言又较为欠缺,个人的情绪削减能力和情绪平衡能力又相对较弱,面临较多困境时小学生往往会产生畏难心理,进而不愿意学习戏曲,导致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降低。相较于戏曲,小学生往往更加倾向于节奏明快、语言生活化的流行音乐,而学生学习兴趣相对较低,直接就导致了学生在戏曲学习的过程当中,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溜号,进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相对较低的情况出现。

3.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的一个直接影响因素则是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学工作落实的途径,教学方法会从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就现阶段教师实践教学而言,对于戏曲教学,大多数教师会采用音频赏析、乐理知识讲解等方式,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极大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也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学生不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甚至慢慢的对于戏曲学习的厌恶心理越来越强,让戏曲传承陷入了恶性循环。此外,戏曲教学不仅仅是艺术知识的教育,更是兴趣的培养、能力的塑造和情感的教育,单一的教学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实现对于学生的兴趣培养、能力塑造和情感引导,所起到的教学效益相对较低,对于学生的影响和帮助也相对较小,这也就导致了在戏曲实践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所能达到的效益与预期目标仍旧存在差距,并没有切实发挥戏曲教学的最大教育价值,需要做出相应的优化和改良以实现更加综合全面的培养。

二、小学高学年段传承戏曲文化的必要性

首先,从受教育主体的角度来分析,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在该阶段小孩子的学习态度、价值观念、兴趣取向并没有完全确立,因此可塑性相对较大,这时加强对于小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和保障,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高雅的兴趣爱好。尤其是现阶段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普及推广,让小学生在实践生活开展的过程当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诱惑,如果不加以引导和纠正,孩子们很容易会树立错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判断准则,观念态度一旦确立,再想更改难上加难,而戏曲艺术传承可以让学生在长期过程当中感受民族文化,了解民族精神,进而树立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审美情操的提升,除此之外,戏曲文化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戏曲文化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情怀,可以为学生的情感发展和人格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和引导。

除此之外,从立足于时代来看,现阶段小学生多为家中的独生子女,在家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因此难免会形成不良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以及价值判断准则,艺术教育可以有效地落实人格培养和情感教育,实现价值引导,对于学生的态度转变、观念优化都可以起到较高的帮助和影响,而教育又需要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需求,将戏曲文化融入到小学高学年段音乐教学当中可以为社会培育出更多态度积极的人才。

而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文化需要继承、发扬才可以进步和提升,戏曲艺术作为艺术的一种呈现形式,想要不断地焕发生命力就需要继承、创新、发扬,而从小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来看,继承是首要前提,将戏曲文化的种子埋入到小孩子们心中静待种子生根发芽,可以为戏曲艺术的活力和生命力提供更多的保障。

最后,从音乐教学和学科特征来分析,音乐教学在展开的过程当中需要让学生们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并且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树立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戏曲文化作为中国音乐文化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需要学习并有效落实与教学实践当中的,这对于学生音乐素养提升可以起到较高的帮助和影响,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

三、小学戏曲教学优化途径策略

1.与流行音乐相结合。

就小学生的学龄特点和性格特点来看,如果一味的以戏曲传承为目标对学生进行教育,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厌烦心理,让学生对戏曲学习的兴趣越来越低,不仅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压抑了学生戏曲学习的欲望,学生以后对于戏曲学习研究的兴趣也会变得越来越低,这时教师则需要考量学生的兴趣特点,将流行音乐与戏曲教学相融合,以此为基础,强化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艺术创作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国风音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当中,这些国风音乐不仅包含较为轻快明朗的节奏,同时也会融入一些戏曲元素,受到人们的广泛追捧,教师则可以利用这些曲目,结合教学内容,让戏曲教学与流行音乐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讲述《苏三起解》这一曲目时,教师还可以引入陶喆的《苏三说》,通过流行音乐,让学生们感受苏三的故事,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加上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于《苏三起解》这一曲目有较高的探究欲望,以此为基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这样的现代流行音乐并不在少数。例如屠洪刚的《中国功夫》、零点音乐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周杰伦的《龙拳》都在兼顾流行特色的同时引入了一些戏曲元素,相较于传统的戏曲元素这些流行音乐或是在音乐当中穿插戏曲旋律,或是在伴奏中引入戏曲元素,亦或是通过背景音乐、唱法调整的方式让戏曲以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眼前,这种传统与现代音乐的碰撞所摩擦出来的火花是最为绚烂的,也最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实践教学内容做出有效的考量和选择,有效地引入流行音乐,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2.与动漫相结合。

如果说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兴趣特点有一个共性特征,那么就是对于动漫的热衷和喜爱,大多数小学生对于动漫的喜爱程度是相对较高的,动漫以夸张、幽默、形象拟人化的特征深受学生喜爱,而当教师发挥动漫的优势,利用动漫与戏曲相结合的方式对小学音乐教学作出有效调整之后,戏曲学习可能会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一项学习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将生、旦、净、末、丑戏曲人物动漫化,让学生们来分析不同角色人物的造型特点。再例如,将唱、念、做、打转变为动漫场景,强化学生对于不同戏曲程式的了解,教师也可以在戏曲教学正式展开之前,先向学生们播放动漫,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例如在讲述《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这一曲目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前先向学生们播放一个《花木兰》的片段,让学生们通过片段赏析来了解《花木兰》当中各个人物的人物形象特点。然后学习戏曲常识,必要的时候可以将动漫中的某些台词转变为戏曲描述,以这种方式,让学生们了解戏曲背后的剧情、对白、唱词、人物形象、音乐设计等等。同时也可以较好地拉进戏曲文化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愿意学习戏曲文化,更愿意主动探索戏曲文化。让民族文化精粹穿上学生们钟爱的外衣,成为学生们的朋友。

3.与美术相结合。

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理念是现阶段教育主流,主张在教育展开的过程当中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对于学生更加综合全面的培育,就音乐教育而言,它与美术教育有着较多的共通性。教师可以利用戏曲和美术两者之间的联系对课堂教学进一步重构,引入一些实践活动,小学学生的动手操作欲望是相对较强的,在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对于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关注度更高。

例如生、旦、净、末、丑脸谱的不同,决定着角色的不同,教师在讲述角色特点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们通过绘画或剪纸等多种方式来了解不同角色的图案、线条、色彩。然后带领学生们分析不同图案、线条、色彩背后所代表的本质特征和象征意义,也可以通过制作道具或制作戏服等多种方法,再让学生们来分析戏曲当中的美术元素的同时强化学生对于戏曲的理解,感受戏曲的魅力和戏曲的博大精深。

4.挖掘本地区的教育资源。

在前文中也有所提及,戏曲的呈现形式、所采用的唱腔、方言往往会受到地方民族文化的影响,戏曲不仅仅传承着艺术和精神更蕴含着地域文化和地域特点,通过对于戏曲的分析,可以有效地了解不同地域之间的人民生活特征以及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情况、民族文化、民风民俗等等。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一特征,挖掘本地区的教育资源,搜索和本地区联系相对较高的戏曲曲目,一方面立足于本地区的历史文化搜寻相对应的历史曲目,可以进一步拉近戏曲学习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在戏曲学习的过程当中让学生们产生民族自豪感、民族荣誉感和历史使命感。同时立足于本地文化所选择的曲目,学生在理解学习的过程当中所面对的困境和问题更少,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让学生们确立戏曲学习的自信。

结束语

戏曲学习是民族文化传承过程当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对于学生的品性塑造、知识储备扩充、情感引导都可以起到较高的帮助和影响,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教师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与流行音乐相结合、与动漫相结合、与美术相结合、与本地地域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戏曲教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进而有效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流行音乐戏曲小学生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创新精神对流行音乐的作用
多棱镜中的流行音乐——两岸四地“流行音乐文化高层论坛”述略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我是小学生
和流行音乐有个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