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探索

2022-03-01福建省龙海第二中学高丽珠

学苑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分组高中历史历史

福建省龙海第二中学 高丽珠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也对教师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效率,而且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时刻保持新的教育观念,不断探索一些创新的、实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全新的环境中学习,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学工作。新课程改革越来越注重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重视锻炼和提高学生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颠覆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关键不在于老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了多少,能力提升了多少。

一、高中历史教师应重视小组合作学习

在高中,历史是文科学生的必修科目之一,然而,据观察,许多学生并不重视历史的研究。许多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学习历史,最重要的是许多学生无法体验到学习高中历史的乐趣。尽管每个高中历史教师都在尽力教学,但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都不是特别理想。因为对于新时代的学生来说,他们接触到了新的事物。如果高中历史教师用老式的教学方法教学,不仅不会吸引学生学习,而且还会逐渐厌倦学习。在一般情况下,许多高中历史教师会采用“师生对话”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似乎只是教师的听众。如果想赶上教学进度,许多高中历史教师会“不停”照搬教科书的内容,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而且会使他们缺乏思考和学习的过程。长久下去,学生们就会养成懒于思考或懒于学习的惰性,这样不仅不会加快教师的教学进度,还会影响学生们的历史学习。近些年,已有部分地区的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有很多高中历史教师还不能理解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他们认为这样只会无端地影响教学效果,因为很多高中历史教师仍然怀有传统的教学理念,他们认为学生要想学到知识必须通过教师的教学。也就是说,教师才是教学过程的“主角”,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还能锻炼他们的合作能力。因此,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工作,高中历史教师应该首先重视小组合作学习。高中历史教师只有从思想上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师从根本上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如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养成思维习惯等。同时,高中历史教师应不断思考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俗话说: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一个共同促进的过程。在课堂中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的质和量,那教育也便本末倒置了。如今,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减负,但是减负不是“减质”,如果教师从自身角度出发,一味赶进度,那最后只能是揠苗助长,得不偿失。学生不仅减不了负,最后只能越学越累,进而产生厌学情绪。所以,作为新生代的教师,我们也应该树立新生代的理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熟悉学习的技巧,体验学习的乐趣,带来学习的快乐,感受学习的成就。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每一节的教学过程中都能有所获,有所得,有所感,从而越来越爱学,我们教师才真正学会了立德树人。在实践过程中,将小组合作应用到课堂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上探究课《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时,将学生分成四组,分别整理先秦时期、秦汉时期、唐宋时期和明清时期的版图,并分析各个时期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必须分析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以及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的区别和联系,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比我们教师单单用语言讲述历史要丰富得多,并且在整理材料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分析和甄别史料的真伪和史料的价值。在本节课中,四组学生分别将他们的成果制作成了ppt 并上台进行展示,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印象,调动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有了主人翁的参与感,同时也锻炼和提高了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契合了新课程改革中要求体现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

科学的分组,对于一堂历史课的成功与否十分重要,它直接决定了学生对这堂课的参与程度和学生的参与面广与否。学生由于自身学习特点和性格特点不同,个体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有的学生自觉性高,学习主动性强,课堂参与程度高,有的学生则习惯于被动学习、被动接受。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了教师在分组的时候必须进行科学的分组。当高中历史教师开始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时,应该在教学中有效地开展这项工作。这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师要科学地对课堂上的学生进行分组,因为分组合作学习的首要要求就是分组教学。所谓科学分组,就是指中学历史教师应该使他们所分成的每个小组都能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高中历史教师应确保每个组的人数大致相同,这样才能体现分组的公平性。同时,教师在分组时不仅要注意每个组的人数,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根据高中历史学科的实际情况,可以按照“搭配”原则对高中历史进行分类。换言之,有必要确保每个组别的整体实力相等。个别组别的成员似乎都是具有扎实历史基础的学生,或个别组别的学生似乎都是具有薄弱历史基础的学生。这不仅会影响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中的积极性,而且会使他们难以成为互相帮助的小组成员。因为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的条件下学习,使学生形成相互讨论的学习习惯。如果有一群历史较差的学生,这个群体的学生很难完成合作学习的任务。因此,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不应随意组合,而应科学组合。

每组人数一般控制在四至六人左右,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人数偏少的话不容易调动组员的讨论气氛,人数过多又会导致部分组员因为时间问题而无法参与其中。每个组每次讨论前要设置一位组长,由组长负责整理组员讨论的内容,并最后代表全组进行发言。组长可以采用轮流制,这样可以确保每位组员都有上台发言的机会,同时也可以锻炼组员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历史概括能力。上课宜采用圆桌式座位的讨论方式,如果学校条件不允许,那也可以采用前后两桌的讨论方式。组员的选择和搭配也十分重要,每一组最好实行“搭配带动”的组合形式。这样,语言表达强的就可以带动整组讨论气氛,教师也应鼓励那些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参与性不强的学生多多表达,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树立这部分学生学习历史的信心,只要课堂气氛营造成功,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引导和鼓励,学生的很多“奇思妙想”都会让我们为之赞叹。要相信: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敢放手的老师。只要相信学生,我们会收获很多成长奇迹,学生也会越学越有劲。历史班的学生还会碰到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那就是班上的男生数量相对比较少,所以老师在进行分组的时候,不要将男生单独列为一组,最好将男生穿插于女生之间,男女生的思维模式不同,分在同一组可以互相推进。比如在讲到《为哥伦布领航》这一课,男生对哥伦布的四条航线的探究显然要比女生细致得多,女生大部分着眼于哥伦布航行的目的和背景以及航行起到的影响,男生却能从哥伦布四次航行到达的地点不同得出中美洲的发现要早于美洲,这样的思维碰撞让整堂课更加异彩纷呈,也让学生懂得要多角度、全方位、辩证看待历史,不能割裂历史,要透过历史表象看到历史的本质。

三、给每个小组布置小组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但许多高中历史教师很难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把学生聚集在一起讨论,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学习。当然,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确实可以学到相应的东西,但讨论只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不仅应该为学生提供相互讨论和合作的机会,还应该测试学生讨论和学习的有效性。也就是说,高中历史教师应该给每个小组的学生分配小组任务,使学生能够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同时使他们能够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如果高中历史老师不给学生分配相应的小组任务,很多小组成员就会聚集在一起进行漫无目的的讨论。这不仅会无缘无故地浪费教学时间,而且会失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高中历史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每个小组分配相同的任务,也可以给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但每位教师都必须清楚,指定任务的难度应在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如果老师布置的任务比较困难,远远超出学生的接受范围,不仅会切断每个小组对合作学习的热情,也会使学生对学习历史失去信心。当然,分配的任务不应过于简单,过于简单的任务对团队成员来说不会太具挑战性。因此,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都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分配适当的任务。为了保证每个小组任务的有效性,教师应该给每个小组适当的时间进行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帮助有需要的小组。当然,教师不仅要给每个小组分配任务,还要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在给每个小组足够的学习时间后,历史老师可以用随机问题或其他形式来检查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

任务的设置,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我们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比如在上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的探究课《图说中国经济的发展》时,从中国古代的货币出发,通过了解和掌握古代货币发展的历史,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某一问题做出解释和判断。将学生分成先秦组,秦到唐,宋到明清三组,让三组学生分别收集整理相对应的历史朝代的货币图片、图表等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学生都非常的积极,一方面是对中国古代货币的好奇心,另一方面是对自己能“独当一面”而跃跃欲试。结果证明,学生的实践都是很棒的,他们不仅罗列了各个朝代的货币发展情况,甚至还追根溯源探究商品经济发展的历程,让人刮目相看。最后,根据三组同学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出中国货币发展的特点,将学生的碎片化历史知识进行整合,使学生能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历史问题,解决历史疑惑,探究历史情境。在本次的教学探究课上,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加深对中国经济发展历程的认识,了解历史上中国曾经创造出的物质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荣誉感。

结束语

在实践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发挥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得到教师的认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每位历史教师都能有效地融入小组合作学习,因为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促进学生的互动学习,而且能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但是,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都应该进行科学的分组和分配小组任务。只有教师从思想上重视,才能从行动上体现,做出改变,才能让教学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教学相长。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学习的动力,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不是学生的负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圣贤早就告诉我们应怎样为人师。21 世纪是希望的世纪,也是创新的世纪,教师更应该与时俱进,走在时代前列,因为我们背负的是培养祖国新时代接班人的伟大使命。教师的教育初心,本就是培养会学习和爱学习的人,愿我们都能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育使命,砥砺前行,教学相长。

猜你喜欢

分组高中历史历史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历史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