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浅探

2022-03-01福建省长乐华侨中学陈梅芬

学苑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整本书核心文本

福建省长乐华侨中学 陈梅芬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中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有一个总体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几个方面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可以说,语文课程的目标是紧紧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而制定。因此,在统编版的高中语文教材里,作为十八个学习任务群之首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也应紧紧围绕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建构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完成与文本的对话交流活动,以达到语言教育、思维训练、审美教育、思想教育四个层面的素养培育目标。

但是,从目前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理念认识存在偏差、教师指导方式较为单一、阅读评价体系不够合理等。

一、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1.未立足于语文核心素养认识整本书阅读。

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开始了,但语文教学很难一下子摆脱以往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对整本书阅读理念认识还存在一定偏差,在升学率面前,不管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很难骤然改变固有的观念,心无旁骛地开始整本书阅读。如果未能立足于语文核心素养来正确认识整本书阅读,只是把整本书阅读指导等同于过去的名著阅读指导,那么教师的阅读指导过程,更多的必将是让学生提炼名著的主要情节,强化记忆,以应对考试的需要,而大量被动地梳理情节、归纳观点的作业,让学生对语文更加缺乏兴趣,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甚至还会产生反作用。

2.不够重视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指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虽然不少教师已经意识到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在整本书阅读指导方法却不够科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未能始终关注阅读方法的指导和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未能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制定相应的整本书阅读目标,未能系统地制定高中三年整本书阅读的计划并加以认真执行,很难真正进行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整本书阅读指导。教师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指导是“授人以渔”的过程,高中生的阅读基础个体差异很大,“授人以渔”的时候要考虑因材施教,要考虑到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未能建立完善的整本书阅读评价体系。

我们对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评估方式比较单一:把阅读笔记作为对阅读过程的检验,把文本内容检测作为对阅读结果的鉴定。然而,阅读笔记较难进行量化评估,文本内容检测确实是较为方便快捷地检测学生是否阅读了文本,但这种评价方式,注重的是结果,很难体现阅读过程和阅读习惯,更难考查语文核心素养是否得到提升。通过这些不够完善的整本书阅读评价体系,可以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阅读的进展情况,但是一刀切的评估方式,很难清晰且高效地了解学生个体的阅读进展情况,并及时给予学生形成性的反馈,进而切实有效促进学生整本书阅读,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二、语文核心素养下整本书阅读教学之路

1.立足语文核心素养,选择阅读文本,扩大阅读空间。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整本书阅读应立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合理制定三年的整本书阅读计划。统编版教材高一必修阶段,指定完成一部长篇小说(《红楼梦》)和一部学术著作(《乡土中国》)的阅读,而在选择性必修和选修阶段,由教师根据校情生情,选择必读和选读的阅读书籍,继续培养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正确理念。

在选择性必修阶段,选择整本书阅读书目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已经阅读了《红楼梦》,已经对中国传统古典小说的阅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在选择性必修阶段应该选择一部能够展示现当代时代精神的长篇小说。且因为选择性必修阶段和选修阶段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并无课时和学分的安排,必须要选择学生有兴趣的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有效推进整本书阅读。基于这些考虑,我给学生推荐了必读书目,《平凡的世界》是其中一部。

《平凡的世界》是作家路遥用毕生心血写就的,书中展示了一幅普通人在时代大变革进程中所走过的既平凡又壮美的人生画卷。对于很多70 后80 后的人来说,《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们自强不息、勤劳善良的品质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让他们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和启迪,影响甚至激励着他们的一生。虽然对于00 后的学生来说这部小说中故事的时代背景稍有点遥远,但是青春、理想、奋斗、信念、追求在不同时代是相似的。

阅读《平凡的世界》此类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联系个人生活体验,理解作品。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从作品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充盈自己的精神,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些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落到实处。

对于学术类的整本书阅读,文本主要是历史类、哲学类、科学类、艺术类的经典之作。此类文本学术性专业性比较强,语文教师对于此类文本阅读也存在一定的阅读障碍,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就更大了。对于阅读这些非文学类作品的必要性,有一些教育专家提出了质疑,认为《世界哲学史》《万历十五年》《科学的历程》《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等并非语文的读本,而语文的文学名著等读本被冷落了,这是“荒了自己的田,种了别人的地”,甚至“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王栋生在《对整本书阅读的深度思考》一文中则指出:“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主要由语文科承担,但整本书阅读的任务必须上升为贯通各科教学的基本要求(而不仅仅是文学经典教育),成为学校教育共识,才有可能巩固地位,成为基本任务。”对此,我赞同还是要本着“大语文”的观念,让学生适当阅读学术著作,扩大阅读空间,教师对学术著作整本书阅读的指导重点放在方法指导,而不必对内容做过多的探究。

2.关注语文核心素养,探索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整本书阅读,有别于传统的篇章阅读、名著阅读,也有别于随着通讯科技发展而日益增多的碎片化阅读。传统的篇章阅读,以短篇文章为主,少部分是长篇小说的节选片段,阅读此类文章,强调精读其内容,从文字入手,字词、句子、段落、篇章结构、内容主旨,一一品析。这虽有利于学生深入掌握其文辞主旨之妙,但是关注的是内容知识本身,易让学生习惯于被“投喂”。而名著阅读,本身就是为了应试需要而阅读,其弊端除了一味强调梳理情节并强化记忆之外,还有推荐阅读的书目都是文学名著,类型单一,阅读空间狭窄,且它实际上是强制阅读,对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帮助不大,还极易挫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兴趣。至于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而兴起的碎片化阅读,虽有利于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快速掌握社会信息,但是阅读缺乏深度,且经过大数据筛选过后精准投放的内容,削弱了阅读者的选择自主性,让阅读者的陷入一种不自知的“反阅读”状态。

整本书阅读,强调阅读“整本书”,这就需要学生静下心来,深入阅读,既不能太过琐碎,也不能只是观其大意不求甚解。整本书阅读的目的是拓展学生阅读空间,探索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有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必须教会学生根据不同文本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具体而言,阅读长篇小说,需要从人物、情节、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在反复阅读品析的基础上,选择某一方面结合个人生活体验展开具体探究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阅读学术著作,要关注核心概念,圈点勾画整理归纳,品析语言和论证思路,梳理全书的纲要,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只有根据整本书阅读的文本类型,有针对性地运用略读、精读、品读、跳读、猜读等阅读方法,圈点勾画批注归纳,才能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有所取舍地深入文本,把握其丰富的内涵,提升阅读效率。

让学生进行《平凡的世界》整本书阅读时,注重引导学生利用阅读《红楼梦》时逐步建构起来的整本书阅读经验与方法,选择略读、精读、品读等不同的阅读方式,做好阅读记录等。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通过读书交流、专题研讨、比较阅读等学习活动,在丰富的听说读写等语文活动中,积累语言文字材料、语言运用样式与经验,积累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在深入思考后,完成对作品更深层面的阅读经过梳理、整合、建构,形成语文素养。

学术类文本的整本书阅读可以让学生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升审美境界。阅读此类作品,最重要的是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全书大纲小目及其关联,做出全书内容提要。把握书中重要观点和作品的价值取向。阅读与本书相关的资料,争取读懂。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探究本书的语言魅力和感人力量。

3.走向语文核心素养,完善阅读评价,保持阅读动力。

和单篇文章阅读相比,整本书阅读的文本类型更加多样,文字量骤增,需要的阅读时间相对较长,尤其是非文学类的文本阅读难度较大,如何保持学生阅读的持续动力,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吴欣歆说:“阅读动机上说可以分为寻求刺激、休闲娱乐、获取信息和知识,实现审美情趣或思想水平的提高等,这些动机都合理,但对学生而言,更期待他们的主要动机是从阅读中获得审美情趣的提升,获得知识的力量,在人类的智慧中找到自己,发展自己。”但我们教师不能只是期待,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并完善阅读评价体系,及时给予反馈,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和挑战欲,保持阅读动力。

阅读评价,不应该只是一个单向的评价,应该是包括学生对自我的评价、学生之间互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内的综合评价。学生在整本书的阅读过程当中,主要是进行自主阅读,在评价环节当中应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亮点,也反思自身的不足,调整阅读的方法。作为教师,在评价过程,要关注到学生个体的差异,不应过多横向比较学生之间的优劣,更要纵向追踪学生个人的进步情况,记录他们在阅读中的种种表现。整本书阅读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教师的评价应该体现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个方面,既让学生可以通过总结性评价的具体分数了解自己在某个阶段的表现,也可以通过过程性评价的几句评语了解到自己是否完成阶段目标。

在《平凡的世界》整本书阅读的导读课后,考虑到学生的程度差异,根据小说的文本特征,确定了两个层级的阅读角度:一是情节、形象、环境,二是叙述、视点、对话,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阅读的过程中,结合阅读评价表,确定为了达到他们期望的目标而必须达到的每周阅读小目标,并组织学生及时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每半个月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每个月进行一次总结性评价。此外,在阅读活动接近尾声之际,让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角度写作小论文,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使阅读效果落到实处,而这些阅读成果也使学生激发出更强烈而持久的阅读动力。

学术著作的整本书阅读,可以通过用自己的语言撰写全书梗概或提要,撰写读书笔记与作品评介等形式,让阅读走向深刻。

正如王宁所言:“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言语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是基于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受能力的综合体现。”整本书阅读是以阅读实践活动为主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要努力转变教的方式,重在深度指导学生阅读,鼓励他们独立探究和思考,同时采取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给予积极的阅读评价,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由碎片化地吸收知识转变为系统性地构建阅读经验,最终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

猜你喜欢

整本书核心文本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2020年思辨式整本书主题阅读1+2书单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