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苑简讯

2022-03-01

学苑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游泳学生

贵州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再提质

近日,贵州省教育厅、财政厅等部门印发《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质行动的通知》,决定从今年起在全省全面推进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提质行动”,指导各地在国家营养膳食补助标准每生每天5 元基础上,根据学生营养健康需要改革供餐模式,推动学生营养餐从“吃得好”向“吃得营养、科学”升级转型。

根据国家统一安排,从2012 年春季学期开始,贵州全面实施以“校校有食堂、人人吃午餐”为基本特征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经过近10 年的努力,营养改善计划实现贵州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农村中小学生营养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学生体质明显改善。

贵州要求,根据学生营养健康需要,结合地方饮食习俗、食材供给等情况,各县要按小学、初中各不少于16 套制定带量食谱供各学校选择使用;要做到每餐至少“三菜一汤”,每天食材种类达12 种以上,多种新鲜蔬菜和肉类充足供应,天天有鸡蛋和水果,每周至少提供3 次符合国家标准的学生饮用牛奶,大豆及其制品和畜禽鱼肉交替供应。各县不得以方便管理、便于配送为由而不作区别使用一套单一食谱;食材配送企业不得以采购困难等理由重复配送食材。

贵州要求,各地要严格落实食材采购统招、统购、统配和统送要求,减少采购环节,降低采购成本和价格,保障食材质量,使每一分钱都吃到学生嘴里。各县要按照食堂工勤人员与就餐学生人数不低于1 ∶100 比例足额配备食堂工勤人员,学校食堂坚持“公益性、非营利性”原则,由学校自办自管,不得对外承包或委托经营。

广东3 年投18 亿助职教扩容提质

日前,广东省教育厅公示2022 年教育发展专项(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资金安排方案,本次公布的专项资金总额6 亿元,推动高职提水平、中职强发展。前两年,广东同样各安排6亿元用于这一领域支出,3 年共18 亿元。

在高职提水平方面,广东提出,在2021 年至2025 年的建设中,共拟安排20 亿元,其中,2022 年拟安排4 亿元。通过资金支持,有关高职院校高质量完成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任务,打造一批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14 所服务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全国一流、世界有影响的高水平高职院校。

广东提出,在中职强发展方面,2021 年至2025 年拟安排10 亿元资金。2022 年,广东将通过资金支持,在经济欠发达地市建设40 所左右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调整优化布局结构。到2025 年,广东集团办学有关中职学校要高质量完成校园改造升级项目,扩大原中职校区高职学生进驻规模,进一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湖北鹤峰:“阳光校餐”护佑学生健康

近日,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协办的“营养改善计划十周年国际研讨会”在北京采取线上线下方式举办,来自各国的政府官员、高校学者、国际组织代表和企业代表等120 余人参加研讨会。会议表彰了10 个“阳光校餐”优秀试点县,湖北省鹤峰县荣获“阳光校餐”最佳进步奖。

“阳光校餐”数据平台由教育部全国学生营养办公室委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于2015 年5 月设立。项目利用数据科技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进行创新性监督、评估、科研。

近年来,该县创新工作举措,将国家营养改善计划和“免费午餐”项目进行整合,形成“国家+ 政府+ 基金会”的高效模式,所有农村学校小学实现两餐免费,初中中餐免费,大力推行“阳光校餐”。

同时,学校“明厨亮灶”建设率达到100%,食堂重点区域监控实现全覆盖,校园城域网全部联通,学校食堂操作全程公开。依托全国“阳光校餐”大数据平台,每天及时上传公示食材采购、出入库、消费、就餐情况及学生人数,接受师生、家长、社会各界的监督。

此外,该县还严把食品安全底线,严守资金安全红线,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各职能部门全程参与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与监督管理,合力守护全县35 所学校1.08 万余名农村学生的安全健康。

湖南: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

近日,湖南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持续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的通知》,依托湖南开放大学办学体系,持续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先实施6 年,每年招生1 万人左右。

湖南明确,“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设专科、本科两个层次。专科层次需具有高中(包括普通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学历,年龄在45 周岁以下;本科层次需具有学信网可查询的专科学历,年龄在50 周岁以下。

湖南要求,培养对象主要是现职村(含农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及其后备力量、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高素质农民、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社会服务组织带头人、新产业工人和退役军人等有意向在村(含农村社区)工作的人员。符合条件的,经户籍所在地村(含农村社区)党组织、乡镇(街道)党(工)委推荐,县市区委组织部审核,经湖南开放大学录取、取得开放教育学籍,或经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录取、取得全日制高职教育(弹性学制)学籍后,纳入“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培养范围。

青岛出台特色高中建设方案

近日,青岛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发布《青岛市特色高中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全市将重点建设20所左右人文、科技、艺术等省级、市级特色高中,设立一批覆盖国家课程的学科基地,引领全市高中教育由标准化、规范化向有特色、高质量发展。

根据《方案》,特色高中的建设任务包括建设特色课程体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育人方式探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发挥引领辐射作用。为此,青岛将打造学校特色学科课程群或资源库,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体验式课堂教学;注重课题研究、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加强与高等学校、教科研机构合作,开展联合育人、课题研究等,探索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新模式。

经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特色公办高中,学杂费收费标准按照不超过现行基础30%的比例适当上浮,新增学费用于课程开发、活动开展和改善办学条件等。此外,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还将成立特色高中建设监测评估专家团队,定期对特色高中开展办学质量专项监测评估,重点监测发展和育人水平提升等,对创建工作提出指导意见,提升特色办学品质。

河北严禁普通高中提前选课走班

为切实落实“双减”要求,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河北省教育厅日前印发通知,要求各地严禁中小学寒假违规补课和普通高中提前选课走班,违者将严肃查处。

河北强调,各中小学要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坚决杜绝学生留校自学、家长委员会租用宾馆酒店开展集体文化课辅导、网络平台集体答疑等任何形式的线上、线下变相集体补课。普通高中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科学指导学生选课,利用高中一学年时间,通过开设学生发展指导课程,指导学生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自身兴趣特长选择选考科目,不得违背学生个人志愿要求学生普遍选考特定科目,坚决避免功利化选科选考。

今年高考全国统考将于6 月7 日、8 日举行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2 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2022 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作出部署。据了解,今年高考全国统考将于6 月7 日、8 日举行,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 月7 日9:00 至11:30 语文,15:00 至17:00 数学;6 月8 日9:00 至11:30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 至17:00 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通知》要求,2022 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统筹做好考试招生和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等工作,确保考试招生工作安全、有序实施。

《通知》重点强调了五方面工作要求。一是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考试组织管理水平。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考试安全责任制。进一步细化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严格落实防疫措施。强化考试安全保密管理,严密防范考试舞弊。二是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及农村地区招生倾斜力度,做好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工作,会同有关部门严厉打击“高考移民”。三是进一步深化高校考试招生改革。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推动教学、评价、考试、招生各环节有机衔接。深化考试内容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深入实施强基计划,着力选拔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优秀学生。完善职业院校分类考试,着力选拔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四是进一步加强招生录取规范管理。完善招生信息公开,严格招生录取管理。强化监督管理责任,加大违规查处力度。五是进一步优化考试招生宣传服务。深入实施“高考护航行动”,强化治安、交通、卫生防疫等综合保障。加强志愿填报指导服务,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考成绩、高校录取分数线等发布工作,严禁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喜报”等行为。

广东将建200 所游泳教育推广学校

日前,广东省中小学游泳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揭牌仪式暨2021 年广东省体育教师游泳专项提升培训班开班典礼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活动旨在培养中小学游泳骨干教师,促进中小学游泳教育改革与发展。近200 名广东省中小学游泳教师参加活动。

据悉,广东省中小学游泳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将承担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省级研修培训项目,乡村中小学游泳骨干教师培训,以及广东省骨干教师游泳救生员、教练员培训等任务,为广东省游泳教师专项提高提供具体指导,促进中小学游泳各项工作的发展。

据介绍,至2023 年,广东将在省内每个县区建设1 至2 所游泳教育推广学校,全省共建设200 所推广学校,其中粤东西北地区、珠三角地区各建设100 所。推广学校将实现小学阶段四年级学生50%能游50 米;初中阶段初一学生50%能游100 米;高中阶段高一学生60%能游100 米。

揭牌仪式后,来自广东21 个地市近200 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了为期7 天的培训。鉴于广东游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研究与指导中心的游泳名师培养工程会向部分地区倾斜,通过“送课下乡”,将师资和移动泳池带到游泳教育资源不足的地区。

宁波:原则上安排二孩三孩与兄(姐)同校就读

近日,宁波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做好2022 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指导意见》,为落实国家优化生育政策,方便家长接送,更好履行监护职责,在坚持划片对口就近入学基本原则、兄(姐)非择校入学的前提下,由其监护人提出申请,原则上将二孩、三孩安排在兄(姐)同一所学校就读。

宁波要求,实施电脑随机派位的民办学校,因录取学生自动放弃而产生的学位空额,允许一定时间内,在未被任何民办学校录取的有意向的各类优抚优待对象(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高层次人才子女和其他符合条件的优待对象)子女和已有兄(姐)在读的二孩、三孩中进行补录;民办学校招生时,报名人数超过计划数的,均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其中允许家长申请双胞胎、多胞胎捆绑进行随机派位。

今年宁波进一步完善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各地按照量化积分排序,就近统筹安排入学。

内蒙古多举措促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

日前,内蒙古出台17 条政策措施,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边境旗县和少数民族聚居旗县基层一线就业创业。

内蒙古明确,投身乡村振兴和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高校毕业生,将优先享受职业培训、创业扶持、专业技术资格认定评聘等政策。鼓励和扶持高校毕业生到边境旗县和少数民族聚居旗县自主创业,对创办具有地方特色产业的创业项目,优先安排入驻当地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按照规定优先享受场租、水电费等减免政策。

同时,内蒙古将加大城乡社区等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开发力度,新开发的岗位要按不低于50%的比例,招募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继续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通过“三支一扶”、社区民生等每年招募7500 名左右大学生到基层工作。

内蒙古还将加大高校毕业生基层人才培养力度,继续做好定向大学生公费培养,每年为乡村培养400 到800 名师范生、200 名左右医学生,实施招收艰苦边远地区大学生专项计划,并将参照公费师范生、医学生培养模式,探索涉农类公费定向大学生培养。

此外,内蒙古明确将优化事业单位编制使用,充分保障边境旗县和少数民族聚居旗县及以下机关事业单位编制,根据工作需要及时招聘高校毕业生。

猜你喜欢

游泳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学生写话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一天到晚游泳的鱼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