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NSSE-China的大学新生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2022-03-01孙卫红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大学传统课堂教学

孙卫红

(安徽建筑大学 外国语学院 安徽合肥 230601)

引言

高等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担负着推动国家知识和技术创新的重任。“十九大”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教育发展思想,全国高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智能化工具的教学改革活动蓬勃开展。翻转课堂作为前沿教育理念,得到了全世界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是近年来教改热点[1]。以翻转课堂模式为代表的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有利于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研究基于NSSEChina量表比较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探索帮助大学新生逐步摆脱中学阶段固化、依赖的传统学习方式,正确认识高等教育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实质,同时有利于革新高校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翻转课堂教学特征

翻转课堂教学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需主动学习、运用知识而不是简单接受,学习者主动探究所学知识的意义并合理加以组织、建构[2]。主动学习还和学生更高的学习动机、信心及批判性思考技能相关。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合作及探索活动,有助于学生学得更积极、有效,帮助学生把课程内容和真实世界的可能情形结合起来,找出真实世界复杂问题的解决办法[3]。这和《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目标一致,即培养学生能用英语有效交际,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目的是促进学生对核心概念形成深刻的理解。与传统教学不同,翻转课堂提供更多实践和知识运用,授课则通过网络完成。学生课下按照自己的节奏、进度学习;课上则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时间解决问题、实践、运用或复习,完成作业和测试,学生对课程材料表现出比传统面对面讲授更深的理解[4]。

翻转课堂不仅意味着翻转讲课和练习,实为传统意义上发生在教室内的事情现在发生在教室外,反之亦然。技术提供了以前传统教学模式不可能有的全新学习机会,通过多样的课内外活动主动学习、开展实践。

翻转课堂可引入布鲁姆学习分类法中较高层次能力的培养,如归纳、分析和运用。通过提供多样教学元素,支持个体需要,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向教师提出与学习内容相关问题,促使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翻转教学要求教师切实转换教学范式,以学而不是以教为中心;就学生而言,需行动力、主动性和高阶思维的运用。

2007年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对传统教学形成强大冲击。在国际高等教育领域,学习性投入调查是评估教育质量和监测学情的重要手段。依据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China)”问卷,在知识建构、习得技能和参与度等方面对大学新生进行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比较研究。

二、研究方法

参与研究的两个班级为21级财务管理2个新生班,1班基于传统教学(39人),2班基于翻转教学(38人),由笔者任教,为期15周,使用教材《新目标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教学目标一致,课程材料处理不同。

学期末,学生登录问卷星完成调查。问卷改编自 NSSEChina,内容包括完成具体任务的时间,对参与的感知和信息的记忆及参与和运用的行为,检测学生学习、参与、个人发展和习得技能。

传统课堂:进行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一周1次2节计90分钟,教材包括8个单元,授课只在课上进行。课程大纲,作业要求,评分标准,补充阅读,视频材料等放在班级微信群文件供学生查看。三次作业、三次测试(包括填空、选择、简答及结合记忆、理解和运用的问答题),补充阅读为8篇长度约300词批判性思考文章,对学习内容进行反思、分析,这些材料是判断学生是否学习课本内容,以及帮助他们找出文内要点的方法。

(1)描述大学校园,采访同学对大学生活的感受和反应,比较中学和大学学习方法。

(2)总结、评判大学学习特点,结合具体事例,阐释如何适应、成长。

(3)写作一份旨在帮助自己和他人如何有效进行大学学习的措施清单,运用具体事例阐释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翻转课堂:期初,学生并不知道会进行翻转教学,学习风格也没有更倾向于网络学习。授课基于清华大学雨课堂进行,第一周介绍给学生。教学要求包括课前在电脑或手机端观看视频授课,自学布置的学习内容;课上,教师运用PPT课件实施教学,组织讨论,学生则对学习过的内容加以运用。和传统课堂同样的三次作业、三次测试,均通过雨课堂完成。不同的是结合课文,组织8次课堂活动。

(1)采访同学,描述高中和大学生活,分享体验和感受。

(2)对高中、大学学习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不同的学习特点。

(3)探讨成长过程中父母、家人、同学及朋友关系的意义。

(4)以具体事例探讨人际交往中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

(5)讲述名人故事,结合具体事例,讨论音乐如何助力个体成长。

(6)讲述名人故事,结合具体事例,讨论体育活动如何助力个体成长。

(7)讲述名人故事,结合具体事例,讨论阅读活动如何助力个体成长。

(8)观看TED演讲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观察、反思自己和他人的创造性活动。

课程学习和真实生活紧密结合,活动报告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完成,小组成员随机推选陈述汇报,活动结束时雨课堂实时提交、点评。课程录像、课件,补充阅读,视频剪辑和课程相关材料均通过雨课堂推送给学生。

三、结果与讨论

1.结果

第一组问题检验学生完成具体任务时间/人数百分比(表3)。阅读:每周平均10小时及以下,传统课堂84%,翻转课堂81%;11-20小时,传统课堂2%,翻转课堂10%,20小时以上还有3%;传统课堂13%、翻转课堂5%无阅读。写作:每周平均10小时及以下传统课堂72%,翻转课堂79%;16-20小时翻转课堂3%;传统课堂28%,翻转课堂18%没有写作。学生阅读、写作时间都偏少,翻转课堂学生表现略好。在为考试学习上每周平均10小时及以下,传统课堂79%,翻转课堂76%;11-20小时传统课堂13%,翻转课堂10%;20小时以上,传统课堂8%,翻转课堂13%,数据差异不明显,说明学生考试态度基本一致。

第二组问题了解学生参与度和课程熟悉程度(表4)。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是增加学生参与度,翻转课堂参与率71%高于传统课堂54%。如果 “是”“有时”相加,则比率相同;是否记住内容学生回答“是”翻转课堂87%远高于传统课堂64%。

课内所学翻转课堂34%,传统课堂仅3%,支持了翻转课堂实践性强;请同学帮助解释和向同学解释材料上,翻转课堂“经常”“时常”比率39%、26%也均高于传统课堂15%、10%,可见翻转课堂主动、合作的积极特性;和同学合作完成任务上,“经常”“时常”翻转课堂50%和28%,传统课堂26%和16%,两项合计为78%和42%,比率悬殊,验证了翻转课堂合作学习的特质,在其后问题“课程学习有助于和他人有效合作”中也得到进一步证实;在合作准备考试方面,没有明显区别,延续第一组问题中学生对考试的倾向,无论哪种课型,对考试重视程度较为一致。

第二部分中写作和表达属于产出性技能,回答“经常”“时常”合计比率,翻转课堂73%和71%,传统课堂59%和57%,说明学生在写作和表达方面对翻转堂满意度更高;在“有助于批判和分析性思考”上,“经常”“时常”合计,翻转课堂75%,传统课堂59%;在问及获得与工作相关知识、解决复杂现实问题、成为有见识、积极的公民方面,翻转课堂学生回答“经常”比传统课堂学生均高出10%以上;在培养学生独立、有效学习方面,“经常”“时常”合计翻转课堂73%,传统课堂56%。翻转课堂优势显著。期末考试成绩翻转课堂优势也很明显。翻转课堂38人,平均成绩74分,传统课堂39人,平均成绩62分,差距悬殊。

2.讨论

翻转课堂作为现代教学模式,促进了全世界课堂教学改革。通过研究发现,大一新生传统学习方式惯性依然较强。即使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花更多时间进行课外学习,但学生在阅读、写作上自习用时均较少。高等教育阶段很多高校对阅读和写作非常重视。以伯克利加州大学为例,一门课程一周阅读量平均在300页以上,课程学习主要成果是论文写作。中国高校传统教学重视课本,课程学习输入和输出差距明显,也表明改革传统教学习惯的艰巨性。刚入大学,许多新生还没有意识到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同样还没有建立大学学习常规,说明利用翻转课堂转变学习方式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在此关键阶段进行正当其时,持之以恒,方见成效。

据调查了解到,传统课堂多达36%学生记不住学习内容;翻转课堂学生由于课前自学和课上多次实践,活动频次多,因而记忆更深刻,理解更深入,参与度高,成就感强。针对合作学习中可能的“个体懈怠”,教师应加强指导、监督,对学生个体表现和小组互动进行考查与评价,重视形成性评估,对学习过程进行一定程度控制。同时,对于多年接受传统讲授型学生,翻转学习引导和策略培训非常必要。

翻转课堂对于合作学习的强调在研究中表现卓著,验证了翻转教学的积极特性。通过进一步访谈,了解到传统课堂学生对于“合作”的理解是基于任务进行分配合作完成,或参考同学完成;翻转课堂合作则是基于教师明确要求,学生会积极、主动寻求合作,以求高质量完成任务。翻转教学的成功在于学生参与主动学习和运用的机制,通过主动学习非常有助于促进学生批判和分析性思考能力的提高,高校课堂传统教学也因多年教改而不同,批判和分析性思考能力得分也不是太低,验证了传统教学变革的需求,也正是在高校积极推行翻转教学的目的。

由于翻转课堂主动、积极的特性,合作中学生认为“学习内容不再枯燥乏味”“感觉有说不完的话”“真实、有趣、有用的学习”。经过翻转教学训练的学生状态积极,思路开阔,课堂气氛活跃,参与度高,成就感强。95%学生自述英语课程学习丰富和开阔了视野。在有助于“成为一个有见识、积极的公民”和“独立、有效学习”方面学生感受持续增强。

当下翻转教学存在的重要问题是教师需付出大量时间、精力实施过程监督、多维指导;难度在于教学设计和内容创设能否一直激励、促进学生学习;同时,需要教师进行充分学习和准备。

本论文研究是描述和解释性的,使用频数分析法,且只选取两个平行班小样本。未来需进一步扩大到更多班级,获取更全面的数据来揭示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结语

高等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很多课程内容丰富,而教学课时少,提倡小班教学,翻转教学的意义凸显。通过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比较研究,可发现新生阶段是开展翻转教学的有利时机;其赋能学生主动学习,强化合作;学生批判、分析性思考能力显著提高;学生课内外知识运用、解决问题能力更强;有助于人才培养和终身学习能力提高。翻转教学可实现教学方式的高效变革,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大学传统课堂教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