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对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2-03-01赵巍巍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15期
关键词:分层目标教学模式

赵巍巍

(浙江省湖州市旧馆中学 浙江湖州 313011)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学校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传递—接受”。课堂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提问为主,教师占据课堂的主导,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一传统教学组织形式虽让有其显著的优点,能够帮助学生直接学习和积累文化科学知识[1]。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也是大家公认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弊端也会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当前时代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没有真正做到面向全体。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对学习的需要程度和自身能力水平的不同,应该针对其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面向班级大多数中等生,必然会造成“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局面,最终是为了保优而使得下游越来越大,学困生就会越来越多。

其次,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的“讲”为中心,而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过分依赖老师,为了考试成绩,为了尽快理解和记忆知识,只求老师“讲”明白,从而对知识缺乏自主探究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这种教学模式既不能保证教学质量和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也就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最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讲授方式会大大减少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师生间往往会出现反馈信息的不够、不及时等问题,也会使教师错过对教学方式方法的及时调整以及优化的机会。当学生的思想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必然会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复杂的个体,他们的学习习惯、接受能力等都存在差异。即使是同一班级里的学生思维方式、知识梳理以及对知识点的接受能力也不一致,且差异性十分突出。因此,实施分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①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分层教学模式符合人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分层教学注重点在于个别差异,更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②在当前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分层教学模式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③分层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我们的教育任务是以“立德树人”为本,分层教学利于有保优、促中、补差的作用。

一、国内分层教学的现状

90年代初,分层教学实验首先在上海市拉开序幕,飞虹中学、爱国中学、市北初级中学、第二初级中学等学校相继加入这一实验行列中来。随后,浙江、江苏、湖南、四川、辽宁等几省也逐步开展了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工作。针对以往分班分层教学的优缺点,我国各地各校借鉴国外分层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及实践经验,在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实践原则、策略及其操作要点上,我们提出了属于适应我国的分层教学的新见解,并将其运用到分层教学实践中去,丰富了分层教学的理论及其实践研究。目前,我国的分层教学研究与实践,不但逐渐走向多样化和丰富化,而且针对分层教学中的个别问题以有了适应我们学生的教育教学理念。但是该措施主要在市区学校实施,而农村中学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办学条件的简陋,实施的学校仍比较少[2]。

二、国外分层教学的研究现状

分层教学从产生至今,在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有了多样化发展,共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时期。

(1)雏形时期:分层教学的雏形是 1868 年由美国教育家哈利斯在圣路易州创立的“活动分团制”,又称“弹性进度制”。

(2)发展时期:二战后,加之40年代初的新科技革命的推动,各国主要角逐的交点是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尤其在1957年的苏联“卫星冲击”后,世界各国(尤其美国)发现人才对于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迫切地产生了培养“优等生”的紧迫感,随之恢复了对分层教学的重视,新一轮的分层教学实验陆续涌现。这一时期,美国不但恢复了小学阶段的分层教学形式,而且还将其扩展到了中学,同时研制出了诸多新的分层教学形式,如“不分级制”“分科选修制”“学科分层”“乔普林制”等。

(3)繁荣、多样化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新科技革命如火如进行的荼背景下,各种教育理论随之产生,分层教学的理念影响了世界各国,并呈现出多样化态势。例如,苏联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凯勒的“个人化教学系统”理论等,都对分层教学的进一步多样化发展产生了影响。

近些年来,国内外分层教学不但在形式上也趋于多样化,还在分层教育理论方面与实践经验也更趋于科学化、个性化和全面化。为了更好地实施分层教学,我们也形成具有可操作执行的研究报告;在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实现学生学习成绩的普遍提高,同时实现所有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综合能力、创造能力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3]。

三、分层教学的相关操作措施

1.目标分层

目标分层指根据我国教育教学大纲要求、教学内容的要求以及班级学生的层次差异,制定与各层次“最为接近的发展性”相吻合分层教学目标。根据我校制定的“262课堂法则”,后20%低层目标:理解教材最基本内容,从培养知识记忆能力入手,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要求;60%中层目标:能将所传授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前20%高层目标:能将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适当地拓展练习,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发散思维和主观创造性思维。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依据,在课堂上将教学目标告诉学生,让师生都明确学什么和各层次学生学到什么程度,更好地发挥教学目标导向和评价功能。目标分层既对学生学习内容分层,也对教师在导教和导学方面指明方向。

2.施教分层

施教分层是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实际,充分利用“262课堂法则”对不同层次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困需指导”,使得班级内两极分化的现象减少,学生的个性特长也能得到发展,从而使素质教育真真切切地落实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1)因材施教

根据目标分层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体现分层教学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分层设计课堂问题,题目设置有梯度,要把握课堂提问的语言技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回答问题,并适当向学困生倾斜。例如:科学课堂本身具有趣味十足、综合性强的特点,教师在讲授知识时要做到全面顾及,合理拓展知识;在突破重、难点时,要提问学生,引导全体学生深刻理解,扩展知识,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提问的艺术性,对学困生要注意“怎样”问才能让他们听懂、知其然;而对优等生,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索的余地,启发他们多想、多思、多问,举一反三,培养他们探索知识的能力,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2)设置美丽小组,学生互助

在“262课堂法则”运用的过程中,同时开设美丽小组活动,根据班级人数每组6—8名成员,其中2名组长均为成绩突出或者能够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成员组中有2—3名学困生,其余组员为中等学生,学生成员安排时考虑到在学习中可以互助。为了增加学生的动力,设立了奖惩制度。奖惩制度是从多方面来进行考量,如文明用语、节约勤俭、关爱集体、团结同学、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等,让学生真正地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得到全面发展。分值评定:在奖励方面设定一周内该组学生的个人和包干区卫生不扣分整组加10分;运动会获奖一等奖加10分,二等奖加5分,三等奖加3分,参与者加2分;单元测试或者期中测试前进一名加5分,退一名扣2分;一周提问、找任课教师答疑解惑超过规定次数每多一次加1分。惩罚:说脏话扣2分;迟到扣2分;中午违反纪律扣5分;吃饭插队扣2分;值日生不负责导致班级扣分扣5分;作业不写扣5分;作业质量差扣2分;抄作业扣10分;早读不开口、不认真扣2分;影响他人读书扣5分;不积极参加大课间扣2分。教师通过设置奖惩方式来约束孩子的不良习惯,帮助其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教学中的实验改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实验在教学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是通过一些概念、定律、原理及物质结构的知识、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反映出来的,都需要教师通过实验使学生形成“生动直观”的感性认识。而学生的认识从抽象思维进入到实践时,又往往靠自己动手、动脑参与实验过程获得。因此,用好实验这个载体,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而且可以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但是,学生的层次有所不同,所以,在学生实验中,我们也采取分层实验的方法。在实验教学中,采用学生分组的实验方式。当前的学生实验往往采用这样的模式:先由教师讲述实验目的、内容,然后学生“照方抓药”地进行操作、观察,最后教师小结。这种模式学生兴趣不大,不利于发挥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现有的一些分组实验,学生分组、分层,要求学生换一种思路与方法,重新进行方案设计,并与原实验相对比,区别优劣和各自的特点。例如,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教师在确保实验安全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选择所需要的器材。这样学生在设计实验时,不会因为仪器的整齐划一而打不开思路,逐步形成思维定式,也能较好地拓宽学生的思路,促进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探究精神。

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校采取实验室定期开放的政策,在任课教师以及实验员的引导下,优等生在能够完成书本试验的同时,可以再自选兴趣实验;中等偏上的学生巩固教材中的实验;中等偏下以及下游的学生也同样走进实验室认识器材、牢记实验步骤,独立完成基本实验操作。另外,还补充了家庭实验,如学习了《大气压强》这节内容后,许多有关大气压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在家独立完成:有的学生用可乐瓶灌满了水,倒立在水中,瓶内的水不下降;有的学生用家里通抽水马桶的橡皮拨,或者用两个塑料吸盘来模仿“马德堡半球实验”。家庭小实验的优势是学生在心理状态在比较放松的环境中,不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可反复做、反复观察,这对培养学生的独立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大有好处。

3.作业分层

学困生:知道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方法。(巩固书本上的知识点,完成作业本内容)

中等生:能用白磷着火点低去解释迷信中“鬼火”说法。(在理解书本知识点的同时,完成作业本作业,并适当增加中等练习题)

优等生:思考安全火柴使用的是红磷还是白磷,如果是红磷,它的着火点很高,为何一划就着火?提示:在划动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熟练掌握书本知识点,并很好地完成作业本内容,同时适当地拓展练习加深理解)

在课外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又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可精选一些练习题。原则上,让少数基础差的学生再练习些基础题;大多数学生适当增加一些与生活、生产实际相联系的题目,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以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少数能力强的学生增加一些能力题。例如:对于“吃不饱”的学生可以建议设置“自主作业”即自己完成,自己批阅,不懂的题目来问老师或者百度,培养他们自主性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进入社会后,使他们成长为创造性人才。

4.评价分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行为目标和学习目标,为检验教学成果,同时做好补救工作,我们做到:作业分层评价,评语个性化且适当;让学生自己设定各项目标,并及时合理地进行评价。

(1)作业本评语分层设计。不打分数用“优”“良”“合格”来评价,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文字评价。

(2)我为每位学生设计目标。在设计的表格内填写各项目标。例如,行为目标、学习目标、竞争对手以及结果,表格的最后一列“这是我的极限吗?”其实是让学生在其表格中完成反思内容,做到 “三省吾身”。

(3)设置终端评价表,表格中设置三个层次的目标:低层目标、中层目标和高层目标。然后,表格中设置基础学习能力、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用“☆”给出等级,1—5个☆不等。这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学习的自主性,以及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总之,分层教学模式在我校已经推广了三年多,在这三年里,我们不断地摸索、改进,只为能寻找出更适合我们的教学模式,解决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事实也证明,成效是非常喜人的,我们的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扭转了农村学校所面临的困顿的局面,让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格局中也有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

猜你喜欢

分层目标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有趣的分层现象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