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阅读教学中微课的功能

2022-03-01

学语文 2022年4期
关键词:利用微微课内容

□ 邱 慧

以微见智,见微践智,在大数据飞速发展的当下社会,微课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常见策略和方式,而如何用好、用巧、用妙,关键在于教师的智慧与策略。巧用微课,可以提高课堂施教的品质,让阅读教学更加精彩。笔者借此拙文抛砖引玉。

一、优化预习方式

预习活动是学生事先对知识进行自主学习的活动,在这一学习活动中,学生多以自身积累的文学素养为基础,对未知的内容进行分析,从而获取新的语文知识。在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的预习资源多以抽象的文本内容为主。而这些抽象性较强的预习资料,很难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预习阅读文本的动力。所以,为了点燃学生的预习热情,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丰富学生的预习资源,促使学生在多变的视频中,增强预习的实效。

在《中国石拱桥》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明确教学的重难点,再为学生制作预习视频,优化学生的预习方式。首先,基于对教学大纲的解读,教师先确定作者的情感、文章中的说明方法、不同说明方法带来的不同效果等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随后,教师围绕教学重点进行微课视频的制作,并按照学生的学习思维,合理地安排微课中每一个知识点的出现顺序,如先介绍文章中的说明方法,指引学生理解不同说明方法的特点,再引导学生分析不同说明方法带来的不同效果,最后再组织学生认识文章中的情感。紧接着,教师基于学生的专注力维持情况,对微课的整体时长进行压缩,避免微课的时间超过学生的注意力聚焦时间,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将这一视频发送给学生,促使学生在自主观看微课后,提高预习的质量,从而在真正的课堂学习活动中,快速地跟上教师的步伐,提高学习的效果。

教师利用微课视频辅助学生的预习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预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预习热情,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对新课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而为高效阅读课堂的生成铺垫良好基础。

二、设计趣味导入

课堂导入是课堂施教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导入的形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态,当导入的形式新颖有趣时,学生也会自觉地将目光停留在课堂上,聚焦未知的语文知识。而与以往的导入形式相比,当教师利用微课进行导入设计时,能够带给学生趣味性的体验,让学生主动地将学习的焦点放在课堂上。所以,在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提高对导入环节的重视,积极地利用微课进行趣味导入环节的设计,以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学习新的阅读课程。

在《黄河颂》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制作灵动、有趣的导入视频。黄河对于中国人有着特殊的寓意,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养育着中华儿女,千百年来中华儿女也用自己的方式歌颂黄河,诗人光未然在随军行至黄河时,就将自己的感触写了下来,形成了《黄河大合唱》的歌词。在微课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展示《黄河大歌唱》这一歌曲的视频,并用汹涌奔腾的黄河作为背景,以便学生在聆听音乐、观赏图片中,主动地将注意力放在新课上。在微课的最后,教师将画面定格在“透过听乐曲的过程,你有什么感受呢?”“‘颂’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写下了这首诗歌呢?”“作者在诗歌中渗透了怎样的情感呢?”以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产生探究的欲望,从而自主开启新课的学习之旅。

教师将震撼的音乐、图片置于微课之中,并在刚开始上课时播放给学生,能够让学生在刚进入课堂时,就将目光放在新课中,使学生主动地开启学习新课的积极性。

三、突破朗读难点

语文课堂上,朗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学生能够将阅读内容读得准、读得流利、读得声情并茂时,学生对阅读中的情感也可以有一个精准的把握。然而,在传统形式下,教师往往只能为学生扫除生字词的障碍,很难真正地为学生渗透语音、语调方面的内容,以至学生的朗读能力始终得不到有效地提升。而微课能够以声形并具的方式,为学生示范朗读的音频,促使学生在反复跟读中,掌握朗读的技巧,逐步突破朗读的难点。

以《济南的冬天》一课的朗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辅助学生进行朗读学习。在微课中,教师收集网络上的视频资料,为学生制作时长约三分钟的微课,主要为学生展示本篇文章的朗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将事先做好的微课视频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基于微课的仔细聆听,解决朗读过程中的生字词,以便朗读过程能够更加顺畅。紧接着,学生对微课中朗读的节奏、语调和情感等进行分析,把握范读视频中的语气、语速,以及重音情况等。之后,学生模仿微课中的朗读音频,自主进行朗读练习,以便在反复练习中,读好本篇文章,深入体会作者笔下济南冬日的美景,以及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显而易见,教师使用微课技术为学生制作朗读的视频,能够让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朗读练习,使学生在自主分析朗读的语音、语调和情感中,逐步提高朗读的效果。

四、进行分层教学

受到学习经历和生活背景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能够明显感受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当面对同样的阅读课程时,有些学生能够快速地反映出作者的情感和语言表达特点,而有些学生则需要教师耗费更多的精力。但是,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课堂上教育资源有限,教师无法同时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而随着微课走进阅读课堂,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制作分层学习的视频,有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

在《壶口瀑布》一课中,可以利用微课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差异性的学习资源,有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制作微课前,教师要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进行分析,了解哪些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较强,哪些学生在文本解读中一直存在问题。随后,基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制作不同的微课视频,其中一个微课的内容相对简单,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文章内容,而另一个微课的内容相对细致,以期带领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细致解读。之后,教师为不同的学生分发不同的微课视频,促使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微课中有效解读文章,理解作者对壶口瀑布的描写,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结合阅读课程的内容,为学生制作差异性的视频,能够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促使学生在契合自身学习能力的微课中,实现个性成长。

五、做好知识拓展

帮助学生拓展文学常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阅读内容,探寻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然而,传统语文课堂的教学时间紧迫,教师在为学生讲述教材上的基本阅读内容外,很少有充足的时间,向学生介绍文学常识,以至于学生的文学素养发展受限。所以,在微课技术走进语文阅读课堂后,教师可以发挥微课技术的价值,利用微课为学生制作讲述文学常识的资源,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自主观看,以便学生的文学常识得到丰富的积累。

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介绍安徒生的相关文学常识。安徒生是十九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鞋匠家中,童年的生活非常贫困,但是从小就非常喜爱文学,后来升入哥本哈根大学,刚毕业时,安徒生一度没有工作,需要靠稿费维持生计。他一生创作了许多的文学作品,包含《灰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教师将上述内容置于微课,并将做好的微课发送给学生,以便学生在自主观看微课后,对安徒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提高解读故事的效果。

不难看出,教师发挥微课的价值,为学生制作一些讲述文学常识的视频,能够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时间学习文学常识知识,在丰富的常识积累中,发展文学素养,增强阅读能力。

六、攻克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一节课中相对较难的部分,引导学生攻克教学难点,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整个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上升一个台阶。但是,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限,单纯依靠“说教”的方式,为学生解读教学难点,难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难题。而微课技术能够透过形象、直观的视角,为学生介绍语文知识,改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传统方式。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微课为学生营造直观画面,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帮助学生攻克学习的难点。

在《我的叔叔于勒》这节课中,教师可以发挥微课的形象化优势,改善以往的教学形式,带领学生攻克学习中的难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先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分析,找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随后,为学生提出“文章中有几处对环境进行描写的句子,这些句子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引发学生的思考和热议。在学生感到困惑后,教师便应用微课为学生呈现两组画面,一个画面中呈现碧海蓝天的场景,另一个画面中呈现灰暗天色的场景,之后,教师让学生对两幅画面进行赏析,促使学生基于自身的感受,总结出“碧海蓝天象征了积极的心态,而灰暗天色则象征了消极的心态”等结论。面对学生总结的内容,教师再让学生回归课文内容,以便学生体会到环境在塑造人物上的作用,逐步明白环境描写的必要性。

教师发挥微课的形象化优势,为学生营造直观的情境,能够让学生基于视觉、听觉的刺激,理解文本中的抽象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化解学习过程中的难题,真正地提高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七、彰显文章主旨

许多学生在对阅读课文进行学习后,仍旧不能精准地把握文章中的主旨,以至于最终的阅读学习质量大打折扣。而微课能够在简短的时间内,为学生梳理文章中的结构、人物关系等内容,促使学生基于轻松、简单的方式,迅速地把握阅读课文的主旨。对此,教师可以应用微课提炼文章的内容,将文章中的人物关系、故事情节、逻辑关系等,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以便学生能够轻松地把握全文内容,快速地总结出整篇文章的主旨。

以《敬业与乐业》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呈现文本中的论证思路,以便学生迅速地把握本节课的主旨。在课下,教师先明确本节课的主旨是“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随后,在这一主旨下延伸出“我们要先有业”“我们要敬业”“我们要乐业”等论证思路。紧接着,教师再围绕作者的论证过程,制作本节课的思维导图。整理好思维导图后,教师将做好的思维导图置于微课中,并采用画外音的方式,为学生介绍思维导图上的内容。这样,在浏览微课后,学生能够迅速地明确思维导图的中心,就是本节课的中心论点,也是本节课的主旨,以便基于主旨把握全文。

教师先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分析,找出文章中的主旨,再为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将思维导图放置在微课中,能够帮助学生迅速地把握文章的主旨,从而增强学生对全文的理解。

八、实现反复学习

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仅限于课堂四十多分钟,当教师离开课堂后,学生再难获得教师的指导。而微课技术能够将学生和教师从课堂上解放出来,延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对此,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授课过程制作成微课分发给学生,学生则可以在课下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微课进行反复观看,从而在重复性理解语文知识中,解决遗留问题,逐步加深对语文知识的印象。

在《故乡》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跨越时间、空间的界限,引导学生展开反复学习的行为。首先,教师记录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并按照教学的板块进行多个微课的制作,让每个微课对应一部分的内容,如有的微课对应“作者回故乡的见闻、感受”,有的微课对应“作者离开家乡时的心情”。在做好微课后,教师将其分发给学生,使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对微课进行自主观看,从而基于反复浏览微课的方式,解决课堂学习活动中的遗留问题,真正地健全课堂知识体系。此外,学生也可以将这些微课上传到云端,继而在出现遗忘等情况时,直接从云端获取微课,以便及时地补足知识。

微课技术的存在,能够打破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的传统方式,学生也不再受限于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随地进行语文知识的重复性学习,从而逐步延长对语文知识的记忆。

总之,语文教师要想提高阅读课程的教学质量,应当意识到微课的价值,主动发挥微课形象化、具象化的优势,做好课前预习环节的优化、课堂导入环节的趣味化设计,以及课中解读活动的分层化设计,以便学生在微课的支持下,调动学习阅读的动力,增强解读文章的热情,从而为优质阅读课程的生成铺垫良好基础,促进精彩语文课堂的发展。

猜你喜欢

利用微微课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利用微课打造高效识字课堂
浅谈同学们如何利用微课来进行学习
利用微信订阅号评改初中作文模式初探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