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绘本阅读的指导策略
2022-03-01张丽
张 丽
(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附属幼儿园 江苏 如皋 226500)
前言
幼儿阅读普遍是指0岁~6岁这个年龄段内的儿童借助于色彩、图画以及文字等形式展开阅读,并且理解阅读内容。尤其是小班幼儿具有非常鲜明的形象思维,常常通过图画和声音等直观的方式获取经验。小班幼儿是理解图画内容的关键时期,此时加强绘本阅读教学,可以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能够促进幼儿认知以及智力水平的发育,并且为幼儿创造良好的互相沟通的机会,能够促进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因此,教师要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设计科学的、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活动,提高幼儿的绘本阅读效果。
一、选择合适的绘本,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小班幼儿的绘本阅读教学中,选择合适的绘本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只有保证绘本适合小班幼儿,才能保证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幼儿通过绘本学习知识、掌握生活经验等,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首先,选择画面内容简单并且具有趣味性的绘本。绘本要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相符。图画是绘本的主体,画面所表述的内容就是完整的故事,通过看图就能够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这对于小班幼儿是一个新奇的世界,对新鲜事物有强烈好奇心的天性会促使幼儿主动探索绘本中的内容,此时教师激发幼儿对绘本的兴趣,能够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有利于提高阅读效果。选择画面内容简单的绘本符合小班幼儿形象思维的特点,这个阶段的幼儿更加重视画面中的内容;同时,他们此时的观察能力不强,不能详细的观察每一幅画面,因此适合选择相对突出性较强、主体单一的绘本。例如:《小黄鸡和小黑鸡》,两只小鸡互相谦让一条“虫子”,然后发现“虫子”变成了鞋带。这样的画面比较简单,方便小班幼儿理解。而选择具有趣味性的绘本故事,因为这样的故事简洁、鲜明,主体形象充满趣味性,幼儿在阅读时会很自然的跟随着发出笑声,感受到乐趣。以《花菜屋》为例,小黑猪吃掉了小乌鸦的花菜屋,绘本中的一页内容就是花菜屋的画面,故事情节非常简单、直接、生动且充满趣味性,对小班幼儿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够使幼儿沉浸式阅读,认真感受画面中的故事。在这个阶段,教师尽量选择比较简单的单幅绘本故事,与幼儿的观察例、年龄特点都比较符合,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1]。其次,选择与小班幼儿生活经验比较密切的绘本。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国内原创绘本的上市与国外绘本的流入,小班幼儿阅读可选择的绘本内容越来越丰富,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出绘本的价值,需要教师选择与小班幼儿生活经验相符的绘本。小班幼儿刚刚从熟悉的家庭环境中进入幼儿园学习,尤其是入园的初期阶段,幼儿会产生焦虑情绪,此时对幼儿的教育集中在情绪的安抚上。此时教师可以选择《幼儿园》、《你好,你好》等类型的绘本作为阅读的主要内容,利用简洁的语言、清晰的画面让幼儿感受有爱心、有礼貌的宝贝形象,让幼儿了解到遇到好朋友要打招呼,到幼儿园学习不哭等。这样的绘本内容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更容易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非常适合小班幼儿。此外,小班幼儿的情绪稳定之后,可以选择《小青蛙》等绘本组织阅读教学活动。
二、规范阅读的语言,促使朗读声情并茂
绘本阅读中,如果教师或者家长的阅读时能够使用比较语言生动、声调抑扬顿挫、表情夸张且结合合适的手势,那么能够引起幼儿的注意,进而使其对绘本内容产生兴趣;同时,在阅读时也需要语言要具有规范性,利用书面语言简述绘本故事内容,帮助幼儿感知绘本中的知识,使其再次翻看绘本时能够自觉的模仿教师或者家长的方式阅读,并且能够运用书面语言来讲述绘本中的故事。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教师所选择的绘本都是内容简单、量少的故事,方便幼儿理解,并且不需要太多的阅读时间,能够避免幼儿厌烦绘本阅读。例如:《好饿的毛毛虫》,封面使用肥大的毛毛虫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且有的幼儿在生活中见过毛毛虫,能够激发幼儿阅读的欲望,而幼儿之间的交流能够促使其他幼儿对绘本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促使全班幼儿认真听教师的讲述。此时,教师注意使用规范化的语言讲述绘本内容,将毛毛虫的故事讲述给幼儿,使其接受规范化语言的教学方式;同时,通过教师的讲述,将数字1~5的概念传递给幼儿,使其数字形成初步概念;此外,在阅读绘本故事的过程中,幼儿还能够体会到毛毛虫饥饿的程度。这样的绘本教学将幼儿直接与间接经验之间直接联系起来,使其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培养[2]。随后,为了能够使幼儿学会阅读时语言的规范性,并且使用规范性的语言进行描述,可以在完成绘本故事的教学受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阐述,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了解幼儿对规范语言的了解和使用情况,方便教师调整后续的绘本阅读语言表述方式,确保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幼儿能够掌握规范语言。
三、动与静充分结合,合理展示故事内容
绘本是静止的读物,教师可以在绘本阅读教学中采取动与静结合的方式演绎绘本内容,使绘本中的故事“热闹”起来,鲜活的呈现在幼儿面前。尤其是年龄特别小的小班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非常段,通常会被有趣的声音、形象的动作等事物吸引,如果教师可以跟随故事情节的发展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动作、语言等,利用夸张的神情或者语言进行教学,有利于幼儿理解故事、把握好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个性以及心理真实的想法等,是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重要措施。
例如:《鼠宝宝做客》的绘本阅读中,教师运用动静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带领幼儿阅读,而后询问“谁想演鼠宝宝?谁想演奶奶?”,在确定扮演的幼儿后,教师进行简答的指导,尽量保证幼儿可以记住鼠宝宝和奶奶的对话内容,而后进行表演。为了增加幼儿的参与感,可以分为几组分别扮演,这样可以保证幼儿的阅读兴趣,不会打击幼儿想要主动表达自己的积极性和信心。完成表演后,教师和其他幼儿鼓掌,表达对表演者的鼓励和欣赏。同时,在动静结合的绘本阅读教学中,幼儿还能够体会到奶奶和鼠宝宝之间的爱,进而体会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自己的爱,教师可借此教育幼儿学会感恩和关爱家人。
四、指导阅读的方法,提高幼儿阅读能力
绘本阅读的方法较为丰富,其中适合小班幼儿的方法也比较多,但为了保证幼儿的阅读质量,需要教师指导幼儿绘本阅读方法,以便提高幼儿阅读能力。首先,采用逐页阅读简述的方法。我们可以从幼儿翻书的动作中看出其阅读习惯是否良好,而逐页阅读是一种很好的绘本阅读方法,也是绘本阅读中比较常用的方法,能够促使幼儿将阅读的内容与画面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幼儿理解绘本中的内容,并且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指导幼儿学会逐页阅读。例如:告知幼儿绘本有封面和封底;要从右下角一页一页的翻书;不在绘本上乱涂乱画等,保护好绘本。其次,阅读过程中提问。幼儿需要认真、详细观察绘本中的图画内容,发现画面与其中小细节之间的关联性,能给帮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在绘本阅读中,教师可以在幼儿翻阅下一个画面之前提出问题,使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的阅读,从而详细观察和分析画面中的背景、场所、人物表情和动作等内容,了解画面想要表达的思想,帮助幼儿积累经验、拓展知识,并加深幼儿对有趣的情节以及精彩画面的印象。最后,连续阅读整组画面。大多数的绘本是以叙事性的画面讲述一个故事,表达角色真实的想法或者梦境,也可能是发生在特定时间内事件的画面,可以是单幅画面,也可以是多幅连续画面,作者通常会使用边框、色彩等要素进行表达并且加以区分,幼儿连续阅读整组画面,有利于幼儿理解绘本中的所使用的表现手法,使幼儿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的连贯性、严密性以及逻辑性更强[3]。同时,幼儿对故事内容也能够形成完整的印象,将故事情节联系起来,方便幼儿讲述故事。以《小黄鸡和小黑鸡》为例,教师在指导幼儿阅读时采取连续翻阅的方式,可以使幼儿对故事产生连续性记忆,这样幼儿在表达故事时也会具有连贯性。
五、营造阅读的环境,加强绘本阅读教学
良好的绘本阅读环境能够促进幼儿阅读,强化绘本阅读教学效果。首先,合理安排小班幼儿的绘本阅读时间。教师需要从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角度出发,抓住阅读时机,在任何幼儿产生阅读需求时,满足其阅读的愿望。例如:在游戏过程中,为幼儿准备好丰富的绘本,方便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既体现出对幼儿绘本阅读的尊重,丰富游戏内容,又能够促进幼儿随时阅读,满足幼儿的需求。在晨间活动结束后安排绘本阅读,能够使幼儿游戏的心快速平静下来,从而安静的进入阅读状态。其次,为幼儿的绘本阅读营造良好的物理环境。想要开展集体绘本阅读,需要每一位幼儿都有一本绘本,这样绘本的教育价值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能力。同时,可以在绘本阅读时设置相应的情景。情景可以分为教师和幼儿共同阅读、幼儿独自阅读两种。绘本阅读是一个非常安静的过程,如果幼儿要在这个过程中独自阅读,那么需要教师为其营造良好的个人空间,尽量避免幼儿之间出现互相干扰的情况。一本情况下,幼儿的自主阅读是在自由活动的期间、或者是幼儿游戏的时间,此时教师需要为幼儿安排相对安静且独立的空间,保证幼儿能够安静的进行阅读。
六、结合幼儿的心理,保证绘本阅读效果
绘本主要是利用自身丰富的画面吸引幼儿,并激发其阅读的兴趣。多数的幼儿都会非常喜欢绘本,但教师需要控制好绘本的质量,所选择的绘本和设计的阅读活动要符合小班幼儿的心理,必要时还需要考虑幼儿年龄对阅读的影响。小班幼儿的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波动幅度较大,因此需要教师从幼儿心理角度选择合适的绘本[4]。例如:从画面布局的角度来看,适合小班幼儿的绘本要尽量选择结构比较简单且松散的素材。如果画面布局的紧密性较强,容易使幼儿产生紧张感,认为绘本内容比较复杂,进而产生抵触心理,影响幼儿阅读兴趣;如果画面解雇比较简单、松散,那么幼儿的心理就会比较放松,整个人也比较平静,更有利于顺利开展绘本阅读教学。从内容角度来看,要选择与幼儿生活经验比较接近的内容,画面中的色彩也要比较艳丽、鲜明,促使幼儿的内心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并且有利于幼儿对绘本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而提升绘本阅读教学效果。
七、阅读时积极互动,发展幼儿思维能力
小班幼儿的思维跳跃性和片面性特点较强,而绘本阅读不仅是单纯的看图,还需要与游戏、说、情境教学等方法进行结合,增加绘本阅读的吸引力,帮助理解并掌握绘本内容。绘本阅读不是简单的看图说话,而是要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与绘本之间形成互动,发掘并吸收绘本中的知识。同时,教师可以创设生动且形象的故事情境,帮助幼儿理解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发展、人物角色性格特点等,促使幼儿想要在情感上接受绘本内容,想要深入了解绘本故事,进而顺利完成绘本阅读。例如:《月亮的味道》,情境的设计可以是各种小动物在月亮上,幼儿根据绘本中的画面内容寻找线索,猜测故事情节的推进。教师对幼儿进行引导,使其完整的绘本阅读,寻找故事中隐藏起来的“秘密”,并且思考相关的答案。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能够吸引幼儿,且具有层次性,能够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使其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最后,幼儿完成绘本的阅读之后,需要思考“月亮的味道”,因为幼儿只是从绘本中了解到小老鼠“嘎嘣”的咬下一块月亮。为了加深幼儿对这个情节的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闭上眼睛,让每个人都感受“嘎嘣”咬一口。此时,教师已经带领幼儿进入到游戏环节,使幼儿感觉自己就是那个小老鼠,有着深刻的体验。这样幼儿在阅读绘本时,幼儿能够很自然地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认为“月亮是酸酸的”、“月亮的甜甜的”等。
小班幼儿绘本教学的实施,要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要求相符,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同时,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通过阅读画面中的内容,幼儿能够了解绘本的基本含义,使其阅读欲望被激发,促使幼儿通过绘本这个窗口了解世界。
八、关注阅读的细节,培养幼儿阅读习惯
小班幼儿绘本阅读的初期阶段就要认识到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进而重点培养幼儿爱护图书、及时收放图书、观察画面细节等良好的阅读习惯。小班幼儿的绘本阅读是培养其终身阅读习惯的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阶段,不仅需要从第一本绘本就开始对幼儿进行培养,还要重视每一个细节,保证培养的有效性[5]。小班的幼儿观察活动缺少细致性以及顺序性,而绘本中的细腻的性感和线索普遍是利用细节进行展示。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养成观察画面细节的习惯。例如:《鼠宝宝做客》,这是一个非常有爱的绘本故事,在故事中鼠宝宝去做客时,奶奶拿出很多好吃的来招待他,鼠宝宝从奶奶家回自己家之后又返回到奶奶家,原来是因为鼠宝宝要将糖果分享给奶奶。对这个故事的内涵进行分析,充满了家庭的温馨和祖孙之间互相关爱的情感,具有很好的教育价值,可以让幼儿认真体会。在阅读时,教师需要引导幼儿认真感受细节的刻画,挖掘其中的情感,体会家庭鼠宝宝和奶奶之间的爱。对此,教师可以将糖果放在玩偶鼠宝宝的扣抵中,利用这个细节突出绘本中鼠宝宝带着糖果去奶奶的内容,引导幼儿思考“鼠宝宝为什么要带着糖果去奶奶家?”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幼儿积极阅读,还能够让幼儿了解到糖果是鼠宝宝给奶奶准备的礼物,并且幼儿能体会到鼠宝宝对奶奶的爱。或者是幼儿详细观察奶奶对鼠宝宝的爱的画面,此时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奶奶为什么会拿出糖果和花生?”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画面,体会到这些都是鼠宝宝喜欢的食物,体现出奶奶对鼠宝宝的爱。
总结
小班的绘本阅读教学对于幼儿的成长、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利用好幼儿身心特点、参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选择合适的绘本、激发幼儿对绘本的兴趣,并且充分利用规范的语言、动静结合、阅读方法的指导等措施进行教学,促使幼儿在阅读中学习知识、认识世界、了解生活,并且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幼儿的学习生涯、身心健康成长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