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更新设计与文化展览发展的共生关系
——以上海荣宅为例
2022-03-01兰瑞钰
兰瑞钰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 200444)
一、研究背景
(一)历史建筑更新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城市空间形态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现代”与“历史”的矛盾和冲突更为明显,导致旧的历史建筑和文物在不考虑其历史文化价值的前提下,被断章取义,遭到极大破坏,失去了其独特的记忆和场所感。但城市发展是一个更新迭代的过程,因此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使旧建筑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二)当代文化艺术展览的发展状况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攀升,我国当代艺术展览发展的非常迅速,艺术作品的受众群体从过去的精英阶层逐渐面向大众化,人们的艺术审美也不断提升,对艺术展览所营造的视觉效果和场景氛围要求越来越高。艺术展览经历了从传统到当代的转变,无论是展示场所、展示形式,还是主题演绎都推陈出新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相关概念
(一)历史建筑更新概念与内涵
我国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中对历史建筑定义为“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反应城市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建筑物”[1]。历史价值和城市文化全都由一个地方的历史建筑所体现,它具有记录建筑本身或建筑内部所包含的社会变迁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价值等信息的功能,是对人类感情和过去生活的特殊记忆。
“更新”从建筑学范畴来讲就是对城市中现有的某个区域或建筑进行拆迁、改造和建设,使之重新焕发活力。由于改造观念、实施对象和更新手法的不同,出现了许多与“更新”相关的概念和观念,具体如下:
1.更新:建筑物的改造与更新使历史建筑获得新的生命活力,强调建筑物整体功能的恢复与激活。
2.保护:针对文物建筑、名胜古迹和历史性地段而言,对历史性建筑、文物建筑和名胜古迹的保护要坚持“原真性”原则。
3.修复:忠于建筑物的原貌,通过规划、修缮、改建等方式恢复建筑物的原貌。
4.翻新:重视建筑物内部结构或设备结构的更换或改造,对损坏的部分进行修复。
(二)“共生”基本概念与内涵
“共生”一词的汉字表述最早见于《尚书》。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为两种生物以相互依存、相互共融的方式共同生活并存在,并通过相互之间的依赖和关联,以“窃取”的方式获得适宜利益的一种生产现象[2]。在生物学上,共生的形式非常多,具体细分有“寄生、互利共生、竞争共生、偏利共生、偏害共生、无关共生”等,我们在此主要讨论的是“互利共生”。
三、“共生”思想下历史建筑作为展示空间的更新设计
一个优秀的历史建筑,其空间形式和结构都体现着一个时期丰富的文化、艺术、情感价值,但作为展示空间来说,历史建筑还有很多自身的局限性,比如展陈空间内所需要的光源、道具等,这些都使得历史建筑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及展陈空间的需求进行更新设计。
(一)历史建筑更新用于当代文化艺术展览的价值基础
历史建筑遗产价值在《世界文化遗产公约实施指南》中将其分为情感价值、文化价值、使用价值[3]。
文化价值:历史建筑作为与历史事件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线索,可以提供一个群体或地区的发展历史信息。
情感价值:人类是社会性的群居动物,对历史和文化的追求源于人们的原始需求。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很多历史建筑未能得到正确的保护,甚至遭到破坏,承载特殊记忆的场所消失,人们越来越渴望认同感和归属感。
使用价值:历史建筑更新后,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其中一些已成为各种形式的文化场所和展示空间。可见,历史建筑具有自身的适应性,能够充分发挥历史建筑的使用价值。
(二)面向艺术展示空间的历史建筑内部更新设计
历史建筑作为展览场所已是当今热门现象之一,历史建筑的更新是多样性的,而作为展示空间的改造是一个重要方向,这对于当前我国历史建筑保护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保持原空间结构
当展览空间与历史建筑的内部空间形态相匹配时,往往会保持建筑内部空间的原本形态(图-1),在改造过程中只需采取必要的改造措施,如结构和材料维修、设备更新、交通堵塞和内部装修,进行必要的功能置换,整体结构不增不减,转换方式相对简单。
图1 荣宅更新后的艺术展厅空间
2.局部空间改建
根据展示功能的需要,拆除或增加建筑内的非结构墙体,以增加或减少展示空间。拆除后形成的中庭、挑空空间等,既满足了展览功能的需求,又使空间层次更加丰富。一般情况下,用这种改造手法的工业厂房比较多,年逾百年以上的历史建筑比较少。
3.整体空间重构
(1)水平分隔
根据展示内容的不同,对不同展示空间的面积大小需求也不同。通过将横向的大空间分隔成若干小空间,使空间的可利用率提高,空间属性也更加明确和灵活,适应于各种形式的展览。
(2)垂直分隔
这种改建方式通常用于面积较大,比较空旷和高挑的历史建筑,比如奥赛美术馆。这种垂直叠加的方式增加了空间的使用面积,使空间在垂直方向上的层次更丰富,能够营造更佳的观展体验。
四、历史建筑与展示空间共生关系的设计思路与思考
共生思想所指导下的设计,是一种对立或异质要素之间可通过相互尊重个性,并扩展彼此的共通领域,最终达到协调和解的关系的设计[4]。处于“共生状态”的两者其实都是一种“未完成”的状态,无论是历史建筑空间粗糙的质感,还是展览临时性、实验性的活动性质,每一次展览的不同策展和布展设计,都能为历史建筑注入一次新的生命,并且留有余地,为未来的展览及其设计师提供更多的灵感和思考。
(一)主题演绎——场所精神共生
“主题演绎”是展示设计的内容框架,也是后续一切形态设计的前提和基础,相当于电影的剧本,是整个展示设计的依据和灵魂[5]。“场所精神”是建筑学家诺伯舒兹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学》一书中提出的概念,作者指出建筑空间中的场所精神相较建筑空间场所具有更深的含义与影响[6]。
随着展示行业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观众除了对展示形式以及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外,对展览主题的概念表达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展览主题的选定一般与场所和选址无关,但目前越来越多的展览,都以传递记忆价值的方式来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而与记忆价值有直接和必然联系的便是物理意义上的“场所”。历史建筑具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审美和情感价值,这些价值与文化类展览的主题选定高度契合,因此将展示空间放在其所讨论的历史空间环境下,便是最好的演绎手法。
(二)展示界面——历史建筑空间内表皮共生
作为展示空间的历史建筑,内部空间中的天花板、墙面、地板、立柱、门窗等,都可以作为具有特殊形式的展示界面,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其原先的内部结构与材质,还可以使展示信息的版面与空间环境互为“图底关系”[7]。在传统的展览中,最常见的展示界面就是文字和图像共处于一张展板上,观众以静态的方式进行观看,但这样并不是最有效的信息传播途径。作为历史建筑改建的展示空间,展示界面设计应充分利用其空间优势,比如将信息版面与历史建筑的墙顶地结合,通过强调其原先的空间关系或内部材质,使观众更有代入感地游走在整个展示空间中,最终达到有效传达信息的目的。这样的设计方法一方面能够使观众更好地接收当下展览的展示内容;另一方面也能对原先历史建筑的内部空间有更深入的了解,是一种互利共生的设计思路。
五、以荣宅为代表的文化展览与历史建筑更新共生的案例
(一)荣宅建筑历史背景
荣宅,是位于上海市静安区陕西北路的百年老宅,其建筑形态属于折衷主义风格,1920年初次扩建,新增了西南方向三层六角形的附楼,穹顶为浅红色的圆顶。主楼外立面有两排两层的列柱,柱式形式古典多样,分别是古希腊时期的多立克柱式,科林斯柱式和爱奥尼柱式。
(二)荣宅建筑更新历程
2011年,Prada团队和建筑师 Roberto Baciocchi开启了对荣宅的修缮工作。修缮工作历时6年之久,目的在于百分之百还原荣宅的破损之处,以恢复宅邸内饰与外景的历史原貌,同时也对宅邸进行必要的结构性加强及功能性革新。2017年,荣宅重新对外开放 (图-2),此后便成了各类文化艺术展览争相办展的场所。
图2 荣宅更新后外立面图
在作者看来,修缮后的荣宅作为展示背景,不仅彰显了这座百年老宅深厚的历史底蕴,更能以空间作为载体,将荣宅的空间叙事线与各类艺术展览的展示逻辑线有机结合起来,完美地诠释了历史建筑更新设计后作为展示空间与各类文化艺术展览的共生关系。另外,修缮后的荣宅,其建筑结构与空间关系、旧材料翻新、空间功能与美学表达、展示动线与叙事方式都保持了高水准的还原与呈现。
(三)作为展示空间的荣宅的历史建筑更新设计
1.空间关系与功能更新
荣宅的历史建筑更新设计采用了更新、修复与保护的策略,强调历史建筑的原真性,通过对原建筑室内外景观、陈设、材质的修复以及现代化设备的介入与完善,使其具备成为当代文化艺术类展览条件的展示场所。荣宅的再利用策略是从私人宅邸到展示空间的功能转换,对荣氏家族居住时期的空间布局进行了全面保留与修复。
2.旧物修复与美学表达
更新设计中的修复策略是基于考古学式的,修复过程中会尽可能保留历史空间中的旧物。荣宅的空间改造是在对历史高度尊重与还原的基础上进行的,考虑到今后作为各类文化艺术展览的据点,荣宅在修复过程中力求还原其本貌,并以20世纪欧洲传统的制作工艺与安装技巧去进行更新设计。
目前,修缮后的荣宅已然成为了一个优质展厅(图-3),能够满足各类文化艺术展览对展示场所特殊性和历史性的需求。
图3 荣宅更新后内部展厅图
(四)展览主题与荣宅历史建筑的互文性
1.“寓言故事”展览
艺术家刘野的个展于2018年11月在荣宅举办,该展揭示了艺术作品在非传统展示空间中,与历史建筑及装饰元素之间的关联与呼应。展览“寓言故事”的若干画作中,丰富的层次关系对空间的次序感以及场景的氛围感都有一定要求。原先是起居空间的荣宅作为展示空间,不同房屋的不同光线、陈设、面积大小和装饰营造出了与以往白立方展示空间完全不同的氛围感和叙事感。“寓言故事”有着和荣宅异曲同工的故事性,都是东西方融合实验性的探索,艺术作品从主题到技法都无法剥离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艺术作品与历史空间交织在一起,彼此互文,互利共生。
2.“我曾为何物”展览
“我曾为何物”展览主题概念所讨论的语境是在未来,当科技过度发展而导致人类崩溃的“后人类时代”下的人类处境。它是在“历史”背景下探讨未来的主题,而在“未来”与“历史”当中的我们,又该如何自处?这种对比手法是深化主题概念的关键。
在这次展览中,艺术家依照荣宅的布局,将展览分成了两个部分,即位于宴会厅的中心展区和其他展区。观众观展的顺序是先进入中心展区,拜访荣宅的“主人”(一个逼真的机器人),再去一层和二层的展厅看其他展品。如此一来,无论从哪个方向前往主展厅,都会走向人类最终的归宿——机器人。
这个关于“未来”语境的展览选择在荣宅这个百年宅邸举办,碰撞出了人们对时空、科技和自我的进一步思考。正因如此,荣宅场所的特殊性成为艺术家到此举办展览的重要原因之一。
六、结 语
近些年来,历史建筑面向展示空间的更新改造越来越多,一些通过文化艺术展示介入的方式建立了互利共生的关系,一些也因改造不当留下了遗憾。作者认为,在历史建筑的更新活化过程中,设计师应该在尊重历史建筑特征,尊重展示空间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将历史建筑的空间功能布局与展示空间的组织动线相结合;内部表皮与展示设计界面相结合;场所精神与主题演绎相结合;周边环境与临展业态相结合,实现历史建筑的文脉延续以及展示信息的有效传播。所以,在今后的设计思考过程中,应该开拓设计思路,继续探索历史建筑更新与不同性质展示活动的共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