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期刊融媒体转型发展的思考

2022-11-05

今传媒 2022年1期
关键词:期刊青少年融合

孙 亮

(少年月刊杂志社,陕西 西安 71006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把“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作为一条重要实现路径。当前,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效性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传统期刊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好的一项课题。作为一名传统媒体从业人员,我深刻意识到,在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期刊具有很大优势,可以立足传统出版,发挥内容优势,进而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实现出版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机制。

一、青少年期刊融媒体转型发展的优势

(一)成熟的品牌形象

青少年期刊大都有着悠久的办刊历史,伴随几代读者成长成才,其悠久的办刊历史铸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积累了比较稳定、广泛的受众群体。同时,由于历史原因,青少年期刊大多由共青团组织、教育部门等单位主管,其办刊方向和宗旨受主管主办单位指导,一直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着主流文化和权威信息,受到广大用户的信赖与支持,这些都是青少年期刊融媒体转型发展的现实优势。

(二)稳定的作者队伍

青少年期刊经年累月的发展,积累了一大批优秀的作者,其刊载内容大部分为作者原创,具备天然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此外,其稳定的作者队伍与编辑精心的选题组稿和编辑加工,共同为新媒体的内容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专业的编辑力量

期刊出版单位拥有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都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在内容生产、稿件质量、流程把关和舆论导向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优势,能够保证期刊高水准的内容生产制造,也为传统媒体向融媒体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二、实现青少年期刊融媒体转型发展应树立的基本理念

(一)加强媒体融合的深度和广度

青少年期刊要实现融媒体转型发展,就必须意识到媒体的融合不是简单的平台相加,而是系统性的深度相融;不是传统媒体的互联网化,而是思维方式的转型;不是单纯的传播形态改变,而是产业生态的重新构建。必须打破陈旧模式和传统思维,探索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推进期刊与网站融合、期刊与“两微一端”融合、期刊与新媒体矩阵融合,实现产品相融、资源相融、功能相融,以及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二)坚持“内容为王”的核心理念

内容是主体,质量是生命。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最重要的就是高品质内容的生产,抓内容质量是所有媒体的第一要务。借助于期刊在品牌资源、人才队伍、作者队伍以及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依靠高质量的内容,通过传播手段和传播介质的改变,以新的产品形态承接传统纸媒“内容为王”的核心价值理念,向青少年受众提供更优质、更深度、更权威、更专业、更多元的内容,并在内容质量、形式、传播渠道等方面进行创新,形成以内容为核心,以渠道、技术、产品为路径的全新格局。

(三)打造适应融媒体时代的表达方式

融媒体时代,用户信息需求多样性逐渐凸显,青少年期刊实现融媒体转型发展不仅要做到内容质量过关,还要做到创新表达方式,以多元的传播方式得到用户的青睐、接受与认可。要深入研究不同媒介平台的话语表达方式,将传统单一的、以文字为主的呈现方式转化为 “文字+音频、图画、视频”等复合的、立体的呈现形态,实现内容的价值重塑,综合运用多媒体表现形式,生产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和多终端传播的出版产品。注重运用更具亲和力、时代感、年轻化的表达方式,让传播内容更容易被青少年接受和认可,取得用户的情感共鸣、价值认同,从而实现传播效果。

(四)拓展新技术新业态的应用

青少年期刊作为传统纸媒受制于技术的局限性,其内容呈现方式是固化的,缺乏与用户的互动,读者参与方式落后且时效性弱。实现融媒体转型,可以借助新兴技术,实现形式创新,不断加强5G、智能互联、智能感应、VR/AR等新技术新业态的应用,为读者提供全新的阅读体验,充分发挥移动终端的情景感知、贴身感应、随时互动等特性,实现刊物内容的情景传播、精准传播和立体传播。

(五)强化用户服务意识

青少年期刊实现融媒体转型发展,必将面对数倍于现在的用户群,面对庞大的客户资源,出版者必须摈弃陈旧落后的服务理念和营销意识,建立起全新的、适应融媒体时代的用户服务思维。例如:设立读者I D,用于识别用户身份,定制个性化服务,构建目标社群等,从而完善用户体验,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利用新媒体技术,实施多元营销,既做到按需提供服务、精准推送产品,又做到在互动中服务、在服务中引导,不断增强用户的参与度、关注度和满意度。

三、青少年期刊融媒体转型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打造一体化协同办公的采编中心

打通采编和新媒体部门壁垒及人员身份界限,成立融媒体采编中心,打造以全媒体内容生产、媒体融合发展的技术主平台。该平台不仅要能满足期刊和新媒体内容采编的工作要求,还要能实现传统媒体受众和新媒体用户的双向引流,既要为传统媒体采编力量创作互联网内容产品提供平台,也要为新媒体做大做强内容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撑。融媒体采编中心的建立,要彻底变革和融合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一个内容多种创意、一个创意多次开发、一次开发多种产品、一种产品多个形态、一次销售多条渠道、一次投入多次产出、一次产出多次增值的生产经营运行方式,激发出版融合发展的活力和创造力。

(二)建立“多屏共振”的传播矩阵

青少年期刊要实现融媒体发展,建立起“以期刊为核心,两微为侧翼,多媒介形式开发”的多屏共振传播矩阵,即在传统纸媒以及官方微博、微信的基础上,推出APP应用和其他新媒体平台账号,从而建立起多种针对人群不同、风格各异的传播矩阵。

1.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丰富产品线,注重构建社群化运营。

当下,很多青少年期刊都各自开设了微信公众平台,但因种种原因导致平台定位模糊、信息发布不及时、内容多转载少原创等问题,几乎不存在运营一说,更谈不上盈利。在融媒体转型发展思路指导下,期刊社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要以用户思维找准定位,聚焦用户的生活方式,关注用户的需求,摒弃拿传统办刊的思路和模式来运营微信公众平台的老路,融合开发资源,丰富产品线。例如,陕西《少年月刊》作为省少先队队刊,可立足得天独厚的少先队资源,按照品牌运营的思路,形成少先队特色内容产品,可以开发少先队知识名词解释的多功能微信小程序,开设少先队知识讲解视频类互动直播微课堂等多种产品线。同时,青少年期刊社还应注重社群的构建和运营,利用自己建立的微博、微信等公众号及其与其他媒体、机构的合作关系,形成群体社交关系网,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还可利用开发运营热门圈子的形式,聚集起同兴趣共爱好喜分享的读者群体。例如,《少年月刊》可以借助自己的优质作者资源和强大的专业编辑力量等优势,构建“阅读·写作”“品鉴美文”“创作技巧”“心理与健康”“亲子教育”“好书推荐与共读”等主题社群,通过微信、微博展开话题讨论、线上课堂等媒体手段,在传递刊物的价值理念和气质内涵的同时,将线上活动延伸到线下,开展主题沙龙或课堂,为读者及相关主题爱好者提供聚集场域及理由,加深社群中个体与个体的连接,扩大社群范围,从而达到刊媒互动、增加盈利创收、内容价值渗透、加强品牌推广的目的。

2.以视频短片实现表现形式的转化,注重主流意识形态内容的创作。

据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基础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27亿,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6.17亿。青少年期刊为了实现融媒体转型发展,开展好思想引领工作,实现新的利润增长,必须重视视频类内容的创作生产。在这方面,青少年期刊要善于把文字内容转化为视频形式,并重视相关内容的IP化发展。例如,有针对性地选择优质原创作品,与作者签订影视改编、音频课程等版权协议,将期刊的原创内容资源加以开发,实现表现形式上的转化。还应重视连载故事、系列故事等的IP化运营,积极寻找与自身文化价值观相符的影视公司展开合作,重点打造若干爆款IP,以好的故事内容带动视频业务发展,以爆款视频促进期刊营销推广,实现期刊、视频的双向引流。此外,作为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阵地,其受众对象具有特殊性,面对网络信息暴增、信息来源驳杂、信息真假难辨等多重问题,期刊社要提高站位,注重多创作主旋律和能够体现青少年群体的责任感、社会意识和爱国情怀的原创视频产品,在赞扬新时代青少年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传递青春正能量的同时,增强青少年的凝聚力、组织力、号召力。

3.通过网络问答社区强化品牌形象,注重专业类知识的传播。

知乎——中文互联网高质量的问答社区和创作者聚集的原创内容平台,以“让人们更好地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找到自己的解答”为品牌使命,凭借认真、专业、友善的社区氛围、独特的产品机制以及结构化和易获得的优质内容,聚集了中文互联网科技、商业、影视、时尚、文化领域最具创造力的人群。在长久的办刊过程中,青少年期刊积累了大量的科普、军事、生物、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其中一些是专业领域内比较权威、全面的知识,因此,可以通过在知乎等网络问答社区开通账号,发布并参与讨论相关话题,扩大品牌影响力,或以付费阅读的形式增加营收。

(三)采用VR/AR技术,拓宽融合发展之路

5G时代的到来,促使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日益成熟。青少年期刊出版物要利用前沿技术积极搭建虚拟创意场景,为读者用户营造浸入式的超感阅读体验。就办刊实际来讲,针对受众的特性和期刊的优势,科普知识、传统文化、亲子教育三类内容成为当前开发融合出版项目的首选。例如,读者在阅读相关内容时,用带有AR/VR技术的设备扫描随文二维码或文字,屏幕上就会出现海量的背景信息、深度内容,并以立体生动的音视频及3D影像等多媒体形态进行呈现,实现用户和虚拟环境直接进行自然交互,以此增强用户的现实体验,延伸其感官功能和认知空间。

四、青少年期刊融媒体转型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青少年期刊融媒体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深入调查研究,破解体制机制技术障碍,加大人力物力投入,以促进融媒体事业行稳致远。

(一)以改革为切入点,促进深度融合

就青少年期刊社工作实际而言,加快媒体深度融合最紧迫的是要拿出更多举措来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新活力;要打破信息壁垒,就要将采编内容、互联网数据、信息和网络服务内容,面向融媒体采编中心开放,打破政务、行业、媒体之间的信息壁垒,以数据融合资源,在融媒体采编中心平台实现内容的高效传播。

(二)以人才建设为基础,激发干事活力

人才匮乏、创新能力不足,是困扰融媒体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从组织架构、人才培育、薪酬改革等方面,深化融媒体平台运行机制,通过新的体制机制和运作模式,焕发人才队伍活力。一方面,要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并进的方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升人才队伍的专业素养和融媒体运营能力;另一方面,要根据媒体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来建设融媒体中心,在人事、薪酬上采取适应融媒体发展的思路,打破“大锅饭”模式,解决干多干少都一样问题,实施“优稿优酬、劣稿低酬”及“兴趣化组合、项目化施工”模式,充分调动采编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畅通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刊社管理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要树立“融媒体生产、全方位运营”的管理理念,对传统体制机制中不合理的地方予以改革,为期刊媒体融合扫清障碍。例如,要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中央厨房”式工作格局,意味着刊社要克服利益调整、人事变动等困难,避免“各自为战”。在这种组织架构之下,负责采编的编辑记者对内容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负责,编辑以各自的媒体平台需求为准绳,对栏目策划、内容导向、版式设计等进行把关,技术人员根据内容要求和媒体特点在平台运行与维护上给予支持,各环节相互连通、高效运转。

(四)建立新技术管理平台,实现数据高效运转

按融媒体发展的要求来看,当前青少年期刊的采、编、审、发、排业务工作无法满足融媒事业发展需要,不具备运营管理众多物联网设备、移动终端、智能感应器、大数据的能力。鉴于此,青少年期刊出版者应具备前瞻性眼光,提前布局顶层设计,尽早推进建设符合新媒体时代的技术支持平台、业务支撑平台、业务管理平台、财务统计平台、用户服务平台等出版融合发展全流程管理平台,这既能有效整合刊社内部关于生产和销售、产品和用户的海量信息,又能与外部平台实现互联,同时为新技术留出接口,具备实时更新升级的技术能力,为加入智能万物互联网做好准备。

五、结 语

青少年期刊融媒体转型发展是实现新闻宣传、提升服务、文化资源整合发展一体化综合性平台的重要契机,也是期刊出版单位事业发展实现华丽转身的重要良机,更是提升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举措。青少年期刊出版单位要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将传统出版物做成更有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为创造更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期刊青少年融合
期刊简介
《防爆电机》期刊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融合》
破次元
期刊审稿进度表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