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外泌体c-myc mRNA表达及预后关系

2022-03-01张石丰楚玉洁余耀华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外泌体进展肺癌

张石丰,楚玉洁,余耀华

(郑州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河南 郑州 450000)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全部肺癌的80 %,具有发病率、病死率高的特点[1]。当前NSCLC治疗涉及手术、放化疗、免疫疗法、靶向治疗等多种方式,虽较以往提高了NSCLC疗效,但患者整体远期预后仍不理想[2]。预后评估影响着NSCLC患者治疗期间方案调整,但目前临床尚缺乏敏感、可靠的预后评估指标[3]。外泌体是广泛存在于体液中、可由多数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外囊泡,其含有蛋白质、微小RNA、信使RNA(mRNA)等多种生物活性分子,被认为生物学效应广泛,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4]。c-myc作为一种定位于染色体8q24.1的原癌基因,可经染色体扩增、易位、重排而激活,其编码的蛋白质可参与细胞增殖、分化等调节,可在肿瘤细胞中呈高表达状态[5]。当前关于c-myc的液体检测并不多见,本研究通过分析NSCLC患者血清外泌体c-myc mRNA表达及与临床特征、预后关系,旨在为NSCLC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胸外科收治的105例NSCLC患者,作为肺癌组。纳入标准:首次经病理活检明确NSCLC诊断;入组前未接受相关治疗;意识清楚、认知正常;自愿配合治疗及研究;签署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排除肺癌外其他原发性肿瘤;合并心功能不全、肝肾疾病、胃肠道疾病、感染性疾病等;正在参与其他研究;妊娠或哺乳期女性。105例NSCLC患者,男/女(62/43)例,年龄41~75(59.06 ± 10.76)岁,肿瘤直径<3 cm/≥3 cm(51/54)例,病理类型:鳞癌/腺癌/其他(49/44/12)例,分化程度:低分化/中分化 /高分化(29/51/25)例,临床分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25/38/31/11)例,吸烟者(每天吸烟≥1支,连续或累计时间≥6个月)68例。另选取同期良性肺疾病(良性组)、健康体检者(健康组)各60例,良性组男/女(37/23)例,年龄40~75(57.68±11.04)岁,其中急性肺炎20例、肺结核21例、慢阻肺19例,吸烟者36例;健康组男/女(33/27)例,年龄36~78(58.04 ± 12.16)岁,吸烟者34例。三组性别、年龄、吸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1701012)。

1.2检测方法

1.2.1外泌体提取 采集外周静脉血5 mL,常温静置30 min,离心取上清液1 mL,(离心条件:温度4 ℃,转速3000 rpm,半径20 cm,时间10 min),加入1.5 mL EP管,于-80 ℃保存,一周内待测;通过差异超速离心法(Beckman L-80XP,SW28Ti水平转子)提取血清外泌体。主要步骤如表1。

表1 差异超速离心法提取血清外泌体步骤

1.2.2外泌体鉴定

1.2.2.1透射电镜法:取外泌体溶液20 μL,加入1×PBS 20 μL稀释后,稀释液滴加到载样铜网(100目),静置1 min,滴加20 μL 3 %磷钨酸钠溶液到铜网,负染1 min,滤纸将多余液体吸去,在透射电镜下抽真空后观察外泌体形态。

1.2.2.2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主要步骤如表2。

表2 蛋白免疫印迹法鉴定外泌体步骤

1.2.3外泌体RNA提取 从外泌体样本中提取RNA(QIAzol Lysis试剂,上海科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超微量分光光度计(型号:NanoDrop 2000,北京金业德祥科技有限公司)检测RNA浓度;通过逆转录技术获得逆转录产物cDNA[内参基因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及c-myc引物: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实时荧光定量PCR(PCR仪型号:美国ABI QuantStudio 5型,qRT-PCR试剂盒: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c-myc mRNA表达量;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目的基因鉴定;采用2-△△ct法定量计数mRNA相对于内参GAPDH表达量。

1.3观察指标 (1)比较肺癌组、良性组、健康组血清外泌体c-myc mRNA表达情况;(2)分析不同临床特征(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吸烟状态)NSCLC患者泌体c-myc mRNA表达水平;(3)参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6],对比不同疗效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外泌体c-myc mRNA表达水平;治疗原则:有手术指征先行手术治疗,术后参照指南[7]规范辅助放化疗,无手术指征者参照指南制定个性化方案。(4)所有患者随访2年,每2个月复查1次,以2021年4月30日为随访截止时间,统计患者无进展生存情况;绘制生存分析曲线比较血清外泌体c-myc mRNA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2年无进展生存率。C-myc mRNA表达定义:以ROC曲线中约登指数最大时对应值为临界值,小于临界值视为低表达,大于临界值为高表达。

2 结果

2.1血清外泌体鉴定 外泌体提取后,先采用透射电镜鉴定外泌体形态,可见具有脂质双层囊膜、大小50 ~ 100 nm的圆形颗粒(左);采用western blot法对外泌体标记进行蛋白鉴定,结果提示存在CD63、TSG101表达(右)(图1)。

图1 5万倍透射电镜下外泌体形态图(左)及western blot法鉴定结果(右,1、2、3对应三位患者)

2.2肺癌组、良性组、健康组血清外泌体c-myc mRNA表达比较 三组血清外泌体c-myc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肺癌组血清外泌体c-myc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组、健康组(P<0.05),但良性组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肺癌组、良性组、健康组血清外泌体c-myc mRNA表达比较

2.3不同临床特征血清外泌体c-myc mRNA表达情况 临床分期Ⅲ期、Ⅳ期者血清外泌体c-myc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I期、Ⅱ期者(P<0.05),吸烟者血清外泌体c-myc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吸烟者(P<0.05);血清外泌体c-myc mRNA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无关(P>0.05)。见表4。

表4 不同临床特征血清外泌体c-myc mRNA表达情况

2.4不同疗效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血清外泌体c-myc mRNA表达 经规范治疗后,105例NSCLC患者12例达到完全缓解(CR),41例达到部分缓解(PR),32例达到稳定(SD),20例发生疾病进展(PD);治疗后,CR、PR组c-myc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SD、PD组c-myc mRNA表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R、SD、PD四组治疗前、治疗后血清外泌体c-myc mRNA表达水平均有差异,且均表现为CR组 < PR组 < SD组 < PD组(P<0.05)。见表5。

表5 不同疗效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血清外泌体c-myc mRNA表达

2.5血清外泌体c-myc mRNA表达水平的预后意义分析 经ROC曲线分析,约登指数指数最大值为0.710,此时对应血清外泌体c-myc mRNA临界值为0.0468(图2),以c-myc mRNA≥0.0468为高表达组,共78例,c-myc mRNA < 0.0468为低表达组,共27例。105例患者无失访,37例未见复发转移,无进展生存率为35.24 %,其中c-myc mRNA低表达组无进展生存期4 ~ 24个月,M(P25,P75)= 24(12,24),2年无进展生存有14例(51.85 %);c-myc mRNA高表达组无进展生存期3 ~ 24个月,M(P25,P75)= 10(7,24),2年无进展生存有23例(29.49 %);生存曲线结果显示,c-myc mRNA低表达组无进展生存率显著高于c-myc mRNA高表达组(log-rank χ2= 6.828,P=0.009)(图3)。

图2 血清外泌体c-myc mRNA诊断NSCLC的ROC曲线

图3 NSCLC患者血清外泌体c-myc mRNA低表达组、高表达组生存曲线

3 讨论

NSCLC因发病隐匿性,75 %左右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患者整体5年生存率仅在16 %~18 %[8]。疾病进展及复发转移是NSCLC治疗面临的最主要挑战,也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直接原因,寻找有效的标志物监测疾病进展、调整治疗方案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9]。近年来,液体活检因其精准性、非侵入性、可实时监测等优势,成为肿瘤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的研究热点[10]。既往有报道[11]认为循环肿瘤细胞对NSCLC术后复发转移有预测价值,但循环肿瘤细胞富集是临床一大难点,存在较高的假阴性结果;也有研究[12]指出循环肿瘤DNA有助于评价NSCLC治疗效果,但其水平受清除速度、血容量等因素影响较大。

外泌体在液体活检中具有独特优势:其一,外泌体存在于血液、尿液、脑脊液、胸腔积液等多种体液中,其来源采集容易;其二,外泌体携带大量本源细胞蛋白质、DNA、RNA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能反映本源细胞的病理生理状态,对疾病诊断、进展具有启示作用;其三,外泌体的脂质双层膜能保护内部核酸、蛋白质免于各种酶类降解,相比循环中游离的核酸、蛋白质等稳定性好,结果更可靠[13]。虽然当前关于外泌体来源mRNA相较外泌体来源蛋白质、miRNA在恶性肿瘤中的报道少,但其与肿瘤的关系已得到重视。胡慧珍等[14]报道,口腔鳞状细胞癌癌细胞外泌体mRNA表达谱与正常上皮细胞表达谱差异巨大,该研究认为外泌体mRNA与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可能密切相关。许乘凤等[15]报道指出,乳腺癌可通过外泌体携带mRNA形式传递耐药信息,是导致乳腺癌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Provencio等[16]研究发现,在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预后监测中,以血浆外泌体BCL-6 mRNA、c-myc mRNA等为生物标记物行液体活检具有重要价值。这些研究表明,检测外泌体mRNA可了解肿瘤发展、转移、耐药性、预后等重要信息,有助于指导临床监测及治疗。

外泌体mRNA数量、种类众多,本研究关注的c-myc属于myc原癌基因家族,其参与肿瘤发生、增殖、侵袭等过程,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明显升高[17]。研究显示[18],NSCLC癌组织c-myc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具有抑制肺癌细胞凋亡、促进肺癌发生发展作用;还有报道指出[19],相较正常肺组织,肺癌组织c-myc表达水平上升,且与肺癌淋巴转移状态、组织学分级存在关联。但这些研究多基于人体组织、细胞检测,涉及液体检测极少。基于c-myc基因与肺癌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以及血液循环外泌体可检测到c-myc mRNA,本研究重点监测了NSCLC患者血清外泌体c-myc mRNA的表达。本研究外泌体分离采用的是差异超速离心法,是目前外泌体分离的金标准;鉴定选择的是电镜观察结合western blot标记性检测,是目前外泌体鉴定常用手段[20]。外泌体分离后,经总RNA提取、逆转录、定量PCR等步骤及2-△△ct法计算,可获得外泌体c-myc mRNA相对表达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肺癌组血清外泌体c-myc mRNA表达水平较良性组、健康组明显升高,提示血清外泌体c-myc mRNA高表达可能参与NSCLC发生。分析血清外泌体c-myc mRNA表达与NSCLC临床特征关系,结果显示,临床分期Ⅲ期、Ⅳ期者其表达水平较I期、Ⅱ期者明显升高,提示血清外泌体c-myc mRNA高表达可能参与NSCLC进展。一直以来,吸烟被视为影响肺癌发生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显示,相较于非吸烟者,血清外泌体c-myc mRNA在吸烟者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推测可能因为香烟中某些成分可通过某种机制激活c-myc表达,但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虽然年龄、肿瘤直径、分化程度等可能影响着肺癌发生或预后,但本研究尚未发现这些因素对血清外泌体c-myc mRNA表达水平影响,这可能受研究样本等限制,后期需多中心、多样本进一步观察。

本文结果显示,CR、PR组治疗后血清c-myc mRNA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SD、PD组治疗前后表达水平变化不明显,且无论是治疗前还是治疗后,血清外泌体c-myc mRNA表达水平均表现为CR组 < PR组 < SD组 < PD组,提示血清外泌体c-myc mRNA表达水平或许可预测患者治疗效果,可能与血清外泌体c-myc mRNA介导肿瘤细胞耐药性有关,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此外,本研究发现,血清外泌体c-myc mRNA低表达组2年无进展生存率51.85 %,高于高表达组的29.49 %,提示血清外泌体c-myc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远期预后存在关系。

综上,NSCLC患者血清外泌体c-myc mRNA表达明显升高,且和患者临床分期、疗效及远期预后存在关联,其在NSCLC患者诊断及预后监测中展现出了良好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深入探索。

猜你喜欢

外泌体进展肺癌
外泌体的提取、贮存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缺氧诱导巨噬细胞来源外泌体的提取与鉴定
一种快速提取组织外泌体的分离富集方法
不同细胞来源外泌体参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滇藏铁路丽香段站后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有望年内开通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粉煤灰综合利用进展及前景展望
中国每年78万人确诊肺癌医生忠告,预防肺癌,晚上请坚持四不要
近亲得肺癌自己早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