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里翻译规范视角下的《仙后》译本分析
2022-03-01马广勤
马广勤
内容摘要:本文以图里描述翻译研究与规范为贴入点,阐述了图里翻译规范的概念与分类,进而在此翻译规范视角下从影响作品选择的因素、《仙后》中译本的模板规范、以及充分翻译(或可接受翻译)三方面对《仙后》中译本进行分析。文章分别从作者、作品、文学类型和源语文献等四个角度分析了影响爱德蒙斯宾塞代表作《仙后》选择的因素,并从译语语言材料模式和译语实际文字表达风格两方面分析了《仙后》中译本的模板规范。分析结果认为图里所确立的描述翻译研究规范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无论是在预译阶段还是在具体的翻译操作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他提出的初始规范更能为译者决定翻译作品在两个极端之间应该处在哪个的位置比较合适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关键词:翻译规范 模板规范 充分翻译 《仙后》
图里所确立的描述翻译研究规范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无论是在预译阶段还是在具体的翻译操作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他提出的初始规范更能为译者决定翻译作品在两个极端之间应该处在哪个的位置比较合适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一.图里描述翻译研究与翻译规范
(一)图里描述翻译研究与翻译规范的研究内容
吉蒂昂·图里(Gideon Toury)是西方翻译研究领域重要学派之一特拉维夫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当今世界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也是描述翻译学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
图里描述翻译学翻译规范的研究内容极其宽泛,但他研究的绝大部分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案例分析(case study)。图里正是通过对实际存在的译本进行案例研究才发现了制约翻译活动的规律,亦即翻译规范;另一方面是母语译者(native translator)与译者培训。他在描述翻译学研究中明確指出如何运用翻译规范理论对译者进行培训;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描述翻译学(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与翻译规范。图里发展起来的翻译规范明确了描述翻译学研究的对象和目标,以及翻译规范的概念与分类等影响翻译活动整个过程的问题。
(二)图里翻译规范的概念与分类
吉蒂昂·图里认为,翻译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往往不仅超越源语文本、语言之间的系统差异、翻译中涉及到的文本传统等,甚至还可能超越译者认知能力的范畴,属于社会文化层面。而处于规则(rule)与特性(idiosyncrasies)之间的社会约束(constraints)即就是规范(norms)。因而,翻译不仅是一种受到规范约束的活动,也是一种同时受到译语与源语规范约束的活动。
图里在其描述翻译学研究中将翻译规范分为预译规范(preliminary norms)和操作规范(operational norms)两大类。预译规范又包括两组主要考量:一是关于翻译政策的考量。翻译政策亦即影响或决定翻译作品类型,甚至具体文本选择的因素。例如译者选择哪位作者、哪种文学体裁、哪个流派、哪个源语文献版本等等。二是有关翻译直接性的考量。翻译直接性亦即译者是否接受从另外一种语言转译的文献,而不是直接采用源语文本来翻译。例如,译者是否允许从中间语进行翻译;如果允许,那么哪一种中间语允许使用,那种禁止使用,那种容易被接受,哪种更受欢迎等等。预译规范在翻译活动还没有开始之前就已经发挥了作用。操作规范是指在客观翻译操作过程中的实际抉择。操作规范直接影响译语文本的模板,即译语语言材料的模式和译语文本中的实际文字表达。其中,模版规范(matricial norms)决定代替源语材料出现的译语材料的形式和它在文本中的位置。
二.图里翻译规范视角下的《仙后》翻译
(一)影响《仙后》作品选择的因素分析
根据图里对预译规范的界定,影响《仙后》选择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作者角度来说,爱德蒙斯宾塞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是英国文学史上从乔叟到莎士比亚过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从他那个时代起直到二十世纪,斯宾塞对英国诗歌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对后世英国诗人的影响更是深远流长。
陈浩然研究发现爱德蒙斯宾塞甚至还影响了与他同时代的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陈浩然在《威廉·莎士比亚与埃德蒙·斯宾塞的对话》一文中写到:“传统来说,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受到了古希腊、意大利文学的影响。然而,从创作时期来看,莎士比亚极有可能受到同一时代斯宾塞的影响。同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斯宾塞出版《仙后》时,身为伦敦“内务大臣供奉剧团”演员和剧作家的莎士比亚才刚开始创作。同年莎士比亚出版了第一部历史剧《亨利六世》的中下篇,随后从1591至1612年间剧作逐步问世。到1599年斯宾塞去世时,莎士比亚正处于创作生涯中第一个阶段末期。这个阶段的作品,如《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等基本以乐观、风趣的姿态呈现在观众面前。事实上,斯宾塞对莎士比亚的影响在《仙后》的第二卷“节制篇”中尤为明显。那么,“节制篇”中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莎士比亚从斯宾塞那里得到了什么样的灵感?
莎士比亚从“愤怒”“嫉妒”和“拜金”三个角度借鉴了《仙后》中的典型情节。《仙后》第二卷主人公盖恩爵士在培养节制美德之路上历经了史诗般的艰难险阻,完整地展示了“节制”美德的塑造过程,并从愤怒的骑士、嫉妒的军人和敛财的商人角度为莎士比亚戏剧提供了人物原型。”
选择爱德蒙斯宾塞这样一个重量级作者翻译,无疑将对翻译研究从莎士比亚开始的后世英国作者提供重要的参考。
第二、从作品角度,《仙后》是爱德蒙斯宾塞的代表作之一,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部重要的宗教、政治史诗。英国诗歌史上著名的“斯宾塞诗节(the Spenserian stanza)”正是斯宾塞在长诗《仙后》(Faerie Queene 1590~1609)中探索出一种新的十四行诗格律形式:每节9行,前8行每行10个音节,第9行为12个音节,前八行是五步抑扬格,第九行是六步抑扬格,按ababbcbcc押尾韵。这种诗体的叙事功能在十九世纪开始得到充分认识和发挥。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成名作《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Childe Harold’s Pilgrimage),雪莱长诗《伊斯兰起义》(The Revolt of Islam),《阿童尼》(Adonais)以及济慈《圣爱格尼斯节前夜》(The Eve of St. Agnes)等都采用了斯宾塞体。由此可见,翻译《仙后》可为翻译研究这类诗歌作品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从文学类型角度,《仙后》是英国诗歌巅峰之作。然而我们编写的《外国文学史》不仅总是将它的作者一笔带过,而且也总是被批评界“点到辄止”,从未作过详尽的介绍。郑克鲁在《外国文学史》中也称爱德蒙斯宾塞为“诗歌方面最著名的作家”,但他却没有展开对斯宾塞的论述。国内有关《仙后》的文学批评微乎其微,寥寥无几。针对这一现象,古英语学者陈才宇教授认为“文学批评的贫困,根源在于译介的缺失”,“虽然有个别译家译过《仙后》中的个别章节,但完整的翻译始终阙如”。
第四、从《仙后》源语文献选择角度,国内首部《仙后》中译本中的源语文献资料采用了Kaske 版与诺顿版相结合的形式。原文中的拼写采用了Kaske 版本,而注释则是在结合Kaske和诺顿两个版本的基础上剔除了Kaske 版中性暗示方面的内容,增添了Kaske和诺顿版注释中所提及的《圣经》段落的中文解释。这种处理方法是译者出于对中国文化传统规约和英汉文学传统差异的考虑,目的是便于中国读者理解。
(二)《仙后》中译本的模板规范
1.《仙后》中译本语言材料的模式
《仙后》中译本放弃了源语的斯宾塞诗节模板,选用了更本土化,更符合中国读者阅读习惯的形式:每行十二个字,一韵到底。这是译者经过对英语和汉语之间差异以及中英诗歌文学规约之间的不同的考量之后做出的实际抉择。众所周知,英语是一种韵域很窄的语言,英语诗歌的音律美要靠头韵、尾韵、音步以及抑扬格的巧妙结合方可达到最大化。比如第一卷第二章第十六节第二行总共九个单词中有七个词构成了两组头韵:fight,for,fleeced,flocke;rule,rich。这种极致的头韵搭配朗诵起来优美动听,大大强化了诗歌的张力。斯宾塞体是爱德蒙斯宾塞对英语诗歌的一大贡献,《仙后》正因为斯宾塞运用了他自己独门自创的斯宾塞体才成为英语诗歌中的巅峰之作。尽管只完成了一半,但这部未完成的伟大史诗早已放射出了万丈光芒,像一座辉煌的殿堂屹立在欧洲文学的高峰之上。三万五千六百一十四行的鸿篇巨制,诗人将斯宾塞体进行到底,而且无可挑剔,从而成就了这部史诗气势恢宏的完美韵律。而汉语韵域很宽,汉语诗歌音律美主要通过句内节拍子和压尾韵实现。频繁换韵是汉语诗歌中的一个大忌。把英语中不适合汉语的韵式,比如抱韵,或不断换韵的韵式,或所谓的音步,按照原作的格式照搬过来,很不符合中国读者的欣赏习惯。我同意西诗汉译必须“本土化、口语化、韵律化”(刘聪美)的观点。只有用一韵到底的形式处理斯宾塞诗节,才能使《仙后》中译本的音律美效果与源文的音律效果实现最大化的等值。
2.《仙后》中譯文本的实际文字表达
爱德蒙斯宾塞的诗歌以“用词典丽,古香古色”著称,但陈才宇教授认为正是因为诗人用了大量令人费解的古字,才导致这部鸿篇巨制四百多年来一直没有被翻译成任何其它文字。为了将它拉下神龛,让它接近普罗大众,笔者在具体翻译操作过程中,绝大多数情况下尽量选用口语化的语言处理:例如第四卷第五章第十九节中尤其集中地运用了大量口语词汇描写在场女宾试戴金腰带的情形:
惹得女子笑弯腰,男子乐开怀,/直到阿莫里特过来,她很可爱,/也和其它人一样,证明金腰带,/放在自己的纤腰间,她想试戴,/腰带很合适,没崩开,也无大碍,/其他人都很妒忌,腰带没松开:/但假弗劳里梅艾却气急败坏,/气冲冲从她的手中抢了回来,/而且还开始往自己的腰里塞。
“笑弯腰,乐开怀,没崩开,无大碍,往腰里塞”等这一长串口语体词汇的选用,非常形象地勾勒出假弗劳里梅艾那副丑态,让这个丑角一下子跃然纸上,活了起来。
(三)充分还是可接受,如何抉择
翻译规范从来都无法做到整体划一。事实上,每个译者都会根据其所属的社会文化规约以及具体的整体取向选择来确定最适合实际情况的可操作的规约。图里在谈到翻译规范的多样性时指出,主流文化之所以是主流,因为它反映了某一社区中心地带人们的文化取向。因此翻译自然也分为主流翻译与边缘翻译(GIDEON TOURY P62)。文学作品中的性文化语料在中西文化系统中表现形式差异很大。以女性身体上最突出的性别特征为例,西方文学作品中对女性胸部的描写从来都采用直截了当,甚至不撩人誓不罢休的方式,以第二卷第三章第二十九节为例:
当美若天仙的贝尔芙波姑娘出现在吹牛大王及其狗腿子面前,对这对儿色欲泛滥的主仆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时,诗人斯宾塞一连用了snowy brest,daintie paps(daintie:爽口的),like young fruit in May(秀色可餐),Now little gan to swell, and being tide等非常撩人,极其辣眼的词语。这种文学表现形式显然不符合崇尚含蓄,历来规避直白女性生理特征的中国主流文学规约,所以译者在处理这段源语材料时牺牲了源语文化规约,选择遵循中国语言文化与传统文学规约的可接受道路:
一根短矛紧握在佳人的手上,/背上的弓箭和箭筒非常漂亮,/里面装的钢箭箭头锋利异常,/佳人狩猎时用此将野兽杀光,/箭头上缠绕的饰带金光辉煌,/斜跨过佳人洁白如雪的胸膛,/一对儿玉峰像五月之花一样:/已经开始慢慢隆起,挺拔高昂,/透过蝉翼般的轻纱显得更靓。
选择充分翻译还是可接受翻译?走主流道路还是边缘道路?这其中还涉及到译者性别因素。性别是图里翻译规范研究未涉及的因素。然而事实上,面对描写女性生理特征的文本材料时,女性译者和男性译者的选择肯定有所不同。男性译者无所顾忌,完全可以单刀直入,不假思索地采用直译策略,而面对这样的挑战,女性译者一般都会采用带有明显性别特征翻译策略,迂回处理。例如胡家峦先生翻译斯宾塞十四行诗第六十四首时就选择了保留源语文化规约的充分翻译:“她的乳房像百合,花叶没凋萎/她的乳头香得像茉莉花初开。”而同样的源语文本,作为女性译者,我自然而然地选择了遵循中国主流文化与文学规约,将其转换成:一双明月似翠叶,贴胸襟,/两两巫峰似玉,露花凉沁。
相对于以往的纯理论性翻译标准,吉蒂昂·图里发展起来的描述翻译研究学翻译规范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极强的可操作性,无论在预译阶段还是在具体翻译操作过程中都能对译者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如果能在考虑译者认知能力的同时考虑到译者性别差异因素,这组翻译规范则会更科学、更全面。
参考文献
[1]陈才宇;仙后中译本序;《仙后》;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
[2]陈浩然;威廉·莎士比亚与埃德蒙·斯宾塞的对话;光明日报2016-07-09。
[3]胡家峦;斯宾塞诗选;漓江出版社1997。
[4]张淑贞,赵宁;图里与翻译规范理论;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5]Gideon Toury :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6]Gideon Toury : The Nature and Role of Norms in Translation.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