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散文亲情倍亲主题教学探究
2022-03-01温娜
温娜
内容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新时期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义务教育阶段中,我们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视域下如何去解读初中散文“亲情倍亲”一类主题的课文有一些研究意义。首先要明确“立德树人”中“德”的概念,然后,选取若干篇统编本初中散文“亲情倍亲”主题进行主题教学策略探究。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文本整合、对比异同与延伸阅读、文本互参以及多元解读这四个方面开展初中散文“亲情倍亲”的主题教学探究,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审美和鉴赏活动当中。
关键词:立德树人 统编本初中散文 “亲情倍亲”主题教学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在“立德”这方面非常缺失,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及心理健康存在问題,比如,同学之间发生不愉快的时候会出现暴力、谩骂、过度焦虑以及抑郁等行为。这时候就需要发挥各学科的作用,尤其是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重视如何育人的问题。全国教育大会中提出“坚持立德树人”;新时代也提出了要在所有学科中尤其是《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科中“立德树人”的要求。温儒敏先生曾经在采访中谈到统编本语文教材的特色有四个:一是立德树人;二是先进的教学理念,包括“以人为本”等;三是守正创新;四是体现时代性,贴近中小学语文生活。那我们教师如何在“立德树人”视域下运用窦桂梅老师的“主题教学”理论对初中散文“亲情倍亲”进行以一篇带动多篇的主题深化学习,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
立德树人一词,最早被确立为教育根本任务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那么“立德树人”它的含义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解释:第一是立德,侧重在“德”;第二是树人,关注“人”的发展过程。
第一,从词渊上追溯,“立德”最早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之不朽①。”我们可以看出,立功和立言的前提是立德,一个人只有先有优良的德行才能有成就大业和创立学问的可能。这里的“德”是人的内在品德,指德行、修养、修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树人”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②。”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培养人才比种粮食、种树要难上加难,培育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里的“人”指的是国家对人才的培养,也就是说,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着的过程。
第二,在新时代背景下,“立德”和“树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新时代不断丰富它的含义。我们要正确理解新时代的“德”对于我们教师培养学生有着重要意义。这里的“德”既可以指高尚的、伟大的,也可以指平凡的、具体的某一方面。如社会公德方面:舍己为人、大公无私、舍生取义等;如家庭美德或者个人美好品德或中华传统美德:诚信、精忠爱国、孝悌仁爱、勤俭节约等。“树人”也是不断变化,不断丰富“人”的含义。这里的“人”可以指全体国民或者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或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只有明确立什么样德和树什么样人,才能正确把握立德树人的内涵。
最后,我们要知道“立德”与“树人”之间的关系,“树人”是通过“立德”来实现完成的,也就是说“立德”是一个不断输入的过程,“树人”则是输出的表现形式。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的核心任务是“立德树人③。”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通过“立德”来实现“树人”呢?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解课文并联系实际生活传递一定的“道”。以下我们将统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中《秋天的怀念》和《散步》以及八年级上册中《回忆我的母亲》和《背影》都整合为同一个主题——“亲情倍亲”,从而思考如何将这传统美德——“亲情倍亲”进行鉴赏。
二.“立德树人”视域下“亲情倍亲”主题教学路径
(一)细读文本,发现文眼,确定学眼
一般来讲“主题”相当于“文眼”,“文眼”可以指一篇文章的重点内容、中心思想、主旨等等,它能体现出作者个性化的独特的感受,所以“主题”一般和“文眼”息息相关。如史铁生《秋天的怀念》,这是一篇散文,史铁生通过回忆的方式叙述了母与子之间的深刻情感。文中在首段和末段出现了两次“好好儿活”,教师要带领学生体悟两次“好好活儿……”的深刻含义。全文内容围绕母亲说的“好好活儿……”展开记叙,赋予它复杂的情感、深刻的内涵,它体现了母亲无微不至的爱、坚强隐忍的爱、真挚无私的爱、期盼殷切的爱,所以它是文中的“文眼”,也是教学中的“主题”。
窦桂梅老师说:“文眼是从文章创作的角度提出的,主题教学的主题,不仅仅是从文章的角度,还要从儿童生命发展的角度,因此,有些文眼不一定就是儿童发展的主题④。”所以我们还要从“文眼”中确定适合儿童生命发展的“学眼”。如在莫怀戚的《散步》当中,我们要通过一家三口散步这件事,让学生体会尊老爱幼、仁爱孝悌、美好亲情的中华传统美德。
(二)围绕主题进行文本整合
围绕“主题”进行文本整合是指,我们围绕某一个特定的“主题”,把课内或课外的能够互动互补的课文重新进行组织、编排和整合,实现“1+1﹥2”的阅读教学目标,克服“思维碎片化”的模式,实现“整体效应”,充分发挥主题教学理论。
1.课文内部间的整合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特点是围绕”单元主题”进行组织编排。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史铁生《秋天的怀念》、莫怀戚《散步》单元主题是“至爱亲情”。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两篇课文进行主题整合,从描写亲情的课文的感情基调入手,对比二者同一主题中表达不同的感情基调,《秋天的怀念》是悲凉、悔恨、遗憾的;《散步》是清新、明快、舒缓从容的。还可以从“母亲”角色入手,分析不同课文中母亲的性格,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母爱的伟大。
在主题教学中,教师在处理课文时不仅要“同体同构”,还要学会“异体同构”。如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二首中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荷叶·母亲》通过托物言志的表现母亲的形象,从不同视角歌颂母爱,我们可以和单元中前两篇散文进行对比,分析母亲的性格等。
2.课文内外的整合
针对初中散文教学当中教学僵化、单一的模式,主题教学中课内外的文本整合尤为重要。教师要根据学情提供适合学生和本堂课的“支架式”知识,利用一切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路径,让其在情境中得到更好的体验。如教师可以把《合欢树》的一段文字:“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了。”设计为《秋天的怀念》的导入环节,让学生通过各种朗读把其带入情境,真切地体会母亲的苦与难,体会史铁生对于母亲的思念之情,通过课外读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三)同类对比,拓展阅读
在主题教学中,分析“主题”尤为重要,如果只是横向地分析主题就会变得枯燥乏味,使语文教学毫无“润色”,就是为了分析主题而分析。教师也要纵向地分析主题,把同一主题不同表现形式的课文进行对比,教师运用非连续性文本的方式进行同类对比,使散文主题教学在主题教学中大放异彩,增加内容之间的关联性、连贯度。
以统编本初中课文《秋天的怀念》、《散步》、《回忆我的母亲》和《背影》为例,同样是表达“亲情倍亲”主题的课文,教师在进行主题教学的时候能够利用表格对以上四篇课文的异同进行对比。如下表所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学生阅读之前使用多媒体出示PPT空白表格,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也是对四篇课文进行整合的过程,整体感知之后进行小组讨论,进一步完善表格,感受蕴含其中的至爱亲情。最后,师生共同探讨这四篇文章是如何以不同的途径来展现同一主题的,并尝试进行仿写,由阅读教学过渡到写作教学。
我们设想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学生在学完第二单元之后,让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回忆我的母亲》和《背影》,进行主题迁移。
教师要考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学有余力下,教师对课内进行适当的补充,提供一些课外同一主题的作品进行拓展,如在让学生体会亲情中的“母爱”时,以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主题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未编入统编本教材的老舍《我的母亲》和胡适的《我的母亲》作为拓展阅读的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并设计表格进行对比。
(四)主题教学中的文本互参
主题教学中的文本互参是指由单篇阅读引发多篇、同类阅读或者整本书阅读。以七年级上册的《秋天的怀念》、《背影》为例,教师可以运用课内引文互参或者课外整本书互参的方法进行主题教学。
1.课内文本间的引文互参
朱自清的《背影》当中,作者总共写了四次“背影”,“背影”是全文的中心线索,是文本“文眼”,是学生的“学眼”。课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点出背影,文题照应;第二部分:通过背景进行铺垫,引出望父买橘,惜别背影;第三部分:多年之后再现背影。作者在两种叙事视角交替当中,用两种不同的口吻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情感交杂。在教学当中让学生体会文章标题《背影》,作者在文中引用父亲给他写的信的内容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引用父亲的信呢?引用父亲信中的話和作者写的《背影》有什么联系呢?大多数的语文老师一般忽略这一课内引文,其实这一部分内容是很好的互参资料。
作者第一次和第三次写背影是点睛之笔,第二次细致地刻画父亲的背影,经过前面细致的刻画后,笔锋一转引用父亲信中的话,父亲说道:“膀子疼痛、举筷子、提笔有诸多不便、自己所剩时日不多”,这样的语言引起了作者的回忆,也正是作者写背影的缘由,同时也写出了父亲在晚年颓废的心境和对父亲的疼惜之感,这样我们也可以做到知人之境、知人论世。
2.课外相关文本互参
在《秋天的怀念》中,作者史铁生含带些自传的色彩,教师在主题教学中可以对其进行整本书《史铁生散文选》篇目进行相互渗透。
《史铁生散文选》中还有《我的梦想》、《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合欢树》等等。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⑤在这样的文本下我们站在作者的角度、母亲的角度去体会她们之间的情感,这是一个怎么的母亲的?将这一句作为互读文本与《秋天的怀念》进行联系,不仅让学生对于“母子之间的深情”会有更深层次的体会,还可以意识到对于生命的尊重。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课内外互参的时候,要引导学生的参读与本篇内容相关的文本,而不是要求学生必须一字不落的细读文本,目的是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从而培养学生课内外相结合的思维导向,提高教学效果,形成正确思想观念。
(五)大主题视域下的多元解读
《秋天的怀念》教师在教学中分析到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思念之情就戛然而止,没有引导学生正确感知这一篇当中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课堂上教师都会发文这样的问题:“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如果我们简单在多媒体中出示作者简介会达到我们的效果吗,其实我们已经知道答案。如果我们单单是为了分析文本而分析文本,那我们教师所教的已经不是文体散文的内容,学生也不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知人论世,所以我们在对文本进行主题教学当中也不能够笼统定位,应该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历史背景,具体课文具体分析,感知每个文本当中个性化的独特复杂的思想情感。
同时“亲情倍亲”主题《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写于20世纪90年代,接近于建国初期,为了纪念母亲逝世而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当时延安各界人士都来参加哀悼会,并给予朱德同志的母亲极高评价,如“英雄贤母、唯有劳动人民的母性,能育劳动人民的领袖。”本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哀悼母亲逝世,表明本文创作的缘由;第二部分回忆了母亲的一生;第三部分叙述了母亲对我的教育与影响。朱德通过这篇文章回忆了母亲一生平凡而伟大、勤劳而聪慧、朴素而坚强的高尚品德,影响了朱德的一生,同时文章也彰显出她们母子的革命思想的意志力和坚韧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机械化对“标准答案”进行记忆,而是通过作者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去解读单篇文本,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学生作为我们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教师务必是承担“立德树人”责任的传道者。在国家教育方针和语文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只有在教学中、生活中、言行中才能潜移默化地运用主题教学理论实现立德树人这一目的。
参考文献
[1]周雨然.初中华文文学“思乡爱国”课文的主题教学——以教育部新编初中语文教材为例[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4(9)
[2]于宏伟.以《秋天的怀念》分析窦桂梅的主题教学[J].文体世界,2020.08
[3]管琼.窦桂梅“主题教学”初中散文应用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9
[4]张梦娇.人教版初中语文亲情主题课文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5]苑腾.浅析立德树人内涵及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的原则[J].科技风,2020
[6]张倩涵.《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探究[J].中国西部科技.2020
[7]窦桂梅.主题教学理论概览[J].广西教育.2010.3
[8]史铁生.《史铁生散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
注 释
①苑腾.浅析立德树人内涵及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的原则[J].科技风.2020.
②苑腾.浅析立德树人内涵及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的原则[J].科技风.2020.
③张倩涵.《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探究[J].中国西部科技.2020.
④窦桂梅.主题教学理论概览[J].广西教育.2010.3
⑤史铁生.《史铁生散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