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榜样人物教学探析

2022-03-01王翔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2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建议

王翔

内容摘要:初中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语文教科书中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尤其是榜样人物形象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然而,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难以认同榜样人物、教学过程过分“符号化”、教师与学生缺乏情感上的共鸣等问题,在此结合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为以上问题提出解决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 榜样人物 教学建议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还要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1]”可见,语文课程在中小学德育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增加了许多描写人物的课文,课文中描写的人物类型也较为丰富,这些人物形象尤其是榜样人物形象体现出的价值观对初中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有着积极影响。因此,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榜样人物教育教学情况进行探析有助于教师和学生更好地传授和接受榜样教育。

一.语文课堂榜样人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榜样人物脱离生活实际,学生认知过程中同化点少

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十条建议,其中第三条:“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2]”这就导致语文教科书中出现的榜样人物有许多都出身于革命、战争年代。而初中生生于二十一世纪初,我国的国情已经与上世纪有了巨大的不同,这就导致部分语文课文中构建的生活世界与初中生实际生活的世界有所差别。例如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邓稼先》,文中介绍了我国科学家邓稼先的生平事迹、人格品质、科学成就等,其中讲到邓稼先在艰苦的沙漠中进行试验,目的是让学生体会邓稼先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但在对学生的提问中发现,他们记事时我国的军事已经有了较高的水平,所以他们很难体会在当时的艰难国情下原子弹的研发成功对国家意味着什么。学生如今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我国军事方面的信息,也不能体会隐姓埋名在沙漠中做实验的情境。

由于课文中讲述的榜样人物事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所差距,学生认知其榜样精神的过程就更加困难。皮亚杰认为,认知的实质是适应,即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其中图式是指用来适应环境的认知结构,是一个有组织、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同化是指把新的刺激纳入已有图式中的过程。部分榜样人物的形象和事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就导致学生的已有图式与新的刺激同化点较少,同化过程开展困难。

(二)课堂教学过分“符号化”,榜样人物教学变成语文知识教学

传统的榜样教学往往采用自上而下的教学方法,带有灌输的色彩。教师出示榜样人物的图片和事迹,引导或是直接告诉学生该人物身上值得学习的精神品质,在接下来的课文学习中不断重复,最终学生形成“人物名称—精神品质”的图式。例如,学生看到“花木兰”立刻想到“英勇无畏”;看到“邓稼先”脑海里立刻浮现“无私奉献”。这样的榜样人物教学把人物过于“符号化”,符号学习的结果就是以命名方式對其榜样人物或人物类型做出一致性反应,即学生根据榜样人物的姓名或者特征,内在地将其与精神品质进行匹配。这样的榜样人物学习则变成了机械学习。在应试的背景下,学生看似掌握了榜样人物的精神内涵,实则很难对榜样人物产生精神上的共鸣。

榜样人物教学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课堂教学还容易出现将榜样人物教学变成语文知识教学的情况。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说出“邓稼先是一个无私奉献、献身祖国的科学家”这句话,并在课文学习中不断重复。这就把对榜样人物的品德学习变成了对语文课文内容知识的学习。知识学习和品德学习的过程和条件大有不同,我国学者皮连生把广义知识学习过程分为“陈述性知识习得阶段”、“知识巩固与转化阶段”和“知识迁移与运用阶段”三个阶段[3]。而品德的学习过程实质上是学生通过社会认知实现社会化的过程,班杜拉把其归属于观察学习。观察学习需经历注意过程、保持过程、生成过程和动机过程四个环节[4]。为了追求课堂效率而将榜样人物教学变成语文知识教学,不仅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习榜样人物优良品德的效果也微乎其微。

(三)教师缺乏情感意识,与学生没有情感上的交流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情感更是时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榜样教育过程中,学生观察、模仿的对象除了课文中的榜样人物外还有教师,教师的巨大力量在于作出榜样。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提出了态度改变的平衡理论,他认为认知者对某一对象的态度取决于第三者的态度。认知主体对单元中两个对象的态度趋向于一致,属于平衡的模式,态度不容易改变[5]。由此可见,教师对榜样人物的情感体会能够加深学生对榜样人物的认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稳定的态度。

尽管我国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还是有教师缺乏情感意识,只注重学生的分数,忽略了语文学科的情感魅力。比如在语文课堂上,很多教师会借用教材自带的诵读录音代替自我情感的朗读。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置身事外,既没有表现出教师本人对文章内容的心得体会,也没有表现出本人对榜样人物的欣赏与赞美。没有了情感的投入,学生难免会觉得语文课堂无趣,无法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应试压力下,教师只顾传授知识点忽略情感上的交流,自身情感意识的缺失也使他们无法在课堂上适当地释放情感,找不到与学生的情感传输点。如此情况之下,学生学习榜样人物的效果不佳。

二.语文课堂榜样人物的教学建议

(一)创设情境,善于运用角色扮演法

针对课堂教学中榜样人物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教师可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情境教学是在建构主义教学观的背景下提出的。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6]。所谓“非结构性的知识和经验”是指在具体情境中形成的、与具体情境直接关联的、不规范的、非正式的知识和经验[7]。从建构主义的角度出发,教师可创设含有课文情节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究情节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理解课文内容、挖掘人物思想情感、学习任务身上优秀的精神品质。例如,在学习《太空一日》这篇课文时,为了使学生体会到“神舟五号”降落时的惊心动魄,教师在多媒体设备上播放“神舟五号”降落实况的新闻报道。结合课文,学生想象当时机舱内紧急危险情况,与新闻视频中舱外情况进行对比,感受杨利伟面对意外时沉着冷静、勇敢无畏的精神品质。

创设情境时,教师可适当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认知榜样人物的精神内涵。据沙夫特等人的研究,角色扮演法是让一部分学生当演员,另一部分学生当观众。演员和观众都处于一种真实的情境中,形成解决问题的愿望和对参与的理解,产生移情、共情、愤怒及爱慕等情感[8]。例如,在学习《再塑生命的人》这篇课文时,教师让一个学生捂上双眼扮演失明的海伦凯勒,另一个学生则扮演莎莉文老师。这两位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表演海伦凯勒与莎莉文老师的相处细节,台下的学生仔细观看,指出演绎者对人物性格的拿捏好在哪、不好在哪,最后学生一起总结人物的性格特征与精神品质。这样教学方法在中学课堂中经常可见,同时教师也要在课前思考:哪些课文人物适合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生表演的重点内容是什么?只有课前规划好角色扮演的具体细节,角色扮演法才能最大地获得成效。

(二)遵循观察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对榜样人物的兴趣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就是观察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通过观察榜样示范过程的学习方法比依靠自身行为、直接学习的方法更加高效,而这种透过对榜样行为进行的间接学习就是观察学习。与语文知识教学不同,榜样人物的教学务必遵循观察学习的过程。依据观察学习理论,榜样人物教学分为以下四个过程:(1)注意过程。这一阶段学生须注意到并正确理解榜样人物的显著特征,而榜样人物身上往往带有多种特征,这就需要老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引导学生注意课文里着重描写的人物特征,排除其他干扰因素。(2)保持过程。它是学生记住榜样人物的行为特征的过程,这一阶段学生将注意到的榜样人物身上的示范信息转换成表象或言语符号并贮存于记忆之中。学生在脑海中多次演练,能够更好地学习和保持榜样行为。(3)生成过程。这一阶段学生将记忆中榜样人物的符号内容转化为相应的行为。这一阶段学生模仿榜样人物的行为和态度进行行动,使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态度与榜样人物一致。(4)动机过程。这一阶段教师对学生生成的榜样行为进行适当的强化,增加榜样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教师合理运用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三种强化方法,增加学生进行榜样行为的动机。综上所述,榜样人物的教学不可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

在对榜样人物的注意过程中,观察者的特征直接影响着注意的效果。而大部分教师采用直接导入的方法,学生往往会觉得学习过程枯燥无味,不愿意投入注意力。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可在导入时結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疑惑去探索人物的内涵,从而对榜样人物产生好奇心。学生的唤醒水平更高,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三)培养教师语文情感意识,增加与学生的互动

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把情感和教育比作水和池塘的关系,他认为,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没有池塘;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9]。由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语文老师要具备足够的情感意识,才能领会到文章的精髓,才能和作品作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更好地带领学生习得优秀的品德。教科书中不同类型的榜样人物透露出的精神内涵往往是隐性的,需要教师和学生用心、用情去感悟。教师可在课前积累相关课文知识,丰富自己的情感储备;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便在课堂上更好地把人物情感传达给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产生共情心理。

教师作为课堂上的引导者,切忌“一言堂”的灌输教学模式,增加与学生的互动环节,课堂学习效果更高效。比如在学习《美丽的颜色》这篇课文时,学生表示不能理解居里夫妇的科研精神,教师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求学、科研经历,以身边的例子让学生代入体验,帮助学生体会科研的艰辛。教师分享自身的经历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吸引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作为教师应该时刻留心学生在课堂上的需求,遵循青少年情感发展规律,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大胆提出疑问、畅所欲言,释放自己的情感,引领学生与课文产生共鸣。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增多推动教学进程,师生共同推进教学的进步。

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榜样人物教学既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但在不同的的地区、不同的环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异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能不完全相同。我们所提出的教学建议只是为教学提供参考,语文教师在课堂中教学榜样人物时,具体运用何种教学方式,教师必须结合自己所在学校的客观条件,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制定科学的、合适的榜样人物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5][8]吴红耘,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20.

[4][美]阿尔伯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M].陈欣银,李伯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6]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4).

[7]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9]朱小蔓.回归教育职场 回归教师主体-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思考[J].北京:中国教育学刊,2007(10).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1年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入选项目“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榜样人物分类及其教育价值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为“SJCX21_1369”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建议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研究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理论研究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让灵活精悍的微课程成为初中语文课堂的左膀右臂
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法的应用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
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