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研究
2022-02-28赵岩孔鹏
赵岩 孔鹏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 116029)
2000 年,中央统战部在《关于加强无党派人士工作的意见》中正式规范无党派人士称谓:无党派人士是指没有参加任何政党、有参政议政愿望和能力、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1]。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的主要聚集地,肩负着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文化教育和思想交流的多项职能,是国家的重要人才宝库,国家的发展建设、社会的繁荣稳定都离不开高校的鼎力支持。无党派人士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中占据较大比例,他们当中不乏各领域中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在促进高校自身建设和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都发挥着不可小视的作用。高校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是高校统战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有利于全面提升高校统战工作的战斗力,应将其放在重要战略位置上。
一、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的必要性
形式上没有党派是无党派人士最为突出的特点,然而实际上,无党派人士也具有一定的“党派性倾向”[2]。无党派人士独立于各民主党派之外,又来源于最广大的普通群众之中,这一特点使得无党派人士兼具中立性和亲和性。无党派人士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过程中也更容易保持中立、客观的立场,在政治参与过程中相较于其他民主党派优势明显。高校无党派人士普遍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他们经历丰富、视野开阔,掌握新事物速度快,具有较高的政治敏感度和认知能力。高校无党派人士作为多党合作的主体之一,不仅是国家重要的知识储备人才,其言行举止对社会大众也会产生较大影响,是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重点对象。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意义重大。
(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高校无党派人士中精英荟萃,他们联系广泛、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参政议政能力较强,是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智力保障。对高校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予以高度重视,有利于高校无党派人士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拥护党的纲领和主张,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执行起重要推动作用。同时,要充分调动高校无党派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使之积极投身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来,这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社会稳定有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高校无党派人士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努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1],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新形势下,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潮激烈碰撞,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敌对势力频繁活动,高校无党派人士中很大一部分有过国外留学和生活的经历,受西方社会思潮影响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加强对高校无党派人士的思想引导,坚持大团结和大联合的主题,进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避免价值取向的异化,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使高校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与党同心同向、同心同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稳定发展筑牢根基、汇聚力量。
(三)助力国家人才培养和储备,促进高校教学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
高校的人才培养不仅限于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思想与道德的教化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高校无党派人士中有很多具有顶尖学术水准的专家学者,对他们的教育引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和储备情况,是高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同时,高校培养的人才又会反哺学校,推动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进而形成良性循环。新形势下高校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应充分发扬民主、协商精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包容差异,激发无党派人士的潜力和热情,在民主开放的环境中增进彼此的交流学习,在科研教学工作中博采众长,使高校无党派人才为我所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新形势下高校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无党派人士相较于其他党外人士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其他民主党派相比,无党派人士人员分散、没有完备的组织体系,无党派人士成员发展和队伍建设面临较大困难。高校无党派人士人员构成复杂,他们思想开放,崇尚自由,追求独立和个性。与老一辈无党派人士相比,新时期的无党派人士由于没有经历过特殊环境的磨炼和考验,生活条件比较安逸,因此存在思想觉悟较低、责任意识不强、参政议政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他们的思想工作难度较大。新时代特点给高校的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新形势下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对高校无党派人士的统战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高校无党派人士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普遍具有政治不盲从,思想有见解,追求自由和独立等鲜明的时代特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部分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大的文化软实力,通过书籍、电影和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文化输出。高校无党派人士具有学术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眼界开阔、思维活跃、价值取向多元的特点。同时,对政治具有较高的敏锐性和关注度,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对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熟练,在网络空间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因此,他们也是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3]。他们多为归国留学人员,一部分人受西方社会思潮和市场经济消极因素的影响,存在功利心强、集体意识淡薄以及金钱至上等思想。
(二)高校无党派人士队伍建设问题凸显
高校无党派人士队伍建设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目前高校的无党派人士队伍结构不合理,新老力量相差悬殊,无党派代表人士中老教师比重比较大,新生力量非常薄弱,人员结构出现严重断层现象。具备培养潜质的无党派人士在源头上就很少,需要统战部门细心挖掘、长期培养,这一现状阻碍了高校无党派人士队伍建设的顺利开展。另外一方面是无党派人士队伍建设缺乏可持续性,队伍成员不稳定,如一部分已经认定的无党派人士后期加入了民主党派,还有一部分失去代表性又回归普通的群众。无党派人士的流失和不可持续性,最终导致无党派人士队伍建设滞后和组织影响力整体削弱。
(三)高校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体制机制不健全
目前高校无党派人士的统战工作仍然缺乏健全的组织机构,无党派人士不像各民主党派有自己的党派组织,对党派的发展、组织建设等工作可以进行全面的指导,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的开展主要还是依靠学校统战部门。无党派人士人员分散、没有完整的组织体系,现有的组织依托“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作用发挥不到位,有的形同虚设,无法实现联系党外知识分子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缺乏完备的制度保障,统战部门没有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许多具体工作没有做细做实,更没有监督保障机制。尽管部分高校已经将统战工作纳入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考核内容中,但考核的内容、角度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针对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的考核点基本没有或很少涉及,此外,无党派人士的培养选拔体系不完善,缺乏锻炼平台和推荐渠道,这些都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掌握规律、坚持原则、讲究方法,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1]。要把握好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善于把方针政策的原则性和对策举措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既站稳政治立场、坚守政治底线,又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重工作方式方法[4]。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要创新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在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前提下,加强团结广大无党派人士,努力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同时也要讲究统战工作的艺术性,在实际工作中掌握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的新规律,探索新方法,厘清工作重难点,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一)巩固思想政治共识,提升对党的认同感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巩固高校无党派人士的思想政治共识是统战工作的前提和抓手。高校无党派人士知识水平较高,往往具有较成熟的价值体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价值观呈现多元化。新形势下,高校统战工作必须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和先进思想作指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防范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主动掌握高校科教话语的主动权,引导广大高校无党派人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高校的统战工作要解释好、阐述好党的先进理论和思想,让高校无党派人士做到真学、真懂、真信。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作为统战工作指引,深刻领会其中精神,灵活运用到统战工作实践之中。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引导各领域无党派人士在巩固思想共识的基础上化解矛盾,使高校成为凝聚各领域无党派人士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交流平台,提升他们对党的认同感。
(二)凝聚高校无党派人士力量,坚持大团结和大联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高校无党派人士作为社会知识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立的技术专长和专业知识储备,他们所拥有的经济、文化资源以及社会影响力,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对全社会有着示范、引导和服务作用。凝聚高校无党派人士力量,能够扩大党的执政基础,统筹高校无党派人士,从而形成社会主义建设的广泛力量。高校无党派人士成分多样,利益诉求多元,应关心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和工作生活情况,正确处理好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个性化工作方式,因人施策,在充分尊重、包容不同个体的特征差异的基础上,弥合分歧,寻求合作共赢,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
(三)加强组织建设,夯实组织基础
加强组织建设,要充分发挥好“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的作用,建立完整的组织体系,培养选拔更多优秀的无党派代表人士。要从统战工作的全局出发,保持战略高度,推动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协调推进,打破统战工作壁垒,延伸统战工作触角,积极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统战工作是全党的事情,要联合多个职能部门共同来做,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加强横向联系和沟通。要加强组织管理和梯队建设,保证无党派人士人员队伍的稳定性,杜绝人员流失和队伍能力弱化。要推动组织发展,健全发展机制,拓展发展渠道,确保无党派人士的选拔培养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高标准化。要做到校级选拔和基层党组织推荐相结合,可以将该项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工作考核的一个主要指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把一批专业素质过硬、政治能力突出、有参政议政热情和能力、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高素质中青年人才选拔到无党派人士队伍中来。此外,对有留学归国背景和新媒体技术等新时代特点的无党派人士,应充分考虑其多重统战身份的特性,积极予以团结。要提高对高校无党派人士的选拔培养使用力度,为无党派人士搭建高效畅通的培养锻炼平台,积极举荐、科学配置,并给予制度上的保障和支持。要在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推荐和选拔中充分考虑无党派人士,使其占有一定的比例。
(四)拓宽参政议政渠道,引导有序政治参与
高校无党派人士参与到政府决策中来可促进决策主体的多元化,避免决策权过于集中和决策主体认识的局限性。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要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政治参与主体的多元化,这不仅能够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还有利于提升国家政策法规的科学化,从而推进国家治理水平现代化。要进一步完善高校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渠道,健全高校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长效机制,形成政府部门和高校无党派人士之间的信息交流机制,畅通党组织同高校无党派人士间的沟通渠道。要拓宽高校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渠道,推荐他们到各级人大、政协和校内实职岗位参加挂职锻炼,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也可以吸收高校无党派人士到政府中担任顾问等职务,或以特约监督员身份参与决策,以专家学者身份在政府决策过程中建言献策。学校各部门在具体工作落实中,要为无党派人士建立畅通的意见反馈渠道,充分发挥其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引导高校无党派人士良性有序地进行政治参与。
(五)完善工作方法,改进工作作风,推动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提质增效
要切实发挥党组织在统筹社会各方力量中的作用,以党组织为中心辐射凝聚各领域无党派人士。要转变思想、与时俱进,创新统战工作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充分利用好网络新媒体等多种手段,用无党派人士更加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工作,对他们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结合各自自身的特点和政治诉求,有的放矢。高校统战工作领导应当密切与无党派人士之间的联系,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带头与无党派人士交朋友,与统战对象直接打交道,对高校无党派人士的合理诉求要予以充分的尊重和考虑,关心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交流和引导,将其团结在党的周围。统战部门要针对无党派人士群体的特殊身份和特点,完善工作方法,改进工作作风,在具体工作落实中,重点关注、大力扶持,着力做好无党派代表人士的统战工作,充分发挥高校无党派代表人士在各自领域内的专长,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要加强对无党派人士中先进事迹的宣传和典型工作经验的推广分享,让一部分优秀的无党派代表人士成为无党派人士队伍的“领头羊”,带动其他广大无党派人士共同进步。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法宝,是历史发展的宝贵经验,更是实现强国之路的必然选择。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形势下的种种挑战,我们要迎难而上、砥砺前行,以求真务实的责任担当,推动高校统战工作提质增效,全面提升统一战线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汇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