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80年代小说的现代化创作倾向

2022-02-28蔡云瑞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9期
关键词:柳生余华小林

蔡云瑞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1978年12月,在北京胜利举行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历史的新时期。与此同时,文艺思想也随之解冻。1979年,为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四次文代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确定了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主要任务,并重新制定了包含“发扬文艺民主”“创作方法多样化”等在内的一系列文学艺术政策方针。该会议的成功召开,成为我国当代文学史上转折的里程碑,中国文艺真正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进入80年代,中国当代文坛创作如雨后春笋,创作作品数量渐渐增多。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西方现代文化与文学创作手法也来到了中原大地,这让作家们耳目一新,也给小说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起初他们的小说读起来有些割裂感,与当时流行趋势“格格不入”,小说发表后常常招来质疑和谩骂之声。之后作家的小说创作渐趋熟练,西方现代主义小说手法与中国本土实际有了很好的结合,出现了越来越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当代小说的表现形式。这种现代化的小说创作倾向,也与改革开放后国人学习西方文明和先进思想的社会潮流相契合。本文将以五部小说为例,对《春之声》《冈底斯的诱惑》《古典爱情》《透明的红萝卜》《一地鸡毛》进行具体分析,以期整体把握20世纪80年代小说创作的现代化倾向。

一、王蒙《春之声》——对意识流的吸收

王蒙是中国新时期“反思文学”创作的开拓者之一,其在八十年代初期抛出的意识流“集束手榴弹”通过刻画反思过去社会时代的知识青年,运用意识流写作手法突破时空界限,以突出民族的历史发展变化,并借由写作表露自我的立场与观点。短篇小说《春之声》是王蒙以意识流形式创作的一部小说,它用“主观镜头”反映客观事物,冲击了我国当代文学长期以来单一的传统小说观念和表现方法。

小说塑造了一位“海归”——岳之峰,一个从国外归来的知识分子。通过描写他坐“闷罐子车”回老家途中的心理感受,反映了一段丰富的历史生活与时代变迁。在两小时零四十七分的旅途中,作者借用意识流的表现手法,把主人公岳之峰当前的感受与过去的记忆以及生发的联想组合在一起,使得小说情节呈现出一种跳跃的、断续的、倒转时空的特征。从表面来看,杂乱无序的情节与主人公的心理想象之间似乎没有任何的逻辑关联,实则在无序的叙述中隐藏着必然的联系。正如作者所说,王蒙让主人公岳之峰的身份是刚刚出国考察回来的做科研工作的学者,这就与现在乘坐的“闷罐子车”拉开了距离,体现出一种落后感,是一种横向的、空间的对比。小说又描写了岳之峰的家庭背景、童年生活与“没完没了的检讨”,这就有了纵向的、历史的对比。与此同时,小说又突破了单一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范围伸向过去与现在,中国与外国,城市与农村。所有的这些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网络图,而其共同端点,就是坐在“闷罐子车”里的主人公岳之峰的心理活动。

正是通过这种意识流的手法,小说有了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感觉:既有对过去艰难生活的回忆,又有对即将到来的变化的期许;既有过去生活的寒冷,也有春天将至的预告。而在文字的背后,则体现了作者王蒙对人的精神世界与理想的思考。

二、马原《冈底斯的诱惑》、余华《古典爱情》——先锋小说的两个阶段

“先锋小说”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写作思路与艺术手法等方面均显示出浓厚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色彩。1987年1月,文学批评家吴亮较早使用了“先锋小说”这一概念。中国先锋小说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以马原、莫言、残雪等人的创作为典型,探索小说的叙事、语言和主题;第二时期以余华、格非、孙甘露等人的创作为典型,他们在上述三个层次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索,甚至将这种艺术探索的高度推向了顶峰。

《冈底斯的诱惑》是马原藏族系列作品中的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中篇小说,也是反映马原叙事探索的重要作品。从表面上看,作品中涉及到了一些逻辑上毫不相关的内容:大陆青年陆高和姚亮秘密观看天葬、寻找野人的两次冒险;20世纪50年代进入西藏的老人所讲述的遭遇;作家讲述当地猎人穷布父子的故事;藏民顿珠、顿月兄弟与藏族少女尼姆的奇特爱恋。一部小说穿插几个毫无因果联系的情节,每一个故事情节又由若干个细节片段时断时续地组合而成,这让大多数读者无法找到小说情节的意义和相互之间的联系,更无法对小说作出价值判断。这正是作家马原想要达到的效果。在他看来,一个人的生活和他周围的世界就是这样由缺乏联系的细节与现象组成的,这种情形呈现给世人的是另一种此在性、碎片性和非逻辑性,而不是时间连贯性和空间完整性。也许这就是马原无意义小说的“意义”。

《冈底斯的诱惑》最大的亮点是作者对小说叙事的强调与探索,在马原看来,小说中的叙事不再是为内容服务的载体,而是一种目的,小说就是虚构故事。具体来说,首先,作品运用了大量的“元叙事”叙述手法,即从叙事话语中退出,谈论故事本身。马原的创作意识是客观叙述,客观地反映自我的主体感受,抛弃主观心理及意识活动。他的这种意识促使了马原不断冲击我国传统小说叙述自成一体的模式,从而使读者意识到,小说并不是对世界与生活进行单纯的复刻,而是由作者叙述的具有个性色彩的故事。其次,这个作品还创造了众多叙述者:全知全能的作者讲述两个青年陆高、姚亮的故事;在陆高讲述自己的故事的同时,他又讲述了藏民顿珠、顿月与藏族少女尼姆的爱情故事;进藏的老作家既叙述自己的故事又讲述猎人穷布父子的故事。三位不同的叙述者的讲述内容中又运用了五种不同的叙述视角,使小说的叙事处于不断变换之中,产生了一种扑朔迷离的效果,给读者带来了全新的审美效应。

《古典爱情》是余华创作的一部小说,最初发表于1988年《北京文学》第12期。故事的主人公为书生柳生和惠小姐。余华通过角色刻画的符号化、文字使用的陌生化和情节设定的戏仿化,颠覆了中国传统小说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表达模式,体现出鲜明的先锋特色。

初看《古典爱情》之后,读者似乎认为这是在叙述一种古代的爱情:赶考的读书人,闺楼伤春的大小姐,后花园里的一见钟情。但随着戏仿式的情节的展开,余华也悄悄地开始了他对“古典爱情”的解构。故事出现了反转:几个月过后,当柳生赶考归来再访柳小姐时,当初的美好全部化为了泡影:后花园变得破败不堪,闺楼已不见,佳人去无踪。柳生怅然而归。几年后,当柳生再度进京赶考时,这个地方已经破败不堪。这时,饥荒已经蔓延开来,人们早已吃光了树皮草根,“同类相食”也已司空见惯。柳生在城里亲眼目睹了一位为了保住自己性命父亲把自己的妻儿当作“菜人”卖,人们争相购买,毫无羞恶之心。在余华的笔下,人性的丑陋与阴暗抽丝剥茧地向世人展示出来。带着惊惧与惶恐的心情,柳生匆匆离开城里,来到了一个小村落。在一家饭馆里他意外地见到了惠小姐——一个已被砍掉一条腿的“菜人”。柳生悲痛欲绝,亲自结果了奄奄一息的柳小姐,花掉全部的钱把小姐买走安葬。读到小说的后半部分,读者似乎可以松了一口气,因为故事叙述回到了类似《聊斋志异》中的爱情故事:柳生念念不忘惠小姐,辞掉替别人看坟的工作,千里迢迢来到惠小姐坟旁定居,有情人终于成了眷属。可是,余华再一次对故事进行了解构:柳生受不了白日孤独,过早地挖开了惠小姐的坟墓,使即将复活的惠小姐终于不能复活成功,小姐与书生泪散而去。小说想着力表达的,是世事的无常和人性的自私与冷酷。而小说阴郁的气氛,冷峻的场面和戏剧性的情节,体现了余华早期作品中“暴力美学”的特征。

总之,余华前期作品将社会的人性恶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暴力的展示,余华的小说穿过了现实、历史、思想文化的外表,直抵人类的内心深处,对人类生存的荒谬性和悲剧主义作出了审视与叩问。作者以平和、淡然的叙述语调描写着这一切,使其前期小说世界如一个不透光的充满绝望的屋子。

三、莫言《透明的红萝卜》——魔幻现实主义的运用

魔幻现实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在拉丁美洲的一种现代主义叙事手法,具有震撼世界的轰动效应。魔幻现实主义多使用夸张、怪诞、打破时间界限等手法描写非理性的场面,但其本质仍然是反映现实。由于我国社会不断地对外开放,魔幻现实主义也开始受到了中国作家们的重视,它使作家们以前所未有的热忱来重视中国的文化传统,并开始注重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文化意图和精神情趣。莫言是当代文坛较早接触拉丁美洲文学并深受其影响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透明的红萝卜》就具有鲜明的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1985年,《透明的红萝卜》在《中国作家》第二期发表,这让莫言立时声名大噪,小说中奇异的手法描写,给当时的读者带来了全新的审美体验。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拥有巨大头脑的黑孩,从小父亲就离开了他,继母在家里又经常虐待他,这养成了他沉默寡言的性格。他经常独自一人对着某个事物发呆,别人都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些什么,但小黑孩知道,他能获得别人感受不到的感觉。莫言将小黑孩的感觉赋予了魔幻化的色彩,通过小黑孩的视野,莫言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奇异魔幻的感觉世界。小说的第一部分描写到,黑孩本来是坐在河边敲石头,可他抬头却看到了河上发亮的气体,听到了美妙的声音。气体与声音我们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但小黑孩却看到了,还真真确确地感觉到了,所有的东西都有了踪迹,所有的静物都活了过来。但魔幻的本质是“现实”,小黑孩内心的美好世界与外部遭受的苦难形成对照,也给这段文字的外延蒙上了一种悲凉的氛围。

除了感觉魔幻外,莫言在小说中对魔幻现实主义的运用还体现在故事情节的奇异。莫言打破常人的心理预设,通过夸张、荒诞等手法,使故事情节看起来若实若虚,充满了画面感。小说中的黑孩儿在第二天去寻找被小铁匠扔进河里的金色的红萝卜时,路过一片水塘,有一段两只鸭子的对话。乍一看,两只鸭子竟然会讲人话,好像有着某种童话的魅力,可细细琢磨里面的东西,却又与童话故事里纯净美好的世界背道而驰。两只鸭子的交谈言语粗俗,假如莫言完全不提鸭子,人们很可能会理解成这是一番成人间野性十足的对话。又是一次魔幻与现实的碰撞,是现实与超现实,纯净与粗俗的交融。

另外,故事的主人公黑孩也是一种主题型魔幻意象。他很少感受到母爱,父亲下关东三年无音讯又让他缺失了父爱,生活的种种苦难重压着他,家里的继母又常常虐打他。可他却拥有“超能力”,他可以听见空气的歌唱,动物的欢声,看到植物,石头及环境中其他物体形形色色的神态。黑孩在无意之中,以一种另类奇特的方式拒绝了现实的世界,他的幻想越多姿多彩,现实对他的压迫就越深。小说后半部描写黑孩儿对“透明的红萝卜”的追求,对水的追求,对风的追求,都来源于大自然给他的美好的馈赠,这些追求也是一个正在受苦受难的乡村孩子在内心深处想要追求的自由与幸福。最后黑孩不断地拔出在菜地里还在成长的红萝卜,显示出他思想与行动的同步,来满足他内心欲望的渴望。

四、刘震云《一地鸡毛》——一部新写实小说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寻根”热与“先锋”思潮热褪去以后,小说创作出现了一段低迷期,作家们不知如何寻找新的思路进行创作。此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探索阶段,商品经济逐渐繁荣起来。随之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与重组,在社会上逐渐形成了一种关注现实、消解理想的世俗化倾向。有的人开始变得功利化,他们热衷于追求物质名声,而抛弃了精神修养。这种社会现象引起了作家们的关注,他们开始在小说创作中如实地描写这一现象。1988年10月,《钟山》杂志社与《文学评论》杂志社共同组织了一次座谈会,主题为“现实主义与先锋派”。会议中,参会人员将文坛上出现的这一创作现象提出并加以讨论。1989年,第3期《钟山》杂志开辟了一个新的栏目——新写实小说大联展,正式将这种小说创作命名为“新写实小说”。正如该栏目的“卷首语”所说,“新写实小说”在实质上还是以写实为主,但与传统现实主义作品不同的是,它的落点在当下的生存状态,即以原生态的方式还原现实世界,强调作品中所呈现的现实生活应有一种毛茸茸的真实感。“新写实小说”也可以算作是一种“后寻根”小说,即把目标放在了当下,描写现实,描写当代人的生存困境与精神贫瘠。

中篇小说《一地鸡毛》为刘震云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冷静的笔法描绘了一对夫妇极其平庸琐碎的日常生活图景。小说开篇就描述了一件每个家庭都会发生的生活小事——豆腐变馊。之后情节围绕这个事件展开:豆腐变馊了小林与妻子吵架,小林心情不好与保姆发生冲突,妻子调动工作需向领导送礼,辞退保姆后小林夫妇为孩子奔波找好的托儿所,老家来人小林碍于面子热情接待,大白菜降价小林排长队抢购……读者在阅读时仿佛在读一本流水账,没有传统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主要情节就是一件件生活小事。这揭示出作者刘震云所理解的生存本质:生活就是鸡毛蒜皮,大事小情。这些琐事长久地消磨着生命的意志,使英雄也难以招架,沦落为凡夫俗子,更何况如小林夫妇这样的普通人。曾经的小林意气风发,主动放弃了入党的机会,可现在却要为当年的冲动付出代价:为了升职分房,身居卑位的小林就得穿上军装大衣帮领导干活搬家,就得低下头颅卖力清洗局长马桶上的污垢。小林心中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狠狠地摆了一道,他无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只是日复一日地做着那些无聊小事。最终,他终于妥协了,他向现实低头了,再也不去想什么“伟大事业”了。

刘震云在《一地鸡毛》的叙述中显示了他的冷静的写作功力:他只是将小林的生存现象作了客观叙述,而很少加以主观的价值判断。这种叙述如同观看一部记录片,读者在如实地观看小林的生活,而没有受到某种教化与启发。看小林夫妇的生活就像在看自己的生活,刘震云真正写出了一个人人认同又感到无奈的社会。

但如果仅仅是客观叙述,《一地鸡毛》是难以在文学史上立足的。刘震云在小说文字背后想要表达的是一种讽刺精神,这种讽刺精神正是作者在扒开现实之后所认同的态度:所有的情节都是真实的,所有的真实又是不合理的,所有的不合理却构成了人生的全部,而这种人生却正在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身上演绎,这就是时代的悲哀。

一定意义上来说,新写实可以看作是80年代小说创作的终结。这种“零度情感”和“非价值”的叙述,与80年代多数小说风格大相径庭。到了90年代中后期,“新写实小说”创作的数量几乎达到了饱和的程度,不光是读者感到“审美疲劳”,就连作家也感到创作的重复。此外,一些作家的作品由于缺乏对现实的思考与批判,使作品滑向了琐碎与平庸,因而受到了不同方面的指责与批判,“新写实”创作热度慢慢降了下来。

20世纪80年代文坛是一个勇于探索创新的时代,这一时期,名作迭起,大师辈出。这其中的一部分作家,借鉴西方现代化小说的创作手法,力图了解历史变迁,面对现实问题,挖掘民族活力,表达个人情感、民族忧思和时代关怀。虽然有的作品也存在着种种遗憾,如“先锋小说”放弃意义的追寻对小说创作的负面影响,后期“新写实小说”的平庸化创作等,但其在思想价值与艺术探索方面表现了丰富的内涵,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后世的文学创作确立了典范。

猜你喜欢

柳生余华小林
一颗假糖的温暖
我想跟小林一样——读《大林和小林》有感
荒秘宅事
一颗假糖的温暖
为梦孤独
高考前与高考后
别来无恙
活着,是生命的常态——读余华的《活着》
扩展阅读
杀倭·柳生十一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