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体育专类公园的用地规模及建筑规模测算
——以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科技园体育公园为例

2022-02-28徐龙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14

中国房地产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科技园建筑面积体育设施

文/徐龙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14

黄威 武汉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14

引言:

藏龙岛科技园位于武汉市江夏区东部,紧邻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紧临汤逊湖和梁子湖,由3 个半岛组成,总面积43.63平方公里。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园区已基本实现“科技、人文、生态、旅游”的发展定位,园区内“藏龙八景”、“杨桥湖二十四桥”,积淀了龙文化、凤文化、桥文化、币文化的人文底蕴;园区产业主导功能为光电子、机电制造,同时园区已建成铁路技术职业学院、湖北经济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湖北美院、银河湾、镜湖园、纳帕溪谷等多个大专院校和高品质住宅项目。

为满足园区内高科技产业人群对高生活品质的需求,加快推进江夏区藏龙岛科技园的文化体育建设,提高公共设施服务水平,江夏区藏龙岛管委会拟将规划控制的公园按体育专类公园来建设。

1、建设的必要性

1.1 国家政策

藏龙岛科技园是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流芳组团的一部分,现状人口已达10 万人,规划总人口15-20 万人,是江夏区发展最快、建设最好的开发区之一,但文体设施数量少,档次低,没有单独建设的体育设施。根据其人口规模和发展趋势,应按照《国家公共体育设施基本标准》等相关国标中小城市的标准或区级标准建设公共体育设施。

(1)《国家公共体育设施基本标准》

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公共体育设施基本标准》要求县(市、区)“五个一”工程应建设一个田径场、一个综合体育馆、一个中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个室内游泳池、一个体育公园(或健身广场)。

(2)《“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体育总局共同编制了《“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建设一批符合地方实际和群众体育特点的公共体育设施,对于县(市、区)级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主要要求如下:

在中西部地区(含参照执行中、西部政策的东部地区)尚无大中型公共体育设施的县(市、区),建设县级公共体育场,建设内容包括:400 米环形跑道、标准尺寸足球场及单侧看台。

在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足1 平方米的县(市、区),建设中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即能够开展多项群众性体育活动、不设置固定看台的综合性室内健身馆。

(3)小结

武汉市属于特大城市,江夏区都市发展区已定位为100 万人口的武汉市南部新城,藏龙岛科技园在行政级别上属于江夏区的一个综合功能组团,是南部新城的开发区之一,同时也是总体规划确定的流芳综合组团的一部分,规划确定的人口已达小城市15-20 万人的规模,基本与县(市、区)级相当,因此藏龙岛科技园应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公共体育设施基本标准》要求的县(市、区)级进行体育设施的配套。

1.2 现状体育设施建设情况

藏龙岛科技园现状用地主要分为三部分:园区北部(汤逊湖东北岸、流芳新镇以西)主要为城市建设用地,以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教育科研用地为主;园区中部(汤逊湖东南岸、外环高速公路以北)城市建设用地与农用地混杂,城市建设用地以教育科研用地和居住用地(含农民还建社区)为主,兼有少量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园区南部(外环高速公路以南)主要为农用地。

除大学校园里的体育场馆及设施外,藏龙岛科技园目前没有建设公益性体育场馆,仅有些社区体育健身点,但设施较简陋,与藏龙岛科技园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

1.3 建设用地使用情况

藏龙岛科技园现状用地主要分为三部分:园区北部(汤逊湖东北岸、流芳新镇以西)主要为城市建设用地,以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教育科研用地为主;园区中部(汤逊湖东南岸、外环高速公路以北)城市建设用地与农用地混杂,城市建设用地以教育科研用地和居住用地(含农民还建社区)为主,兼有少量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园区南部(外环高速公路以南)主要为农用地。

除大学校园里的体育场馆及设施外,藏龙岛科技园目前没有建设公益性体育场馆,仅有些社区有体育健身点,但设施较简陋,与藏龙岛科技园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

1.4 建设必要性结论

综上所述,藏龙岛科技园体育公园的建设对执行国家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政策、落实武汉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为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将公园绿地复合利用建设体育设施,形成既是城市的绿色空间,又可作为居民的运动休闲场所的体育公园,是藏龙岛科技园体育设施可持续发展的唯一路径。

2、案例分析

2.1 案例

(1)龙岩体育公园

龙岩体育公园是福建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主要比赛场馆,是龙岩市开展全民健身的重要场所,是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地,是集体育比赛、运动训练、文化娱乐、旅游休闲、经贸商展为一体的开放式公共主题公园。公园占地面积16.56h m2,总建筑面积65480 m2。主要设施有综合体育馆、小球竞技馆、射击馆、健美健身馆、排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等。

(2)南海全民健身体育公园

南海全民健身体育公园是广东省佛山市最大的体育公园。公园围绕运动主题,以体育运动设施为核心内容进行建设,并运用生态学原理,创造出绿地与运动场所相融一体,具有完善整体功能体系,集体育、健身、休闲一体的主题公园。公园占地面积14.7h m2,总建筑面积14939 m2,园林绿化面积70642 m2。主要设施有羽毛球馆、游泳馆、健身园区、中心广场、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排球场等。

(3)舟山市海洋体育文化公园

舟山市海洋体育文化公园位于浙江省舟山市,以体育休闲为主题,做到体育、休闲与旅游的有机融合。在为市民提供体育健身休闲场所的同时,也为外地来客营造一处具海洋特色的体育文化旅游胜地。公园占地面积23.73h m2,总建筑面积95500 m2,其中体育场建筑面积为36300 m2,体育馆建筑面积为24190 m2,游泳馆、综合训练馆及网球馆建筑面积为35010 m2。

2.2 案例小结

体育公园的用地规模大致在14 公顷-24 公顷,容积率在0.1-0.4 之间,主要体育设施有综合体育馆、羽毛球馆、游泳馆、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及健身园区等(见下表1)。

表1

3、体育公园用地规模及兼容性分析论证

3.1 体育公园用地规模论证

3.1.1 国家规范

(1)公园设计规范

在《公园设计规范》中,10-50h m2的其他专类公园的绿化园地的比例大于80%,园路及铺装场地的比例在5%-15%之间。

(2)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体育公园属于其他专类公园,其绿化占地比例应大于等于65%。

(3)小结

考虑到藏龙岛科技园的绝大部分用地已出让的实际情况,从集约节约利用城市土地的角度,本次论证取两个规范确定的绿化占地比例的下限值,即《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体育公园满足绿化占地比例大于等于65%的要求对体育公园的用地规模进行论证。

3.1.2 藏龙岛科技园的需求

(1)《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要求

《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规定10-20 万人口城市市级体育运动设施用地面积应为8.25 万平方米-9.65 万平方米。

(2)《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要求

《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规定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可根据需要设置在室内或室外,室外用地面积与室内建筑面积控制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人均室外用地面积0.30-0.65 m2,人均室内建筑面积0.10-0.26 m2。

根据《江夏区藏龙岛大李村、小李村地区用地整合规划》,藏龙岛科技园的规划总人口约为15-20 万人。按15 万人计算,藏龙岛科技园体育设施室外用地面积至少应为4.5 万平方米-9.75 万平方米。

对比以上两项标准,综合考虑藏龙岛用地紧张的现状,我们取两个标准确定的下限,即依据《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确定藏龙岛科技园体育设施室外用地面积应为4.5 万平方米。

3.1.3 藏龙岛体育公园用地规模

根据国家规范提出的“体育公园的绿化占地比例应大于等于65%,,园路及铺装场地的比例在5%-15%之间”的规定推算,体育公园的体育设施用地应在20%-30%之间。根据上述藏龙岛科技园体育设施室外用地面积4.5 万平方米的需求,则拟兼容建设体育设施的公园绿地总面积至少应为15 万平方米-22.5 万平方米。

综上,藏龙岛体育公园的最小用地规模应为15 公顷-22.5公顷,其中4.5 公顷用地可作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

3.2 体育公园用地兼容性分析

(1)武汉市地方规范

《武汉市规划用地兼容性规定(试行)》明确规定公共绿地(G1)可部分兼容(有条件允许,大于7%小于30%)体育用地、文化娱乐用地和商业金融业用地、社会停车厂库用地和市政设施用地,兼容用地只可安排于绿地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面规划绿地用地规模不得减少。

(2)兼容性分析小结

专类公园是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也应遵循武汉市用地兼容性规定,即在保障藏龙岛体育公园地面绿化大于等于65%,体育设施和道路广场用地指标不超过体育公园总用地规模的35%的前提下,可部分兼容文化娱乐用地和商业金融业、社会停车厂库用地和市政设施用地,且兼容设施必须安排在地下空间。

4、体育公园建设项目及总建筑规模论证

4.1 体育公园建设项目

(1)国家政策要求

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国家公共体育设施基本标准》规定县(市、区)“五个一”工程应建设一个田径场、一个综合体育馆、一个中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个室内游泳池、一个体育公园(或健身广场)(简称区、县“五个一”工程)。其中,综合体育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游泳池可合建为一体。

(2)藏龙岛体育公园建设项目

参照国标,结合藏龙岛管委会对体育公园的要求和投资总量,江夏区藏龙岛科技园体育公园范围内拟建设的体育场馆场应综合考虑综合体育馆和中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复合功能,即配置一个2000-3000 座综合体育馆,承担多项体育运动,同时可进行文艺演出、大型集会等文化活动。

4.2 体育设施建筑规模论证

4.2.1 藏龙岛科技园对体育场馆建筑规模的需求

根据《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城市社区体育设施人均室内建筑面积应为0.10-0.26 m2。藏龙岛科技园的规划总人口约为15 万人。藏龙岛科技园的体育设施室内建筑面积为1.5 万平方米-3.9 万平方米。即体育公园的室内体育建筑总建设规模为1.5 万平方米-3.9 万平方米。

4.2.2 国家标准对县(市、区)“五个一”工程项目的规范要求

(1)综合体育馆

《国家公共体育设施基本标准》要求综合体育馆要具备多种功能,能开展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等多项体育运动,同时可进行文艺演出、大型集会等文化活动。 体育场地面积不小于1000 平方米。应适当设置卫生间、更衣室、办公室、会议室及商业服务等附属配套用房,面积不小于600 平方米。

根据《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要求20 万人以下地区应配套建设2000-3000 座体育馆;《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系列2(体育馆建设标准)》规定2000-3000座体育馆应按4.1-5.1 平方米/座计算建筑面积,藏龙岛体育馆建筑面积应8200-15300 平方米之间。

(2)中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

《国家公共体育设施基本标准》要求中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中体育场地设施不少于8 项,如乒乓球室、多功能馆(篮球、排球、羽毛球综合)、多功能房、器械健身房等。建筑面积4000-8000 平方米,室内、外体育场地面积约3500 平方米。体育场地设施宜以室内运动项目为主;运动场地面层可采用木地板、合成材料、人造天然草坪等环保材料。应适当设置卫生间、淋浴室、更衣室、办公室、体测医务室、接待区及商业服务等附属配套用房。

4.2.3 藏龙岛体育公园体育设施配置内容和建筑规模

综上,藏龙岛体育公园内综合体育馆的建筑面积宜为12000平方米,设置乒乓球室、多功能馆(羽毛球、篮球、排球)、多功能房、器械健身房等活动场地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的建筑面积宜为8000 平方米。因此,藏龙岛体育公园中体育设施总建筑面积应为20000 平方米。

4.3 其他兼容项目建筑规模论证

(1)规划展示馆

目前规划展示馆建设规模没有相关指标和标准,通过类比分析,藏龙岛科技园管委会提出的总建筑面积3000 平方米的规划展示馆建设规模略大于同级别、同规模的地区基本,综合考虑武汉市各区级规划展示馆规模,藏龙岛规划展示馆宜为1000 平方米左右。

(2)剧场

目前藏龙岛科技园区除结合商业街建设的小型电影院外,没有其他影剧院建筑。为满足藏龙岛科技园区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科技园管委会拟建500 座小型标准剧场和200 座儿童剧场。根据《剧场建筑设计规范》( 建标[2001]28 号)要求,两座剧场总建筑面积约为3000 平方米。

(3)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可行性和建设规模

综上,规划展示馆和剧场均是提高藏龙岛科技园区文化生活的必要载体,与体育场馆联合建设,有利于集中打造藏龙岛科技园区体育文化中心,对整体提升藏龙岛科技园体育文化建设水平有积极意义,同时也符合《武汉市规划用地兼容性规定(试行)》中城市绿地的兼容性规定要求。总建筑面积4000 平方米的建设亦规模符合国标要求和实际需求。

4.4 藏龙岛体育公园规划建筑总规模

通过对藏龙岛体育公园中综合体育馆、规划展示馆、剧场规模的综合分析,本次论证体育公园建筑总规模在30000-52600平方米之间;根据专类公园兼容性除体育设施外的其他文化市政等设施均只能放置在地下的要求,藏龙岛体育公园地上建筑总规模不能超过20000 平方米。

结语:

体育专类公园的用地规模及建筑规模测算因项目而异。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地区发展诉求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规范及地区相关规范,通过相关案例分析,测算出规模区间。分层次分类别佐证,测算其用地规模以及建筑规模。

猜你喜欢

科技园建筑面积体育设施
全民健身视域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策略的探讨
房屋建筑面积测量研究
比亚迪集团扶贫
山西新增一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南师大玄武科技园“图书馆”
迈向“两聚一高”——苏州国际科技园
第二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2016年12月评选结果
商水县城关乡居民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刍议合理确定“三旧”改造项目容积率
中原经济区农村体育设施专项资金的审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