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极值点偏移问题在高考题中的应用及推广
——以2021年新高考全国Ⅰ卷压轴题为例

2022-02-28广东省湛江一中培才学校邮编524037

中学数学教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原函数通法拐点

广东省湛江一中培才学校 魏 欣 (邮编:524037)

2021年新高考全国Ⅰ卷压轴题中又出现了极值点偏移问题,追溯起来的话近十年高考压轴题中反复出现极值点偏移问题,分别在2010年天津卷、2011年辽宁卷、2013年湖南卷、2016年全国Ⅰ卷.而各地模考中此类问题更是层出不穷,作为压轴题自然综合性强、难度大,多数考生难以突破,在考试过程中会直接放弃,而要突破这一难题就要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通性通法.何为通性通法?文[1]中章建跃先生认为:“通性”就是概念所反映的数学基本性质;“通法”就是概念所蕴含的思想方法.我们从极值点偏移问题说起.

1 极值点偏移问题的通性

1.1 极值点偏移问题产生的背景

当二次函数f(x)=ax2+bx+c(a≠0)的图象与直线y=m交于A(x1,m)、B(x2,m)两点时,线段AB的中垂线必过f(x)的极值点即当f(x1)=f(x2)时,恒有则称极值点无偏移.因为二次函数的轴对称性,二次函数的极值点无偏移,但对多数给定区间内的单极值点函数f(x)而言,因在极值点两侧函数的“增减速率不同”,图象就不是轴对称的.即当f(x1)=f(x2)时,常有则极值点发生偏移.

1.2 极值点偏移的定义

一般地,若连续函数f(x)在[a,b]有唯一的极值点x0,对于任意的x1、x2∈[a,b],当f(x1)=f(x2)时,有则称函数f(x)极值点偏移.

1.3 极值点偏移的类型及图示

图1

图2

图3

图4

1.4 极值点偏移问题在高考题中的设问形式及推广

高考题中出现最多的是形如“x1+x2>2x0(或<2x0)”的设问形式,比如2010年天津卷、2013年湖南卷、2016年全国Ⅰ卷以及2021年新高考全国Ⅰ卷;2011年辽宁卷中出现了形如“f′()>0(或<0)”的设问形式,除以上设问形式外,还可将设问形式推广为证明:

2 极值点偏移问题的通法

极值点偏移问题是近年高考考查的热点问题,经过大量的研究应用,破解此类问题的技巧已经成为通法,下面举例进行阐述.

2.1 构造对称函数法

我们有这两点基本的认识:第一,如果函数f(x)满足f(x)=f(2a-x),则f(x)图象关于直线x=a自对称;第二,函数y=f(x)与函数y=f(2a-x)的图象关于直线x=a互对称.这里要构造对称函数依据的是第二点.

要判断函数f(x)是否关于直线x=a自对称,可以通过构造f(x)关于直线x=a的对称函数f(2a-x),然后比较两函数在极值点同侧是否完全相同即可作出判断.基于此,可以得到极值点偏移问题最基本、最奏效的破解策略——构造对称函数法.

例1(2021年新高考Ⅰ卷22题节选)已知函数f(x)=x(1-lnx),设a、b为两个不相等的正数,且blna-alnb=a-b,证明e.

解析易知f(x)在 (0,1)内单调递增,在(1,+∞)内单调递减,故x=1为f(x)的极值点.blna-alnb=a-b可变形为不妨设且x1<x2,易 知 0<x1<1<x2< e,则f(x1)=f(x2),下证 2 <x1+x2< e.

先 证x1+x2>2.构 造 函 数g(x)=f(2-x)=(2-x)[1-ln(2-x)],(x<2)(如图5虚线所示),下面比较f(x)与g(x)在极值点左侧的大小,令h(x)=f(x)-g(x),(0<x<1),h′(x)=-lnx-ln (2-x),h′(x)> 0,故h(x)在 (0,1)内单调递增.则h(x)<h(1)=0,即当 0<x<1时 ,f(x)<g(x).因 为 0<x1< 1,由f(x1)<g(x1)得f(x2)<f(2-x1),又x2> 1,2-x1> 1,函数f(x)在(1,+∞)内单调递减,故x2> 2-x1,即x1+x2> 2得证.

图5

再 证x1+x2<e.构 造 函 数u(x)=f(ex)=(e-x)(1-ln (e-x)),(x< e)(如 图6 虚线所示),下面比较f(x)与u(x)在左侧的大 小 ,令m′(x)=-ln (ex-x2),易知函数m′(x)在内单调递减.又由零点存在性定理,存在使得m′(x0)=0,则m(x)在 (0,x0)内单调递增,在内单调递减,又故当时m(x)>0,即f(x)>u(x),因 为由f(x1)>u(x1)得f(x2)>f(ex1),又x2> 1,e-x1> 1,函数f(x)在(1,+∞)内单调递减,故x2<e-x1,即x1+x2<e得证.

图6

点评通过上例,可以归纳出构造对称函数法的具体解法步骤:

(1)求f(x)在[a,b]内的极值点x0;

(2)构造f(x)关于直线x=x0的对称函数g(x)=f(2x0-x);

(3)比较直线x=x0一侧f(x)与g(x)的大小(常作差比较,有时也可利用不等式直接比较),得 到 抽 象 不 等 式f(x)<f(2x0-x)(或f(x)>f(2x0-x));

(4)利用f(x)在极值点一侧的单调性,去掉符号“f”,得到结论.

在极值点偏移问题中,构造对称函数解设问形式形如“x1+x2> 2x(0或 < 2x0)”的题目时非常有效,它的实质是利用原函数的单调性解抽象不等式,所以对原函数做到“心中有图”,是顺利解题的不二法宝.需要注意的是,通过高考题及模考题的广泛运用,这种技巧已经被固化成了一种通法,要明确构造的目标是解抽象不等式,所以当题目出现形如“x1x2>x2(0或 <x20)”的设问形式,也就不难想到应该构造函数类比以上解法破解题目.

类题演练(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21题节选)已知函数f(x)=(x-2)ex+a(x-1)2有两个零点x1、x2.证明:x1+x2< 2.

2.2 比值换元法

对于含对数式的极值点偏移问题,可以考虑依据已知条件f(x1)=f(x2)列方程组,尤其当原函数中含有参数时,通过两方程作差或求和可消去参数,将问题转化为只含x1,x2的双变量问题,再利用比值换元(即),构造关于t的函数解题.

例2(2011年高考辽宁卷21题节选)已知函数f(x)=lnx-ax2+(2-a)x,若函数f(x)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线段AB中点的横坐标为x0,证明:f′(x0)< 0.

解析不妨设A、B两点横坐标分别为x1,x2,且x1<x2,则要证f′(x0)< 0,即证2ax+2-a,故只需证a(x1+x2)+2-a<0,因 为f(x1)=f(x2)=0,所以两 式 相 减 得故所以需证即证只 需 证g(t)> 0,因 为故g(t)在(1,+∞)内单调递增,即g(t)>g(1)=0.

类题演练已知函数f(x)=lnx-ax,若x1、x2是函数的两个零点,且x1<x2,证明:x1x2>e2.

2.3 差值换元法

对于含指数式的极值点偏移问题,可以考虑依据已知条件f(x1)=f(x2)列方程组,与比值换元法相仿,将问题转化为只含x1,x2的双变量问题,再利用差值换元(即t=x2-x1),构造关于t的函数解题.

例3(2019年武汉调研22题节选)已知函数f(x)=x-aex+1(a∈R )有两个零点x1、x2,且x<x,证明:ex1+ex2>2.

12

解析由题意可得两式相减得两式相加得x2+x1+2=只需证即证x1+x2> 0,令t=x2-x1(t>0),即 证即 证 (t-2)et+t+2 > 0,构造函数g(t)=(t-2)et+t+2(t> 0),g′(t)=(t-1)et+1,g′′(t)=tet> 0,故g′(t)在(0,+∞)内单调递增.g′(t)>g′(0)=0,即g(t)在 (0,+∞)内单调递增,g(t)>g(0)=0,ex1+得证.

点评上述两种解法如出一辙,都是利用题设条件列出方程组,通过对两方程作差或求和,得到含参数及x1、x2的方程,利用该方程消参得到只含x1、x2的不等式,消参规避了对参数的分析,简化了问题,同时从结论入手,结合分析法证明.而最后利用比值或差值进行换元,其实是一种常见的减元思想,通过换元将双变量问题成功转化为单变量问题,进一步简化了问题.此解法没有分析原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而是另辟蹊径构造了关于参数t的函数进行分析.这两种解法的亮点是将双变量x1、x2转化为单变量t,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些题目是无法顺利转化的.

类题演练已知函数f(x)=ex-ax+3a(a∈ R),其图象与x轴交于A(x1,0),B(x2,0)两点,且x1<x2,证明

2.4 对数平均值不等式法

L(a,b)=称为两个正数a、b的对数平均值(取等条件a=b)称为对数平均值不等式.一些原函数中含有lnx或ex的极值点偏移问题,可以通过取自然对数等变形化为对数平均不等式模型加以证明.

例4已知有两个不等实根x1、x2,求证:

解析令0),则g(t)=a有 两 个 不 等 实 根t1、t2,(不 妨 设内单调递增,在内单调递减,g(t)max=方程g(t)=a有两个不等实根,则由g(t1)=a,g(t2)=a,得

两 式 相 减 得 :lnt1-lnt2=2a(t1-t2),故(化为对数平均值不等式模型),其余步骤同例2.

点评通过适当变形将原问题化为对数平均值不等式模型,将不同的问题化归为同一类型,这样缩短了思维路径,解题过程充分展现了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

类题演练(2010年高考天津卷21题节选)已 知 函 数f(x)=xe-x,如 果x1≠x2且f(x1)=f(x2),证明:x1+x2> 2.

3 极值点偏移问题的演变与延伸

通过演变延伸,在模考试题中已经出现了单调函数拐点偏移的身影,那么什么是拐点偏移?

3.1 拐点的定义

设曲线y=f(x)在点 (x0,f(x0))处有穿过曲线的切线,且在该点近旁,曲线在切线的两侧分别是严格凸和严格凹的,则该点为曲线y=f(x)的拐点,其必要条件为f′′(x0)=0.

3.2 拐点偏移产生的背景

极值点偏移与函数图象的轴对称性相关,而拐点偏移与函数图象的中心对称性相关,比如三次函数图象具有中心对称性,其对称中心恰是拐点,我们就称三次函数拐点不偏移.当函数(本文只针对单调函数)拐点不是其对称中心,即拐点两侧函数的“凸凹程度”不同,函数的拐点就会发生偏移.

3.3 拐点偏移的定义

一般地,若连续函数f(x)在[a,b]上有唯一的 拐 点x0,对 于 任 意 的 两 个x1、x2∈[a,b],当则称函数f(x)的拐点偏移.当时,拐点x0在[a,b]内向左偏移(如图7);当时,拐点x0在[a,b]内向右偏移.

图7

3.4 拐点偏移问题示例

例5(2019年深圳市一模改编)已知函数其定义域为(0,+∞),若函 数f(x)为 定 义 域 上 的 增 函 数 ,且f(x1)+f(x2)=-4e,证明x1+x2≥ 2.

分析可求得(1,-2e)为函数的拐点,由题设f(x1)+f(x2)=-4e知该题是拐点偏移的判断问题.文[2]给出了拐点偏移的判定方法,但对未学习高等数学知识的高中生而言,站位高,可操作性尚欠缺.既然极值点偏移问题可以构造对称函数破解,而作为极值点偏移问题的延伸,拐点偏移是否也可以通过构造对称函数破解呢?

极值点偏移是构造原函数关于直线的对称函数,究其原因是极值点偏移与函数的轴对称性相关,而拐点偏移与函数的中心对称性相关,不妨构造原函数关于拐点的对称函数一试.

解 析易知当a=1时,f(x)为定义域上的增函数,故f(x)=由f″(x)=0,得x=1,知f(x)的拐点为 (1,-2e),构造f(x)关 于 拐 点 的 对 称 函 数h(x)=-4e-f(2-x)(x∈(0,2))(如图8虚线所示).

图8

欲 证x1+x2≥2,需 证x2≥2-x1,即 证f(x2)≥f(2-x1),由f(x1)+f(x2)=-4e,即证-4e-f(x1)≥f(2-x1),即证-4e-f(2-x1)≥f(x1),即证h(x1)≥f(x1)在 (0,2)内恒成立.即证即证

由基本不等式可知

类题演练设函数证明 :当x1≠x2,且f(x1)+f(x2)=-1 时 ,x1+x2>2.

猜你喜欢

原函数通法拐点
秦国的“拐点”
中国充电桩行业:拐点已至,何去何从?
新能源将成车市新拐点?
导数是工具,图像是核心
揭示思维过程 寻找通法通则
《廉洁拐点》
基于辛普生公式的化工实验中列表函数的一种积分方法
高等数学教学中几个易混淆概念之探讨
从特殊化、极限化到一般通法的思考
顺藤摸瓜寻觅原函数追本溯源探讨单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