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午流注择时皮肤针疗法改善特应性皮炎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疗效观察

2022-02-28景福权汪秀梅

吉林中医药 2022年2期
关键词:子午流性皮炎针刺

韩 莹,景福权,孙 飒,汪秀梅,周 钰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乌鲁木齐 830054)

特应性皮炎又称异位性皮炎、特异性湿疹等,是一种皮损呈多形性,以皮肤干燥和剧烈瘙痒为基本特征的、常见的、反复发作的皮肤病,与遗传、免疫和环境因素有关[1]。其患病率呈逐步上升趋势[2],瘙痒和皮损给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均带来严重影响[3]。目前针对本病治疗以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药物为主,但不良反应多。近年来,针灸在治疗瘙痒、皮损等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上具有明显优势,被广大患者接受和认可[4]。本研究基于中医针灸子午流注理论,采用择时开穴进行皮肤针疗法与常规针刺疗法比较,探讨子午流注择时皮肤针疗法在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作用机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7月-2020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及针灸推拿科门诊就诊的60例特应性皮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子午流注择时皮肤针组(皮肤针组)和子午流注择时针刺组(针刺组),各30例。皮肤针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8~58岁,平均(31.7±10.1)岁;病程最短12个月,最长48个月,平均(20.1±9.4)个月。针刺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18~48岁,平均(31.6±8.7)岁;病程最短12个月,最长36个月,平均(20.5±8.4)个月。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号:K202101-8)。

1.2 诊断标准 参照Hanifin-Rajka标准,符合以下基本特征中3项或3项以上,加次要特征中3项或3项以上,作为对该病制定的诊断标准。

基本特征:皮肤瘙痒;典型的皮损形态和分布,成人可表现为屈侧苔藓样或条状;慢性或慢性复发性皮炎;个人或家族遗传过敏史。次要特征:干皮症/鱼鳞病/掌纹症/毛周角化症;即刻型(Ι型)皮试反应;血清IgE增高;早年发病;皮肤感染倾向或损伤的细胞中介免疫;非特异性手足皮炎倾向;复发性结合膜炎/旦尼-莫根眶下皱痕/雏形角膜/前囊性白内障;眶周黑晕;汗出时瘙痒;对羊毛等毛发敏感;对饮食敏感;毛周隆起;病程受环境或情绪影响;白色划痕/延时发白;苍白脸/面部皮炎;白色糠疹;颈前皱纹;乳头湿疹;唇炎。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病程>1年,每年缓解期<3个月;无严重系统疾病以及并发其他皮肤病;年龄18~60岁,男女不限;患者签署知情书。

1.4 排除标准 不能按要求完成本次临床试验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合并心、脑血管、肝、肾、肺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复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子午流注择时皮肤针组(皮肤针组)参考我校周铭心教授的“万年子午流注取穴卡”的开穴方法[4],在申时(15:00-17:00),根据子午流注纳甲法选穴后,在其相应穴位上进行皮肤针叩刺疗法。腧穴定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经穴部位》。具体操作方法:所选穴位处皮肤常规消毒,采用华佗牌皮肤针(标准号:YZB/苏0926-2012),将其针尖对准叩刺穴位,使用腕力将针尖叩打皮肤后立即弹起,反复进行。以局部皮肤潮红、隐隐出血,患者稍觉疼痛为度。叩刺结束后,用消毒棉签擦拭干净,保持清洁。每日治疗1次,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1.5.2 子午流注择时针刺组(针刺组)穴位选取同上,选用一次性华佗牌30号毫针,规格:30 mm×0.40 mm。对所选取的穴位采取直刺进针法,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针刺意外情况处理:因病人体位不当、精神紧张或针具质量不好等原因所致的皮下血肿、滞针、弯针、晕针、断针以及气胸等意外情况,应及时对症处理。

1.6 观察指标 血清IgE的检测:抽取研究对象静脉血3 mL,3 000 r/min离心5 min获取血清。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E水平并记录。SCORAD评分[2]:根据患者皮损炎症程度(a)和皮肤病变范围(b)等客观体征评价项目及睡眠受影响程度和瘙痒(c)等主观症状进行SCORAD评分。其中病情分为轻度(0~24分)、中度(25~50分)、重度(>50分)。瘙痒程度及睡眠情况0~10分,由VAS视觉标尺评分表示。公式为:SCORAD积分=7a/2+b/5+c。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疗程后、治疗2疗程后、治疗3疗程后采用SCORAD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估。

1.7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治疗作用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血清IgE水平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清IgE比较(,n =30)IU/mL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清IgE比较(,n =30)IU/mL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针刺组比较,△P<0.05

2.2 2组治疗前后SCORAD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SCORAD积分比较(,n =30) 分

表2 2组治疗前后SCORAD积分比较(,n =30)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针刺组比较,△P<0.05

3 讨论

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复杂,病情易反复。《素问·五脏生成篇》“肺之合皮也……肺主皮毛,肺与皮毛内外通应”。肺主皮毛,本病的发生发展与肺脾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脾主肌肉,具有助肺通调水道,通过腠理的开泄排泄汗液以调节水液代谢。脾为肺之母,主肌肉;肺合皮毛,在组织结构上同源,且手太阴肺经循行起于胃,与脾胃相交,故脾胃运化之气血津液上输于心肺,布散精微物质于体表,可滋润濡养皮肤毛发。

随着大量不断深入的研究,中、西医学对本病的发病机制的认识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共同性,中医脏腑肺脾功能失调而表现出的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是特应性皮炎患者中普遍存在的重要基础病机[5]。特应性皮炎作为变态反应类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与IgE介导的免疫反应失常有关[6],其调节失衡时易引起血清IgE及相关炎症因子浓度过高,导致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脱颗粒而释放一系列活性炎症物质,引起皮肤黏膜上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引发皮肤瘙痒、红斑、皮损这类表皮通透屏障功能受损的过敏症状[7]。而皮肤屏障功能缺陷同时会加重其免疫炎症反应[8],形成“瘙痒-搔抓-瘙痒”的恶性循环,破坏了皮肤表皮通透屏障功能。

中医子午流注理论[9]是在《黄帝内经》“候气逢时”理论论述的基础上,取穴以针灸学井、荥、输、经、合共计66个五输穴为主体,结合天干、地支、阴阳消长、五行生克的理论,根据人体脏腑经络与“出井”“流荥”“注输”“行经”“入合”的气血阴阳流注及其盛衰开阖的规律性与节律性变化,制定的一种逐日按时取穴的针刺治疗方法。王毅等[10]采用子午流注针法对心理应激大鼠进行子午流注开穴针刺,结果表明子午流注开穴针刺法较普通针刺对心理应激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功能轴具有向正常状态调控的作用,并能减少其CRH、ACTH、CORT的异常分泌。余平波等[11]通过应用子午流注纳甲法配合针刺治疗,发现子午流注择时开穴针刺较常规针刺在改善轻中度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方面,能显著降低其呼吸暂停指数并能提高夜间最低氧饱和度。大量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疗效研究表明,传统的子午流注针法以其对当日当时开穴的穴位进行刺激,顺应了天地自然中生命体的时间节律性及人体十二经脉气血随时间的盛衰变化规律,进而呈现出较普通针刺更具显著的时间针刺效应优势。结合前期课题组对荨麻疹的子午流注针刺研究[12],本研究选择申时15:00-17:00这一肺经气血流注最弱的时段,对特应性皮炎患者进行子午流注开穴针刺治疗,从而刺激其肺经的气血灌注,增强肺气宣发肃降作用,进而调控津液代谢、输精皮毛的生理特性。通过开展皮肤针叩刺和常规针刺2组治疗方法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子午流注择时皮肤针组和子午流注择时针刺组均能降低患者血清IgE水平和SCORAD评分,且子午流注皮肤针组下降更明显,优于子午流注择时针刺组。这可能与皮肤针疗法的穴位叩刺作用有关。

《素问·皮部论》中说 :“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是机体的卫外屏障,皮部卫外功能的强弱决定了机体脏腑功能的盛衰,成为反映疾病和接受治疗的门户。皮肤科疾病主要发生在皮肤肌肉之间,皮毛作为人体第一道屏障,具有重要的免疫作用,同时在各种炎症反应过程中作为效应细胞和分子介质的网络参与“皮肤免疫系统”,对全身器官和组织的生理机能进行调节[13]。现代皮部针灸、浅刺疗法的研究认为,“皮部”即指人体体表的皮肤和浅显易见的小血管[14],与“皮肤免疫系统”功能有趋同性[15]。皮肤针叩刺皮部相应穴位或经脉,运用“实则泻之”的中医原理,通过对浅表“孙络”“浮络”进行刺激或放血,可刺激体表皮肤上分布的感觉神经末梢,通过针刺信号的传递,调整相应大脑皮质和自主神经功能,实现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途径的形成[16]。这与皮肤针叩刺具有激发经络脏腑功能,疏泄气机升降,调控气血运行,促进周身气血运行的中医原理不谋而合。在针刺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的报道[17]中,有研究者认为针刺可调节参与瘙痒中枢传递广泛的大脑网络,有效抑制活跃的变态反应,起到抑制炎症的作用。

结合本研究结果,子午流注择时皮肤针组和子午流注择时针刺组均能改善患者血清IgE水平及皮肤皮损严重程度、病变范围、瘙痒程度,但子午流注择时皮肤针组具有明显的优势,这可能与皮肤针去宛陈莝、疏泄气血灌注,直接修复皮肤屏障功能的特殊作用有关。

猜你喜欢

子午流性皮炎针刺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清明的雨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野生木耳致植物日光性皮炎4例
空气污染与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慢性光化性皮炎发病机制及治疗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子午流注法治疗妇科疾病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中药口服配合子午流注开穴法治疗失眠31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