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2022-02-28陶媛媛张金兰

吉林中医药 2022年2期
关键词:小青龙汤平喘桂枝

陶媛媛,陈 鹏,张金兰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长春 130041)

中医理论认为,支气管肺炎属“咳嗽”“喘证”的范畴,主要有“痰、热、喘、煽、咳”等表现,因风寒袭肺,致肺不宣通,气不布津,入里化热,风热化燥,燥伤津液,出现咳嗽、咯痰、喘息等症,病情由外到内,由浅入深。临床多以痰热阻肺证最为常见,治疗上主要以润燥化痰,止咳平喘,清热疏风,驱邪宣肺,散寒解表等为主[1]。受年龄因素限制,小儿各器官形态、功能还未发育成熟,免疫力不及青壮年,机体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菌的侵袭,尤其在当下室外空气污染、室内通风不良、气温骤变的状况下,小儿肺炎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渐引起重视。因此,有效改善患儿病情、防治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发病频次和减少西药不良反应,成为目前的治疗重点。现代临床研究表明,小青龙汤在治疗呼吸系统的多种疾病中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2-5]。基于此,本研究以小青龙汤为基础方,辨证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探讨其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5月我科门诊符合支气管肺炎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14岁,平均(9.25±2.81)岁;病程1~9 d,平均(4.25±1.98)d;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14岁,平均(9.12±3.04)岁;病程1~9 d,平均(4.25±1.66)d。2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儿科学》(第9版)中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肺部可闻及较固定的中细湿啰音。胸部X线片示肺部可见小片状、斑片状阴影;也可出现不均匀的大片状阴影;或肺纹理增多、紊乱,肺部透亮度增强或降低。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主症:发热、有汗、咳嗽、咯痰黄稠或喉间痰鸣,气急喘促、鼻翼煽动、声高息涌、呼吸困难、胸高胁满,张口抬肩,口唇紫绀;次症:咽红肿、面色红,口渴欲饮、纳呆、便秘、小便黄少,烦躁不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1.3 纳入标准 1)痰热俱甚,郁闭于肺,符合中医肺炎喘嗽的辨证标准;2)年龄4~14岁;3)患儿服药依从性好,配合治疗与评估;4)患儿家长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排除患有其他肺部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炎等患儿;2)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儿;3)具有肝脏、肾脏等重大脏腑疾病的患儿;4)具有药物过敏史的患儿。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抗感染的基础上加用小青龙汤(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中药配方制剂)辨证治疗,药物组成:麻黄5 g,桂枝5 g,芍药5 g,五味子5 g,半夏5 g,苦杏仁5 g,陈皮5 g,浙贝母5 g,石膏15 g。每剂加入开水 50 mL,分早晚2次温水服用,初诊服剂,以后每3天复诊,治疗7天后随访观察治疗效果。

1.6 观察指标 以治疗的第1天为基准,记录2组患儿的咳嗽咯痰、气喘、肺部啰音持续时间、退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干等不良反应的人数。

1.7 疗效标准 1)当发热、咳嗽、咯痰、呼吸急促、气喘等临床症状及肺部啰音消失,且白细胞计数及体温恢复到正常范围,判定该患儿被治愈;2)若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肺部啰音减少,体温趋近正常范围,说明患儿治疗有效;3)若患儿以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则说明治疗无效。

1.8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 22.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以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1。

2.2 2组患儿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患儿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比较(,n =50)d

表2 2组患儿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比较(,n =50)d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恶心3例,头痛1例;对照组发生呕吐3例,腹痛2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与对照组(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 =0.972)。

3 讨论

小青龙汤出自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已被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之中。原文是“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是中药治疗呼吸道疾病的名方,具有温肺化饮、解表平喘的功效,该药方主要由八味中药构成: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干姜、半夏、甘草、五味子[6]。本研究所用药方在经典配方的基础上加用苦杏仁、陈皮、浙贝母、石膏,减去细辛、干姜。麻黄其性苦温,外可通宣皮毛郁闭,利于通达肺气,内可助降上逆之气,促进肺肃降宣发功能的恢复,能够温通宣肺,疏散风寒来达到止咳平喘、发汗解表的效果[7];桂枝具有化气行水、温经通阳的作用;芍药具有养血和营、活血化瘀、敛阴平肝的功效,可防止诸药合用造成的温燥伤津[8];半夏具有和胃降逆及燥湿化痰止咳的功效;痰盛在中医之中属脾肺虚弱,而甘草性温,善调和营卫,其中有大量的甘草次酸等有效治疗成分,可润肺止咳、补脾和胃、和中益气,对诸药可起到调和的效果,是治疗痰盛、久咳的良药;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具有收敛固涩、生津益气、补肾宁心、镇静安眠的功效,是补阴之药,对肺气不足的喘咳、盗汗、口干、长久泻痢效果甚好,还能预防辛散热燥及耗损肺气[9-10]。陈皮可以健脾顺气,有调脾化痰的用处。在此基础上加用味辛凉的石膏入胃经和肺经,可克制麻黄温热之性,宣肺平喘不助热,具有退热清肺的疗效[11]。上述诸药合用,共奏辛温解表、散寒解表、温肺化饮、化痰平喘之功效。另外,参照现代药理学研究,麻黄中的麻黄碱通过激动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受体,达到舒张支气管的作用;桂皮醇作为桂枝的成分之一,通过提高皮肤血流灌注、增加散热来降低体温,此外,桂枝还有抗菌、抗炎、抗过敏等药理活性;浙贝母祛痰止咳的作用机制是其中含有的生物碱作用于气管的M受体,抑制气管收缩;苦杏仁含有的氢氰酸具有抑制呼吸中枢的作用,从而减轻咳嗽、喘息等症状[12]。邓玲华等研究表明:小青龙汤能显著降低炎性细胞的数目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占比,可减轻肺部炎性细胞浸润程度,缓解分泌物阻塞,修复支气管纤毛间的粘连,并通过抑制Ⅰ型变态反应,有效抑制 Th2 细胞亚群优势反应,抑制急性期IgE及EOS的产生,减轻其介导的气道炎症反应,从而达到平喘止咳、消炎的目的[13]。国内外对小青龙汤在气道炎症、免疫、过敏、气道重塑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示其具有抗炎和保护的临床作用[14]。

本研究结果提示采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2%、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方中的药物从不同作用机理对肺部炎症反应发生作用,可迅速缓解临床症状,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单纯西药治疗。

猜你喜欢

小青龙汤平喘桂枝
平喘止咳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应用效果观察
Systematic review of robust experimental model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or basic research
观察通腑平喘汤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喊魂
我的发现
我用小青龙汤的故事
小青龙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40例临床观察
小青龙汤合一些著名中药剂汤治疗肺部疾病
Big Head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