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中地区台湾长果桑“一年两季”生态栽培技术

2022-02-28曾玉华刘梅秋肖姣娣

西北园艺(果树) 2022年1期
关键词:幼果水肥土壤

曾玉华 刘梅秋 周 静 张 玲 肖姣娣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农林实训基地于2010年引进台湾长果桑进行露天栽培试验,2011年初步挂果,表现糖度高、香味浓、品质好。2017年进行二次果栽培取得成功。现将台湾长果桑在湘中地区“一年两季”生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引种地概况

娄底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降水量1300~1600mm,春季到初夏阴雨天气多,尤以4—7月降水多,盛夏至秋季多旱。全年无霜期265~280天。土壤为沙壤土,pH值6.7~7.2,有机质含量2%。配备水肥一体化设施。

2 台湾长果桑生物学特性

2.1 植物学特性 台湾长果桑是台湾林果专家培育的鲜食果桑良种。喜光照充足环境,在-2~40℃温度范围内均可生长结果,但萌芽开花期不耐寒,如果在此期遭受0℃以下低温会导致减产甚至绝收,所以3月上旬要严防霜冻危害。果实以鲜食为主,口感甜美,带有蜜香,富含糖类、有机酸、花青素、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

2.2 果实经济性状 在引种地,一季果(春果)4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熟,成熟果实呈紫红色,长8~15cm,最长可达18cm,单果质量7~14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6.5%,按每亩定植75株计算,盛产期每株春果可产8~10kg,亩产量600kg以上;采用破眠技术可生产二季果(秋果),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单果质量5~7g,最大11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17%,根据肥水条件不同,每亩可产秋果175~225kg。见图1。

图1 台湾长果桑一年两季结果状

2.3 经济价值分析 台湾长果桑果实较长,采摘更为方便,但果实不耐长途运输,适宜作为观光采摘园果树种植,就地销售,价格可达60~80元/kg。当天未能销售的果实可在冰箱冷藏室贮藏1~2天,也可以加工成果桑发酵酒等加工品。

湘中地区种植台湾长果桑第一季果产量高,但幼果发育期正值枝叶旺盛生长期,容易与幼果争夺养分,导致严重落果,必须采取相应技术措施防止落果;二季果发育期正是湘中地区少雨季节,光照条件好,病害较少,应注意防虫,及时灌溉,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成熟的二季果单果质量略小于一季果,品质较好,可作为特色果品满足国庆节休闲观光采摘需要。

3 台湾长果桑“一年两季”高效栽培

3.1 园地规划与土地整理 选择靠近城镇、排灌方便的坡地建园,避免占用基本农田,避免在工业区附近等污染物排放区域建园。园地选择好后,清除园内杂树、杂草及其他杂物,地势较为平整的地块可全园深翻25~30cm,再用旋耕机将土壤整平。

栽植前按3~3.5m一行打石灰线,在石灰线两边各50cm范围内均匀撒施基肥,每亩撒施腐熟有机肥2~3t、磷肥100kg,15-15-15的复合肥25kg,撒肥后用旋耕机将肥土混匀,并在行间开沟(深35~40cm,宽40~50cm),将开沟挖出的土均匀摊在厢面上,厢面中间稍高于两边以便于排水。

在坡度较大的地块或梯田建园,可以开定植沟施基肥,按3m一行打石灰线,沿线开定植沟(深60~80cm,宽80cm),沟底铺20~30cm厚的农作物秸秆,适当填入表土,再按上述基肥配比与表土混匀施入,最后用底土回填,在行间开沟沥水。

3.2 苗木培育与选择 台湾长果桑繁殖以嫁接为主,一般以湖桑作为砧木进行袋接。为保证苗木长势强旺,一般选择苗径超过1cm且根系强健的壮苗种植。

3.3 苗木栽植

1)栽植时间。在果桑落叶后至萌芽前的休眠期栽植,即12月至翌年2月栽植。如果选择营养钵假植苗,则在5月1日前栽植较理想。

2)栽植密度。台湾长果桑树形开张,树势较强,适当稀植培养低干开心大树形结果有利于缓和树势,保证产量与品质的稳定。肥沃地株行距3m×4m,亩栽55株;瘠薄地、山坡地株行距3m×3m,亩栽75株。

3)栽植方法。栽植时先将苗木保留30~40cm主干剪断,根系保留15cm剪短,并将粗根伤口剪平;然后在定植点开穴栽苗,注意将根系附近用细碎土壤填充压实,栽培深度合理,不可露出根系,也不可过深。栽后浇足定根水。

3.4 整形修剪

1)幼树整形。培养低干开心形。苗木发芽后,选留定干口下25cm整形带内3~4个新梢培养成主枝。待新梢长至30~40cm时掐顶促发二次新梢,再采用同样的方法培养三次新梢,单株能发出结果母枝20条以上,利于第2年结果。

2)1年生树冬季修剪。当年果桑落叶后,剪除枝条顶部的不充实部分,以及位置不当的枝条、徒长枝等。

3)第2年及多年生树夏季修剪。第2年春台湾长果桑开始结果,对长度达到20cm以上的当年生带果枝(结果枝)留5~6叶摘心,有利于防止落果和促进果实发育。

5月下旬采收果实后,对全树喷施500倍液缩节胺抑梢促花芽分化,养树2个月左右,其间疏除过旺枝与位置不恰当的枝条,对生长过旺的枝条摘心或扭枝,抑制营养生长,促进二季果花芽分化,并保证树体结构匀称。7月中旬对全株结果枝保留3~4个芽短截,然后立即全树喷施50%单氰胺(如荣芽等)200倍液,1周后老叶脱落,腋芽整齐萌发,抽生带花序的结果枝,进一步发育成二次果。

4)第2年及以上结果树冬季修剪。在冬季落叶后,即可对全树轻剪,一般对着生二季果的枝条保留基部2~3个饱满芽短截,剪除过密、细弱枝条。

3.5 施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以速效性化肥为主,氮、磷、钾适当搭配。

3.5.1 基肥 桑树落叶后于种植厢面一边离树干40cm开深、宽20cm左右的沟,按每亩1t生物有机肥、50~100kg磷肥、适量中微量元素肥料(按说明书)混合均匀铺洒于沟里,与沟土混匀后平沟复原。

3.5.2 当年种植的幼树追肥 在第1次摘心后开始施肥。没有水肥一体化设施的采用土壤施肥,每隔10~15天追肥1次。方法是:在小苗树干20cm以外开穴施肥后盖土,每株苗施2~4个点,可以采用背负式铲式施肥器施肥提高工作效率。前期以尿素等氮肥为主,20g/株,每亩每次施尿素等速效性肥料5~10kg;中后期施用15-15-15的复合肥,每亩每次施用8~10kg。最后一次追肥不要超过9月底。下雨前施肥或施肥后浇水有利于肥料溶解并利于根系吸收。

如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前期采用氮、磷、钾元素等比例的平衡型水溶肥,中后期采用磷、钾元素为主的水溶肥,施肥液浓度不超过500倍液,每次亩施肥量2~5kg。

3.5.3 栽后第2年及以后结果树施肥

1)催芽肥。对于结果树,2月下旬至3月初萌芽前,亩施15-15-15的三元复合肥15kg,行间开条沟施入。对于生长势强的植株,施肥量可适当减少。如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可使用平衡型水溶肥3~4kg/次·亩,间隔5天施用1次,根据树势强弱施用1~2次。

2)膨果上糖肥。4月上旬幼果迅速发育期,亩施10-5-39的硫酸钾复合肥25kg,并配施硫酸钾5~8kg。如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则使用高钾型水溶肥5~8kg/次·亩,间隔5天施用1次,根据树势强弱施用2~3次。

3)破萌肥。夏剪后(7月上中旬),为促进枝芽萌发抽生结果枝,每亩追施15-15-15的三元复合肥10~15kg,沿行向距植株60~80cm处开条沟施入,覆土并浇水。如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则施用氮磷钾比例一致的平衡型水溶肥3~4kg/次·亩,间隔5天施用1次,根据树势强弱施用2~3次。

4)秋果肥。8月上中旬,亩施高钾型复合肥10~15kg,距离植株60~80cm处开条沟施入。如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施肥,则施用氮磷钾比例一致的平衡型水溶肥3~4kg/次·亩,间隔5天施用1次,根据树势强弱施用2~3次。

3.5.4 根外追肥 无论幼树还是结果树,均可结合病虫防治进行根外追肥,喷洒枝叶与幼果。在幼果发育期喷施氮磷钾平衡型叶面肥500倍液+磷酸二氢钾500倍液;在果实膨大期叶面喷施0.01%芸薹素内酯2000倍液+磷酸二氢钾500倍液或氨基酸500倍液+高钾型叶面肥500倍液,以显著提高果实品质与产量。

3.6 土壤管理 对果园土壤进行科学管理,创造良好的土壤理化性状以利于根系健康。

1)清耕法。对地势平缓的园地,在劳动力充足的情况下,可经常性对果桑园地松土除草,改善根区环境。

2)生草法。采用自然或人工种草覆盖树盘,对于生长过高的草可以采用机械割掉过高的部分,作为青绿饲料为果桑园养鸡补充饲料。

3)覆盖法。一是采用银黑反光膜覆盖,二是采用黑色无纺布或防草布覆盖,二者均可防止杂草滋生,大大减少除草用工,保水保肥。覆盖反光膜还可以增加下部光照,促进果树着色成熟,但覆盖法不适合采用生态养殖的果桑园。

4)药剂除草法。针对大面积园区,如果人力不够,也可以在杂草旺盛生长期到来前,采用草铵膦等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使用的除草剂,分别于4月上旬、6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进行药剂除草,基本能控制草害。如果一季果采收后在桑树下养鸡、鹅等禽类除草,则可不使用除草剂。

5)土壤排灌。湘中地区3—5月份阴雨天气较多,地面容易积水,要经常性清空种植畦间排水沟,保障排水通畅;6—9月份高温干旱天气多,久旱缺水要注意灌溉抗旱,最好设置滴灌等水肥一体化设施满足灌溉需要,同时可以通过滴灌施肥提高施肥效率。

6)深翻改土。在秋冬开沟施肥后,用尖齿耙深翻土壤,不打碎土块,增加土壤通透性,改良土壤理化性状。

3.7 病虫害防治

3.7.1 病害防治 台湾长果桑果实抗病性强,可以大大减少农药施用量。但多雨年份应注意桑椹菌核病、灰霉病的防治。

具体防治方法:每年冬季彻底清园;萌芽后到果实成熟前半个月(湘中地区一般是2月底至4月上旬)根据天气情况每7~10天交替喷施30%吡唑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430g/L戊唑醇悬浮剂1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50%腐霉利或40%嘧霉胺1000倍液对果桑枝叶与幼果和地面仔细喷洒。疏除过密的枝条,合理确定结果枝条数量,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可大大减轻灰霉病等病害的发生。

3.7.2 虫害防治

1)药剂防治。湘中地区主要虫害有蛀干害虫桑天牛,食叶害虫桑尺蠖、桑螟、斜纹夜蛾、野蚕等,危害成熟果实的害虫桑瘿蚊等。

桑天牛成虫可在6—7月晴天中午人工扑杀。对已经蛀入主干的天牛幼虫,可用钢丝插入有新鲜排泄物的虫孔内旋转钩杀,也可向蛀孔注入适量80%敌敌畏或20%氰戊菊酯乳油500倍液,再用黄泥封口熏杀。

对桑尺蠖、桑螟、斜纹夜蛾、野蚕等食叶害虫,可用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虫螨腈悬浮剂2000~3000倍液交替喷雾。萌芽开花期结合杀菌剂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80%灭蝇胺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可以有效防止桑瘿蚊危害。

2)物理防治。每5~15亩安装1台太阳能辐射杀虫灯,可以有效诱杀野蚕、天牛等害虫成虫;在果实成熟期悬挂黄色粘虫板,可以诱杀苍蝇、果蝇;采用蓝色粘虫板悬挂桑瘿蚊。

3)生物防治。在长果桑第一季果采收完毕后,每亩放养1kg左右的青年鸡30只,除了在二季果成熟期集中暂养一段时间外,其他时间都可以让鸡在桑园内放养,减少虫害发生,减少或避免使用杀虫剂。

3.8 果实采摘与加工利用处理 湘中地区长果桑第一季果成熟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果时间持续20天左右,此期天气晴好,利于产量与品质提高;如果时晴时雨,则要在雨停果实表面水分干燥后再采摘,一般不会影响果实风味。二季果成熟期在10月上旬至中旬,持续时间略短于一季果。

台湾长果桑成熟不一致,当果实充分膨大,颜色转为紫红色即说明已经成熟,可用食品级BOPS材质小型透明塑料盒采摘包装销售,也可用1~1.5kg的果篮采摘销售。

猜你喜欢

幼果水肥土壤
雅苒致力于推动水肥一体化
智能水肥灌溉
“水肥一体”新系统 助力增收有一手
阳光玫瑰葡萄幼果被太阳晒红现象的原因分析
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研究
土壤
果树幼果期 注意防控这些病虫害
灵感的土壤
苹果疏花疏果“三步走法”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