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大学科研基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探究
——以南京林业大学白马教学科研基地为例
2022-02-28司红波农春仕孙永莲
司红波,农春仕,孙永莲
(南京林业大学实验室与基地建设管理处 江苏,南京 210037)
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理解和把握当前我国基本国情,洞察城乡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规律基础上,提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应将其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首次高屋建瓴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就是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的,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为目标,通过深化改革,推动城乡融合发展。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国务院相继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先后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出了总体部署及今后五年的阶段性安排。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要求,组织和引导高等学校深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要求高校构建支撑乡村振兴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提升高校乡村振兴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战略支撑。作为农林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农林类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争做助力乡村振兴的先锋部队,自觉担负起历史使命与责任。
1 南京林业大学白马教学科研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1.1 选址与定位
南京林业大学白马教学科研基地(以下简称“白马基地”)位于江苏南京国家农业高新科技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南京国家农高区”)内,深入农村农业发展的“心脏”地带,基地目前占地面积3255亩,距离南京林业大学新庄校区72公里。自2012年开始建设以来,基地坚持以“科技创新、科研展示、技术推广”为主题,以“三新”(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三高”(科技含量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高,综合经济效益高)、“三化”(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为总目标,将基地建设成为国际先进、国内一流,集现代林业科技创新、展示与转化、林业科研、培训与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林业科研、生产与推广示范基地。
1.2 建设过程与发展现状
依据建设目标与功能定位,结合区位特征、地形地貌以及土地利用现状等条件,白马基地规划有树木标本区、设施栽培区、科研示范区、湿地环境区、生产推广区和公共服务区等六大功能区。目前设施栽培区已建成强化育种温室、智能玻璃温室、全光照间歇性喷雾扦插池等设施,满足了基地自身及入园课题组的育苗需求,其中,强化育种温室更是达到了国内同行领先水平,为实现科研试验的精准化、生产的规模化、管理的信息化奠定了基础;树木标本区完成了蝴蝶馆工程建设,用于昆虫学科的科学研究,树木标本区的植物栽植工程计划栽植各类植物680余种,已完成300余种特色树种、200余种竹种的引种栽培工作,累计收集种质资源3000余份。
1.3 远景发展规划
2020年8月18日,南京林业大学与溧水区签订协议,依托白马基地合作共建白马校区和农业科技创新港,南京林业大学白马新校区的落地,将给白马基地的发展带来强有力的支撑和无限的机遇。未来白马基地将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统筹协调校内外林业科技创新平台、资源和要素向白马基地集聚,形成由“打基础、筑平台”的起步阶段,向“引项目、聚产业”的加速发展阶段转变,全方位加强基地在林草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建设。
2 白马基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分析
白马基地所在的南京国家农高区于2019年11月获国务院批复建设,是全国首批、江苏省唯一的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南京国家农高区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优先发展具有较好产业基础的黑莓等优质林果产业、种子种苗产业、林木花卉产业、设施园艺及有机农产品产业等,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美丽乡村+特色产业、美丽乡村+专业大户、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等新型业态,发展以蓝莓、黑莓等农产品采摘为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以农业科技成果展示、科普教育为特色的科教旅游,以红色文化、周园文博为特色的文化旅游,实现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农业特色小镇+美丽幸福乡村”发展形态。
目前南京国家农高区已集聚了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等7家科研单位,科研单位的入驻意味着人才及科教资源质的飞跃,并将为南京国家农高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带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率先实现乡村振兴这一战略目标。
2.1 发挥科技引领优势,助力乡村产业兴旺
现代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从事科学研究,高校科研带动了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白马基地是学校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前沿阵地,是农林生产实践知识产生的中心、科技创新推广的源泉,应利用自身人才和技术的优势积极参与南京国家农高区的建设和服务工作,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实现科技成果和技术的有偿转让。这是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一种新形式,也是大学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一大方向。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白马基地目前已收集建成青钱柳、楸树、马褂木等名贵树种及桂花、海棠、冬青、石榴等园艺树种种质资源库,基地鹅掌楸课题组通过林木细胞工程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一粒种子育一株苗”的传统繁育方式,实现了“给我一个细胞,还您一片森林”的愿景,白马基地在种质资源和种苗培育方面的优势可为农高区林木种苗及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基地现有松材线虫病流行动态与防控项目的长期入驻,并建设昆虫学研究实验中心(蝴蝶馆),此类学科的技术创新将为农业害虫生态防治带来更多技术可能;目前基地已经多次开展田间指导、技术培训班等活动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其中2019年7-10月先后组织三批次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重点指导蓝莓、铁皮石斛等种植户规范化开展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等工作,通过改变传统种植理念,提升种植户的标准化种植和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了蓝莓、铁皮石斛等经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实现提质增效,同时降低了农药和肥料对环境的污染,促进产业生态化发展。
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进农业发展质量提升的同时,农业现代化要求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目前来说,国内对农业产品的销售大多停留在初(粗)加工,产品种类单一,农民对于农产品深度加工意识不强,如面、米、油等,加工链较短,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产品的附加值也得不到提高。此外,农民只顾投身一线种植养殖,缺乏创新意识,鲜有农民去做农产品衍生品,进行农产品二次增值加工,导致产品的附加值无法最大化开发利用。南京林业大学白马新校区落地后,依托学校的食品科学等相关专业,可为当地农产品在包装、宣传、销售以及农产品的精加工及衍生品的开发方面带去更多可能性,学校将积极推进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直接对接当地企业需求开展技术研究,实现科技成果的直接转化;针对以采摘实现旅游的第三产业发展,基地将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帮助企业打造集科普教育、休闲观光、采摘消费为一体的品质化产业园区,真正推进当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协调可持续发展。
2.2 发挥人才培养优势,壮大乡村人才队伍
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是现代高等学校的另一基本职能。高校最大的优势是教学优势,作为一所以林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的多科性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始终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源源不断输送优质专业型高素质人才,这是高校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对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响应。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当前,我国农村人口总体呈现总量不足,青年人才队伍短缺的趋势。主要原因是农村地区产业发育不足,农村人才纷纷转向城市寻找更多就业机会,仍驻守乡村从事种养业的多是些低文化水平中老年人队伍,高层次、高素质人才较为短缺,农村人才综合素质有待提升。针对农村人才的窘迫现状,白马基地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方面针对当地产业开展专项或综合技术培训,白马基地已经多次举办蓝莓标准化种植与造林技术等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林业技术骨干100余人次,未来基地还可针对农民的农业生产、管理、包装、销售等环节开展培训工作,跟踪服务,全程参与,提升当地农业人员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依托学校人才培养的优势,基地可为当地农业发展输送高层次农林专业人才,学校开设有生物学、植物学、病理学、肥料学、土壤学、栽培学和昆虫学等农业相关课程,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农林专业知识,白马基地的实习实践使学生同时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随着未来白马基地与当地企业的深度合作,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向农业,引导学生深入基层,自觉为农村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实现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输送专业人才。
2.3 发挥党建政治优势,促进乡村生态文明
生态宜居,是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民生需求,实施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目前农村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环境治理任重而道远。农村普遍存在垃圾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农村居民自身生态意识较为薄弱,对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责任感、参与意识不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较为漠视,总体来说农民的生态意识有待加强。农林大学以其学校性质和专业特点决定了其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相联,林业高校可通过推动区域林业产业重组、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林业提质增效,提高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等措施,自觉承担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独特使命。
党的建设是统一战线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美丽乡村建设应以党风引领乡风民风,以党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白马基地党支部以“健康溧水”、“美丽乡村”建设为背景,与北京市中伦文德(南京)律师事务所党支部、溧水红色李巷与白马镇石头寨村李巷党支部三方结对共建党支部,尝试高校、企业与基层党支部携手党建工作的新形式,多次组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普法、野生动物保护宣传等活动,提高了百姓生态保护意识。未来白马基地将继续拓展与基层党组织的深入交流,发挥党建的纽带作用,充分运用高校科学技术优势,积极参与乡村绿色生产、垃圾分类、环境治理、水污分流、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建设,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农村。
3 结语
从“安吉共识”到“北大仓行动”再到“北京指南”,新农科“三部曲”已经全部唱响,未来农林院校将会以新农科建设为契机,优化农林专业新布局,加速推进农林人才的供给侧改革,将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紧密关联,助力脱贫攻坚提供“高校智慧”,服务生态文明战略,发挥农林院校的特色优势由“绿”向“美”到“强”转型,为早日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