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老年人力资源开发路径问题探析
——以周口市为例

2022-02-28李晓想

现代农业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劳动力老年人资源

李晓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100070)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 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大背景下,加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举措,势在必行。

周口地处豫东南,是人口大市、农业大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周口市常住人口为9026015 人,60岁以上占比19.75%,65岁以上占比15.18%。老龄化程度明显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量人口流动等原因,当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大多是老年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程度更为严重。有效开发农村老年人力资源对稳住当地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实现农村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条件

1.1 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显著

2020年8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发布《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报告》预计到2025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5%,保守估计新增农村转移人口在8000万人以上;农业就业人员比重将下降到20%左右;乡村60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达到25.3%,约为1.24亿人。周口辖下市县农业富余劳动力众多,是劳动力资源输出大市。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改变了当地农业农村人口的年龄结构,导致农业农村老龄化速度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地新农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有效开发利用农村老年人力资源,对适应当前农业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促进新时代农业农村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1.2 农村低收入群体较多

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周口是河南省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区域之一,十县一区中,有5个国家级贫困县,2个省级贫困县。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及社会组织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截至2019年末全部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但农村老年群体数量较多,仍是当地政府时刻关注的重点人群之一。目前,大多数农村老年人生活的来源主要包括退休金、个人存款、儿女补给和劳动收入。由于我国的农村养老金起步时间较短,老人得到的养老金数额较少,不能满足日常的开支。农村农民收入长期处于收支基本平衡的状态,许多人到了老年基本上没有储蓄。另外,部分老人子女由于自身经济条件限制和外出务工等原因,难以给父母提供经济上的支持。诸多因素影响下,农村老年人要维持正常的基本生活需求还是要参加劳动,在当地农村凡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基本上都在从事劳动。积极有效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对于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3 农村老年人自身条件和意愿

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稳步提升,医疗条件改善明显,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5 岁到2019年的77.3岁。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人民身体素质明显增强,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0 岁,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显著提高。据了解,在当地许多农村老年人身体状况良好,精气神十足,并有积极参与劳作的愿望。参加农村社会劳动,能有效增加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到自己有事可做,在劳作的过程中收获快乐,提升自己的存在感,自实现自身价值,能够身心愉悦,延长健康寿命。

2 农村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2.1 缺乏政策保障和支持

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善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法规体系,特别是对广大农村老年劳动力参与劳动相应的政策支持。《周口市人口发展规划(2020—2030年)》指出要充分发挥老年人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作用,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但缺乏落实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一揽子政策依据,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工作难以落到实处。目前根据我国现行的城镇职工退休年龄,男职工60 周岁,女职工55 周岁。对于一些特殊的职业,如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职工55 周岁,女职工50 周岁就达到了退休年龄。由于缺乏放宽退休年龄限制的具体依据,许多企业也出于对用工成本、用工风险等方面考虑,年龄歧视问题普遍。特别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年龄稍大一些就很难找到接收单位,即便找到务工机会,由于相应各项保障政策的缺乏或不完善,工作中一旦出现诸如工伤、医疗等纠纷问题,基本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因而大部分年龄稍大的外出务工人员不得不选择回乡,造成大量人力资源闲置。

2.2 缺乏组织引领

在广大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没有法定的年龄限制,基本上有劳动能力的人员都在从事农业劳动,活到老干到老的现象普遍。2020年周口市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小麦播种、收割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9.8%、99%,玉米播中、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91.7%、94%。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提高,农业劳动逐步实现由依靠人力畜力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的转变,农村改变了以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模式。机械化耕作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使很多人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一些有意愿、有能力的老年人劳动力以地缘、血缘关系自发组织起来在附近找事做。但农村没有劳动力市场,缺乏组织引领,老年劳动力难以及时找到活源,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另外一些乡镇企业、小型作坊及土地承包者在急需劳动力时又不能及时找到合适人员,影响当地经济发展。

2.3 技能水平较低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增加。但对农村老年人而言,受教育程度仍普遍较低。在当地,相当一部分人老年人年轻时基本上就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知识水平、技术能力、思想观念等方面与我国现代新农村建设人才要求相差较远。国家发展老年教育,把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鼓励社会办好各类老年学校。目前在农村基本上没有老年大学及针对性的培训机构,从事农业生产也多凭借有限的知识、技能和既往的经验,受诸多条件限制,难以挖掘自身的创造潜力、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重要作用,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要求。

2.4 思想观念束缚

尽管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不断加快发展,但仍有一些旧观念、旧思想的影响着农村老年人。很多人认为农业劳动是一种仅靠力气的简单劳动,从事农业活动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行,别人怎么做就跟着怎么做,不需要高深文化知识。他们对于农业新科技、新机械认识不到位,学习新型种植、养殖等各种技能的氛围不浓,“麦茬豆、豆茬麦”的传统农业种植模式依然普遍。同时“人过四十不学艺”的思想还有一定的影响力,以自己年龄大,学东西不容易为借口,拒绝各种学习。再者由于农村年轻人外出务工,老年人在家照顾孙辈现象普遍,也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他们要花费大量精力照顾家庭及孙辈,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提升自己。

3 农村老年人力资源开发路径及措施

3.1 完善各项保障制度

农村老年人特别是60-69 岁的农村低龄老年人是当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这些低龄老年人大多具有知识、经验、技能的优势,身体状况良好,发挥余热和作用的潜力较大。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他们参与当地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作用,增加农村劳动力的有效供给。按照国家统一安排,在逐步完善城镇职工退休年龄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做好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特别是大龄群体外出就业的制度保障,切实有效保障他们在工作中的养老、医疗、工伤等各项权益。同时鼓励具有技术特长的老年人在职业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延长其工作年龄,充分发挥其在知识、智慧、经验等方面积极作用。

3.2 加大宣传力度

强化思想引领,努力转变传统社会观念。好学不怕根基浅,只要举步就不晚。习近平总书记说:活到老,学到老,要把学习作为一种兴趣、习惯、精神需求,倡导全民学习,打造学习型社会。要做好宣传,让学习之风吹进乡村角落,营造学习知识、技能的良好社会氛围,让他们老有所学。提升他们在加大、加快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对自身潜力、条件的认知,并有效传达老年人力资源的独具的优势和价值,激励他们实现自我价值,满足发展需要,实现老有所为。加大政策宣传,认清开发农村老年劳动力资源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村振兴的需要,消除社会上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村老年人外出或就近选择再就业的歧视偏见。积极引领带动社会各界认同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为老年人再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3 大力发展农村老年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是拉近老年人与当代社会发展距离的重要措施。针对农村老年人的实际状况,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培训在内容上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让农业科技真正下乡,提升农村老年人的科技能力,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帮助老年群体掌握农业机械的实际操作技术,紧跟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快的步伐。在培训形式上,可通过现场指导、播放宣传片及开发“互联网+”新技术设计适合老年人学习的广播、电视节目,搭建手机软件平台等,提高老年不断参与、接受教育的意识。

总之,做好农村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提高内生发展能力,发展产业、参与就业,依靠双手勤劳致富。当地政府、社会及其他组织要结合实际,制定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具体政策,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打好组合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人员保障。

猜你喜欢

劳动力老年人资源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