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心加油干 一起向未来

2022-02-28辛怡丽牟将

宁夏画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中卫银川市高质量

辛怡丽 牟将

“银川市将全力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安排部署,以苦干实干践行首府担当,确保经济体量始终保持在全区50%以上,在全区各项事业中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做好表率。”自治区人大代表、银川市市长赵旭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2022年,银川市将在项目建设、“三新”产业、园区改革发展、防范化解风险4个方面重点发力。在项目建设上,已全面启动“项目攻坚三年行动”、“五比”活动,谋划项目716个,年度投资923亿元,产业项目数量占60%。3月、9月分别组织第一、第二批项目集中开工,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到位资金、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分别增长10%。在“三新”产业上,紧盯宝丰储能电池全产业链示范项目3月份开工,力促中环50GW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中钢年产2万吨特种石墨等项目年内达产,“三新”产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在园区改革上,银川市正在抓紧出台园区高质量发展意见,推动在考核激励、利益共享、亩均产值上求突破,工业类园区工业用地产出强度增长10%以上,功能性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8%以上。在防范化解风险上,今年将预算安排化债资金64.6亿元,继续化解存量债务。“一企一策”推进国企债务风险化解,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行为及金融乱象,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

银川市将围绕“科学化防污治污、系统化节水增效、全域化保护修复、源头化减排降碳”4个方面纵深推进绿色发展,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决贯彻“四水四定”原则,严格落实“双碳”“双控”目标,加快制定“一河一山”保护修复方案、碳达峰实施方案,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保障黄河长治久安、资源节约集约化利用等重大任务。狠抓“五权”改革,在用水权、土地权、排污权、山林权、碳排放权入市交易取得更大成果,加快绿能开发、绿氢生产、绿电应用,争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

2022年,银川市将重点在3个方面求突破。改革方面,大力推进“放管服”、要素市场化配置、财税金融、社会治理等领域改革,全面完成国企改革3年行动任务,激发市场活力。开放方面,依托中阿博览会、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中国(银川)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公铁物流园五大开放平台,加强区域合作、东西协作,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营商环境方面,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便利化争先进位行动,全面优化政策、政务、市场、法治环境,确保营商环境便利度始终保持在全国一流行列。

同时,银川市将在“构筑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上着力,广泛开展“百场万人”大宣讲,引导各族党员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五个认同”。开展“结对子”“一家亲”等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的民族联谊活动,促进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各行各业联动创建,持续擦亮“凤城儿女一家亲、民族和美共筑梦”品牌。

此外,银川市将坚持一手抓城市建设,一手抓乡村振兴,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事业建设,扎实办好年度民生“十心实事”,抓好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推进城市更新,加快疏堵提畅、海绵城市等工程建设,实施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切实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等老百姓关心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银川市将大力弘扬“严细深实勤俭廉+快”工作作风,全力推行“五个到群众中去”工作方法,切实增强抓好第一要务的“六个能力”,形成马上就办、大抓落实的浓厚氛围,确保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二季度“双过半”、三季度稳固向好、四季度夺取全胜。

此外,赵旭辉建议,借鉴外省区“强省会”战略的经验做法,出台支持银川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三新”产业扶持、能耗配给、专项债分配、基本公共服务转移支付等方面对首府给予支持,以更好发挥银川引领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自治区人大代表、石嘴山市委书记王刚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深入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充分体现了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充分体现了努力建设先行区、建设美丽新宁夏的使命担当,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总结工作实事求是,目标任务坚定明确,政策举措扎实有力,是一个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好报告,也是一个高举旗帜、求真务实、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

王刚表示,石嘴山市将结合实际,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把自治区两会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落实好,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进一步细化措施、完善机制、狠抓落实,汇聚起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着力打造先行区建设排头兵,加快谱写美丽石嘴山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王刚建议,综合考虑石嘴山资源枯竭型老工业城市实际,在重大产业项目、资金投入、要素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自治区人大代表、吴忠市市长王学军表示,刚刚过去的2021年,吴忠市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2022年,吴忠市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四大提升行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继续建设美丽新宁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王学军说,2021年,吴忠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先行区建设取得新成效。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3%,2年平均增长7.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9.8%,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王学军表示,2022年,吴忠市将重点在5个方面发力。吴忠市将全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把稳增长放在最突出位置,把抓好重點产业、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作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抓手,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保持调结构、转方式、换动能的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严格产业准入标准、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工业园区优化升级。

吴忠市将全力促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全力改善生态环境,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等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黄河过境断面水质Ⅱ类进Ⅱ类出,工业危废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全力增进民生福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四大提升行动,努力提高群众生活幸福指数。

自治区人大代表、中卫市委书记张利表示,将通过重点推动实施产业兴市、生态立市、乡村振兴、惠民富市、依法治市等战略,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及美丽新宁夏作出中卫贡献。

“中卫作为黄河入宁第一站,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我们必须增强上游意识、展现上游精神、扛起上游责任,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及美丽新宁夏中走在前、作表率,加快建设先行市和美丽新中卫。”张利说。

他介绍,中卫将大力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高水平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宁夏枢纽,争做西部数字经济领跑者;加快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推动旅游景区数量品质“双提升”,把中卫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稳步发展新材料产业,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再突破;积极发展功能农业,培育枸杞、奶牛、肉牛、富硒果蔬4个“舌尖上”的百亿级产业集群,着力打造3个国家级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再造西北功能农业新优势;全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进一步延长产业链,稳妥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推进产能更绿、产业更新;在抓产业的同时,大力实施创新强市,不断激活动力,助推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他表示,中卫要深刻汲取 “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中宁县北部山区非法采矿”等教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保障黄河长久安澜、强化环境污染治理、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加大植绿增绿力度、高效节约集约用水,保护好“母亲河”,建设天蓝地绿水美的美丽新中卫。

据介绍,中卫将全力打造西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示范市、西部宜居宜业示范市。“欲达目标,奋进为要。我们将全力抓好项目建设、狠抓干部作风建设、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为加快建设先行市和美丽新中卫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张利说。

自治区人大代表、固原市市长冼国义表示,进入乡村振兴阶段,固原市以实施四大提升行动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上台阶。并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统领,聚焦建设南部水源涵养区和宁夏副中心城市目标任务,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负重赶超闯新路。

冼国义说,固原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体讲就是做到“五个着力”。一是着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紧盯“三类人群”,常态化、精细化开展“四查四补”,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二是着力加快发展高质高效农业,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健全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体系。三是着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5年行动。四是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活力、善治、文明”乡村。五是着力加强基础组织建设,夯实筑牢战斗堡垒,为促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针对如何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冼国义介绍说,固原市力争短期在“点”上有关键突破、中期在“线”上有显著成效、长期在“面”上有重要成果。一是重点抓产业,加快培引龙头、延长链条、打造集群,重点招引一批旗舰型龙头企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二是突出抓项目,围绕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乡村振兴、城镇建设等6个领域,建设400个总投资800亿元项目。三是坚持抓生态,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目标,更高质量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四是着力抓改革,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推进“四权改革”,构建资源有价、使用有偿、交易有市、节约有效的制度体系,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转化增值。

(文字源自人民网、新华网,部分图片为资料图)

猜你喜欢

中卫银川市高质量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汪建邦的书法作品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银川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初见成效
西北干旱地区生态治理中适生乔木选择初步研究
中卫,一座城和它的美好
“我们发展云计算靠的不是补贴,而是市场机制”
宁夏中卫古生物化石资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