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融发展与科技创新:出版强国背景下数字出版新动向
2022-02-28李彪 曹时雨
李彪 曹时雨
【摘 要】数字化是出版业不可逆转的潮流,无论是人工智能的加速落地,还是云计算、5G、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加速创新,都在为社会发展注入技术逻辑。2021年我国出版业顺应变革趋势,在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上表现亮眼。智能应用从机进人退转向人机协同,场景应用由单屏阅览走向多感官调动,内容从科普拓展至出版全域,营销从产品入网升级为品牌入网,最终实现从内容供应向综合服务的深度转型。出版业未来应继续借鉴优秀经验,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目标,努力为建成新时代的数字出版强国贡献力量。
【关 键 词】数字出版;深度融合;科技创新;智能出版
【作者单位】李彪,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曹时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ZD319)。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02.007
互联网及其衍生技术似乎具備将现实世界一切二进制化甚至智能处理的能力,融合出版刷新了我们对出版实践的认知与想象。一方面,数字游戏、在线教育等出版新形态在为出版带来高额创收时,似乎也稀释了既有理论的解释力;另一方面,出版业的深入发展与创新成为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经路径。2021年,数字出版融合创新的变革形势明晰、建设经验亮点突出,以此为鉴可更好地解决数字出版强国建设的路径难题。
一、出版业融合创新发展新形势
数字出版强国建设正逐步迈向深度融合,其纵深发展位于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历史方位中,立足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飞速革新,面临国内需求增长与国际环境变幻的双重考验。在新形势、新变局下,2021年我国出版业继续坚持融合创新,形成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生态。
1.守正创新:出版强国的时代方位
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文正式发布,明确提出到2035年我国要建成文化强国[1],可见文化建设在社会综合发展中的重要性。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出版业处于基础地位,书刊、音像制品等出版物是人类思想文明的物质载体,出版业的繁荣发展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更加丰富优质的精神食粮。
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的《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不仅进一步明确了出版业持续繁荣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数字出版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未来五年,出版业发展须以此为指导,巩固主流思想舆论,提升内容与服务的供给能力,适应新兴技术与产业变革,努力构建深度融合发展、科技创新突破的数字出版强国。
2.变局加速:技术驱动的前沿变革
数字出版不等于数字平台的出版,而是自互联网出现以来社会技术创新带来的出版变革;数字技术在出版中的体现,也绝不仅是二进制存储的优势与多媒体化的表现形式。网络及其衍生技术有其偏向性,从超文本到人工智能最大的变化是改变了印刷时代大规模复制的生产逻辑,出版业正从同质化的单向传播走向个性化的多方交互。因此,理解技术是出版变革的应有之义。
科技进步是出版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当下社会正从简单的数字化迈向智能化,5G、物联网、区块链、元计算等新技术不断迭代并日趋成熟,科技创新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实践。新形势下,出版强国建设应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推动融合发展不断提质增效。“十三五”时期,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应用贯穿出版业变革始终,数字出版精品频出,数字出版在现代文化产业中的新兴地位也得以确立[2]。实践表明,新技术的应用大有可为。出版业“十四五”规划继续明确要实施数字化战略,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引领作用,这表明科技创新仍然是未来的建设之重。
3.使命升维:多元增长的新兴需要
数字出版的边界扩展极大拓宽了出版业的版图,但同时也带来差异性,数字游戏、在线教育等新产品形态无法全然照搬数字图书出版的经验。数字时代多元增长的新兴需求赋予了出版业更多的使命,使出版从狭义的专业知识生产走向更大范围的内容服务,其产品运作、产业布局都需要更加专业的实践指南。
当下的出版研究成果同样体现出这一趋势。本文抓取了出版领域的9本重点期刊在2021年发表的学术研究类文章(共2153篇),通过词频分析,得出位居前20的高频词汇。见表1。
由表1可知,在出版发展的大前提下,学术研究正走向不同的细分区域:一是期刊尤其是科技期刊建设受到高度关注,科技传播成为当下出版业发展的重要议题;二是学界和业界围绕图书与阅读展开了众多研究,图书出版仍然是出版业的立身之本;三是出版与文化、新闻传播等领域高度关联,类似研究不在少数,体现了出版业的文化属性和其在数字时代的边界拓展;四是研究高度关注深度融合与数字化的最新动向,时代特征鲜明;五是教育成为2021年出版业议题的黑马,无论是在线教育还是出版业自身的人才培育均拥有较高的热度。未上榜的关键词也体现了出版业的扩展趋势,如服务(71次)、版权(66次)、乡村(36次),均表明出版业务不再局限于内容产品的出版发行,同时转向综合服务。
4.风险加剧:疫情下的国际合作
疫情初期,封闭管理、居家隔离导致线下购书遇冷,实体书店的经营成为一大难题。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国出版“走出去”面临更大困局,全球供应链几乎中断,仓储与运输成本大大增加。中国出版对外传播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中华文化海外影响力的重要方式。2021年9月,第28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成为疫情以来恢复实体图书展会的先行者。BIBF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宣传中国精品出版物,成为展示中华文化的一扇窗口,促进了世界出版的交易与交流。与此同时,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也得到了积极推进,中国同巴基斯坦、新加坡等国家签署了备忘录,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整体来看,疫情之下,中国出版业危与机并存[3]。
二、2021年中国出版业融合创新亮点
2021年,中国出版业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国际形势不稳定带来的增长下行压力,继续逆势上扬。《2020—2021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全年收入达11781亿元,同比增长19.23%[4],不仅整体形势向好,而且涌现了一批走在建设前沿的新经验,为“十四五”时期出版强国与文化强国建设奠定了良好开局。新亮点主要体现在人机融合、感官融合、内容融合、机制融合和效能突破五个方面。
1.从机进人退到人机协同:智慧创新驱动人机融合
智慧化是数字化的高级阶段,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技术的不断成熟落地,出版业的智慧转型也逐步成为常规操作,既提升了内容生产、校对、分发的效率,又使得进一步深入分析用户数据成为可能。但人工智能在出版行业的应用不是简单的设备更迭,而是通过技术深度激活人的效能,实现人机协同与交融。这里的人既包括生产者也包括用户,未来的智能出版应是以智能技术与装置为底层架构的知识沟通与服务生态。
2021年,出版实践在智能创新与智慧转型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人的作用。一方面,智慧出版为生产者服务,机器人写作、智能校对、智能翻译释放了编辑的创造力,提升了编辑的工作效率。如2021年4月升级上线的智搜(Giiso)写作机器人,不仅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一步提升了行文流畅度,还具有自动改写、素材推荐、智能化检测与纠错等辅助功能。对专业编辑而言,智搜可成为灵感来源和风险监测工具。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的写作机器人集“5G智能采访+AI辅助创作+新闻追踪”多元功能于一身,在迅速出稿、时效抢鲜的同时减轻了记者重复劳动的负担,使其能够专注于复杂的内容创作,由此实现了机器对人生产力的激活。另一方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出版业更好地识别用户,满足用户需求,实现更高效的市场分析与分发。现有实践中,有的出版企业选择入驻平台,通过第三方获得用户画像与数据资源。但这一方式不仅不够精确,而且用户数据颗粒感不足,同时受制于平台。有的出版企业选择自建平台,如2021年7月,重庆新华书店集团以社群为依托的“新华优享”营销平台上线,基本实现了智能化运营;2021年10月26日,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下属人民邮电出版社与华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二者在信息与通信技术、知识传播、人才培养、生态建设等方面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技术公司的入场,为智能出版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总之,数据已成为新时代的“石油”,智能化用户解读仍将继续发力。智能技术最终将形塑人人互联、万物互联的智慧生态,人工智能应用将贯穿出版的全环节。因此,出版企业应积极布局智能化发展,行业间也应加强技术联合。
2.从线上阅读到虚实交融:场景创新迈入感官融合
传统出版迈向数字出版不仅是信息介质的改变,还在于场景的革新。现阶段,互联网所具备的多媒体与移动传播特质,使得出版物以更加多样的方式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借助手机等智能设备,人们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或娱乐,这不仅是对日常生活的变革,也给出版业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无论哪一种形式的数字出版物,都应该高度注重与用户使用场景的契合,积极调动用户感官,打造沉浸式体验。而沉浸式传播的最终趋向是“元宇宙”,数字出版物集群将为人们创造出时空重塑、感官高度调动的虚拟空间。
在感官融合领域,2021年出版实践的一大关键词是“耳朵经济”的继续发展。听觉的对象不再是音乐与广播台,阅听结合正成为图书消费的新潮流。2021年发布的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超过三成(31.6%)的成年国民有听书习惯,其中选择移动有声APP平台听书的比例较高(17.5%),微信听书与智能音箱也是重要渠道。多样化的移动应用使得阅读高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伴随性、碎片化甚至匹配情绪成为听书的一大优势,声音未来甚至有望成为主要的传播介质[5]。
此外,声音还展现了极强的融合能力,不同场景的听书消费亦有不同。有数据表明,2021年有声书传播的两大主要时空场景分别为晚上的卧室和白天的家庭起居空间[6]。私密化的家庭环境为个体化的音流体验创造了空间,而交通工具上的有声阅读则展现了更强的陪伴感。未来,基于场景的视听内容适配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除此之外,VR/AR技术在出版业的应用同样不断拓展。2021年1月,全国首部非遗口述AR图书《了不起的非遗》第2辑正式出版,收录了大量非遗传承人的一手口述资料,用户可通过扫码直接观看,新技术的融入已十分自然。同年4月,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童心向党·百年辉煌”系列绘本之《光明》,围绕绘本内容制作了全景视频,读者戴上VR眼镜即可体会革命烈士宋振中的狱中生活,沉浸式的体验极具感染力。目前,VR/AR技术在出版中的应用渐趋常态,而且逐渐由童书领域、专业教育领域走向日常生活体验,可穿戴设备极大拓展了人类的全方位感知边界[7]。
3.从数字形态到数字精神:科学创新赋能内容融合
科学技术类精品内容的出版对科技强国建设意义重大,但科学与内容的结合不应局限于专业出版领域,理解与应用科技也是社会发展繁荣的必然要求。可以說,科技已成为出版各领域无法忽视的议题,不仅为数字出版赋形,也为内容融合赋能。随着大科普时代的来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边界将逐渐被打破[8],科技正成为一种内核贯穿于内容融合全域。未来,出版界应以科技期刊、科普图书、科学类融媒出版物为抓手,继续传递科学精神,普及科学成果,宣扬科研成就,以科学为魂,以创新为魄,推进内容体系的深度融合。科技期刊建设在注重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应与产业发展、成果转化相结合,逐步融入公共知识体系。
在科普内容出版方面,融媒体科普正成为新的战场。2021年11月,《博物》杂志副主编开设的抖音账号“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获赞过亿。可见,科普不再是过去理解的小众门类,专业知识也能点燃爆款。抖音平台推出的“DOU知计划”也在不断发力,致力于知识的普惠。形式多样、表现灵活的知识产品将成为融媒时代内容消费的新风尚,科普图书不仅是科技与人的桥梁,也是内容融合的先驱者。2021年的科普图书出版进一步关注人的需求,体现人类的创新精神,图书内容也逐渐由割裂走向交融。
科学创新为内容融合推进保驾护航,其中,5G与区块链技术表现亮眼。一方面,5G网络加速部署为出版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高速只是5G应用的初级形式,未来更多模块还将在实践中落地生根。另一方面,新著作权法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昭示着版权保护的必要性与复杂性,而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契合了版权保护的需求。2021年底,中央网信办等17部门公示了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入选名单,政策支持将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利好。在具体操作上,2021年大量数字艺术品与其他作品以非同质化代币作为凭证实现线上交易,不可伪造、交易可追溯是其显著优势,区块链版权保护也由设想稳步走向落地。
4.从产品入网到品牌入网:跨界创新引领机制融合
出版企业走向深度融合不仅体现为产品高度入网,也关乎其自身融入网络。正如卡斯特所言, 互联互通的网状关系是信息时代的基本语境[9]。可以说,数字化社会就是一张大网,只有联合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因此,出版企业应建立更灵活的机制,积极谋求跨界合作,成为深度嵌入社会网络的节点。
鼓励跨界融合,推动数字出版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相加相融,也是出版业“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工作要求。一方面,传统出版企业可通过与商业平台合作,进一步突破圈层。平台的渠道优势与社交属性倒逼传统出版机构机制融合,不再停留于打造产品品牌,其本身也成为可接触、可交互的IP。如2021年世界读书日之际,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字节跳动联合推出了100集大型文学专题片《文学大家说》,同时邀请莫言、阿来、朱德庸等多位作家入驻平台,实现了跨平台播出。《文学大家说》将严肃的文学叙事与个体的生命体验相结合,拉近了出版社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小红书发起的“后海北岸·学人计划”,邀请知名高校的学者共同创作,在吸引用户关注的同时不放弃学术坚守,凸显了严谨专业的出版理念,形成了知识传播的一道景观。与此相比,出版社直播售书则稍显被动。2021年9月27日,在平台的大量注资下,网红主播刘媛媛1元售书引发了书业震动,饱受诟病。另一方面,业务扩展也是出版企业的一大策略。向外突破、拥抱蓝海市场不仅有利于出版企业创收,还增强了出版产业链的活性。如2021年12月4日,机械工业出版社与新华网联合出品的中国古建系列文创产品在博鳌首发,将中国古典园林这一文化精粹以拼插模型的方式向公众呈现。出版企业进行文创生产不仅具有先天的资源禀赋,还有助于自身品牌更好地对外宣传。如中国出版集团在2021年9月7日与云南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双方将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产业上展开合作。这不仅拓宽了中国出版集团的业务范畴,也提升了出版机构在社会中的影响力[10]。
5.从内容供应到综合服务:理念创新激活深度转型
出版业融合创新不应局限于内容出品,还应主动将知识普惠于民,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推动社会进步。2021年,出版业勇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命,在技术驱动下不断进行内容融合与机制融合创新,以此实现深度转型的效能突破。
基层文化建设是2021年出版业效能突破的发力点,各地政府秉持文化惠民政策,加大对农家书屋等设施的投入,着力扭转乡村阅读率显著低于城市的困局,在实现物质脱贫的情况下进一步实现“精神脱贫”,以此带动乡村文化振兴。如2021年广东汶村镇政府与广东新华发行集团共建的汶村自助图书馆获评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年度优秀案例,该图书馆集图书借阅、数字阅览、视听服务、综合活动空间于一体,被称为“心灵疗养院”,其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迈向数字出版强国的时代新征程
在新时代建设背景和新形势下,2021年出版实践亮点突出,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同样明显,如技术应用表面化、服务意识不够深入、跨界合作话语权不足等。因此,建设数字出版强国必须克服现存问题,牢记使命,矢志创新,勤于实践,求新突破,真正实现出版业于内于外的深度融合。
1.使命为重,铸造数字时代文化强国
未来的出版实践与建设,须明确文化强国的内在导向。数字时代的出版业发展不仅意味着产业层面的收益提升,也关乎精神文明的建设。出版人要始终牢记行业初心,不断生产高质量的出版物,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与社会凝聚力的打造。文化是润物细无声的内在力量,社会发展必须形成立场坚定、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内核。因此,以融媒体出版为抓手的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精品佳作的出版与普及势在必行。
2.创新为要,构建技术应用共同体
科技创新是数字出版强国建设的要点,创新成果由全出版业共享,创新过程也应由全出版业共担。就创新逻辑而言,技术开发必然超前于出版实践,新技术应用不可能一蹴而就,从而导致部分出版实践中应用技术的困难,解决方式是构建技术应用共同体。
在出版业实践中,技术的应用呈链条状: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和行业重点实验室位于技术的上游,具备技术先期开发与行业引入能力;大型出版企业、行业应用平台与转化中心位于技术的中游,定位为行业内的技术落地探索者,为后续实践提供工具或有益经验;出版机构则处于技术下游,更多关注技术的具体应用,同时将新需求反馈于研发。因此,不同主体要找准位置,顺应技术的发展曲线,加强技术联合。
目前,技术应用难题往往出现在最后一环。一方面,技术應用者无法主动掌握技术,技术理解壁垒造成了使用困局;另一方面,由于需求反馈不通畅,上下游的利益常常不相通。为此,技术使用者要加强技术学习,在实践中既要克服畏难情绪,防止错失新技术红利,又要克制不当应用和盲目追求技术。既有的实践表明,技术应用的最佳状态是人机协同与交融,用技术激活人的创造力。出版业不仅要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也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数字出版的技术创新一体化服务。
3.实践为先,以优秀产品带动全局发展
在出版实践中,实践是创新的根源与抓手,不仅能发现操作中的问题从而反馈于科研,还能洞察传播效果,评估数字出版产品是否真正契合读者需要。因此,数字出版体系建设始终要以实践为先,力求打造一批符合时代特征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第一,以主题出版、重大出版工程等为重点,把握需求的主次矛盾;第二,发挥优秀作品、出版企业、数字出版平台评选的示范作用,形成行业标杆与标准体系;第三,要脱虚向实,防范纸上谈兵与恶意炒作,真正将技术从概念转化为实践,从而带动出版业全局发展。
4.角色之辨,理解時代进步的共创本源
从传统出版到融合出版,从机构创新到万众创新,数字出版强国应是民众高度参与知识创造及知识体系互相联结的时代。一方面,借助大数据与智能分析,用户的个性需求成为宝贵资源。出版业应加强对用户需求的挖掘,洞察市场的变化,从而生产出与文化繁荣、文明建设需求高度契合的优秀出版物。另一方面,从受众到用户的转变本身就意味着主动性的增强,未来个体创作的效能定会进一步激活。出版机构掌控技术只是发展的一个阶段,将来,智能技术将如同互联网一样在用户间普及,用户智能生产将进一步激发数字出版的共创价值,这一过程也将给出版管理带来不小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汇聚亿万人民力量的宏伟蓝图:“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记[EB/OL]. (2021-03-19)[2022-01-0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4667835340900067&wfr=spider&for=pc.
[2]张新新,杜方伟. 科技赋能出版:“十三五”时期出版业数字技术的应用[J]. 中国编辑, 2020(12):4-11.
[3]乌尔里希·贝克. 风险社会:新的现代性之路[M]. 张文杰,何博闻 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8.
[4]聚焦数字化发展 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展示最新技术成果[EB/OL]. (2021-10-28)[2022-01-01]. https://www.yangtse.com/zncontent/1713393.html.
[5]喻国明,杨雅,李彪. 新传播时代图书消费新势力分析:来自《2021新青年阅读报告》[J] . 现代出版,2021(6):65-69.
[6]姜泽玮. 内容、形态、场景与满足:移动新媒体有声书的用户使用研究:以移动应用“微信读书”与“微信听书”为中心[J]. 出版科学,2021(5):31-40.
[7]李彪,刘泽溪. 聚合与重塑:2018年我国智能媒体发展观察[J]. 出版广角,2019(3):29-32.
[8]姚利芬. 当今科普创作及出版的三大转向[J]. 出版发行研究,2021(1):71-74+84.
[9]曼纽尔·卡斯特. 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M]. 周凯,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0]中版集团与云南省人民政府战略合作[EB/OL]. (2021-09-15)[2022-01-01]. http://www.cnpubg.com/news/2021/0915/559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