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视角的高质量出版人才能力体系建设

2022-02-28孟轶李景玉

出版广角 2022年2期
关键词:高质量数字人才

孟轶?李景玉

【摘要】文章基于文化强国、出版强国的背景,分析了高质量出版人才是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资源和主体性力量,论述了出版人才应该拥有由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所构成的政治素质,由精品策划能力、高水平编校能力、专业化印制能力、全媒体营销能力、国际化出版传播能力所构成的业务能力,以及由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所构成的数字能力。最后指出,高质量出版人才能力体系是以政治素质为引领,以业务能力为主体,以数字素养为关键的一整套内涵丰富、动态演变、与时俱进的能力体系。

【关  键  词】出版人才;数字出版;出版创新;出版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出版

【作者单位】孟轶,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李景玉,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9.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02.002

出版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在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出版强国是文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出版强国的建成,“出版强国建设是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前提和基础”[1]。实现出版高质量发展,要以“高质量出版人才”为关键抓手,从出版人才能力体系建设方面下功夫。

人才高质量发展是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和组成要素,决定着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层面,没有出版人才的高质量发展,就没有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出版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为人才能力培养体系建设尤其是出版人才思想政治能力、业务实践与业务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导向指引和价值遵循。

立足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新变化、新趋势和新格局,提升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成为各行各业人才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使命。作为数字经济和数字治理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字出版,作为新兴数字职业群体的数字出版从业者,更要自觉提升数字化适应力、胜任力和创造力,由此,由数字化催生的创新能力,也成为高质量出版人才能力体系的重要组成。

一、作为出版强国关键性资源的出版人才

《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指出,加强出版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措施之一,需要发挥出版高层次人才工程作用,培养造就一批出版领军人物和出版家;加强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重点打造理论和实践7类人才,建设新时代出版人才矩阵;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与内容生产规模相适应的编辑、审核队伍;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等为导向的出版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激励机制;深化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推进实施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畅通数字出版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渠道,健全完善继续教育培训和职称评定的长效机制;加强出版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学学科体系[1]。上述出版人才工程、出版人才类型、网络出版编辑、出版职称改革、出版学科建设五个方面的任务,都指向培养、打造、服务、提升高质量出版人才队伍,进而为出版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治理提供智力资源和人才支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并强调在“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出版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具有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出版人才培养可以进一步促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文化强国建设[2]。在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新发展阶段,出版工作迫切需要服务好国家发展大局,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迫切需要提升出版内容建设水平和服务供给能力;迫切需要加强出版人才培养,以推动实现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治理水平。唯有如此,方可为更多文化精品的制作、生产和传播提供载体、渠道和阵地,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更加厚实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智力资源。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出版事业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出版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才建设贯穿于出版强国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和各环节。我们要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战略思维规划出版人才工作,用战略眼光审视出版人才工作,把出版人才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作为贯彻落實出版强国战略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工作,切实优化顶层设计,实现统筹协调和系统推进。

高质量出版人才是出版强国建设的主体性力量,无论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抑或人民群众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是高质量出版人才发掘、选择、传播文化产品以及文化产品润物细无声的结果。高质量出版人才是出版高质量发展的主体,无论是出版产品的策划选择,出版物的精雕细琢、编辑加工,出版物的印制装订,还是出版物的运营销售,都离不开高质量的出版人才,都是高质量出版人才基于科学理念、制度并开展正确实践的结果。

二、基于“三个能力”的高质量出版人才能力体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十四五”时期的高质量出版人才建设,“需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教育,推进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发挥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等高层次人才工程作用,培养造就一批出版领军人物和出版家”[3]。“增强‘四力,是对新兴出版人才建设的最新要求和最高标准。”[4]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新时代出版工作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健全完善出版人才能力培养体系,以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四力”要求,加强出版人才思想政治能力,提升其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出版人才队伍,形成新时代出版人才资源的核心竞争优势。

立足新时代,作为宣传思想阵地重要守护者的出版人,要掌握新知识,开阔新视野,注重知识更新,注重创新驱动。一方面要具备娴熟的出版业务能力,在策划、编辑、校对、印制、发行等业务环节方面拥有专业化、精益求精的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要具有数字意识、计算思维,持续增强数字适应力、胜任力和创造力,掌握数字技术原理,不断探索数字技术应用场景,以终身学习的态度持续强化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

1.政治素质——高质量出版人才能力体系的特质

政治素质是高质量出版人才队伍的必备特质之一,是编辑出版队伍“政治过硬”的必然要求。加强出版人才的思想政治能力,就是以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作为出版工作的“定盘星”[5]。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作为出版队伍筑牢思想防线、增强把关能力的理论指南,要求出版工作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是以“两个共同思想基础”为出版工作的政治方向;党性原则是出版工作的根本原则;“二为”方向是出版工作的基本方针;以人民为中心是出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效益首位是出版工作的基本遵循;弘扬主旋律是出版工作的崇高使命;讲好中国故事是出版工作的国家担当[6]。

(1)提高政治判断力

关于提高政治判断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国家政治安全为大、以人民为重、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本,增强科学把握形势变化、精准识别现象本质、清醒明辨行为是非、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的能力。出版作为党的宣传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出版调节活动还是出版治理活动,都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出版导向,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内容导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出版事业事关社会文化思想导向,是党舆论工作的重要阵地。而判断力是出版人才思想政治能力的底线。出版人才能力体系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为基本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阵地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强化内容质量保证和技术应用安全意识,形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守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判断力,引导人们遵循正确的价值导向。

(2)提高政治领悟力

关于提高政治领悟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对党中央精神深入学习、融会贯通,坚持用党中央精神分析形势、推动工作,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文化、出版的新理念、新战略和新举措。从媒体融合战略到媒体深度融合战略,从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到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从网信战略、文化科技融合战略到精品化战略等,都彰显了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出版发展规律认知的逐步深化过程。《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2018年11月)更是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的高度,围绕出版工作、聚焦出版工作,为新时代出版工作的加强和改进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如何领悟这些战略部署的精神,怎样真正领悟中央政策文件的精神,是出版人才政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量出版人才政治意识是否过硬的重要标志。对“为什么要融合、如何融合、如何深度融合、怎样将融合从‘相加到‘相融再到‘深融”“何为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如何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新型文化业态、新型文化消费模式”等问题的思考和领悟,将直接影响和关涉对这些重大决策部署的执行质量和执行效率。政治领悟力体现了出版人才在业务实践中的政治素质和理论自觉。高质量出版人才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出版工作重大决策部署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巩固意识形态和宣传文化阵地的必然选择,是意识形态属性作为新时代我国文化产业本质属性的必然要求。

(3)提高政治执行力

关于提高政治执行力,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经常同党中央精神对表对标,切实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不折不扣抓好党中央精神贯彻落实。出版人提高政治领悟力,必须深入领会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贯彻党中央精神体现到出版事业重大战略、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做到思想上重视,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行动上有力。随着新的数字技术在出版行业的广泛应用,出版业态逐步转型升级为“纸质+线上”的数字化、智能化、多样化形态,增强对以新媒体为传播载体的数字资源的新形态和服务类型的把关,可扩展出版人才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内涵。

2.业务能力——高质量出版人才能力体系的主体

业务能力是高质量出版人才能力体系的主体要素,是“本领高强”在编辑出版队伍的体现和要求。出版业务能力是出版人才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具体体现,新时代的出版人才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才能为出版物的深度加工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优秀的出版人才要有卓越的策划能力、挖掘优秀作品的能力、提升稿件质量的能力、面向读者制作传播的能力。其中,挖掘优秀作品的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因为作品是衡量人才的最终标准。出版专业素养能力,包括但不限于选题策划能力、编辑校对能力、印发能力和营销能力。培养既熟悉专业出版知识,又掌握现代数字出版技术,同时善于经营管理和产品策划营销的高素质复合型出版人才队伍,是出版单位在新兴出版市场占据优势地位的关键。

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来看,出版高质量发展是指由投资驱动、要素驱动为主转向以创新驱动为主的发展,这一方面要提高要素生产率,提升信息、知識、数据、智力等新生产要素的比重,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另一方面要依托创新驱动,对内革新传统出版流程,对外拓展出版产品服务,以新的创意、新的内容、新的形态、新的技术、新的传播、新的用户体验来推动出版业走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下面就高质量出版人才的业务能力体系简要予以分析。

第一,精品策划能力是高质量出版人才业务能力的核心所在。尤其对策划编辑而言,其选题策划能力,从微观来看,是其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其在出版企业、出版产业生存、立足和发展的标志性能力;从中观来看,关系到其所在编辑室、出版分社或出版单位的图书产品结构、产品质量和产品效益。高质量发展的标准要求出版人才不断提升选题策划能力,强化优质作品的发现能力,推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出版精品力作和“品位健康、品质优良、品类丰富”的出版生产服务体系“两个重要支点”[7]的构建和完善。

第二,高水平编校能力是“制作精良”对编辑出版队伍的能力要求,是工匠精神在编辑职业中的集中体现,是出版人才专业能力素养的基础性、基本功要求。发现优质选题之后,最考验出版人才的就是审稿、校对能力,对书稿中存在的篇章布局、表述问题、封面设计、版心设计等方面提出针对性、专业性的建议、意见并进行妥善处理,构成了高水平出版人才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国家新闻出版署连续多年对图书、期刊质量进行“质量管理”年度专项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内容质量、编校质量、三级审稿责任制、责任编辑制度、责任校对制度、“三校一读”制度等,检查结果定期进行公布;出版物若检查不合格,将会影响责任编辑的职称晋升、评优评奖甚至职业资格延续。

第三,专业化印制能力关乎出版内容的呈现形式,也是“制作精良”在印刷领域的体现和要求。关于印刷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印刷业“十四五”时期发展专项规划》指出要“加强全印刷领域思想政治引领和专业素质提升”,“建设爱党报国、敬业奉献、结构合理、能干善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8],并规划了全印刷智库、人才评价评奖体系和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三项重要内容。印刷能力是包含印刷设备、材料、技术和技能等多位一体的能力体系,印制人员需要分别针对不同的出版物形态,提升分众化、专业化印刷的能力。比如主题出版物的印刷保障能力,需以系统思维综合调用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印制资源来加以保障;中小学教科书的印刷对环保型纸张、环保油墨、装帧技术的要求,明显高于普通出版物;涉及应急印刷业务时,时效性、高质量、保密性的要求较之一般图书产品会更加凸显。

第四,全媒体营销能力是新时代发行人员全媒体素质的具体表现,也是“求实创新”在出版营销领域的体现和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传统媒体以外,线上媒介如微信、微博等平台稳步发展,新兴流量如短视频、在线直播等信息传播平台不断涌现,营销渠道、载体、形式呈现多元化、网络化趋势。出版人才营销能力体系建设,关键在于出版人才具备数字营销的意识,具备“线上+线下”的全媒体营销能力,既能充分理解传统出版物的数字营销转型,跟进数字出版营销渠道建设,又具备“流量敏感”意识,能挖掘网络营销的新渠道和新热点,开展出版产品的销售工作。出版营销转型的路径有二:一是转化型,即原有传统出版渠道的转化,包括出版物的多元、融合出版,以及营销人员提升数字营销能力;二是原创型的数字出版营销渠道的建设[9]。新的营销背景要求出版人才具有新媒体把控能力,将线上思维和融媒体运作融入营销工作中,成为具有融合思维的全媒型营销人才。

第五,国际化出版、传播能力是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的时代要求,是新时代赋予出版人才的重要使命。高质量的出版物是赢得世界话语权最重要的工具[10]。随着中国出版“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以及中国出版国际传播能力的不断提升,出版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方面的作用更加彰显。为进一步增强我国出版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出版为载体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让世界更好地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需要出版人才挖掘优质内容,提升翻译质量,拓展“走出去”的渠道。

3.数字素养——高质量出版人才能力体系的关键

基于创新视角,高质量出版人才能力体系的关键因素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传统编校印发能力会进一步丰富内涵、提高标准、强化要求;其二,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作为出版人必备的创新能力将会提上日程;其三,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与传统出版业务能力的有机融合、深度融合,将催生和促进新时代高质量出版人才能力创新体系的形成。

随着出版业走过“数字化、碎片化和体系化”[11]三个发展阶段,编辑出版人才队伍的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也经历了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积累和增长。在较早的阶段,有学者基于实践经验总结,提出了坚持“读书、实践、总结、出好书”[12]的编辑素养提升路径,也有学者提出了“跨学科知识、跨媒体技能和多元化思维”[13]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出版人才素养体系,还有研究人员从融媒体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了“学科升级、人才引进培养机制、人才管理制度与规划”[14]的人才能力培养模式。而最近对出版人才能力体系、素养体系有较大启迪的是《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其中规定“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数字社会公民学习工作生活应具备的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创新、安全保障、伦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质与能力的集合”[15]。出版人尤其数字出版人是数字经济领域的新兴职业群体,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是新时代出版业高质量发展赋予出版人才队伍新的使命、新的要求和新的任务。高质量出版人才应具备的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数字素养。近年来,随着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社会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作用和赋能,我们可以看到,数字技术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不断拓展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学习、数字工作、数字生活、数字创新等应用场景。数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区块链、5G、VR/AR等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使出版理念、运营管理、载体形式、傳播与运作程序、服务模式发生变化,全球出版产业迎来转型升级,为出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创新动能。技术的赋能作用,贯穿出版产品研发、形态设计、营销转型、流程重塑等出版转型的各环节;技术的学习、把握和运用,融汇于出版机构编辑个人、编辑室、出版分社或出版单位整体转型的三个层次。高质量出版人才需要不断建立、更新数字技术知识体系,学习、理解和掌握数字技术原理,为数字技术和出版业的深度融合做好知识储备和素养积累。如学习AR技术,理解“3D模型库、AR编辑器、输出展示系统”的技术原理,掌握并运用《出版物AR技术应用规范》行业标准。再如,学习知识服务,掌握“政策引擎、产品引擎、信息引擎、技术引擎和智慧引擎”[16]作为其动力机制,理解“知识资源采集、清洗、加工、标引、计算、图谱、服务”的知识服务流程,培训和应用《新闻出版知识服务知识资源建设与服务工作指南》国家标准,等等。

第二,数字技能。出版人才的数字技术技能(简称“数字技能”),是指基于自身所掌握的数字技术原理,将技术原理应用于出版事业和出版产业,进而提升出版发展和治理水平的能力。前述出版业务能力之中,每种能力都可以和数字技能相结合,进而进化出和演变成新的、数字化的出版业务能力,这里重点阐述两点。

其一,产品创意能力。前述选题策划能力是编辑出版能力的核心所在,而出版实践中大部分编辑在接到作者的稿件素材以后,下一步的思维便是进入“三审三校”环节,其思维间隙欠缺一环,即将稿件素材“做成什么样的产品?”在收到作者稿件素材之后、步入作品审校程序之前,编辑应该基于数字意识,植入一个“产品创意”的环节,即考虑对稿件素材进行何种加工,且基于何种媒介,做成何种产品等,而非直接将其默认做成纸质图书。产品创意能力是高质量出版人才必备的能力,也是出版人数字技能的重要标志和体现。

其二,数字场景应用和复制能力。关于场景应用,《规划》提出要大力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6],《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则提供了数字技术与出版融合的诸多应用场景。由此,编辑要持续加强新兴技术与出版全产业全流程的紧密结合,使得VR/AR出版物、知识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与出版需求和应用场景精准匹配,推广互动式、服务式出版应用场景,打造数字出版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关于场景复制,技术赋能出版创新应用就是复制和放大正面效应,最小化负面效应的过程。这就需要依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宣贯工作,赋能新兴技术创新应用与延伸。《规划》还明确提出建立高质量标准体系,推动出版标准工作提档升级。因此,出版发展和治理亟须认知和理解相关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在出版工作中的应用场景,推动新兴技术应用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通过数字出版技术应用的规范性和标准化来化解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不断复制和迭代数字技术在新兴出版领域的应用场景。

三、结语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锚定出版强国的远景目标,繁荣发展出版行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离不开卓越、高质量的出版人才队伍。高质量出版人才队伍建设,是事关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先导性、战略性工作。实现出版理论人才、骨干编辑、校对人才、数字出版人才、印刷发行人才、知识产权人才、出版国际化人才隊伍的高质量发展,要以出版人才队伍的能力体系建设为核心和关键。基于创新视角、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出版人才能力体系,是以政治素质为引领、业务能力为主体、数字素养为关键的一整套内涵丰富、动态演变、与时俱进的能力体系。

|参考文献|

[1]郝振省,宋嘉庚. 从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看“十四五”时期出版业的发展指向[J]. 现代出版,2021(5):5-10.

[2]邬书林.坚持高质量发展服务创新型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出版强国建设[J].中国出版,2021(1):5-9.

[3]国家新闻出版署. 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S]. 2021.

[4]张新新. 人工智能引领新闻出版转型升级:2018年数字出版盘点[J]. 科技与出版,2019(2):44-54.

[5]张养志. 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意识形态主阵地建设[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1(1):1-4.

[6]张养志.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国化的新论述[J]. 科技与出版,2021(10):5-20.

[7]张新新. “十四五”教育出版落实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思考:基于发展与治理向度[J]. 出版广角,2021(24):32-39.

[8]国家新闻出版署. 印刷业“十四五”时期发展专项规划[S]. 2021.

[9]张新新. 出版转型的体系性思考与理论建构[J]. 中国编辑,2020(9):54-59.

[10]邬书林. 关于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 出版参考,2019(1):1.

[11]廖文峰,张新新. 数字出版发展三阶段论[J]. 科技与出版,2015(7):87-90.

[12]周莉. 浅析出版人才素养培养[J]. 出版广角,2020(14):52-54.

[13]黄先蓉,刘玲武. 媒介融合背景下出版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J]. 出版广角,2015(13):13-15.

[14]李薇. 融媒体时代复合型出版人才高质量培养发展探析[J]. 出版广角,2021(16):31-33.

[15]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S].2021.

[16]张新新. 知识服务向何处去:新闻出版业五种知识服务模式分析[J]. 出版与印刷,2019(1):1-5.

猜你喜欢

高质量数字人才
人才云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