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教育“情境+思政”教学模式探究

2022-02-28尚天钰

甘肃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理论依据模型构建高校思政教育

尚天钰

【摘要】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关键,因为思想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其教学方式与其他课程教育相比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近年来,高校思政教学途径逐渐多样化,尤其是情境教育法的融入,为思政教育带来了新思路。本研究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适时采用“情境+思政”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发挥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情境+思政”教育模式;理论依据;模型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獻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0463(2022)02—0014—05

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政治任务,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现代化人才、推动我国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时代以来,青年人的认知视域逐渐多元化,而全球化与网络信息化也冲击着大学生的传统价值观念与社会责任意识。因此,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显得格外突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适时采用“情境+思政”教育模式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的实现。

鉴于学术界目前对“情境+思政”教育模式还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界定共识,因而本文主要对“视域融合”与“情境教育法”两个关键概念加以梳理。

1.视域融合。德国哲学家、当代诠释学大师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把“视域融合”作为其自己思想体系的核心,在此基础上,建构出其影响重大的诠释学理论体系。“视域”,又称视界、视野,原意是地平线。伽达默尔认为,“视不仅仅是眼睛在看,眼睛对客体的一种端详与观察,它更是在时间流逝中历史地看,融入过去、现在和未来地看。”[1]“视界是指人的前判断,即对意义和真理的预期。”“视域”是非封闭的、灵活多变的、开放的。当主体在“视域”中运动时,“视域”会因主体的变化而变化,当下的主体视域可以扩容过去的视域和他人的视域,这样就会产生“视域融合”。视域融合,本意是指两条地平线相交融的一种状态。各种变动着的小视域交织在一起,碰撞并融合,便形成一个大视域。小视域往往受到多种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局限而有限性与差异性,通过与他人视域的协调、融合,能克服诸多小视域的片面性。这种视域融合是永无止境的,可以使人的视域在“对话——理解”中扩大并趋于无限[2]。

2.情境教育法。所谓情境教育法,说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或引用以形象为主的、有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促使学生理解教材知识,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乃至身体机能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是在体验中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来说,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对社会生活场景进行提炼、加工后,作为形象素材影响学生。近年来,也逐渐出现了心理情境运用于教学的尝试。心理情境相较于传统的具象情境,具有主观性、互动性、渗透性与可控性的特点,更强调个体对客观环境的认知与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育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达到调节认知、触动情感、激发动机的作用,促进精神氛围与物质条件的协调统一[3]。

基于视域融合的“情境+思政”教育模式,是通过创设情境,把学生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融合起来的一种教育模式。而其理论基础,不仅包括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理论,还包括马克思的人与环境辩证统一原理以及现代心理学的无意识理论与情境观理论。

1.人与环境辩证统一。马克思在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辩证论述中明确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4],这一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情境教育法的根本理论依据。一方面,人在具体的实践活动都可以改变自身所处的环境。马克思在当年评析机械唯物主义环境论时说:“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5]因此,为了顺利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6]。在充分认识学生本身客观情况之后,教师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建出这样的理想思政教育环境:学生因为喜欢而自愿接受教育,教师因努力有所获,而乐此不疲;另一方面,环境对人具有反作用。一个人生活在一定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环境的制约与影响。但是,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其正向或负向的引导取决于外在环境的性质。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殊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创设的情境有利于学生更加有效地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并将其不断内化,使所学知识内化为实践思想和行为实践。

2.无意识理论与情境观。无意识理论认为,人类的心理包括显现的意识与无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通过营造和谐、愉快、亲近的互动心理氛围,并创建具有情绪感染力、艺术表现力和理想召唤力的教育环境,同时运用滋润、感染、渗透等一系列间接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及行为产生影响,以增强学生的无意识,满足其最细节、最本原的需求,进而达到教育目的。情境观则认为,学习应与实践相结合,知识是一种动态的建构与组织,需要知识个体与环境实现交互[7]。

实际上,近年来许多高校已经尝试将“视域融合”“情境教育法”融入思政教育中,以实现教育主体、对象、内容之间的“对话—理解”,并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基于视域融合的高校思政情境教育的开展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改善的空间仍然很大[8]。

1.教师创设的情境单一。与传统教学相比,有效的情境教学对教师要求更高。主要表现为二,一是需要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认知层次。二是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与教学实践,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也就是说,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最难的是教师对学生所处状态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但是目前高校的情境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情境在维度上具有单一性与固化性,与学生的视域交叉有限,无法在学生心中构建起个性化的、恰当的心理情境。这种由单一维度的情境教学所产生的外部刺激及其感知,无法与学生过去的经验、体会等内部认知变量相结合,也就无法丰富学生的意义世界,难以达到改变学生思想认知和实践行为的目的。

2.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反观如今的高校思政课堂,我们发现存在一个矛盾,即明确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性与高校思政课没有受到应有重视的矛盾。究其原因,主要是思政教师创设的情境只是基于自己一方的生活世界、知识结构与教材文本之间的“视域融合”,而学生对于思政教材的理解则是基于他们一方的另一种“视域融合”。这两种融合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范围,但差异性仍然很大。要使“教”与“学”的主体都参与到情境教学中来,使两种不同的“视域融合”,则需要从深度、广度上寻找学生视域与教师视域之间的最大公约数。然而,目前的高校思政课堂大多仍由教师主导,“教”与“学”双方都是功利地完成相应的任务,造成创设的情境相对刻板化。在大部分的思政课堂上,教师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氛围而创设教学情境,创设目标单一而盲目;学生仅仅为了参与而参与,并没有深层次思考。看似热热闹闹的背后,实则是学生并没有真正投入到思政课堂中去,完全处于一种“游离”状态,没有发挥情境教学应有的作用,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3.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不仅需要教師和学生两大主体的相互配合,还需要配套的基础设施、教育体制、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支撑。长期以来,思政课作为公众眼中纯粹的理论课,在开展形式上鲜有创新。大部分学生甚至教师都认为,思政课堂理应是严肃、刻板、枯燥的,所以对于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关部门对思政课程建设的支持力度也相对较小。在课程安排上,高校思政课被规定只能在教室里进行,课时安排也十分有限,使得教师利用情境教育法的空间狭窄。无论是行为情境,还是现在被普遍运用的心理情境,都需要基于教育主体、教育对象与教育内容的视域融合契合点和一定的现实基础。如此,学生才有充足的空间去感悟和实践,从现实中汲取灵感。这一过程就需要高校在思政课程体系设置、配套资金供给、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予以支持。但众多高校仍未进行上述具体设施的完善,导致情境教育难以推行。究其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两点:其一,由于对于政治思想教育的特殊性与视域融合的特殊性理解还不够,导致在管理体系的设置上缺少体现;其二,管理工作者对于如何构建、如何积累视域融合的教学模式所需要的配套措施,还不太了解。由于缺少相应的具体设施保障,部分教师为了实现情境教育形式而淡化了课堂知识的生成,盲目强调情境创设与学生积极参与,而忽视了必要的学理性,导致思政课堂变得华而不实。

基于视域融合维度的高校思政情境教学,需要精心选取情境,以引发情感共鸣;认真设计教学问题,以启发学生思考;完善配套机制建设,以保障情境教育效果强调思政教学内容生活化、深度感和实效性,以实现视域的融合与拓展,让思政教育的目标真正落实。

1.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缩短心理距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其首要目的是通过各种积极健康的引导措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缩短教育主体之间的心理距离。思政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趣味性越浓厚,该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就越强,活跃课堂氛围的效果越好,学生的参与度越高。这种参与在视域融合的视角下来看,就是在教师视域和学生视域中寻找“最大公约数”。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脱离原有的思想桎梏,转变视角,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通过情境创设构建出思考空间与学科知识网络。上海多所高校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创设出“互联网+思政”的情境教育模式,通过线上资源营造良好学习氛围,通过线下师生交流创设心理情境,以情感为纽带,使学生达到最佳的情绪状态,从而大幅度降低对思政教育内容的抵触情绪[9]。但是,对思政课的教育情境进行创新并不是一味地追求趣味性,这一点需要反复强调。我们之所以在视域融合这一哲学理念下谈情境教育法,就是为情境教育法中强调“对话——理解”的哲学意义,避免让我们的情境教育“变了味”,防止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如果这样的话,就会让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的方向偏离原定轨道,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创设在不断与时俱进的同时,必须注意把握好情境的本质是在于“对话——理解”,而不是增加“趣味性”。情境教育的情境创设,努力追求使其尽量接近达到最佳的“对话——理解”效果的“临界点”,促进师生视域最大限度融合。

除此之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任务,具有长期性与发展变化性,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创新绝不是一时的应对,而是高校思政情境教学开展的具有哲学高度的长期策略。

当然,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也应该积极参与思政学习活动。作为教师,虽然不可能全然把控这一过程,但通过一些手段、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教育效果。

2.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高校思政情境教育活动的一个关键点,就是教师必须切实落实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理念,并保证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贯穿整个学习始终。如此,视域融合的意义才能够真正在体现。

首先,必须落实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理念。虽然我国的教育理念中一直主张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但是由于升学压力的长期存在,导致绝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的学习都是被的。这种现象导致学生的角色意识产生模糊,对于自身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认同度不高。高校思政课不仅需要通过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需要逐步引导其学习意识完成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学生置身于教师在引导其发挥学习主体性后创设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中,其情绪与感知会不同程度地活跃起来,有助于其能动地理解、体验和感悟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促使其对自身的意义世界的建构进行完善。

其次,保证学生学习主观意识的发挥。基于视域融合维度的思政情境教育,不仅是为了让学生的情感融入情境,更需要学生在情感的体悟中增强自身的思辨意识,并通过特定的情境启迪学生的灵感。例如,一堂思政课的主题是当今世界的恐怖主义,如果只是简单讲述恐怖主义组织的类型、现状,难以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这并非完全是因为学生不感兴趣,而是没有恰当的情境促使对学生现有的认知形成冲击。如果改变传统讲授方式,创设心理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国内外恐怖主义带来的危害,学生便会在潜意识中思考恐怖主义的定义、恐怖主义的危害与抵制措施,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

3.完善相应配套机制建设——拓宽教育空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情境教育法与传统教育方法相比,具有很大优势。但情境教育法不是任何时候、任何内容都适用的万能办法,运用时还是需要考虑一些特定的条件。离开这些特定的教育环境和条件,情境教育法就会成为形式主义,华丽而空洞。

首先,作为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主体,教师的学科素养与管理水平十分重要。教师不但要有优秀的人格素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较强的情境创设和情境的驾驭能力。由于该种思政教学方法具有特殊性,在此方面的师资投入与教师培训便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需要通过人才引进与系统培训,使思政课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情境教育法引导学生实现对已有的“视域融合”进行突破和扩展,促使其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习惯和能力。如此,思政教育的德育功能才能充分彰显。

其次,师资力量得到保障的同时,情境教育空间的拓展理应与之配套。思政情境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宽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融入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中选择能够锻炼其思维方式的学习路径。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育主管部门与各所高校应该给予大力支持,提供充足的财力、物力,为创设真实情境和心理情境打好物质基础。学生要充分发挥学习主体性作用,除了教师创造条件外,学生相应的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如果仅仅将情境的创设当作一种课堂教学开展形式而缺少相关基础条件的支持,情境教育的效果便难以实现。这就需要教务处、学生工作处等多个部门共建共享,为情境教育的实现提供实践空间。在实践和思想条件都具备的基础上进行多元视域的融合教育,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政教育的育人优势。

参考文献

[1]克里斯托弗·道森.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兴起[M].长川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183.

[2]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209.

[3]何娅瑢.论语文教材观与情境教学法的关系[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08):7-9.

[4]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5]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4.

[6]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4.

[7]李吉林.情境教育:一个主旋律的三部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8]琚亮.基于视域融合的情境教学[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5(11):38-41.

[9]丁建国,焦小炜.“互联网+”背景下全媒体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1(03):82-85.

編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理论依据模型构建高校思政教育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不良网络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影响探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基于云计算的大学生移动学习模型构建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课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受控主体合法预期保护的理论依据研究
高中物理解题的模型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