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绘本走进传统节日教育

2022-02-28田生芳

甘肃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大班幼儿绘本

田生芳

【摘要】绘本是一种融趣味性、艺术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书籍,幼儿园大班利用绘本进行传统节日教育,不仅能使幼儿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陶冶幼儿情操,还能帮助幼儿学习语言,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文章从绘本的素材筛选、活动拓展、应用建议三个层面进行论述,详细阐述利用绘本在幼儿园大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大班幼儿;绘本;传统节日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02—0115—04

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幼儿园大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引导幼儿了解传统节日风俗、感悟文化之美,能让幼儿感知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厚内涵和无穷魅力。而绘本图文并茂,是幼儿非常喜欢的阅读载体。利用绘本,落实幼儿传统节日教育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利用绘本在幼儿园大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1.线上线下有效结合,拓展绘本筛选途径。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学前教育可选择的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除了传统教育资源增多外,互联网上也涌现出许多适合于大班教育的资源。幼儿教师在挑选绘本时,应将之纳入到考虑范围之内。纸质绘本以图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其优势在于能让幼儿根据自身情况仔细观察绘本内容,从而实现个性化学习;电子绘本的优势在于能够将静态的画面以动态的方式呈现出来,增强了绘本内容的动态性,更容易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因此,在筛选教学所用的绘本时,幼儿教师应综合考量纸质、电子绘本的特征,综合筛选。在为幼儿挑选传统节日相关的绘本时,要将线上筛选与线下筛选结合起来,有效拓展绘本阅读素材选择的范围和深度[1]。对于线上阅读素材的筛选,通常的做法是:教师可以在某购书平台和检索绘本的APP软件中,以“传统节日绘本”“大班幼儿”作为关键词,查找适合幼儿阶段的绘本素材资料。同时,通过发起和组织问卷调查,参考大家对大班幼儿进行传统节日教育时绘本选择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作为教师筛选绘本的主要参考。线下的筛选则主要通过走访书店、图书馆、社区绘本藏馆,进行实地调查统计。仅除夕和春节这两个节日的绘本素材,教师就可以收集到《小年兽》《门神钟馗》《快乐过年》等优秀的绘本,为幼儿园大班的传统节日教育带来了丰富的绘本教学素材。

2.全面考虑,精选优质绘本。绘本资源的筛选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由于近年来绘本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的趋势,幼儿教师在选择时需要考虑到国家、文化背景、主题、适用年龄等多个方面,同时要注意绘本内容的质量。并非每一本高分推荐的绘本都适合幼儿园大班教学,在仔细阅读收集的绘本以后,笔者发现部分绘本的高分评价有些名不副实。比如图片过小、内容不够生动、页数偏多、文字偏密,甚至有的绘本没有调整好图片与文字的比例,前一页全部是图片,后一页全部是文字,图片和文字以两极分化的状态存在等现象[2]。这样的体会很容易削弱幼儿的阅读兴趣,让幼儿误认为阅读绘本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因此,笔者从绘本的图片、文字等角度综合考量,筛选出画质优美、内容丰富、文字精炼的绘本资源,作为传统节日教育的首选素材。

3.丰富题材,开阔阅读视野。综合考量当前市面上的绘本,幼儿教师不难发现,绘本资源的细分越来越明显。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将绘本划分成不同类型,绘本也不是只有阅读型一种,甚至出现了搭配动手操作素材的绘本。面对琳琅满目的绘本资源,幼儿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选择主题相应的题材,并尽量通过组合不同类型的题材来达到开阔阅读视野的目的。对于相同的节日,若用不同的绘本辅助教学,会让幼儿有不一样的收获和体会。在筛选绘本素材时,笔者会有意识地博采众长,集合多个绘本的优点,让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传统节日。比如,在介绍中秋节时,笔者选择了《伊伊的中秋节》《中秋节的故事》两本绘本。前者主要讲了主人公伊伊在中秋节那一天与朋友一起制作和品尝美味的月饼,在晚上一起快乐地游览灯会,绘本将中秋节的节日风俗以故事的形式展示给幼儿,但这篇故事并未讲述中秋节的来历。而《中秋节的故事》这本绘本则将中秋节的传说娓娓道来,正好弥补了前者的不足。由此,笔者引入多本绘本,完成知识层面的互补,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开阔了幼儿的阅读视野。

1.亲子阅读,营造温馨氛围。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家长对幼儿成长状况的关心程度越来越高,大部分家长也愿意主动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安排,学习正确亲子相处的方式。因此,在利用绘本资源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时,幼儿教师考虑到传统节日与生活的关联性,可以邀请幼儿家长参与到绘本阅读中,向家长介绍利用绘本引导幼儿了解传统节日知识,并培养幼儿节日情感的方法,从而推动亲子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实践证明,依托家园合作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能助力传统节日教学顺利开展。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等方式,与幼儿家长建立紧密的联系。同时,倡议家长推荐和分享有关传统节日的优秀绘本电子书,提倡家长陪伴孩子睡前阅读,共同了解上元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来历、不同地域的节日风俗、节日故事等。家长在与幼儿共同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丰富的传统节日知识,还加强了家长和幼儿之间的情感联系。

2.自由创新,开阔幼儿视野。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能力,其在幼儿园中度过了许多快乐时光,对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已经十分熟悉,这时教师一味地重复常规的阅读活动,很难再引起幼儿的阅读兴趣。因此,针对于大班幼儿喜爱的教育活动的特征,幼儿教师应顺应幼儿的天性,在绘本阅读中鼓励其自由创新,以此开阔幼儿的视野。大班幼儿在浏览传统节日绘本时,通常会产生多种多样的感悟,这些感悟充满了童趣,是幼儿对传统节日的个性化理解[3]。因此,教师利用绘本进行教学时,可以为幼儿提供手工制作或者绘画等平台,鼓励其自由创新,让其用富有创意的作品将内心的感悟表達出来。比如,阅读完绘本《赶年兽》之后,教师可以让幼儿收集纸壳、细绳、彩纸等生活废弃物品,通过独立制作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出有关“年兽”的手工作品。

3.联系生活,感悟文化内涵。在进行与传统节日相关的绘本阅读活动时,为了展现传统节日的内涵与风俗习惯,绘本内容大多以生活为出发点,真实地呈现了传统节日在生活中的庆祝方式。因此,在围绕绘本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时,幼儿教师要沟通绘本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大班幼儿深切地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并理解文化内涵。传统节日具备深厚的人文内涵,在进行传统节日教育时,可以将传统节日绘本的阅读学习与幼儿的生活联系到一起,使幼儿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深化传统节日教育的成效。比如,在带领大班幼儿阅读《腊八粥》这本绘本时,教师在课堂上开展一次烹饪实践活动,让幼儿在阅读完这本绘本之后,挑选合适的食材,尝试分辨这些食材,并了解和亲自参与腊八粥的制作过程,品尝腊八粥的味道。通过这种方式,幼儿在阅读绘本时,能深刻感受到传统节日与自己生活的息息相关和趣味性。幼儿教师再适当因势利导,让幼儿深入了解“腊八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激起幼儿的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完成传统节日教育的传承。

4.情景交融,展现节日魅力。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在传统节日教育方面,一次印象深刻的活动体验比许多次生硬的知识讲解更有教育效果。大班幼儿如果能在节日气氛浓厚的阅读情境中了解传统节日,则其不仅会牢记传统节日相关的习俗,还能对传统节日产生积极的情感。因此,在呈现绘本内容时,幼儿教师可以结合传统节日的具体内容创设情境,带领幼儿在阅读中走近传统节日,了解传统节日的庆祝过程。幼儿好奇心强,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节日情境,营造生动活泼的节日气氛,以调动起幼儿阅读绘本的好奇心[4]。比如,带领幼儿阅读绘本《重阳节》时,可以通过图文、视频和音乐相结合的方式,引领幼儿在阿楠跟随爸爸妈妈看望阿公的故事情节中体悟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此外,幼儿园还可以组织幼儿参加“重阳节”尊老、敬老的实践活动,带领幼儿一起参与登高赏菊的秋游活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和实践活动,启蒙幼儿对传统节日获得认同感。

5.多措并举,拓宽教育形式。以绘本为主要资源开展传统节日的教育活动,并不意味着教师只能使用绘本资源,教师应通过融合其他教育手段丰富绘本阅读的形式,使幼儿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目前,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大多比较齐全,随着科技发展而衍生出的几种教学手段都能够应用于幼儿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可使用电子白板等工具辅助绘本阅读活动,使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接收信息。幼儿的课余时间相对宽裕,如果能妥善利用这些碎片时间,将绘本阅读巧妙融入其中,可以提高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效率。比如,下午游戏时间,在大屏幕上播放有关传统节日的动画故事,还可以将幼儿传统节日绘本中的儿歌、童谣制作成在游戏时的背景音乐,或者将这种音乐设置成闹铃,用来唤醒午睡的幼儿。通过这种润物无声的方式,幼儿洗漱、吃饭、起床、穿衣时都能听到有趣的故事。此外,还可以通过家校共育将传统节日教育活动延伸至家庭和社区活动中去,家长带领幼儿为敬老院老人送温暖、制作风筝、逛庙会等,将社会实践和传统节日教育有机融合,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除了上述策略,借助绘本在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仍然有许多需要思考和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途径和方法值得探究和实践。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专业培养。近年来,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学前教育变得越来越规范,并在去小学化的趋势下面临着全新的教育形势。在此背景下,幼儿教师必须要摒弃以往照本宣科的教育方式将创新精神融入到教学活动的组织中。由于学前教育面向的范围越来越广,幼儿教师除了要具备基础保育能力外,还要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努力成为幼儿成长路上的优秀榜样。如果教师对传统节日知之不详,或者对教育方法不研究、不思考、敷衍應付,一定很难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利用绘本进行传统节日教育之前,应当精心准备,同时查阅传统节日相关资料,对绘本中提到的节日特色、节日来源、节日传说、节日风俗深入解读。在此基础上,适当注入卡通元素,巧妙设计活动,力争兼顾节日教育的趣味性与文化性。想要完成这个目标,教师必须具备优秀的专业素养,同时对绘本教学有着丰富的经验[5]。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教育部门组织的专题培训和校本研修,深刻理解绘本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认真研究幼儿绘本教育的实施影响因素、优化措施,同时做好绘本阅读设计和修改[6]。

2.注重总结反思。在使用绘本资源推动传统节日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不难发现,教育活动相比过去具有更多的复杂性,活动的组织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在此情况下,教师很难保障首次组织活动取得最好的效果,因而需要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反思中寻找改进的出路。因此,幼儿教师必须注重活动后的总结反思,通过准确分析找出活动的不足之处,并广泛听取他人的评价与建议。借助绘本开展传统节日教育,需要经常和幼儿谈心、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并在活动后总结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育活动的实效性。比如,在课后问问幼儿是否对节日绘本故事感兴趣、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惑和问题,期望教师下次带来怎样的游戏活动,让幼儿把当天的收获讲给爸爸妈妈听,再把家长关于这次活动的建议和意见带给教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传统节日教育教育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通过长期的实践教学,笔者深刻地体会到以绘本作为载体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教育时切实有效,但也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幼教任务。教师必须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实践中探究依托绘本进行传统节日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为促进幼儿情感和思维发展,弘扬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1]龙小玉.幼儿园教学中有效运用绘本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18):165-166.

[2]权海荣.玩转绘本,促使幼儿心灵成长[J].天津教育,2021(05):185-186.

[3]袁圆.巧用绘本实现幼儿有效发展的策略分析[J].新教育,2021(04):79.

[4]胡一婧.借助绘本在大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的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9(19):93-94.

[5]周虹.我们的记忆——在绘本中走进中国传统节日[J].东西南北,2019(18):190.

[6]田啸.绘本——让幼儿教育与传统节日相遇相知[J].科普童话,2017(17):91.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大班幼儿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编趣味绘本,绘精彩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