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图书馆学报》论文被WOS数据库引用情况分析

2022-02-27苏莉娜

河北科技图苑 2022年6期
关键词:情报学学报图书

周 环 苏莉娜

(河北大学图书馆 河北 保定 071002)

《中国图书馆学报》(以下简称《学报》)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图书情报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1]。《学报》创刊于1957年,是CSSCI的来源期刊,是被国际期刊数据库Scopus收录,是图书情报领域公认的顶级刊物,主要发表图书馆学、文献学、目录学领域的论文,其刊载论文质量高,代表了图书情报领域的前沿和热点。目前,国内已有一些学者对《学报》引文、载文被国内各大数据库引用情况进行了相关分析,张慧、叶鹰[2]以CNKI为数据源,对《学报》论文进行了计量研究和品质分析;胡敏[3]、徐玉萍[4]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对《学报》的引文进行了分析;刘立强[5]、瞿冬霞[6]等利用CNKI数据库对《学报》载文进行了分析;杨俊丽[7]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对《学报》的高被引论文进行了分析;谭春辉[1]、麻晓杰利用CSSCI和CSCD数据库对《学报》的载文和引文进行了知识资源、核心主体和学科交流等的分析。以上这些研究成果,是以不同的数据库为数据源,对《学报》不同时间段的载文和引文进行相关分析。这些研究大都是以《学报》的载文和引文为研究对象,而很少研究《学报》论文的施引文献。研究论文的施引文献,更能很好地体现该刊的学术水平和质量。一种期刊被引用的多少,是学术水平和期刊质量很好的测度[8],尤其是被WOS数据库引用。WOS数据库是全球公认的权威性科学评价和引文分析数据库,国内期刊论文被WOS数据库引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期刊的国际化程度和国际科学领域的显示度[9]。本文通过WOS数据库,检索出《学报》被该数据库引用的文献,然后找出这些文献的施引文献,从被引和施引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了解《学报》在国际学术界被关注的程度、关注的主题和相关学者等信息,为作者、读者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统计方法

以WOS数据库为数据源,选择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被引参考文献检索,选择被引著作输入《学报》的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或英文缩写J Libr Sci China,检索时间2022年10月20日,检索《学报》论文被WOS引用的情况,对检索结果进行数据清理,删除重复和错误的文献,然后利用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库进行逐一核查确认,得到这些论文的中文题目、作者、关键词等信息。然后利用NoteExpress和Excel对被引文献的发表时间、作者发文、高被引文献和关键词分析;施引文献分析是利用WOS数据库自带的分析功能,对得到的235篇施引文献的发表年份、国家、作者、作者机构、研究方向等进行分析。

2 被引文献分析

根据以上检索策略并经过数据清洗之后,《学报》自创刊以来到检索日,共有194篇文献被WOS数据库引用,引用次数340次,篇均引用1.76次。

2.1 被引文献时间及被引次数分析

通过对《学报》在WOS数据库中被引文献的年份和被引频次的分析,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被重视的程度,以及在学科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10]。在这些被引文献中,1980年骆兆平的“天一阁史话”论文首次在WOS数据库中被引用,到2021年41年间共有194篇论文被引用。被引文献的高峰区集中在2010-2014年,这5年里的被引篇数占总被引篇数的44.8%,被引次数占总被引次数的47.6%, 其中文献被引用最多的年份为2010年,共有21篇文献被引用;被引次数最多的年份是2010年和2011年,都是被引41次。2006年和2016年的被引次数出现了两个小高峰,2017年之后峰值明显下降,这与文献被引用数据采集滞后有关系(见图1)。从文献的被引来看,《学报》有着较好的国际影响力[11]。

图1 《学报》论文每年被引篇数和被引频次

2.2 被引文献作者分析

在194篇被引文献中,文献篇数大于等于4篇的有6位作者(指第一或通讯作者)(见表1),武汉大学邱均平教授的论文最多,高达10篇。邱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图书情报学的专家,图情领域的领军人物,是“五计学”的主要奠基人,其创立的“金苹果”在高等教育界广为人知。其次是文献数5篇的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肖希明教授。肖教授在信息资源建设、图书馆管理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另外,闫慧、王晓光、苏新宁、叶继元、叶鹰等都是我国图情领域的专家,他们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提高了《学报》的国际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表1 《学报》被引文献作者分布(文献数≥4)

2.3 高被引文献分析

对194篇文献的被引频次从高到低排序(见表2),被引用最多的是2006年的一篇论文“共词分析方法理论进展”,被引用15次。其次是2011年陈云伟等发表的一篇文献,被引用9次。接下来的7篇文章被引用的次数都是5次。从被引文献的出版年份来看,2010年的高被引论文最多,占高被引论文的1/3;2011年的高被引论文有2篇。高被引文献中约90%的文献获得了基金资助,而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占比较高,说明这些论文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根据高被引文献作者看,他们大都是图书情报学的知名专家或发表图书情报学论文较多的作者,研究内容多是所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从高被引文献的作者机构来看,全部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说明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学报》重要的作者群来源,高校和科研机构为《学报》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支撑。

2.4 被引文献关键词分析

对被引文献的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关键词“数字人文”出现的次数最多,为15次。数字图书馆和图书馆出现了13次,知识图谱和公共图书馆出现了8次,图书情报学、引文分析、文献计量学、图书馆学出现了7次。以上这些主题的《学报》论文被WOS引用的次数较多[12],尤其是数字人文,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人文已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新热点。

表2 《学报》高被引文献分布(被引次数≥5)

注:陈云伟的文章没找到中文文献

3 施引文献分析

施引文献又称引证文献,是被引文献的发展。分析施引文献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学报》在国际学术界被关注的内容和程度等信息。数据分析显示,《学报》共有194篇文献被WOS的235篇施引文献所引用。写作语种:英语234篇,占总数的99.6%,西班牙语1篇。

3.1 施引文献时间分析

从时间角度分析施引文献,可以反映被引文献的利用和传播情况。施引文献总体上呈现循序渐进,稳步上升的趋势(见图2),2009-2013年施引文献很少,2014-2019年施引文献稳步提升,2020年开始迅速增加,2022年达到顶峰。可见《学报》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地扩大,越来越受到国际图书情报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认可,并且在学科交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文献的施引时间要滞后于被引文献的发表时间,可以预测,在今后《学报》文献被WOS引用的次数会逐年增加[12]。

3.2 施引文献国家分析

通过对235篇施引文献的分析,发现235篇施

图2 《学报》施引文献时间分析

引文献来自26个国家,其中我国的作者施引最多,占91.91%。其次是美国施引文献32篇,占13.62%。澳大利亚、英国、荷兰、加拿大和芬兰的学者也进行了一定量文献的施引。表明《学报》是我国影响力很大的期刊,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其传播和交流着我国图书情报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3.3 施引文献作者、机构分析

235篇施引文献中,施引文献最多的是武汉大学的陈传夫教授(见表3)。陈传夫教授是图书馆学、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的专家,是我国图书情报领域的领军人物;王晓光、邓胜利等都是我国图书情报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和学术带头人;华东师范大学的楼雯是图书情报学的新生力量。楼雯毕业于武汉大学,师从邱均平教授,他们的研究成果繁荣了我国图书情报事业,扩大了《学报》的国际知名度,为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表3 《学报》施引文献作者分布(文献数≥4)

235篇施引文献中,施引文献在6篇以上的有8个机构,施引文献机构相对集中。武汉大学的施引文献数量是54篇,占总数的22.98%,具有绝对优势。其次是南京大学施引文献量18篇,可以看出高校和科研单位是施引文献的主战场。《学报》的施引文献基本形成了一些核心发文机构,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值得注意的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有6篇文献引用了《学报》的文章,从而说明《学报》的工作已经影响到了国外。

3.4 施引文献研究方向分析

根据WOS数据库的研究方向分类,235篇施引文献有40个研究方向,施引文献在6篇以上的集中在9个研究领域(见表4)。图书情报学施引文献最多有159篇,占67.66%,排名第二的是计算机科学,文献数是70篇,占比29.79%,这表明图书情报学专业于计算机科学已相互交叉融合。值得关注的是生态环境科学、商业经济学、工程学、教育学、数学等学科都有一定数量的施引文献,这说明图书情报学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它已发展成为一门研究对象多元多方向的学科体系,所载文献具有学术研究的广泛性和前沿性。

3.5 施引文献来源刊分析

235篇施引文献来自97个出版物(见表5)。施引文献在6篇以上的刊物,其中1/3来自美国,1/3来自英国,其他荷兰、德国和瑞士占1/3,这些刊物的影响因子在0.474-3.889之间。这些国际期刊与《学报》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是国内的同行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投稿的主要刊物。

表4 《学报》施引文献研究方向分布(文献数≥5)

表5 《学报》施引文献来源期刊分布(文献数≥6)

4 结论和建议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中国图书馆学报》刊载的论文被WOS数据库引用及施引文献进行了全方位分析,为学者对《学报》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

《学报》共有194篇文献被WOS数据库引用,引用次数340次,篇均引用1.76次。文献被引用的时间集中在2006-2021年,邱均平是被引文献作者中文献数量最多的,邱均平教授是我国图情领域的领军人物。被引文献作者的机构以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居多。根据对被引文献的关键词分析得知数字人文、数字图书馆、知识图谱、公共图书馆等已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新热点。

分析235篇施引文献得知,从施引文献作者来看,武汉大学陈传夫教授是施引文献最多的,其次是吴宗大、楼雯、王晓光教授等,他们都是我国图书情报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和学术带头人。虽然施引文献大于4篇的都是我国学者,但也有一部分是国外学者所引用。施引文献的机构比较集中,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展现了它的绝对优势。从施引文献的研究方向分析,图书情报学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它已发展成为一门研究对象呈现多元多方向的学科体系。从施引文献的时间图可以看出,施引文献数量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从施引文献的国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作者施引最多,其次是美国。另外,澳大利亚、英国、荷兰、加拿大和芬兰的学者也进行了一定量文献的施引。从施引文献的时间和国家分析得出,《学报》越来越受到国际图书情报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和认可。我国图书情报界学者的研究成果能够被国外的同行接纳和吸收,交流与传播着我国图书情报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今后,《学报》的文献被WOS数据库引用的次数会越来越多,相信其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会越来越大。

为了增大《学报》的国际影响力,增加论文的被引率,给出两点建议:一是以高被引作者的研究方向作为《学报》的选稿方向,将被WOS引用频次大于等于4篇的通讯作者及其科研团队的科研成果纳入重点关注对象,主动跟进他们的科研进展,并邀请其作为期刊的审稿专家,助力提升《学报》的国际影响力。从《学报》在WOS数据库的高被引文献分析中看出,高被引文献机构集中在中科院、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学报》可以有针对性地向其科研团队组稿约稿,使《学报》与学术团队之间形成持续紧密的深度合作关系。二是及时高效的发表热点文章,可以显著提升《学报》的各项评价指标,提高内容创新能力,重点引导科研热点的探讨,锻造特色和优势学科栏目,招揽优质稿件,加强专题合作,以期被更多专家学者关注,提高《学报》的国际影响力。

猜你喜欢

情报学学报图书
开放与融合:公安情报学进入情报学方式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图书推荐
致敬学报40年
构建中国特色的情报学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国内图书馆情报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探索
卷首语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