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桥梁墩柱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探究

2022-02-27胡腾付万涛陈建

中国公路 2022年23期
关键词:墩柱孔洞蜂窝

胡腾 付万涛 陈建

(湖北交投智能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30)

作为我国交通运输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支撑,桥梁工程对民生经济、文化交流等影响十分显著,在推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但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桥梁工程投入建设,也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外观质量缺陷,影响着桥梁工程预期功能的实现。这些缺陷若未能得到有效防治将不断劣化,导致桥梁安全性受到损害,降低其使用寿命[1]。因此,我国桥梁工程中墩柱混凝土的外观质量缺陷研究尤为必要,相关研究亟待深入展开。

一、桥梁墩柱混凝土常见的外观质量缺陷

(一)蜂窝与麻面

若混凝土结构表面存在酥松现象,砂石间隙较大,会产生蜂窝缺陷。一般来说,蜂窝缺陷的发生大多伴随着混凝土缺浆的问题,砂石暴露深度大于5mm且小于结构保护层厚度的位置也可视为存在蜂窝缺陷[2]。具体来看,蜂窝缺陷的主要成因有配合比设计不当、材料计量不准确、混凝土振捣不充分等,特别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若分层厚度过大会使水泥浆失水,导致蜂窝产生。麻面缺陷是另一类比较常见的外观质量缺陷,一般表现为结构表面比较密集的凹点,其主要成因与蜂窝缺陷相似。此外,模板工程操作不当也会产生不利影响,譬如模板清理不完全、拆模时间过早、脱模剂涂刷不均匀等。

(二)孔洞与露筋

孔洞缺陷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存在大尺寸空隙,这一缺陷的产生主要受材料配合比、振捣程度、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影响[3]。此外,在钢筋间距设计比较小的混凝土结构中,往往会出现混凝土骨料离析、难以振捣的问题,导致孔洞缺陷的产生。若模板工程中未合理布置排气孔、混凝土制备时材料不洁净、混凝土内部存在气囊等也会在结构中造成一定量的气体滞留,产生孔洞。欠振及正常振捣下的结构外表面对比如图1所示。

图1 墩柱欠振与正常振捣的表面对比

一般来说,由于材料、施工、养护等环节操作不当所导致的混凝土结构主筋、构造筋、箍筋外露均可被称为露筋缺陷,主要成因大致有钢筋定位与固定不当、桥墩断面小、结构保护层振捣不充分。同时,骨料粒径过大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导致混凝土浇筑后下落受阻,使混凝土无法很好地包裹住钢筋。

(三)烂根与缺棱掉角

烂根缺陷是指混凝土在浇筑工序后未能有效清理其根部,同时模板拼接不严密、支撑不牢固导致其发生跑浆、疏松等问题,降低了桥梁墩柱的性能。烂根的成因与其他桥梁墩柱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相似,如配合比设计不当、施工环节操作不当等,但其受模板工程的影响更为显著。在模板根部堵塞不严密的情况下容易跑浆,导致烂根情况的发生。此外,也要求设计人员对木板的侧压力具有准确、可靠的认识,确保其在实际工程中具备足够的稳定性,防止模板支撑系统变形,提升模板拼接的严密性。

二、桥梁墩柱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的防治措施

(一)蜂窝与麻面的防治措施

首先,要从配合比设计阶段有效控制,使其预期性能更加适应施工环境与工程需求[4]。在设计中应当注重钢筋配置、施工工艺的优化,选取适当骨料级配并利用称量机械准确取用,保障混凝土工作性。其次,应当采取分层浇筑、振捣,分层厚度不超过振捣作业半径的1.25倍,后一层混凝土振捣须在前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振捣作业范围应覆盖至前一层5cm左右,振捣点布置应尽可能均匀,避免漏振、过振,以混凝土表面有均匀的水泥浆且没有气泡冒出为停振标准。对于使用振捣棒的施工作业,技术人员应遵循“快插慢拔”原则,对于有必要的部位还应采取“复振”。在桥梁墩柱根部,可在上一层浇筑完成后停止1h~2h,待其完全沉实后再浇筑一层混凝土,以免烂根。当浇筑完成至初凝或达到12h后,即可开始养护作业,养护周期以14d~28d为宜,在养护过程中也应持续检测同期、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当养护至满足预定要求后,方可拆除模板。麻面缺陷在防治措施上与蜂窝比较类似,也须从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入手,不断优化施工方案,严格把控浇筑、振捣及养护等工序[5]。

(二)孔洞与露筋的防治措施

应严格管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细化施工方案,提升其适用性。同时,在墩柱结构钢筋密集位置的作业中应特别注意振捣方法,一般可秉承“先调整后恢复”的原则,保证振捣施工的作用能够覆盖到混凝土的浇筑范围,防止漏振。若在施工中出现孔洞缺陷,应首先剔除孔洞附近的软弱松动层并充分清洗,随后在其上支模,选用比原结构材料等级高一级的混凝土填补、振捣,使其表面恢复至平整状态并达到原有设计的强度要求。在以上工序完成后,还应按照适当的比例混合白水泥与黑水泥,利用混合水泥砂浆来处理结构表面。

(三)烂根与缺棱掉角的防治措施

应从施工的各个环节入手,把握设计、施工、养护等环节的要求,在混凝土浇筑工序开始前安排人工清理浇筑位置,确保其上没有杂物、油污等,只有检查满足要求的才能开始后续施工。为了减少混凝土浇筑过程对模板的冲击,使其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应对浇筑高度做出合理要求,若桥墩的设计高度比较高,还应借助适当的机械完成浇筑,且严禁一次性集中下料。在混凝土浇筑前期,应将浇筑速度控制在相对稳定、缓慢的水平,降低其对模板造成的侧向压力。同时,模板也应有可靠的加固措施,堵塞密实拼缝位置,如有必要还应使用砂浆在模板拼缝外侧浇筑一层来达到堵缝的效果。为了确保模板的稳定可靠,在支设完成后应及时检测其平整度及内空尺寸,满足要求后方可开始后续施工。

在缺棱掉角问题的防治上,除了要对各个施工环节做出明确要求并严格落实之外,还应将墩柱混凝土的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结构的完整性,特别是确保棱角位置不发生损坏。同时,在拆模时也应特别注意棱角位置的保护,减少对其的冲击、碰撞。对于已经拆模的墩柱结构还须完善成品保护,可在棱角位置附加一定厚度的防护板,抵抗外界作用。在冬季环境下的混凝土浇筑结束后,还应做好混凝土保温,避免气温过低导致的结构强度不足。对于已经出现的缺棱掉角缺陷,应采取剔凿、清晰、填补、涂刷砂浆等方法补强。

三、结语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桥梁工程投入建设,麻面、蜂窝、孔洞等桥梁墩柱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也越来越普遍,在实际工程中要求技术人员在充分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采取对应的防治措施,从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入手加以管理,确保桥梁工程达到预期的功能性。

猜你喜欢

墩柱孔洞蜂窝
一种面向孔洞修复的三角网格复杂孔洞分割方法
装配式墩柱施工技术
蜂窝住宅
桥梁40m以上墩柱混凝土施工新工艺探讨
蓄热式炉用蜂窝体有了先进适用的标准
孔洞加工工艺的概述及鉴定要点简析
超高墩柱翻模施工工艺及其安全措施分析
“蜂窝”住进轮胎里
大型立交墩柱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强动载作用下孔洞汇合对延性金属层裂损伤演化过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