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肩袖撕裂患者行关节镜下双锁定环技术缝合治疗的临床疗效

2022-02-27王飞王富强

中外医疗 2022年29期
关键词:肩峰肩袖活动度

王飞,王富强

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新汶中心医院骨外科,山东新泰 271219

肩袖撕裂是导致肩关节功能障碍和疼痛的重要因素,占肩关节疾病的5%~40%,随着年龄的增长,风险也会随之增加。肩关节撕裂患者的行走症状主要包括肩关节功能减退、夜间疼痛和休克性疼痛等,这些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很大影响。肩袖撕裂根据撕裂深度可分为完全撕裂和部分撕裂两种;根据撕裂长度,可以区分轻(长度<1 cm)、中(长度在1~3 cm)和重(长度>3~5 cm)、巨大(长度>5 cm)。其中,中、重以及巨大均被称为大型肩袖撕裂[1-2]。其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或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冷敷、药物、电刺激、闭合治疗等,对轻中度患者有一定疗效,但对大面撕裂疗效不佳[3]。目前,关节镜下固定技术正逐步应用于肩袖撕裂的治疗,其优点很多,但在不同的固定方式下也有不同的优缺点[4-6]。虽然单排锚钉固定通常用于大规模肩关节撕裂,应力集中且易处理,但可能会发生再撕裂。有研究显示,对其使用双锁定环技术的牢固性更佳,治疗效果更好[7-8]。故本文随机选取2019年8月—2020年7月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新汶中心医院治疗的肩袖撕裂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肩袖撕裂患者进行关节镜下的双锁定环技术对其肩袖进行缝合的具体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治疗的60例肩袖撕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30例。参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7~68岁,平均(55.98±8.16)岁;撕裂长度3.24~5.16 cm,平均(4.11±0.58)cm;病 程8.21~22.69个 月,平 均(16.22±4.77)个月。研究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6~67岁,平均(56.88±7.99)岁;撕裂长度3.39~5.44 cm,平均(4.02±0.68)cm;病程8.97~21.99个月,平均(15.97±5.27)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所有患者均知晓同意此次研究。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过核磁共振检验为肩袖撕裂,且长度在3 cm以上;②患肩关节功能障碍的时间在6个月以上;③肩袖脂肪浸润在3度以上;④一般资料完整者。

排除标准:①伴随骨质酥松、粘连、风湿、孟肱关节炎者;②有肩部手术史者;③伴随有糖尿病等代谢影响者;④需要进行移植肌腱的患者;⑤肩胛下肌受损者。

1.3 方法

参照组主要对其进行单排锚钉缝合固定,主要方法为:肩关节后入路,肩下切口约2 cm,置入关节镜套及镜头,主要观察肩袖损伤、肩关节生长及肩关节形态;在肩峰下方的间隙处设置侧向附着层,观察肩峰表面的碰撞情况,发生碰撞时,在肩峰下方进行减压;主要使用无齿刨刀对肩袖及周围表面进行清除,使用穿刺针判定锚钉的部位,一般于近端肩袖残端处,在肩高处穿线袖的自由边被2根锚固线钉撕裂,根据撕裂情况,伤口大小穿透肱骨骨床处,使用线器缝合肩袖后在2锚钉尾部取1根不可吸收线穿过肌腱,在距近端撕裂边缘8 mm处穿出,并固定在另一根非吸收性线上,完成操作。

研究组进行关节镜下双锁定环技术,主要方法为:建立关节镜下常规检查肩关节内结构的标准后入路,重点检查肩袖下表面,然后建立前入路治疗肩关节内损伤;如果在操作前限制了肩部的外部旋转,则在操作过程中,将肩袖之间的间隙应充分释放;检查长头腱是否有明显的炎症、磨损或滑动,然后切断肌腱。在关节头下插入间质肩部,清洁滑囊炎遮盖肩部,对肩峰的形态进行评估,Ⅱ型肩峰进行减压,Ⅲ型肩峰进行肩峰成形。之后根据撕裂形状重新评估,并使用双锁定环技术进行缝合。关节镜下外侧和前侧肩部入路建立,并通过外侧入路观察。肩袖撕裂处的骨表面在前外侧入路下进行适当地清理;对关节侧或囊侧的单纯撕裂进行射频治疗,形成全层撕裂,其余1.0~2.0 mm保留在肱骨颅侧。用微骨折工具对撕裂处的骨表面进行激发。从肩袖上撕下的织物应适当松解,并用组织抓钳进行牵拉复位,确保低张力覆盖足印区。根据撕裂部位的不同,将带PDS线的缝合钩放在后入路或前入路,并用PDS线引入2号爱惜邦缝线;同样,使用带有PDS导线缝合该点的其余部分。使用带有PDS导线上述2号爱惜邦缝线从关节的一端拉出至表面,形成一环,该PDS线将上述形成的环拉向肩袖的上表面。2号线的两端缠绕在该环路中,并拉紧以形成双锁定环路。选择大结节顶部外侧皮层,将线条引入外排锚;外排固定后,对皮肤切口进行常规缝合,手术结束。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肩关节功能评分,包括: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Form, ASES)以 及Constant-Mueley评分。ASES评分和Constant-Mueley评分范围0~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肩关节越好。②观察两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评分,主要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代表病人的疼痛越严重。③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上举外展肩关节活动度。④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主要包括优、良、差3个方面,根据改良版美国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UCLA)肩关 节评分,其中优:在34~35分,良:UCLA肩关节评分在29~33分,差:UCLA肩关节评分在<29分。总分为35分。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比

术前,两组ASES评分和Constant-Muele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ASES和Constant-Mueley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shoulder function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shoulder function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组别研究组(n=30)参照组(n=30)t值P值ASES评分术前60.55±3.82 58.66±5.12 1.621 0.111术后3个月89.51±4.61 78.51±3.61 10.290<0.001 Constant-Mueley评分术前59.18±3.51 58.14±3.11 1.215 0.229术后3个月79.89±3.64 69.11±2.35 13.628<0.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对比

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研究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VAS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VAS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组别研究组(n=30)参照组(n=30)t值P值术前5.57±1.11 5.81±1.01 0.876 0.385术后3个月1.55±0.44 2.21±0.55 5.132<0.001术后6个月1.21±0.41 1.87±0.56 5.209<0.001术后12个月1.01±0.31 1.33±0.29 4.129<0.001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肩关节活动度对比

术前、术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上举外展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上举外展活动度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range of abduc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上举外展活动度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range of abduc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组别研究组(n=30)参照组(n=30)t值P值术前54.13±6.99 55.19±7.88 0.551 0.584术后3个月95.56±6.81 93.92±7.38 0.895 0.375术后6个月140.88±6.54 138.94±5.13 1.278 0.206术后12个月152.43±6.68 149.93±7.09 1.406 0.165

2.4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临床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3 讨论

临床上肩袖撕裂是常见的肩关节疾病,无论是急性创伤还是退行性损伤[9],均表现为疼痛和虚弱。在经过保守治疗之后仍然没有明显疗效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关节镜微创手术[10-12]。有大量的肩袖修复方法,在修复中,主要分为双排修复、单排修复和缝线桥修复,双排修复有相对较好的绝缘区域,分配了灵敏的凹槽,但其中修复成本较高,而单排修复操作简单,对血肌腱的影响较小,以上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13-14]。目前,单排修复技术在肩袖撕裂缝合技术中应用广泛,技术简单、经济效能高。对于从事肩关节手术的从业者来说,学习曲线相对较短,易于掌握和实现,但再撕裂率高于双排或缝线桥技术[15-16]。双排缝线桥技术因其在减少术后再撕裂方面的优势,以及在覆盖面积、压力等方面明显优于单排和双排固定,已被越来越多的关节外科医生所接受和应用。有研究人员在对双排技术和缝线桥技术的比较研究中发现,这两种方法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在术后得到了应用[17]。且关节活动度、肩关节评分、轴关节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术前两组ASES评分和Constant-Muele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ASES评分和Constant-Mueley评分[(89.51±4.61)分、(79.89±3.64)分]均明显高于参照 组[(78.51±3.61)分、(69.11±2.35)分](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研究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术前、术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上举外展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周星等[17]在研究中报道,应用双锁定环技术缝合治疗肩袖撕裂的患者ASES评分和Constant-Mueley评分[(78.59±4.69)分、(79.54±3.62)分]均 明 显 高 于 参 照 组[(70.13±3.22)分、(68.10±2.39)分],并且优良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对于肩袖撕裂患者对其进行关节镜下的双锁定环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在术后的疼痛感,有助于患者的快速恢复,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且该方法操作简便,经济效能较高。

猜你喜欢

肩峰肩袖活动度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冈上肌出口位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肩袖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肩峰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关节镜下喙肩韧带松解在微创治疗肩峰撞击征中的作用
MRI及三维超声对肩袖损伤诊断方法的比较
术前膝关节活动度对TKA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