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协同育人理念的课程思政实践策略探析

2022-02-27琴,米

当代教师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思政

宋 玉 琴,米 占 东

(1宁夏固原市教学研究室,宁夏 固原 756000;2宁夏银川一中,宁夏 银川 750002)

长期以来,中学思想教育主要落在思政类课程上,学科德育功能不够凸显,往往是贴标签、表面化。课程思政的提出,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1],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构建全课程育人的环境[2]。在中学阶段推进课程思政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新时代学校推进学科育人改革的迫切需要。目前课程思政在一些中学实践后得到了很多经验,为后面更多的中学实施课程思政奠定了基础。把课程思政融入各学科日常教学中是当前中学育人面临的棘手问题,本文在总结宁夏某中学相关课程思政落实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分析了中学阶段推进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和现状,探讨了基于协同育人理念下课程思政在中学阶段的实践路径,旨在为兄弟学校推进课程思政、提升学科育人提供可参考建议。

一、协同育人理念下中学课程思政的价值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育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多方合力完成,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是一种教育,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1]。课程思政建设对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确保育人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有重要意义[2]。课程思政是中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举措和内在要求,只有通过课程思政才能真正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地生根。

(一)协同育人理念下的课程思政创新了中学课堂教学方式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协同育人理念的出现,有效推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协同育人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首先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此基础上挖掘学科教材中蕴含的思政因素,并且把这些思政因素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受学习,使得思政教育与学科文化知识学习紧密结合。只有坚持运用协同育人理念,才能够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的转变,才能够真正将学科育人落到实处,思政元素才能够自然融入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3]。课程思政伴随教学实践而发生,并且与协同育人一脉相承,只有所有学科践行协同育人的理念,探索课程思政的教学路径,才可以发挥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协同作用。通过课程思政帮助中学生在学科教学和课程思政之间顺利建立起关联,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实现全过程育人。

(二)协同育人理念下的课程思政拓宽了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

长期以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集中在思政课堂上,课程思政的提出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学校思政工作由各个部分组成,如:德育工作、学生心理工作、思政课程、爱国主义系列教育活动、课程思政等,力争要做到他们之间的协同;另一方面,它还包括由不同学科课程和社团活动、实践活动、公益劳动、研学旅行等活动所共同构建起来的协同育人课程体系。学校从整体上要树立所有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整体协同推进的理念,各个学科教师要挖掘学科中隐性的思政元素,并且在教学中把这些元素融合于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这样就可以搭建起学校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就可以体现中学思政教育工作“协同育人”的理念。通过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能够真正实现全学科、全课程的协同育人的新局面[4],将思政元素恰当地融入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有效打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孤岛化”,真正实现全学科育人的目标。

二、协同育人理念下中学课程思政的困境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虽然自2014年以来国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5],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评价的根本标准,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6]。一方面,这种理念未真正得到社会和家长的认同。他们追求的高分数,评判学校的标准就是状元和孩子的分数,尽管广大家长看到学生的学习负担重,从理论上想让孩子摆脱过分的智育训练,不追求高分数,但是目前社会就业的现实是上个好学校相对来说也能找个好工作,由此,家长们会竭尽全力,想各种办法来提高自己孩子的分数。家长和社会对国家育人的政策认识不到位、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从根源上影响着学校办学理念的转变。另一方面,从理论上来讲,每个学校都明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性,都竭力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受到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校并未能够从本质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他们担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会导致学校整体成绩下滑,会影响到学校多年来积累的社会声誉,一旦学校的成绩下滑,一定会影响到招生,招不上优质生源,也就意味着考试成绩不会高,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随之就会降低,学校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学校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和家长认可,在办学理念上并没有彻底完全转变。

(二)中学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中学教师只顾埋头课堂教学、过分关注学生成绩,对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相关文件精神理解得不够透彻、研究得不够深入。大部分一线教师没有深入理解《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理念、目标,更没有对《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深入的研读,大多数老师对《课标》中学科课程思政的元素不够清晰、不够准确、不够深入,对教材中思政渗透点挖掘不够深。有些教材的内容本身缺乏对学科课程思政的元素的渗透,即使教师想挖掘,也无从下手。部分学科教师,如数学、物理等,他们的课程思政意识相对较淡薄、动力不足,也有的学科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授课的能力不强,影响教学效果。还有部分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缺少丰富多样的方法,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之目前课程思政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从全国范围看缺乏可借鉴的教学经验,课程思政教学的评价标准和手段有待探索。在开展公开课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为了从形式上迎合学科育人,常常会设计一些与本课时内容联系不紧密、关联性不强的表面化和浅层化的活动,结果导致课程思政在学科中没有很好地落实。

(三)中学生学科学习与课程思政目标存在差距

众所周知,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更关注个人的考试分数,学校和教师也基本上以学科成绩为标准评价一个学生是否优秀,往往会忽略对学生德育的评价,而且即使教育主管部门或者学校德育部门想评价一个学生德育发展水平,也缺乏可视化的测评工具,所以他们只能通过查看学校的德育过程材料,听评学科老师课堂,去衡量课程思政落实的情况,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学生本人对课程思政的观念和态度等。首先,大多数中学生存在错误的认识,尤其是初中和高中毕业生,他们更关注所考科目、所考内容,轻视甚至排斥思政课程。其次,基础教育阶段的家长抓得紧、学生的学习负担重、学生学得苦,尽管总体上对学科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提升很大,但是从全国范围看,东西部地区、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差异很大,广大西部农村地区的学生基础较弱,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的主要任务仍然集中在学科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上,好一点的达到学科能力的培养上,很难上升到课程思政层面,如果某些课堂即使有,也只能是揠苗助长。所以说广大西部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社会见识、思维品质、学习资源、认知水平、个人理想、生活目标、家庭环境、社会影响、生存条件、智力水平等方面也是影响课程思政推进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在推行课程思政时应考虑适当降低难度和条件,但绝对不能因为客观条件限制,淡化课程思政,放弃学科育人的目标。

(四)课程思政教育资源相对短缺

教材、教参和教辅是广大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主要依赖的资源。目前部编教材的使用丰富了学科育人的资源,但是教师认识不到位,对教材挖掘不深,教参只是给出个别范例和指导意见,不能完全满足教师的日常备课需求。尽管市面上的教辅资料层出不穷,年年更新,但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非常普遍,而且教辅的内容仍局限于学科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对课程育人、课程思政材料涉及的相对较少,教师直接可使用的资源不足、对现有的教学资源使用不充分。从现实角度看,广大一线教师自己开发教学资源的时间有限、精力不足、能力不强,短时间内开发有效的资源可能性不大,所以最终导致学科育人的价值仍未得到凸显。

三、协同育人理念下中学课程思政的实践策略

(一)建立机制联动,保障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顺利进行

1.完善课程思政的相关制度

学校树立科学成才观念,转变办学理念,从学校领导到一线教师、德育工作者乃至教辅人员、后勤服务工作人员都要树立全面育人和综合育人的理念,着力改进以往专注学科知识传授、学科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的教学现状,注重发挥学科教育的育人功能,推进课程思政,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成长、课堂教学、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7],大力推进课程思政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环节中,以此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打造学校“课题研究兴校,课程思政名校”的办学特色。为了有效地落实这一理念,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的校本落实,学校对现有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优化,把课程思政融入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之中,从办学理念、办学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等几个方面制定了校本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细化了领导机制、管理机制、培训机制、运行机制及评价机制,明确了责任和任务,制定了相关实施的具体方案和考核细则,有力地保障了课程思政校本落地生根,有效地推动了课程思政校本化,从办学理念、办学指导思想、管理制度、课堂教学、学科育人、全员、全方位育人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2.以评价促进课程思政的落实

为了在学校有效推进课程思政教育,学校把课程思政教育作为考核和评价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及教师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各处室和年级组在工作计划、工作过程和工作总结要有与课程思政相关的内容,而且针对每一项具体内容又要有详细的计划、安排、过程材料和总结。对于教研组主要考核针对课程思政开展的培训、校本研修、《课标》学习、课题研究、课内外活动、研磨课、观课、议课活动,推选的课程思政优质课的质量等方面,学校要求每次教研活动深入学习一篇课程思政的理论文章,随机抽评一个教学设计,着重探讨该教学设计课程思政元素的渗透和落实情况,必要时备课组成员对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针对学科教师主要是在教案检查中,对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推行一票否决制,以此提高老师对渗透课程思政重要性的认识。

(二)实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协同,促进育人目标落地生根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明晰学科课程思政的元素

《课程标准》中渗透学科课程思政的内容和思政元素,但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原因,广大一线教师对《课标》中课程思政的内涵理解不够清晰,把握的不够准确[8]。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学校把《课标》学习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校本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采用不同的方式,如教师自学、备课组互学、小专题研讨、听网络讲座、利用教研活动组织各学科教师反复学习《课程标准》,以此达到对《课程标准》的课程思政元素和内涵的深入理解。并要求各位教师在章节备课、课时备课时严格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理解不同学科的课程思政元素在本章节、本课时中的具体要求和体现。要充分挖掘学科课程的思政元素,使其目标清晰化、实施活动具体化、评价方式可视化。

2.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寻找课程思政渗透点

长期以来教师在备课时重点关注学科知识、技能和能力,忽视了对教材中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使得学科育人目标不够凸显,课程思政在学科教学中表面化和贴标签现象比较明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未深入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教材是中学阶段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主要材料,它是课程思政重要内容的载体,是《课标》理念的直接具体的体现,是学科育人、学校育才的重要依托[9]。在所有课程中,教材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因此学校要求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在研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通过讨论等不同的方式挖掘本课时教材中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对于有些章节、有些课时教材中课程思政元素体现的不够明晰和充分,教师会选择恰当的教学材料对教材内容进行添加补充,根据课程思政和教学活动的需求,细化和丰富教材的活动,以此达到教材活动有可操作性,增强课程思政实效性。通过对教材课程思政元素的深入挖掘,增强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课程育人的责任感,提高了教师备课的能力和课程思政的能力[10],提升了教师备课质量,有效促进立德树人目标在学科中的渗透和落实。

(三)促进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协同,互补共享增效

1.遵循学科规律,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要想达到课程思政的育人结果,一定要遵循课程思政的“合规律性”,使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符合客观规律,在知识和技能目标培养的过程中,还要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坚持知与行的统一,在行中产生学科知识,促进价值认同[11]。同时也要坚持情与理的结合,使所讲的内容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切忌空洞无物,不要为了课程思政而刻意设计一些与教材和课堂内容联系不紧密或无关的活动,导致课堂教学活动画蛇添足,有节外生枝之感。学校倡导教师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并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3];以课程思政为目标,使课堂教学落到实处,开展基于课程思政的大概念、小主题单元整体教学,在教学形式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究”为一体的教学方式[12],通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把课程思政元素无声地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以此促进课程思政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4]。

2.根据学科特点,开展第二课堂

课程思政要重视人、环境和教育的相互影响,努力实现这三者的相互统一,要实现课堂内外、校内外的协同。在校内首先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然后根据学科特点,把课程思政拓展到课堂外,甚至拓展到校外,有效组织真实社会情境的第二课堂,完全沉浸于活动,在活动中感染和体验,达到润物细无声之状态,实现课内外和校内外的协同,构建全方位育人的同心圆。例如,数学课可以开展数学建模活动,让学生根据数学知识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如用函数建模中国的人口发展趋势、中国的气温变化等,加深对国情的理解;英语学科可以开展用英语讲好中国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树立祖国意识、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意识;语文、历史学科可以开展爱国为主题的任务群阅读、爱国文化研学活动、演讲比赛等,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历史,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地理学科可以开展户外实地考察、乡土文化研学、本土人口、资源、环境、生态、自然物种、矿产资源、清洁能源、人类活动等调查等活动,提高学生对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的认识,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发展[13];理化生学科可以就中国的科学的理论发展、中国伟大的科学家精神和取得的主要成就等开展主题讲座等活动。音乐、美术、体育科目,可以开展文化沙龙,了解中国在艺术、体育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对世界所做出的贡献,综合实践、劳动技术课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田野、工厂等,亲自体验与实践。总之,将课程思政延伸到课堂外,打通课堂内外、校内外的育人桥梁,实现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一”主张[14]。

(四)发挥学科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作用,形成育人的共同体

教师是课程思政落地生根的关键因素,课程思政的效果取决于教师的育人理念和育人能力。思政课程教师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原生力量,也是核心力量,学科课程教师既要准确把握专业知识,又要能够设计德育目标,将价值观要素融入专业课程内容。不管是思政课教师还是学科课程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都必须有高度的育人自觉、正确的育人方向、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强烈的责任意识。通过学习党和国家近几年的文件政策、《课程标准》、听专家讲座、阅读课程思政参考文献和专著等提高教师对本学科课程思政理论水平。此外要通过校内教研组、备课组磨课、研课、观课、议课等,提高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备课能力,通过校内青年教师优质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在校内开展课程思政方面的课题研究也是一种重要的途径,它不但促进了教师学习课程思政方面的理论,而且也提高和改进了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授课能力。只有提高了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教师才可以既做“经师”又做“人师”,才可以做到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才能真正提高教师课程思政的亲和力和说服力。

(五)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协同育人方式

在育人方式上,采用线下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和利用互联网增强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充分发挥互联网独特的优势,创新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提倡“互联网+课程思政”的融合,满足新时代中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是在自媒体时代,为了有效促进课程思政教育,学校利用校园网络平台为学生推送课程思政的“金课”,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同时也会利用校园网站、学校公众号等媒体发布一些课程思政的教育短片、优秀文章为学生提供条件、创造机会浸入隐形课程思政教育。作为学校要不断完善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库,充分结合网络优势,才能借助互联网更有效地推进课程思政教育,为课程思政拓展符合时代特征、适合网络时代受教育者的教育方式。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基础教育的新理念,也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课堂中落地生根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课程思政和协同育人理念的深度融合,能有效地提升基础教育德育的水平,为基础教育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新思路。只有开展协同育人理念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校的德育质量和水平。尽管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广大一线教师初步了解了协同育人理念下的课程思政相关内容,也有的教师积极开展相关的课堂教学实践,但是基于协同育人的课程思政仍然处于开始阶段,目前缺乏丰富的经验和可借鉴、可复制的做法,这给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带来了挑战,同样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地总结推广可以复制的经验,探索有效策略和可行的路径,评估协同育人的成效,不断推进创新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多措并举提升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效果。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