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礼俗词语研究综述
2022-02-27高迪
高 迪
新世纪以来,礼俗研究热潮兴起,在礼法关系、礼制研究、礼俗研究、礼制名物等方面均成果丰硕。礼俗词语是社交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的典型代表。礼俗词语反映了礼俗现象,对礼俗词语的研究能够丰富对礼俗的认知。为便于进一步开展礼俗词语及礼制史与礼学史研究,现将礼俗词语概念做出界定,并对礼俗词语研究概述如下:
一、礼俗词语的界定
《周礼·天官·大宰》记载:“六曰礼俗,以驭其民”,礼俗,即指礼仪与习俗。与之相应,礼俗词语即是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礼仪与习俗的词语。从学科归属看,礼俗词语研究与文化学、词汇学、语义学等多个学科均紧密关联,“礼俗词语”这一概念与“文化词”“民俗词”等概念亦有重合之处。房德里耶斯对文化词的定义为:“与社会集体的活动(脑力的或体力的)有关的词”,张联荣先生对其做出了进一步的阐释,认为“文化词”指能够“显示一种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或者道德准则”的词语,“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时代性”[1]。关于民俗词的概念,曲彦斌先生在《民俗语言学》一书中将“民俗语汇”定义为:“各种反映民俗事象或涵化了民俗语要素的语汇,指那些以某种民俗形态或具体民俗事象的概念、性质、源流、特征乃至名称等为语义内容,和与民俗有着某种特定联系的语词。”[2]杨振兰[3]等多位学者对民俗语汇(民俗词语)下的定义也均将其指称为与民俗活动、民俗事象相关的词语。
因此,为了更全面地勾勒出礼俗词语的面貌,本文的礼俗词语研究从广义的角度,将与社会生活礼仪与习俗相关的文化词与民俗词也纳入研究范畴。
二、礼仪习俗词语研究概述
(一)岁时节日礼俗词语
岁时节日礼俗词语研究以断代研究、地域研究及专书词汇研究为主。刘若涵[4]探讨了“朔旦”等60个春季岁时节日民俗名称的发展和变化,结合传世文献分孟春、仲春、季春三个时段揭示了春季岁时节日名称的增多和普遍化现象,及人日、立春、中和三个节日名称的单一性。结合唐宋时期史料,分析了春季岁时节日民俗词语的政治性色彩和礼仪性色彩,从历时的角度分析了春季岁时节日民俗词语在明清时期的发展变化。梳理了“新岁”等十个《汉语大词典》未收录的词语,对其进行了补证。李珊珊[5]从语言学角度将《北平风俗类征》“岁时”部分民俗词语划分为“民俗词”与“民俗语”两类;从民俗学角度将其划分为物质生产、物质生活、社会组织、岁时节日、民俗信仰、民间游戏娱乐、民间语言等七类,进而总结了这些民俗词语的结构特点和语义特点,并据此对《汉语大词典》进行了订正补充。张彦林[6]选用《中国风土志丛刊》《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作为语料来源,将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按照节令内容、音节、词性、语法结构分类,探究了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从词语的多重对应性、系统性、传承性、变异性等角度总结了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的特点。从词义构成、发展演变、精神文化心理等层面对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岁时节令民俗文化词语进行了分析,考证了明清时期独具长江流域特色的岁时节令民俗词语,并探析了形成差异的原因。郑守治[7]以《武林旧事》诸本为参照,摘录说郛本、永乐大典本中元宵相关的名物词,考释了17个名物词,内容涉及官员名称、装饰、服饰、饮食、钱币等多个类别,可通过对词语内涵的梳理进一步探析元宵礼俗。
(二)饮食礼俗词语
饮食类礼俗词语研究尚不多见,21世纪以来相关研究逐渐增加。张琴[8]探求了《仪礼》中的饮食类名物词的词源义,总结了其命名特点,归纳了先民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高远[9]查阅了南北朝隋-唐五代文献,依据概念场理论对饮食类名物词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与描写。在此基础上对南北方地域饮食类名物词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差异产生的原因,从语言学角度梳理分析了饮食类名物词继承、新增、消失及同名异实的情况,从社会因素角度分析了语言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
林琳[10]以上古“涉酒词语”主题词汇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类描写及隐喻认知分析,以此考察汉语词汇系统与社会文化生活的关联,验证了词汇与文化共变理论。刘坤和林琳[11]还梳理和辨析了《周礼》中的相关酒器名称,通过描写酒器使用的严格规定,揭示了特定时代的礼制思想。尹鹏阁[12]根据历史文献对满语中的酒类词语进行了分类阐释,分析了满族酒文化的文化特征,指出酒在满族人生礼仪许多转变阶段都有重要意义,反映了满族先民对酒的认识,提供了整体认识满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角度。唱晓梅[13]梳理了《说文·酉部》酒类词语的命名理据。
(三)人际交往礼俗词语
王盛婷[14]以汉魏六朝石刻词语中的礼俗词语为研究对象,探析了礼俗委婉语及姓氏名号词发展演变的规律和特点,考察了词语反映的文化现象及文化心理。黄涛[15]收集了中国各地的招呼语、问候语、亲属称谓、流行称谓、姓名、绰号、吉利话、避讳语、礼仪套语等礼仪语言,解释了含义及用法,并且进一步介绍了与礼俗语言相关的地方民俗和时代风尚。高天[16]整理了《警世通言》中反映社会称谓的民俗词汇,分析了其形式及意义方面的特点。
(四)地域礼俗词语
最初的地域礼俗词语研究仅限于对礼俗词语进行举例释义,尚未进行系统分析。21世纪以来,地域礼俗词语研究数量迅速增长,近百篇研究使这一领域成为热点。地域礼俗词语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婚丧礼俗词语、经济民俗词语、社会民俗词语、信仰民俗词语、游艺民俗词语等方面,而且由点及面,地域遍及全国多地。其中孙宜志[17]梳理总结了安徽宿松方言中有关婚嫁和丧葬的民俗词语,总结出民俗词语专用性、地域性、系统性的特点,认为民俗词语与民俗关系密切,在构词方式上常采用双关造词、婉曲造词等方式构成新词。吴玉凤[18]将明清时期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四个地区竹枝词作为语料来源,研究了岁时节日民俗词语,认为其基本继承前代,具有全民性特点。马启俊[19]对《庄子》的民俗词语进行了分类研究,认为《庄子》对皖北地域文化乃至淮河流域民俗文化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至今仍能从皖北文化和淮河文化中找到踪迹。刘亚男[20]从音节、数量、来源等方面归纳了东北竹枝词民俗语汇的特点,还考察了源于满族、赫哲族、鄂伦春族语言的民俗语汇,阐释了词语内涵。童琴[21]梳理了鄂州地方志中的岁时方言词语,分析了其构成和特点,剖析了其历时变化,总结了政治影响、西方文化影响及民俗仪式简单化三个原因。
四、汉语与其他语言礼俗词语对比研究
王秀兰比较了问候语、自谦语、致谢语、恭维语、称呼语、禁忌语等六种汉英礼俗词语的差异,提出外语学习的障碍不仅存在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也源于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不足。文章从文化视角探析了汉英礼俗词语差异的根源,认为汉英礼俗词语的差异主因在于中西方价值观念、社会结构及文化取向方面的不同。对礼俗词语及其反映的文化差异的分析可以为外语教学提供帮助,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郭常义从阴阳、神仙、鬼怪、传统节日方面总结了日本民俗词语中体现的中国古代道教思想,展现了日本文化中道教的重要地位。姜德军在人生礼仪(出生、婚礼、葬礼)、节日礼俗、生产生活礼俗(居住礼俗、饮食礼俗、生产礼俗)等方面对比了蒙古族和汉族的礼俗异同,从礼俗词语角度论述了礼俗词语和民族文化及传统文化的关联,认为礼俗词语承载了民族特有的事物和概念,体现了独特的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黄新亮、李桂香整理了满语中有关礼乐的词汇,主要有乐器和乐曲两类,从满汉语言对比角度分析得出“满族礼乐制度几乎完全来源于中原”的结论。满族对汉族礼乐制度的改造主要体现在歌词及旋律的变通、名目的更改、本族音乐的纳入三个方面。Harutyunyan Ani主要比较了中国与亚美尼亚的婚姻民俗词语、生育民俗词语、丧葬民俗词语、节日民俗词语,从生存环境、宗教信仰、历史原因等方面分析了词语差异的根源。
五、结语
从研究对象来看,从礼俗词语入手研究地域文化的论文较多,由于地域礼俗词语研究多是硕士、博士论文,受限于篇幅和内容,对岁时节令礼俗、婚丧礼俗研究比较集中,成果颇丰。对生产生活、人生礼仪、人际交往、娱乐等礼俗词语的研究较少。对其他语言中礼俗词语的研究内容也不够丰富。目前对礼俗词语的研究多从微观着手,研究的焦点不够集中,系统性不够强。
从研究内容来看,语言层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音节、词性、词语内部语法结构、词语考证、命名理据等方面。音节方面,中古之后礼俗词语的主要音节结构为双音节和三音节结构,与语音发展变化的总趋势和汉民族“尚偶”心理对汉语词语音节的影响有关。词性方面,指称礼俗相关事物的名词与描述礼俗活动的动词性短语占主导。词语内部语法结构方面,偏正式、动宾式、主谓式结构是礼俗词语的主要结构方式。一些礼俗语素有较强的能产性,使礼俗词语呈现出系列化特点。词语考证方面,早期的礼俗词语研究只关注词语的内涵,采用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补证的方法订正礼俗词语,并对《汉语大词典》的内容做出增补或修正。命名理据方面,学者们多采用同源词系联比较法,辅以文化心理鉴定法确定礼俗词语的命名来源。文化层面的研究内容多是在语言研究之后的,在对礼俗词语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后,探求语言反映出的民族共同文化思维。王祥和孙剑艺曾指出:“民俗词语研究要把更多精力放在词语的民俗文化内涵阐释上”,目前对礼俗词语的文化内涵阐释深度和广度仍稍显不足,历时和共时的对比分析仍有所欠缺。
从研究方法来看,学者们多采用定量分类统计和定性分析方法。将传统训诂学研究方法与现代语言学理论相结合,在筛选语料后对礼俗词语进行统计与分类,分析规律和特点,并深入研究其发展过程。借助大量文献资料,采用文献考证法揭示礼俗词语的起源和意义内涵。运用对比研究法从历时与共时角度比较礼俗词语的差异及原因,进而对礼俗事象进行多元性探析。
从理论背景来看,礼俗词语研究一直属于交叉学科研究。语言学、民俗学、历史文献学、文化人类学、训诂学、词汇学、语义学、音韵学等学科理论都对礼俗词语研究有重要影响。
总的来说,礼俗词语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多成果,研究对象愈加全面,研究内容较为丰富,研究方法日趋完善,但仍偏向于语言学研究,对礼俗文化内涵的阐释仍需深入探索。此外,还有一些与礼俗相关的地方民歌、少数民族婚姻礼词研究,多从文学角度探讨内涵及艺术特色,缺乏语言学及民俗学角度的整理分析,尚待进一步挖掘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