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州市濒危非遗的传承保护策略

2022-02-27林逸宁

文化学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闽剧福州遗传

林逸宁

一、引言

非遗是一种“活态”的民族文化,它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基因。自2004年以来,国家坚持非遗保护工作已经有19年之久,在遵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情况下,通过与其实际情况相联系,制定了一套具有中国特点的非遗保护体系。目前,根据福州市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名录记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183项,内容涵盖民间文学、民俗、传统技艺、传统戏剧等诸多门类。然而,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很多非遗项目正处于濒危状态,或者面临着“人在艺在,艺随人走”的尴尬局面,制约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本文立足于濒临绝种的视角,通过对其保存与发展状况的剖析,进而提出了新时代遗产的保护途径和策略。

二、福州非遗濒危项目、传承人现状

(一)福州市非遗濒危项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州持之以恒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为福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文化支撑。本文所指濒危非遗项目,主要是存续濒危、传承人年龄为80岁以上的非遗项目。 濒危传承人是指福州市在世的、80岁市级及以上非遗传承人。

一般认为,项目赖以存续的文化生态或者相关外部条件正在急剧变化或消失,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存续的,如福州评话、福州伬艺、畲族服饰、畲族医药等项目。部分掌握核心技艺、知识或者通晓基本流程的人员少于三人,或者均为80岁以上的,如禅和曲、福州诗钟、滩涂泥撬制作工艺等。

(二)问题分析

1.社会总体认知还不够充分

作为开发非遗价值的主要力量的群众,缺乏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一方面,非遗濒危项目保护计划的实施为非遗工作输送了大量高质量的优秀传承人资源,但社会公众对计划本身了解不够多,普及范围仍以教育领域为主;另一方面,部分公众对非遗保护计划存在误解,对于非遗濒危项目保护意识不够,特别是看不到这对非遗濒危项目传承人总量不足、分布不合理的结构矛盾的缓解作用,非遗价值亟待更好地开发与利用。

2.需求为本落实还不够到位

传承发展非遗有助于挖掘非遗的时代价值、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实现非遗的生产性转化,深挖乡村特色文化符号,推动乡村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但是,在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一些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内涵已经不能很好地体现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审美理念,不能很好地适应观众的需求。一些地区的政府对其进行了保护,忽略了对其文化的发掘,只局限在公共文化基础上进行的陈列与保存;将传统的非传统文化环境与文化环境分离,成为一种固定不变的文物遗迹,使得它的传播与影响逐步减弱。

3.传承人保障力度还不够

一些非遗传承经验丰富、具有较长传承年份的非遗传承人,有积极的意愿前往基层继续为孩子们传授知识。但是在实际对接过程中,一些地方受限于时间、人手等因素,未能全面摸清受援地区的真实需求,不能充分反应非遗濒危项目、传承人的意见,在统筹兼顾不同学段情况时也不尽人意,致使非遗濒危人群感觉“无用武之地”。另外,因为传统民间工艺比较繁杂,不但新手难以通过未成熟的技术来获取生存和财政补贴,而且一些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也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所以,在缺乏基本生存保证的情况下,很可能会产生“无人愿教”“无人愿学”的情况。其三,由于受到“家族传承”的传统观念的制约,一些非遗传承者不愿意把自己的手艺公开,从而造成了其产品的规模逐渐缩小,市场萎缩,其手艺也有可能失传。部分非遗地区受制于经济基础、财政收入等因素,在人才队伍、物质保障等方面投入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非遗保护群体的积极性,人才引流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营造非遗保护的浓郁氛围。

三、问题分析

(一)社会总体认知还不够充分

作为开发非遗价值的主要力量的群众,缺乏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一方面,非遗濒危项目保护计划实施,为非遗工作输送了大量高质量的优秀传承人资源,但社会公众对计划本身了解不够多,普及范围仍以教育领域为主;另一方面,部分公众对非遗保护计划存在误解,对于非遗濒危项目保护意识不够,特别是看不到这对非遗濒危项目传承人总量不足、分布不合理的结构矛盾的缓解作用,非遗价值亟待更好开发与利用。

(二)需求为本落实还不够到位

传承发展非遗有助于挖掘非遗的时代价值、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实现非遗的生产性转化,深挖乡村特色文化符号,推动乡村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但是,在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一些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内涵已经不能很好地体现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审美理念,不能很好地适应观众的需求。一些地区的政府对其进行了保护,忽略了对其文化的发掘,只局限在公共文化基础上进行的陈列与保存;将传统的非传统文化环境与文化环境分离,成为一种固定不变的文物遗迹,使得它的传播与影响逐步减弱。

(三)传承人保障还不够给力

一些非遗传承经验丰富、具有较长传承年份的非遗传承人,有积极的意愿前往基层继续为孩子们传授知识。但是在实际对接过程中,一些地方受限于时间、人手等因素,未能全面摸清受援地区的真实需求,不能充分反应非遗濒危项目、传承人的意见,在统筹兼顾不同学段情况时也不尽如人意,致使非遗濒危人群感觉“无用武之地”。另外,因为传统民间工艺比较繁杂,不但新手难以通过未成熟的技术来获取生存和财政补贴,而且一些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也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所以,在缺乏基本生存保证的情况下,很可能会产生“无人愿教”“无人愿学”的情况。其三,由于受到“家族传承”的传统观念的制约,一些非遗传承者不愿意把自己的手艺公开,从而造成了其产品的规模逐渐缩小,市场萎缩,其手艺也有可能失传。部分非遗地区受制于经济基础、财政收入等因素,在人才队伍、物质保障等方面投入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非遗保护群体的积极性,人才引流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营造非遗保护的浓郁氛围。

四、发展路径与策略探析

(一)数字化传承、传播濒危非遗

根据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的特征,通过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体系,提高人们尤其是非遗传承人的文化认知和运用,在对非遗技艺运用数字化手段予以保存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地让非遗融入到数字化中,实现自身的文化观念的自觉;传达出非物质遗产的精神和精髓,使科技和人文相结合,逐步实现从“展馆”走向“社区”、从“网络”走向“生活”的数字化传承。此外,在充分开展计划调查收集整理与记录工作、建立档案资料和数据库、优先组织实施高龄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等方面也进一步发力。

(二)推进文旅融合

推进非遗传承发展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扩大濒危非遗文化的影响力,推动濒危非遗文化发展。而在观光旅游和休闲旅游之后,传统的非遗文化体验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民间非遗文化在旅游业中得到了很大的推广,不管是传统工艺类的非物质遗产,或是节庆民俗、歌舞表演等,使传统的非遗文化更加具有生命力,又可以提高大众对文旅产业的参与性和广度。依托景区、历史文化街区、文旅小镇等区域举办“非遗购物节”,强化“线下展示+线上直播”销售模式,鼓励、帮助保护单位建立营销类线上平台、拓展线下渠道。

(三)濒危非遗生产性保护

深入摸清需求。重点招募符合条件的非遗濒危项目、传承人,工作中通过田野调查、召开会议、实地走访等形式听取各方意见与诉求,了解传承人的实际困难,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认真开展供需排摸,定期组织对本地非遗濒危项目、传承人进行调研,并对非遗发展情况及传承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走访非遗濒危项目传承示范基地,调研福州诗钟、滩涂泥撬制作工艺、禅和曲等非遗代表性项目。

推动非遗传承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产业振兴。进一步深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建设濒危非遗文化主题公园等,依托非遗资源积极放大媒体宣传和“名人效应”,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走得更远更稳。以福州非遗濒危项目软木画为例,可通过举办软木画展览、行业青年人才交流论坛等,搭建推广交流平台,为优秀的软木画创作及相关技术人才搭建舞台。组织有关部门积极参加各类人才的管理和评估工作,为优秀的人才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组织网络推荐和选拔软木画专业技术人员,利用新媒介平台集中展示、推荐和选拔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着力培育“在线名人”和“在线明星”品牌,拓展福州软木画产业的发展空间[1]。进一步推进福州软木画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数据库建设,定期收集、发布、管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信息,与各省重点人才交流平台进行信息交流,为企业提供专业人才服务,为企业及时获取最新的人才数据;为企业技术革新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同时,加强对福州软木画行业领军人物、代表传承人和优秀人才的财政支持,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福州软木画的传承和保护。通过设立基金、奖励、竞赛奖金、代缴社会保险等方式,致力于传承和保护事业。

(四)“闽剧、曲艺+”的跨界融合

“非遗文化的跨界融合发展,促进了非遗文化的创意开发与利用,在新媒体的不断衍化中,实现了非遗文化的再创作和再生产,改善了非遗传承后继乏人的情况。”长期以来,传统的非物质遗产信息传递形式主要是以文字和图像的形式进行,其传递形式较为简单,缺乏与使用者的交互和互动。如今,非遗在多种媒体的整合之下,展现出了“年轻”的一面。在此,我们着重指出了“年轻化”的非遗传统文化的推广,并非单纯为了满足年轻人的喜好,而是提倡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来传递。这样的可持续的宣传方式应该与当前的时代环境相适应,例如把非遗文化与电影、电视、媒体、非遗城市IP相结合,或者通过影视植入等“软传播”来实现。

作为福州市国家级代表性非遗项目的闽剧、曲艺可以与日常生活品牌、旅游、商务等相结合,实现传统传播模式的转变,实现传统文化与新兴产业二者的跨界融合。闽剧、曲艺与商业的融合,是指将闽剧、曲艺艺术融入城市居民消费娱乐中心,在商业中心经营闽剧、曲艺艺术项目,构建多层次、多领域的闽剧曲艺剧场、闽剧曲艺体验中心、闽剧曲艺餐饮中心、曲艺文学创作平台等商业体系。遵循“互联网+”打造“闽剧+”“曲艺+”模式,可以进一步提升地方戏剧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五、实施举措

(一)推进濒危非遗保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1.建立制定保障机制

进一步完善非遗传承保护的顶层设计,强化法律与制度保障,在遵循《关于进一步加强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十条措施》和《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定》基础上,出台立足本地实际的各项非遗传承保护政策,特别是在加强传承人补助经费、激励传承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场馆建设与技艺保护上明确更多可操作、效果好的政策,继续推进非遗各重点项目的法条法规制定出台。

2.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充分贯彻《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定》要求,明确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非遗濒危项目工作经费,特别是要围绕努力改善濒危项目工作薄弱环节,坚持资金投入向濒危项目发展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等地区倾斜[2],经费由政府财政负担,安排国家、省、市、县(市)区各级资金一定程度上倾斜到疍民渔歌、畲族服饰、畲族医药等非遗濒危项目[3]。运用以奖代补等形式积极鼓励非遗濒危项目、传承人,安排非遗保护工作群体、社会组织走访调研非遗濒危项目、传承人等[4]。

(二)加强非遗保护成果的记录、宣传、应用

加强非遗保护成果的宣传、普及、应用,如重点拍摄寿山石雕、软木画、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等非遗高级别、濒危项目制作系列宣传片,加大宣传效果。运用新媒体矩阵展现场景,让社会公众了解非遗濒危项目、传承人事迹、重要成就等[5]。再如,组织一批非遗濒危项目进校园、进古厝、进社区,展示一批反响好、影响佳的非遗项目,结合街头艺术文化节、街头艺人擂台赛等活动,推动闽剧、福州评话、佾舞等非遗项目融入街头文化艺术展演活动,引进软木画、福州伬艺等非遗项目在市非遗展示馆等文化场所进行专场演出、手作课堂、研学体验、中医义诊等活动。同时,力促茶亭十番音乐、闽剧、福州评话等演艺类非遗振兴,在全市范围内鼓励和扶持非遗濒危项目、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交流展示等活动。积极参加各类大型会展,提高福州非遗对外知名度,打响闽都非遗文化品牌。引导并支持社会力量。以文创大赛举办、研培研学为抓手引导社会主体参与非遗保护,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盘活非遗资源,促进活态传承保护

一是加强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大力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与非遗濒危项目、传承人合作,鼓励设立国家级非遗濒危项目、传承人重点研究课题,如传统戏剧、曲艺等非遗类别,组织高校、科研机构选取专业人才进行培养,注重人才综合素质能力水平。二是深化非遗资源研究,支持挖掘、阐释具有福州特色的民间文学、方言类非遗项目的时代价值、社会功用,创新表现方式,丰富福州拗九节习俗等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促进闽都传统节日振兴。

(四)注重濒危非遗的整体性和传承性

加强非遗传承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加强非遗传承人建设,引导非遗传承人以健康开放心态做好下一代传承人的培养与队伍建设,鼓励传承人参与相关研培计划、研讨会、专题讲座、交流活动等学习活动。保护单位要利用社会力量建设项目培训基地,扎实开展人才培训工作,提高传承人传承、创新、发展非遗的水平。通过非遗传承保护为农村就业提供平台,在传统工艺品制作、非遗文化宣传讲解、非遗项目展示等各个环节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加大本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培养符合非遗传承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型新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人力资源。

六、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提出:要让人民群众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发展中依然找得到乡愁,在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的同时,着眼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在福州市大力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进程中,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协调度日益增加。要使非遗的活力得以持续和活化,必须充分挖掘和阐释其精神意蕴,充分挖掘其所蕴含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潜力;以品牌打造赋予其新时代的文化价值;构建数字化保护平台创新传播形式,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的合力,使非遗始终焕发生机。

猜你喜欢

闽剧福州遗传
非遗传承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闽剧新秀
“闽剧王子”陈洪翔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寻味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