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化语境中故宫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策略研究
2022-02-27江苏师范大学于晓雪刘永宁
江苏师范大学/ 于晓雪 刘永宁
新世纪以来,我国逐渐步入了全球化语境,一个国家或民族进入全球化的标志就是思考其民族化。影视民族化是践行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同时也为更好的展开交流提供了充足的动能。文史纪录片利用影像形态对历史遗迹、文物、景观记录,通过展示本民族独特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底蕴,激发人们深度挖掘属于这个民族特有的精神,以此提升本民族人民的文化自信,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召唤民族身份认同,宣扬民族自信。基于此,本文以故宫题材纪录片为例,对其叙事策略展开研究,以小见大,用故宫题材纪录片的民族特色透视当代中国文史纪录片的民族性。
一、文史纪录片的民族特色探析
民族化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中衍生出来的,即继承民族优秀传统,充分传达时代精神。在民族传统文化的不断积淀与形成的过程中,对于历史的探析是必不可少的,追根溯源我们才能知道这个民族中亘古不变并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什么。在民族化语境中,文史纪录片不断形成了自身民族话语空间,为了延续民族化的优势,文史纪录片在不断创新其叙事策略与创作模式,以便充分体现其本土性,实现民族化。
中华民族之所以被称为文化遗产极其丰富的民族,是因为无论在哪一方面,如在人际交往、饮食、服饰、建筑、绘画、书法、音乐、宗教、祭祀等方面都有着完整的符号系统。①在中国,故宫是一种权贵象征,所有这些完整的符号系统都集中体现在这个拥有绝对皇权的紫禁城中。这里有着最高水平的陶瓷技术、绘画技术和建筑技术、也有着最严密的宗教和祭祀礼仪。
自2011年“文化强国”长远战略提出以来,大量文创类产品和文化类影视作品不断涌现,这也兴起了一股“文化热”。例如《国家宝藏》《河西走廊》《故宫》《故宫100》《我在故宫修文物》《颐和园》等等,此类作品都有着高评分、高点击率的特征。据统计,《如果国宝会说话》开播两个月就在央视播放8329 万次,豆瓣评分9.4 分;《我在故宫修文物》点击量超过200 万次,豆瓣评分9.4 分。由此可见,故宫题材纪录片已经成为文史纪录片中的重要篇章,故宫题材纪录片的民族化叙事策略也成为文史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
二、故宫题材纪录片的民族化叙事
(一)叙事内容:用影像表达记忆
1.恢弘的大气美
在故宫题材纪录片的创作中,无论叙事视角如何变化,都离不开“故宫”,制作团队多采用“大远景+航拍镜头”的拍摄手段。大远景不仅体现出了故宫恢弘的气势,还具有彰显皇权威严的表意功能。在这些大场面的拍摄中,人物消融于环境中,整个环境成为造型的主体,赋予了故宫一种大气美。
大气美也体现在纪实手法的拍摄中。故宫纪录片从真实性出发,多选取自然光线环境,不为了追求特殊的效果而采用光线造假,光和影的相映构筑了丰富的影调层次。在这光影不断变换间,故宫也越来越成为一座有温度的建筑。无论是宏大叙事的《故宫》,还是微制作的《故宫100》,或是微观叙事的《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了体现出故宫建筑的质感,都大量地利用自然光线,使画面影像呈现出明暗层次。例如在展现东华门的裂痕、养心殿的残破等段落,为了强调生锈的铁器、脱落的墙皮、褪色的门漆,多采用侧光照明,呈现出物体表面的凹凸与细节。这种处理方式,真实地将故宫的苍老与斑驳直观地暴露在画面上,反而强化了这座建筑的厚重与沧桑。
在真实性的处理上,导演还通过对解说词和音乐的处理,拉近了故宫与观众的距离。例如在《故宫100》第七集《威猛铜狮》中,分别用男声和女声演绎了不同的角色,铜狮的内心独白用男声展示,雄浑又厚重的音色完美地诠释了狮子的内心感情。解说部分选用女声,女声温婉的音色对铜狮进行亲切地发问。这一问一答的形式,使叙事充满故事性,同时也使观众感受到故宫里铜狮活灵活现的一面。
除此之外,在大场景拍摄时,多采用延时摄像的手法,云影变幻间,不仅带来了奇观的视觉体验,展现着岁月的流觞,也赋予了故宫历史感。
2.隽永的诗意美
故宫纪录片的诗意美不同于磅礴的大气美,它透露着这座建筑的淡雅与端庄。诗意美体现在构图上,例如在搬演场景中,多采用景深镜头,在对经典场景再现的基础上保留了神秘感和距离感。在故宫第三集《礼仪天下》中,讲述康熙登基大典的壮观场面时,制作团队使用了搬演的手段,提升了影像内容的生动性和直观性。但为了避免消解历史的严肃性,此处大量利用薄雾效果,充当画面的前景。丰富了画面造型,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提升了画面视觉美感。《故宫新事》的叙事顺序是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而来的。因此每一集都有展现一年四季变化的空镜头。拍摄者巧妙地利用富有季节特征的画面元素充当前景,例如在拍摄冬季时,白雪、朱墙、黄瓦共同拼接成一幅冬日美景,赋予了故宫诗意美。
3.融合的现代美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故宫题材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影像表现方式。由于史料的不完整,纪录片在影像表达中难免会枯燥、乏味,为了突破这一困境,故宫纪录片制作团队将三维计算机动画搬上银幕。在《故宫》中,大篇幅地使用了这一手法,主要采用的动画手法有四种:一是纯3D 制作;二是3D制作和实景拍摄相结合;三是从3D动画和实景拍摄结合到二维动画的转换;四是以古代绘画为蓝本制作二维动画。②如《万国来朝图》《康熙万寿图》《光绪大婚图》等,就是由于资料的缺失,将现存的文献资料通过二维动画生动地展现出来。在康熙登基大典的片段中,也利用技术手段,将情景再现与动画合成相结合,共同完成叙事。在《故宫100》中,每集片尾处都出现了动画特效,动画手法为二维动画和三位动画的相互转换。将具有传统风格的绘画与现代技术进行融合,最终达到叙事的目的。《故宫100》属于微纪录片,因此每集在时长上有严格的把控,也就不能像《故宫》那样进行详细地叙事。片尾处的动画巧妙地弥补了由于时长限制导致的叙事不完整,用最直观、简洁的方式辅助故事的讲述。
(二)叙事方式:用匠心记录匠人
文史纪录片的叙事方式,往往是遵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拥有着天然的叙事逻辑,体现为历史事件的产生、发展再到结束的过程,这就使作品往往平铺直叙、缺少戏剧冲突,观赏性不强。因此,叙事结构突破了传统的叙事模式,通过对其进行细节化的处理,提供了全新的影像风格。
1.记“史”
2002 年,央视推出的大型纪录片《故宫》,通过解说词、实景拍摄、搬演的综合运用,记录着故宫中不为人知的事和鲜有踏足的院落。此时的纪录片风格多倾向于史诗风格和宏大的气势。在叙事视角上选用了宏观的叙事角度,将表现主体集中在故宫这座伟大的建筑上,通过大景别、大角度展现出皇家宫殿的宏伟气势。
在古代,紫禁城一直是政治和权力的中心,因此紫禁城里的建筑也外化着天家风范。在《故宫》第二集《盛世的屋脊》中就提到过,在紫禁城的布置中,很喜欢用“九”这个数字,因为“九”为最大,即九五至尊的地位。在《故宫100》中,也详细地介绍了故宫的院落布置和宫廷建筑。有介绍午门涵义的《有容乃大》,讲述角楼的《四面玲珑》,介绍中和殿特殊意义的《中间意味》,讲解保和殿职能的《皇家殿试》。从紫禁城建筑到院落布置再到屋内装饰,上等的木材、琉璃瓦顶、汉白玉石桥,无不彰显着昔日的辉煌。
2.记“人”
近年来,国产纪录片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微观叙事。摒弃宏大的叙事视角,将表现主体放在小人物身上,以平凡的叙事视角展现人物背后的故事。例如《故宫新事》《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作品都用平实的叙事视角展开,此时,故宫不再是表现的主体,而是服从于表现主体的环境,通过细节的展现让观众真实地感受故宫的文物和曾经发生在故宫的故事。
2016年故宫博物院联合央视共同打造了《我在故宫修文物》,该视频上映就引起了轰动。在视频网站上的播放量高达60 万,豆瓣评分高达9.4 分。创作者从小人物出发,以故宫文物修复专家们为视角,讲述故宫文物的故事。这些文物经历了一代代王朝更迭,见证了皇室的繁盛与衰败。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说,这些文物虽是静止的,可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和流淌在这些文物身上的时间却是运动的。为满足观众的深层次的观赏欲望,首次将故宫文物从一个个玻璃橱窗或库房中拿出来,采用微观视角和大量的特写镜头对故宫文物全方位展示。同时,多使用平摄角度,合理安排画面地平线的位置。此外,还加入了大段人物采访。通过文物修复专家的讲述,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文物曾经的主人,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与古人隔空对话。
这部纪录片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在叙事视角上由宏观视角开始转向微观视角,通过第一视角讲述故宫文物背后的故事。此前,故宫一直是权力的象征,是至高无上的。通过这部纪录片人们感受到了故宫的温度,这种叙事视角的平民化也逐渐体现出故宫越来越成为一座亲民的建筑。
3.记“事”
2017年,故宫博物院又推出一部创新型纪录片《故宫新事》,《故宫新事》的“新”就在于它是一部年更纪录片。5年五集,用“慢”纪实的方式展现了养心殿修缮的过程。出于对文物和建筑安全保护的考虑,养心殿的拍摄没有高瓦数聚光灯的打光,也没有使用稳定器和三脚架,摄像师全程采用手持摄影的拍摄方式,用第三视角观察式的将养心殿的故事徐徐展开。摄像师每一个谨慎的动作、每一个细微的特写运用,不仅是对于历史的敬畏,更是一次自我的回归。回归文物和历史本身,用匠心精神记录匠人。
近代以来,故宫题材纪录片的叙事视角越来越彰显着文化自信。从记“史”到记“人”再到记“事”,这一次次演变都体现了不同阶段下民族进步与发展。从以宣扬中国历史为主到讲好中国故事,从塑造大国形象到关照平凡个人,叙事视角逐渐从精英走向大众,这一叙事策略的转变也体现出我国文化自信的提升,表现为从文化自信逐渐演变为人们的文化自觉。
(三)叙事指向:用话语彰显民族自信
1.文献价值
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在史料的记载方面具有文献性的作用。因此,有些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也被称为文献纪录片。故宫题材纪录片从不同的叙事视角出发,深入挖掘故宫背后的历史故事,运用视听结合的方式,讲述历史,铭记历史。
《故宫》纪录片共12集,创作者通过资料的支撑与专家口述采访将故宫的兴建、故宫的馆藏文物以及故宫演变为故宫博物馆的过程记录下来。片中全部采用实景拍摄,由于部分资料或画面不完整,结合了搬演的方式,以保证最大限度的还原历史。通过对历史场景的还原,有效地提升了纪录片的观赏性与趣味性。
《我在故宫修文物》也是央视制作播出的一部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与《故宫》不同之处在于,创作者以故宫文物修复专家们为视角,讲述故宫文物的故事。
时隔600 多年,故宫博物馆对养心殿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保护性修缮,在《故宫新事》这部作品中,记录了整个过程。此次修缮长达5年,在养心殿的保护性修复过程中,专家们都采用了传统技艺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实现对养心殿文物的保护,工匠们都遵循着最传统的工序。无论是裱画的修复、还是瓦片的修复,一件件艺术品在他们手指间流淌着岁月的痕迹。
故宫题材纪录片的文献价值不仅体现在影像本身,更多地体现为世世代代人为守护它所付出的努力,正是这些手工艺人对传统技艺的热爱与坚守,故宫的故事才得以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续写。而每一份诚挚恒久的匠心,也都将留存在故宫的金瓦朱檐间,继续见证着下一个百年春秋。
2.文化价值
纪录片的纪实本性与声画叙事的先天优势决定了电视纪录片能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而传承传统文化同样也是电视纪录片需要担当的政治职责之一。③文化符号就是我们的根,充满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凝聚民族力量的源泉,因此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高度重视。自从文化软实力提出,越来越多文化节目参与到文化传播中来,如何使更多人认识故宫、走进故宫,并把故宫的故事传播的更远,逐渐成为创作团队所关心的问题。例如《故宫100》初次尝试采用微时长的制作模式,《我在故宫修文物》《我在故宫六百年》等节目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多渠道传播。在传播的过程中,在拉近大众与媒体的距离,吸引年轻的观众群体的同时,也需将故宫题材纪录片承载文化价值的功能放在首要位置,不断弘扬文化自信,传承民族文化。
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央视播出,随后在bilibili 视频网站大火后,故宫文化逐渐被更多年轻人所认识和喜爱,故宫的旅游人数逐年递增。据统计分析,年轻游客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多。此后,故宫博物院与制作团队合作的《上新了·故宫》也保持着高评分的水准。《上新了·故宫》的播出也逐渐衍发出系列故宫文创。例如故宫“国宝色”口红、紫禁冰嬉保暖套装、脊兽书签套装等。在《故宫》纪录片中,大规模制作、大场景拍摄,让人们在体会到了古代皇家居所的气派与宏伟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古代的建筑文化、祭祀文化、书画文化。
文化的功能就是“教化”,也就是“外化于心,内化于行”,在故宫这座古老的建筑里,承载着中国千百年的文明史,对于它的记载,将持续影响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
三、结语
在文化强国背景下,故宫题材纪录片叙事策略的嬗变,体现出了创作团队对故宫题材纪录片影像风格的不断思考与创新,以充分体现本土性,实现民族化。因此,文史纪录片也应以此为借鉴,发掘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以期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创作出蕴含民族精粹的影像记忆。
注释:
①蒋原伦.传统的界限:符号、话语与民族文化[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34-36.
②周兵.创新 实验 传承——《故宫》创作构想[J].电视研究,2006(2):70-73.
③刘泳.讲好中国故事:故宫题材纪录片的叙事演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