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教学中传统教育原则的融入与践行

2022-02-27王晨曦

闽江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练琴情趣钢琴

王晨曦

(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632)

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一直是钢琴教育者积极解决的现实问题和努力实现的工作目标之一。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如何让一个钢琴初学者在付出一定的学习时间和精力后,获得较高的钢琴演奏技巧和水平,既是钢琴专业学生的学习理想,更是教师努力进行有效教学的工作目标。而在这一理想和目标实现过程中,科学的练琴方法与一定教育原则是其决定性因素。由此,根据钢琴演练者的自身特性和习惯以及学习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练琴方法,践行一定的教育原则,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长期钢琴教学工作中,通过观察体认和概括总结,逐渐认识到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教育原则并加以践行,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具有特定的经验价值和实践方面的参考借鉴意义。有鉴于此,本文立足钢琴教学的有效性及其优化策略,对这一教学思路加以阐述,为今后的钢琴教学实践和理论发展提供启发和借鉴。

一、练琴方法的层次性与循序渐进

所谓层次是指系统在结构或功能方面的等级秩序,偏向于外在的结构功能;所谓循序渐进,即是按一定的学习或训练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侧重于内在叠进的逻辑关系。在教育教学理论上,就是要明确按照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构建不同的教学内容。而在钢琴教学的具体运用上,则应该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基点,合理构建训练内容,制订不同层次的训练目标,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训练活动,从而建构起一套先易后难,按着次序逐渐深入的训练方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则是把钢琴训练的内容划分成不同层次,形成每一层次的不同训练内容,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知识储备进行钢琴专业的练习,以实现教学目的。在实施分层教学中,还需要进行细致的工作,针对参与训练学生的具体情况,按照类别设计出不同难度的训练项目。其中,对于理解和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训练要求拔高一点;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则要适当减低难度,或将难度较大的问题划分为更为细小的问题;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则让他们参与一些简单的训练,逐步提高钢琴练习的难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从而实现钢琴教学中练琴方法的层次性与循序渐进这一传统教育原则的融入和践行。

在钢琴教学诸多内容中,教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练琴方法的层次性,并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实施,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有鉴于此,这里将钢琴教学中练琴方法的层次性予以描述说明,并由此划分出练琴学习的阶段性,然后按照传统的循序渐进教育原则,教导学生实现练琴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钢琴教学中,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吸纳顺序有一个从练琴起点“读谱”到认知程度的情况,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分析归纳可知,练琴方法往往呈现出“点、线、面”的特征,顺应这些特征要求,在练琴过程中只要按照其阶段性循序渐进,便可以通过这种专业教育的形式和过程,比较顺利地实现教学双方所期望的目标;而在教学内容和程序上,用专业术语加以解释练琴方法所呈现的“点、线、面”,则是学生从认知层面上对钢琴作品加以演绎和诠释的过程。在此期间,练琴学生如果能在“读谱”方面做到准确无误,即可形成对钢琴作品认知的起点,这是完成正确演奏作品的前提;同时,这也是教师和学生能够顺利实现钢琴演练教学过程、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点。

曲谱是钢琴演奏指法的书面规定。在现行教材中,很多作品的曲谱已经对演奏指法予以标注,其中规定的指法也具有较普遍的适用性。这样一来,练琴学生的“读谱”能力就显得至关紧要。因此,钢琴教学中最先展开的工作,应该是教师要求学生“读谱”,也就是按照谱面指法进行演奏练习。期间如果因个人手指条件和能力水平不能适用,教师尚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调整指法。但通过“读谱”将指法标记了解清楚,按准确、固定的指法反复练习则是根本性做法。对于练琴学生而言,切不可无视乐谱中的标示或乱改标示,杂乱无章地随意离开乐谱,不按规定地乱练指法,而应该努力做到准确依照乐谱指法顺序循序渐进,从而达到熟练演奏。

与此同时,在钢琴教学曲谱中,有一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和表达作品的音乐表情符号,这也要求练琴学生必须在重视读谱的基础上下功夫。在学生以往的练琴过程中,呈现较多的错误现象是练琴学生经常忽略连线、休止符、强弱记号等重要信息,正因如此,才导致练琴的失败或走入误区;另外,有些练琴学生在读谱过程中未能做到全神贯注、严肃认真,也会导致练琴成效难以提高。强调练琴方法的层次性,亦即践行循序渐进的传统教育原则,教导学生从最基础的纸质谱面解读开始,在“读谱”完成后,依次去掌握练琴的基础技能。因此,对于任何钢琴作品的练习而言,践行循序渐进都至关重要。在练琴的初始阶段,一定要以“读谱”开头,随着唱谱配合的完成,依次把握准确的节奏、统一的速度;与此同时,进入练习“读谱”时必须做到认真严谨、分门别类地解析谱面上的各类信息,即各种标记符号和表情符号等,做到准确无误。之后,才能继续展开其他的学习内容和练习步骤,然后由此开始,循序渐进地展开练琴。

二、练琴的“重复”“思考”与“学”和“思”

学习与思考是人们在获取知识过程中两个相辅相成的思维活动。光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不行,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算真正实践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此外,“学”和“思”两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都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合理的做法应该是“学”“思”结合,边学习边思考,将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否则就会出现孔子所告诫的情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学”和“思”的关系,实质上是认真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其核心在于强调学习过程中两者的兼顾。

众所周知,成熟的钢琴演奏技术需要通过不断刻苦的练习才能把握。有鉴于此,在钢琴专业教学过程中,除需要践行上述传统的循序渐进教育原则外,还需要在努力学习的同时积极进行思考,积极实践“学”“思”结合的传统教育原则。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一直特别强调“学”“思”的结合,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钢琴教学过程中“重复”与“思考”,其实质也是“学”与“思”关系的体现,因此,需要在具体教学中践行传统的“学”“思”结合原则,使“思”和“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钢琴教学中,练琴学生需要不断重复、反复实践钢琴练习,这就是钢琴教学中所谓的“重复”。“重复”是钢琴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该环节并非如一些人所理解的那样,即没有很大价值的从头至尾反复操作。其实“重复”练习是教师有意截取某一作品中较难的弹奏片段,指定学生反复不断练习的教学要求,而且这个练习片段是通过选择而确定的,也是一般钢琴教学领域所强调的分段练习。与此相联系,钢琴作品并非单旋律的肢体结构,而是多层次的复杂肢体结构。这就要求学生练琴时要将其进行拆解,不仅有纵向的和声架构,还要有横向的声部连贯,这样才能将每个声部的横向线条连贯起来,最后通过不断地配合练习达到“肢体”平衡,实现通常所说的分层次、分声部练习。在此过程中,当一个弹奏困难的动作经过上述训练分解,再进行无数次重复练习,就会逐渐嬗变为一种弹奏习惯,当这种习惯建立之后,弹奏就自然变得由难转易、随心所欲,不再成为练琴者的负担,最后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这就是不断“重复”进行“学”的践行结果。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除了在不断地“重复”与“学”中努力把握诀窍和技巧外,还要在“思考”方面下功夫,积极通过“思”来掌握技巧。因此“思”对于练琴学生来说同等重要。钢琴教学中有完整诠释这一教学环节,所谓完整诠释对于练琴学生而言,不仅能将一部作品从头至尾地演奏下来,同时还能将自我认知的情感体会赋予演奏过程。后者包括在演奏中遵循、创新、运用表情符号与演奏技巧等。完整诠释实质上是要求学生形成融会贯通的弹奏境界,也就是说,学生弹奏时不仅要有手指和肢体动作的协调与配合,同时还要去“思”,即将深入思考的情感体会通过演奏加以表现。因此,作为练琴学生需要明白,这个过程中的“思”是什么和怎么“思”。具体说来,这里的“思”是指练琴学生对作品社会背景、作者人生经历、作品创作过程及其种种插曲进行深入了解和思考,且这种思考必须与完成演奏作品的过程同步进行。只有通过深入思考,理解和认识弹奏作品背后的丰富内涵与作品蕴含的审美倾向,才能更好地通过演奏来诠释作品,将作品丰富内涵和审美倾向充分地表达出来。

三、钢琴教学中专业情趣培养与因材施教

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融入专业情趣,通过诸多教育教学实践的检验,已经被认定为重要的教育原则。因此,钢琴教学的有效性也同样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情趣。易言之,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情趣需要特别重视并积极实施,同时“让孩子全面发展的最佳途径就是培养学习情趣”[1],也是许多著名教育家主张和倡导的教育原则。在当下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情趣恰好是其中的薄弱环节。由于当前社会环境中诸多因素的影响,以及急功近利心态的作用,部分钢琴教师已经将培养学生专业情趣的教育原则置之脑后,而把钢琴技法教学当作主要任务来完成。其教学过程也不再投入精力去钻研、探究和实践对学生专业情趣的培养,而致力于进行机械、敷衍的教练操作,导致钢琴教学缺乏活力,变得非常古板,教学效果也并不理想。因此,钢琴教学中进行专业情趣培养,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必须坚持的原则。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专业情趣,古今教育家和教学工作者有过诸多阐述和主张,其中最简洁有效的观点是古已有之的“因材施教”。这个被继承发扬了2000多年的传统教育原则,直到今天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2]因此,在钢琴教学培养学生专业情趣方面践行因材施教这一教育原则,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在教学相长的进取中,通过专业情趣的热情烘托,碰撞出璀璨的钢琴艺术火花,实现练琴效率的提升,也是钢琴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有鉴于此,在培养练琴学生对钢琴专业情趣方面,教师一定要力争融入和践行因材施教原则。同时,还要认识到践行因材施教原则对于促进和引导练琴学生的重要意义。显然,身处钢琴教学中的练琴学生肯定存在着个体差异和各自的特殊性,教师只有践行因材施教原则,才能依据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特点实施相应的钢琴教学辅导方案,并以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方式落实在每个练琴学生的具体学习中。[3]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钢琴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地位至关重要。他们所承担的钢琴演奏专业教育的使命感,以及所运用的教育教学方法,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练琴学生对钢琴艺术美的向往和追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不同练琴学生努力实践因材施教原则。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就是做到面对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练琴学生加以个性化教学,同时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以及不同的学习理想,很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引导学生领略钢琴艺术的美感和崇高,培养他们对钢琴专业的浓厚情趣。

在此对初级程度的钢琴学习者,即少儿练琴学生的教学作一说明,因为这类学生的学习成长道路主要取决于培养者的指引。少儿阶段的学生其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和确立。针对这样的教学对象,钢琴教师在教学上除了以夯实基础为重心,更主要的则是将专业情趣带入或融入教学中,让钢琴的艺术美感伴随学生的审美愉悦融入教学,亦即将学生专业情趣的培养代入钢琴教学过程。当前,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浮躁之气逐渐在学生和家长思想里潜滋暗长,急功近利代替了循序渐进,并成为少儿钢琴学习的潮流。在此氛围和背景下,钢琴教师更应该注重让学生按照自己对作品正确的理解进行弹奏,让学生对音响效果的要求和分辨能力具有比较准确的审美判断力,并以此作为教学目的。这对于少儿练琴学生群体来说,既适应了他们还没有形成合理的自我价值判断心理,也避免了将钢琴学习变成漫长枯燥乏味的过程。同时,学生在练琴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无法克服的钢琴技巧等方面问题,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又没有专业情趣作为支撑,就会给学生后来的钢琴学习造成很大阻碍,甚至出现一些学生难以坚持下去的情况。因此,理想的钢琴教学应是教师基于因材施教的原则,给予学生以针对性的引导,培养学生对钢琴艺术的情趣,进而养成良好的练琴学习习惯。

与此相似,对于中级程度的练琴学生,也要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学方法上以合理分配练琴时间为要点。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充足的练琴时间是保证学习效率的根本要素。有了一定演奏基础的中级程度学生,已经能意识到现有的成绩是通过日复一日不间断练习所取得。因此,教师对这类学生不仅要保证其充足的练琴时间,还要敦促他们注重效率,教导他们在练琴中全神贯注地练1小时要比漫不经心地练5个小时更有效,以及经常在充满新鲜感的愉悦中练琴,对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也极有帮助等成功经验。

四、反复苦练演奏与学而时习之

就一般理论而言,任何人想要掌握一项技能、做好一件事,都不能仅靠一味苦学死读,同时还必须做到深入地“习”,这一点对于练琴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说文解字》曰“习”为“数飞也”,意即“习”的原始意义是鸟不断地练习飞。后来引申为知识学习中的反复苦练,形成熟练掌握。鸟之所以能够飞上蓝天,在于其展开双翅,在空中反复、多次拍打练习;同理,学习领域的“学而时习之”也是不断地反复操练。除此之外,“学而时习之”还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学习过程。

钢琴教学对学生而言有时还被称为练琴,这说明在该专业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习”,亦即勤学苦练,是很重要的构成部分。“学而时习之”作为古已有之的教育原则,对于钢琴教学中的学生学习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点,此处以学习演奏肖邦《降b小调谐谑曲(op·31)》为例,说明“学而时习之”的实践价值。[4]

一般说来,专业院校学生学习演奏钢琴曲首先的环节是理解作品,学习肖邦的第二谐谑曲也要经过这样的程序。首先要了解该钢琴曲的创作背景,也就是曲作者如何把个人的感情郁结、情绪、挣扎和思想的极端苦闷,以及当时巴黎的浪漫主义氛围等因素,融入作者对祖国的热恋之情的相互交织。在理解肖邦创作背景基础上,练琴者还需要对这首钢琴曲的三拍子、节奏活泼、速度较快且具有很大感情变化,及其中间存在很多相同的段落等诸如此类的特征加以深刻理解与体会。有了这样的认识基础,才能进入反复练习,通过周而复始不厌其烦的“学而时习之”,逐渐认识和理解作品在重复中有变化,以及比较复杂的总体效果,进而体认到这一钢琴曲对演奏者的演奏技巧有非同一般的要求,即此曲在演奏过程中,不仅有片段之间的比较,更需要根据音乐的情感基调推进演奏,并在反复演练中体会。弹奏中如果仅使用相同的手法进行诠释,就无法表现得充分和完美,而用不同的方式去阐释相同的乐段,才能做到乐段的看似相同又听似不同,致使演奏效果臻于完善。这说明诠释作品的技巧对钢琴学习者至关重要,也说明只有反复不断地演练才能深入感受琴曲的真谛。此外,《降b小调谐谑曲(op·31)》的中间部分是一个独立段落,反复练习时则需要将它分成多个声部进行演练,同时还需要重视声部的旋律线条。这样一来,再现部虽基本与呈示部相同,但在感情表达上则出现了更为激烈的冲突。这就是练琴者在练习时应注意技巧推敲和重复与分解等事项的根因,而这一切都必须通过反复不断地练习和体会才能做到。这一例证表明,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反复不断地“学而时习之”委实重要。正如例子中所揭示的那样,只有全面了解肖邦的风格特征并不断地弹奏练习,才能准确分析与演绎出此曲的深刻内涵,才能通过演奏诠释好这首钢琴曲,进而达到高水平演奏。[5]

综上所述,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钢琴教学的规律和方法,掌握相关理论要求,并有目的地融入与践行一定的传统教育原则,可以有效地进行练琴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当前钢琴专业教学中,提倡和推动教师对传统教育原则的领会与运用,并将其融入教学实践,可以作为新时代钢琴教学的一条新路,使之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采用和借鉴这一新的教学路径和方法,钢琴教学才会取得更大进步。

猜你喜欢

练琴情趣钢琴
爱情趣数字
夏虫情趣
练琴记
乐乐姐姐热线
诗词要有情趣
练琴
纸钢琴
钢琴
练琴
半夜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