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博连读研究生一体化培养机制探析
——以世界史专业为例
2022-02-27孟祥宸
孙 瑜,孟祥宸
(哈尔滨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哈尔滨 15000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国内日新月异的发展环境。在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起步晚、人才紧缺的情况下,对研究生进行连续培养,贯通硕士和博士两个培养阶段,更符合高层次人才培养需求,硕博连读研究生一体化培养机制应运而生。
一、硕博连读一体化研究背景及国内研究现状
硕博连读全称是硕士学位研究生与博士学位研究生连续进行培养。目前,贯通式博士培养模式对于大部分国家高等教育是一种通行的培养方式,一体化培养机制也趋于完善。1986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等部门联合下达了《培养医学博士(临床医学)研究生的试行办法(西医)》,规定医学博士的培养采取在4 ~5 年内,把硕士、博士两阶段进行连续培养的方法。[1]硕博连读为医学研究生培养提供了一条极好的途径,临床工作能力在求学过程中得到了充分训练。20 世纪90 年代硕博连读培养机制开始在理工科专业进行试验,[2]由于理工类科研实验具有较长的周期性,硕士博士分阶段培养难以统筹,贯通性的硕博连读培养模式保证了科研工作的完整性。在1996 年和1997年的厦门会议和上海会议上,国家教委明确提出把硕博连读作为招收博士研究生的三大途径之一:即统一考试、提前攻博和硕博连读。[3]2001年9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0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这标志着我国硕博连读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进入正式发展阶段。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2014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规定招生单位拥有对博士生招生工作全面负责的权力,这体现出国家给予硕博连读培养单位极大的自主权;到2015年,我国具有硕博连读招生方式资格的院校(或单位)共 337 家。[4]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我国累计培养博士生已超过70 万人,其中不乏以硕博连读形式培养的优秀人才。
目前,国内学术界针对硕博连读一体化培养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分为硕博连读的宏观研究与分学科研究。
硕博连读宏观研究有:孙志远、陈小红《硕博连读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C9联盟高校为例》[5]、荆红等《浅谈 “硕博连读” 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6]、张小明《对 “硕博连读”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7]、吴琼华《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建设与优化研究》[8]、胡文续、廖文武《加强过程管理——提高硕博连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9]。上述论文主要分析了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优化该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通过提高选拔质量、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丰富选拔途径等,进一步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服务。
分学科研究方面,主要集中于经济学、农业学、医学和工学等学科,具体如下:
经济学:戴美虹《硕博连读研究生 “五位一体” 培养体系构建研究——以经济学科为例》[10]、颜华等《经济管理类 “本硕博” 连读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研究——以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11]、王巍等《 “本硕博” 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运行分析——以劳动经济学为例》[12]等,上述论文主要分析了相关院校在经济学硕博连读模式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并建议完善该培养模式。
农学:卓炯等《高等农业院校硕博连读机制比较研究》[13]通过分析6所211农业高校硕博连读模式,提出实行弹性基本学制、重视硕博连读研究生的选拔与培养、由学院具体负责硕博连读日常考核工作等解决途径。
医学:王毅超等《扩大硕博连读培养规模 切实提高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14]、杨济源等《浅探中医药大学硕博连读卓越中医师培养模式》[15]等,上述论文建议通过提高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扩大培养规模,优化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加强专业知识的教育和实践,培养出合格的医疗人员,促进中国卫生事业的进步。
由国内研究现状可知,上述研究主要集中于硕博连读宏观研究和经济学、工学等学科方面,对于包括世界史专业的历史学领域几无涉及。
当今社会的进步不仅取决于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发展,社会科学的繁荣也至关重要,国家在新环境下需要更多人文学科人才。面对硕士研究生学术水平不够深厚、社会实践参与度低、学术交流机会不足等现状,将硕博连读一体化培养模式融合到新时代人才培养方案中,能够有效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在其毕业后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作为人文社科类学科,世界史专业硕博连读一体化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可实施性。就学科自身而言,世界史专业隶属于历史学,主要培养具有良好专业技能、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使其能够适应中、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和历史研究、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行政工作。在长期的教学与科研实践中,世界史专业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包括日本史、古典文明史、世界近现代史、国际关系理论、史学理论等方面的研究都在社会科学学术界颇有影响。
从微观上看,对于世界史专业硕博连读一体化培养博士研究生模式有效地延续了学生在世界史相关课题中的深入研究,有利于人才培养的连贯性和持续性,能够在历史学研究方面作出贡献。从宏观来看,世界史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也为国家的社会科学文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优秀专业型人才,促进了我国社会文化的进步。
二、世界史专业硕博连读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意义和挑战
作为培养世界史专业博士研究生重要途径,世界史专业硕博连读一体化培养模式相比于其他培养模式,具有以下意义:
第一,世界史专业硕博连读一体化培养模式可以保证研究生学习和科研工作的连续性。世界史专业硕博连读一体化模式培养下的研究生可以在较长培训周期内,完成世界史专业相应课程,并在导师带领和指导下参与相关科研项目。世界史专业研究需要较长时间学术积淀,在确定的研究方向下,创造学术成果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导师可以为学生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即制定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培养计划方案,通过学生在硕士阶段的系统学习和科研工作,有利于其在博士阶段科研工作的延续和深入,保证科研工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更利于历史学学术成果积累。
除保证了世界史专业学术积累的连贯性,世界史专业硕博连读培养机制也给研究生提供了连续学习外语的平台。由于世界史专业的特殊性,为研究某一地区的历史,必须熟练掌握该地区的语言,因此,熟练运用外语知识翻译史料是学好世界史的前提基础。而参与普通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学生,面临着学习环境改变、导师更换等问题,原有的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无法继续进行,无法对既有科研成果进行进一步研究,也可能会更换语种甚至终止外语学习,这些都对科研工作的进行造成不利影响。
第二,硕博连读一体化培养相对于其他博士生培养模式,可以缩短学习年限,在保证研究生学习连续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浪费,同时也减轻了学校和政府培养人才所需的财政压力。我国博士教育起步晚,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很多行业在高水平人才分配方面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高效的培养模式符合当今社会发展潮流,适应了国家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下的节奏。
第三,当今社会的进步需要大量高水平社科类人才。以往的博士研究生培养中的硕博连读培养模式多集中于医学专业及理工科专业,但忽视了各学科的均衡发展,近年来人文学科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世界史专业作为人文学科专业被授予博士点,并进行硕博连读一体化模式培养,培养了大量高水平历史学人才,促进了历史学学科的进步,同时,也适应了各行各业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能够培养出大批创新型人才以实现与国外接轨的趋势。
世界史专业硕博连读一体化培养机制有很多优越性,但也面临着很多困难与挑战,优化该培养模式,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作为世界史专业硕博连读一体化培养机制的培养者,需要具备良好的历史学学术素养和突出的科研能力,并且要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以此发现具有学术价值的研究对象。除此之外,作为世界史学习的基本功,研究生的外语水平也应在硕博连读一体化培养机制的考查范围之内,研究者优秀的外语能力能够确保世界史硕士研究的准确性和深入性。因此,应完善人才甄别机制,确保招生质量,由培养单位在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对其进行学术能力、外语水平及品德等方面的深度考察,招收符合接受博士教育的优秀世界史研究生进行硕博连读一体化培养,以此提升高校培养优秀社科人才的成功率,促进社会科学文化发展,这是世界史专业硕博连读一体化培养机制中最关键的一环。对于高校和导师而言,如何选拔具有培养潜质的优秀研究生,这一问题在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工作中显得尤为关键。 “总的来看,国内外学者指出导师团队主要从动能水平、学术能力以及研究动机等角度对潜在博士研究生进行科研素质的考察” ,[16]但考察机制尚未成熟,需要各高校进一步完善。
第二,世界史专业硕博连读一体化培养机制应该重视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而不只重视培养结果。培养过程中应重视中期考核、过程管理,重点加强学术论文写作能力训练,继续推进外语学习,提高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为研究生的学术积累创造必要条件。世界史专业学习也应放眼世界,研究对象地区的人文环境和语言环境对于博士生的研究工作来说也十分关键,因此,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培养单位可以给予博士研究生出国访学交流的机会,这在培养教育中对于增强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外语水平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拥有开阔的学术视野才能更好地发现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有利于博士研究生科研工作的深化。对于不适合继续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应实行淘汰机制,淘汰机制既保证了科研队伍的学术质量,同时也可以督促博士研究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严于律己。然而,为保障硕博连读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培养质量,对于无法达到日常培训标准的研究生,应采取留级、延期毕业或博士肄业等措施,同时要加强培养过程管理,争取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进而为该领域的学术发展添砖加瓦。
第三,世界史专业硕博连读一体化培养机制中还有一个问题在于硕士和博士分属两个不同阶段,导致其培养模式和学习研究深度不同,存在硕士和博士的培养阶段缺乏连贯性个例。部分硕士研究生在读博士之前跟随其他导师学习,但在申报硕博连读后加入另一位博士生导师的科研团队,虽同属世界史专业,但研究方向有时大相径庭,该研究生可能不熟悉新的科研方向,缺乏该领域学术成果积累,甚至对研究对象所用的语言都完全不熟悉,导致研究工作寸步难行。那么,对于导师和学生而言,都将在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的转换上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从而违背了硕博连读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宗旨,没有达到贯通式培养的要求,培养过程也低效乏力。因此,在硕博连读申报和选拔中,学生和导师都应对此问题加以注意。
三、构建世界史专业硕博连读一体化培养机制的举措
世界史专业作为人文社科类专业,相比于医学、理工及农林等专业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构建合理的世界史专业硕博连读一体化培养机制,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第一,要重视硕士研究生阶段基础课程设置。世界史专业的深造需要研究生深厚的历史学文化功底,并掌握良好的写作能力,扎实的基本功是科研走向深化的前提,因此,在进入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前,应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加强基础课程教育,研究生除熟知中国、世界两大通史以及掌握历史发展脉络外,应着重加强与自身研究方向一致课程的学习,才能在深入学习中更容易发现问题和找到具有研究价值的研究点,从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所以,在课程设置上要增加研究方向中专题课程、课时及种类,并定期检验研究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二,强化外语学习。世界史专业与中国史专业不同,外语能力尤为重要,外语能力差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寸步难行,研读世界史需要阅读大量外文文献。因此,强化外语学习是世界史专业硕博连读一体化培养机制的重要一环,应增设英语、日语等语言基础课程,以及外文文献阅读翻译课程,在实践中提高研究生翻译外文文献能力。良好的外语能力并非朝夕间即能习得,需要硕博连读研究生在硕士学习入学阶段便开始加强外语学习,循序渐进,在较长的培养时间内取得长足进步,达到无障碍阅读外文文献水平。
海外的语言环境能让博士研究生外语能力大幅提高,培养单位应该增加学生出国留学的机会,这不仅能提高博士研究生外语水平,也能增长见识,扩展研究视野。世界史包含的研究方向十分丰富,几乎涵盖了世界范围内的全部地区,研究者需要对其研究对象的风土文化、精神内涵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因此,不仅要阅读大量相关书籍,在条件允许范围内对该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也十分重要。在和海外高校进行学术交流中,可以实地发掘本土珍贵史料,以此来填补国内相关课题的研究空白,积累具有学术价值的新成果,促进我国世界史专业学术研究的进步。
第三,培养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一切学科高水平教育的核心,优秀的科研素养既保证研究生能完成博士培养阶段的学术任务,也为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后在学术道路上取得更长足进步奠定了基础。因此,应完善科研能力考查机制,加强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对学生科研能力的考察,为了避免博士研究生被动接受大量理论,但在研究上劳而无功的后果,应该把教育实践活动和科研实践活动结合起来。[17]学生在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就应积极参与学术项目建设,积极参加学术会议,了解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发现具有研究价值的学术问题,从而积累研究成果。世界史专业更要面向全球学术圈,加强国内外各高校学术交流,培养自主独立、能力优秀的高水平人才。
第四,完善心理教育和奖励机制。高水平的研究工作无疑是枯燥乏味的,科研工作过程艰难,需要研究者有强大的心理素质。世界史专业学习除需要有深厚历史学功底外,还应不断强化写作能力和外语翻译能力,因此科研任务繁重,学习难度在人文学科中也相对较高,外语的学习和历史学底蕴的积累也是个长久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即能取得高水平成就,因此,需要长年累月的学习积累,研究者在科研生活中的压力也不容忽视。近年来,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因难以承受巨大科研压力而走向极端的事件层出不穷。由此可见,培养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同时,加强其心理教育也十分重要,研究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也有利于自身和社会的进步。除此之外,奖励机制也应该重视起来,可以由学校设立专项资助基金,在确定研究生提前获得博士教育资格的同时,额外享有一定的科研和生活补助。例如,在博士三年级或四年级时,对硕博连读学生进行科研考核,对于考核结果优异的学生,在原有每个月资助标准的基础上,下一学年每个月资助费用翻倍等;或者采取给予考核优异的学生额外奖学金等形式的奖励。[18]在学生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及取得一定学术成果后,给予一定的学分或奖学金,鼓励学生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创新,使高水平学术人才在领域内脱颖而出,取得更高成就。
总而言之,博士研究生逐渐成为国家社会进步的中流砥柱,高水平教育也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作为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要类型,硕博连读一体化培养模式应得到完善和推广。世界史专业硕博连读一体化培养机制对于培养历史学优秀人才具有进步意义,高校实施该培养模式时应该充分发扬该培养机制的优点,保障研究生科研工作的连贯性,提升高水平人才培养效率,充分积累研究生科研成果,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社会科学水平。面对世界史专业硕博连读一体化培养体系中的困难与挑战,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建立选拔机制,甄别研究生的历史学素养和外语水平,加强培养过程中基本素质和科研能力的训练,增加国外交流学习的机会,以此巩固外语学习,开阔学生的研究视野,并采取对优秀学生进行额外奖励等举措进一步完善培养模式,以求更好地为中国教育体制服务。除此之外,践行世界史专业硕博连读一体化培养机制需要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趋利避害,并积极和有丰富硕博连读连贯式培养经验的高校展开交流,获取相关培养经验和合理化建议,建立更优质的硕博连读一体化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