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偶剧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转化与传播
2022-02-27张慧
张 慧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通识教育学院,重庆401331)
以古装作为高辨识度视觉符号的仙侠剧和架空历史剧,因大量明星出演,本文统称为古装偶像剧(简称古偶剧)。近年来古偶剧成为影视消费的热门产品,除了因其作为偶像剧具有的现实逃逸和情感共鸣功能,更因为古装剧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全方位再生产与传播,满足了年轻一代观众从文化流浪到文化寻根的精神需求。
一、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影视生产的丰富资源
五千年中华文明时间绵远、空间广博,内容浩繁,从奇思妙想的远古神话,到农耕文明之下的宗法秩序,乃至于传统宗教哲学、人文思想、文学艺术、民间传说、礼仪风俗、姓氏文化、体育武术、服饰规制,中国传统文化能为影视生产提供海量资源。国外影视制作就据此产出了《功夫熊猫》《花木兰》这样直接运用中国特有文化的系列动画电影和真人电影。对于中国本土影视产业的古装影视剧这一大类型,传统文化更是赋予其外在形式和内在魂魄,其中包括古装偶像剧,在生产中转化了文化资源,在传播中赓续了文化血脉。
二、古偶剧生产对传统文化资源的转化运用
(一)衍化为题材内容
古偶剧故事模型大都来自远古神话传说、历史文献、民间演义;内容题材主要源于传奇话语中的复仇、拯救、权谋、爱情;文化内核取自胸怀天下、重礼崇德的人文传统;影音风格源自精致典雅的古典东方美学。
传统文化资源可被直接转化为推动剧情发展的情节和细节。姓氏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代表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血缘符号,用以适应、调节和维护人们的社会关系。姓与氏的产生、区分与合流的漫长过程从原始社会延续到春秋战国的时期。古代中国,姓氏与政治权利密切相关。《周生如故》将姓氏文化资源转化成了故事的重要情节,例如,剧中名门世家清河漼氏的原型为历史上始于战国,延续至隋唐的著名望族清河崔氏,朝野声望显赫。因父为赘婿故漼时宜姓氏随母,最后自请舍弃漼姓、族谱除名是因为不愿连累家族,漼时宜堂兄漼风起义之前宣布弃漼姓而继承小南辰王姓氏,是为后者洗刷冤屈,复其英名的宣誓。而周生辰原为皇弟,为避朝堂猜忌自愿舍弃皇姓,过继舅父改姓周生,则遵循了皇位同姓继承、过继改姓,姓氏的嫡长子继承权等传统姓氏文化。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深入到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丧等人生过程,祭、朝、军、婚、丧各有礼仪和服制。婚丧礼仪被古偶剧高频运用,大婚戏根据古代婚礼仪式铺陈,出殡、守孝的情节设计也依据古代丧葬文化程式;各有寓意的六礼束脩被展示在《周生如故》的拜师礼段落,南北朝时期天子对文臣武将的最高赏赐物班剑黄钺被演化成小皇帝赐予小南辰王的礼物。
出自西周的儒家经典《周礼》规定了 “稽首、顿首、空首、振动” 等九种拜礼,《琅琊榜》在不同场合分别运用了这些礼拜方式。祭礼规程则被演绎成该剧夺嫡党争的重要情节:礼部尚书以大梁王朝的年底祭祀礼仪须太子抚父母衣裙触地,而太子母亲越嫔已被黜降为由,奏请越嫔复位为妃,而政治对手左都御史针锋相对提出祭礼本来应该太子嫡母皇后出面,弹劾礼部尚书明知祭礼规程有误而不纠错,引起众臣争议。两派各请宿儒大家,当众进行朝堂论礼,重申了太子的庶出身份,为将来废黜太子解除了伦理障碍。
(二)外化为视听符号
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外化为视听元素,营造出浓厚的古风韵味,提高了古偶剧的外在观赏性。
中式美学场景。无论神仙胜景还是人间居所,都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朝代建筑之美:庙堂巍峨、庭院古雅,布局对称、山水错落,人与自然和谐相生,体现了居住者的意趣与精神追求。
国风服装饰品。汉服形制长袖宽衣、潇洒飘逸,衬托出人物气质美。帝王的冠冕、官吏的朝服、将士的甲胄,女妆的头饰钗环、男装的犀毗挂钩,都能从历史记录里找到创作资源。
古典风雅生活。抚琴、弈棋、书法、作画、茶道、饮酒、中医等古典生活构成了古偶剧的日常。人物对话用语文雅,诗词曲赋信手拈来,《周生如故》开篇,男主人公就吟诵着东汉班固的《西都赋》出场,而《上林赋》更是该剧的重要文学道具,男主的琴名长风出自宋玉《高唐赋》。
(三)内隐为文化神韵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价值体系,文化心理,为古装剧的人物塑造和情节构建提供了灵魂支撑。
1.儒释道思想成为立剧之本
佛道思想是仙侠剧的依托,儒家思想则涵盖了几乎所有古偶剧。
远古神话传说支撑起仙侠剧骨架。以《山海经》为代表的远古神话,想象丰富、天马行空,充满了不畏强暴、伸张正义的精神,由此仙侠剧多以仙魔或神魔对立为创世与灭世的宇宙体系,剧里的剑器、神兽、仙草等道具也来自这些神话。
道家宇宙观及经典思想的演绎。《青云志》借《道德经》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表达人的命运取决于自己选择的道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青丘的无为而治理念源自道家思想。仙侠剧里常规出现的 “元神” “辟谷” “岐黄之术” 源自道家中医养生。
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与本土老庄思想融合之后获得极大发展。古偶剧的生死轮回故事,对苍生的慈悲怜悯就源自佛家因果相续、救赎众生的世界观。情节设计常融入佛家思想,《周生如故》里青龙寺的修建成为全剧首尾呼应的情节,鹿苑场景化用于佛教四大圣地之一的鹿野苑。
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民贵君轻、天下为公、中正平和、舍生取义,仁义礼智信、以及宗法文化的恕忠孝悌等儒家伦理,是架空历史剧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支撑了仙侠剧的人性体系。
2.传统文化构建的价值体系
古偶剧的正面主人公佛道兼修,淡泊旷达,却又心系天下家国,以大义与私欲的善恶对立表达儒家价值。
责任观,慈悲。悲天悯人、哀民生之艰,对世间怀抱大爱。身居庙堂德配其位。远处江湖未敢忘忧,面临抉择主动承担,锄强扶弱造福众生。
集体观,大义。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集体利益高于个人私利,始终践行 “不负天下” 的初心。
生死观,牺牲。生死无惧,与邪恶殊死较量,为了心中正义能牺牲自己的利益、情感直至生命。
3.东方神韵熏染的美学范式
(1)君子人格设定
君子,中国古典文化的理想形象:琴棋书画为表,文治武功为质,舍生取义为魂。古偶剧的正面人物都按照君子人格塑造:
外柔内刚,光风霁月。既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又坚毅果敢藏器于身。兼具赤诚,风骨与品性,不为名利所累,恪守内心追求。
天下情怀,克己隐忍。《千古玦尘》的主题是 “苍生太重,没有选择” ,上古与白玦先后以身赴劫,都是出于大义之心;《周生如故》周生辰以守护人间炊烟为己任,且能庇护敌国流民并为其僧人修建寺庙,《琅琊榜》里梅长苏以病弱之躯在沧桑离乱中为忠魂雪冤匡扶正义,皆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承担,治国平天下的大格局。同时,这些人物内敛、自律、隐忍达到极致。
情义无价,忠贞如一。肝胆相照的友情、母慈子孝的亲情,生死不渝的爱情,都在古偶剧里有动人的呈现。古典爱情的情感基石是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男女主人公是为苍生大道、黎民百姓比肩而行的灵魂伴侣,这份超越了爱情的爱情可以达到 “爱的最高境界,不是得,而是舍,舍我,舍你,舍你我的最爱”[1]。
无私无畏,舍身成仁。国士济世,以自身受难换来集体的幸福和正义的胜利,死得其所。牺牲与拯救的主题,在《周生如故》是南辰王军的口号 “世行为鉴,守节死义” ;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是墨渊、夜华先后以身生祭东皇钟;在《千古玦尘》里,不仅上古为苍生赴劫,也感召了原本自私的众神以元神为祭对战魔尊慷慨赴死,而白玦最终以自己的牺牲,换来了三界的喜乐安康。
(2)东方美学神韵
在中国的哲学与审美观念里,色相变幻无常,唯有水墨为上,淡极始艳,从而形成中国艺术独有的淡雅和清逸之美。同时,中国文化重视意象和意境构建:立象尽意——以可观可感之象,尽蕴藉含蓄之意,又以虚实相生之法,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诗性特质。这些特质都被吸纳进古偶剧的美学选择里:《琅琊榜》片头用水墨画风格,以蝴蝶破茧成蝶,浴火重生的意象,象征了主人公历尽阴诡炼狱而不改赤血忠魂;《千古玦尘》片头以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风格和较低饱和度的中性色调,将观众带入远古尘埃星辰悠远的审美体验。将东方诗学的意象世界融入戏剧场景设计,便形成了花下习剑、桃林相思、梨花送别、南萧听雨、渭河谈心……呼应了观众的传统文化积淀,朦胧多义而隽永。东方美学也适配于古偶剧的视听风格和造型语言:构图工整、运镜沉稳、画面质感古朴、淡泊雅致。
东方美学的悲情传统也常体现在古偶剧里。 “夸父逐日” “女娲补天” “共工怒触不周山” 等古代神话勇于追求生命超越死亡的悲壮感,化为《琅琊榜》的梅长苏削皮锉骨、慷慨悲歌,《千古玦尘》的白玦逆天改命、从容替死。而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的苍凉与寂寥,则成为《周生如故》爱而不能言明、爱而不得相守的惆怅,以及主人公一生风华最终玉殒的凄美。
三、中国传统文化随古偶剧消费而传播
在古偶剧作为娱乐产品进入多种消费渠道后,其形式和内容所搭载的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广泛传播。首次传播始于出品方剧集播出,以及提前和伴随的宣发信息。二次传播由受众接力,除了观剧弹幕介入叙事,目前主要集中在微博、豆瓣、B站、知乎、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的贴吧、社区、超话、广场、专组等集群。随着近年来新媒体崛起,网络已成为影视剧播出和讨论的最主要平台。 “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2]。网络的交互性保证了剧作与观众,以及观众之间交流的即时与顺畅,其极强的传播汇聚力,使得人气作品讨论易形成指数级增长。热播古偶剧微博话题阅读量高峰时逼近百亿,讨论人次超千万,成为现象级传播。 “消费领域是一个富有结构的社会领域”[3]。同一文化产品可分为不同层级传播。
(一)表层符号鉴赏引发的国风潮流
人物仪态风度美是古偶剧最能吸引注意的表层符号,古装人物身着汉服,宽衣广袖、挺拔端庄,彰显了国人玉树临风丰神俊朗的美感。近年来汉服产业的蓬勃发展,古偶剧功不可没。
庭院风物、场景器物、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所呈现出的雅致风调,直接引发了 “国潮” ,带动了一系列国风文创产品和体验服务的畅销。因大量《周生如故》观众模仿剧中情节抄写《上林赋》,一度造成相关文房网店字帖断货,印刷纸张脱销的局面。
低龄观众在观剧体验中,通过对自己母文化的感官享受和润物无声的审美体验,引发出对国学的兴趣,审美素养得到提升,这无论对于他们本人,还是家庭,乃至于民族的文化复兴,都具有积极意义。
偶像剧的本质是恋爱剧,古偶剧的爱情基于 “心悦” 的志同道合、纯净含蓄的情感模式,以及平等的女性意识,对年轻人的恋爱观有积极正向的引导。
(二)深层文化辨析导引的身份认同
深度参与传统文化传播的是进入精读模式的观众,他们表现出较强的能动性,活跃在各大社交平台集群,发布剧评,发起有关人物解析、剧情分析、文化解读以至历史、地理以及文献考据等话题,形成热度很高的互动讨论场域。微博大V、剧评人狮子水獭微博连载近五十万字的《千古玦尘》剧评《倾舍》,其中一集的阅读量超过11万人次[1]。《周生如故》豆瓣小组内,一贴对名场面南萧雨夜的解读回应超1.3万人次[4]。
1.价值讨论是长热话题
对于仙侠剧如何消解 “封建性” 问题,有观众撰写长文论述古偶剧的人物设定应有 “远古神话中神祇们的风范——神位与职责绑定,为人民牺牲者方可为神”[5];对于 “天命” 这个概念,有观众提出,好的仙侠故事传承了中国神话的抗争精神,以对抗天命推进情节发展: “故事都是由剧中人物不服天命,对抗天命来推动的。在对抗中,展现人性之美,也有人性之恶。”[6]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有观众得出结语 “中国人的文化精髓,从来不是得到,而是舍,而是舍我”[7]。古偶剧属于影视工业,大众抱持的是娱乐期待,而融入了价值体系和理想情怀的内容,往往会触及观众的灵魂,虚构人物的悲剧令真实历史中耳熟能详的英雄形象丰满鲜活起来, “让历史上那些英雄枯骨的故事不再是故纸堆上的寥寥数笔,而是让人有了切肤之痛”[8]。《周生如故》的讨论者在表达对主人公怀抱安民守土之志却枉死而终的悲愤遗憾同时,对他是愚忠还是大义争论激烈。主流意见对他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的风骨给予由衷赞美: “泱泱华夏,有多少周生辰如流星划过?现世安稳,又是多少贤者的梦想?追思怀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9]对于已有人生阅历的中年观众,英雄故事再次唤起了他们的热血理想 “有种灵魂被唤醒的感觉。真实的自己确是有着理想主义情怀的,内心深处某种自以为早已死掉或沉睡的东西,醒过来了”[10],在剧中毁灭的美好,在观众的感喟中得以延续。制作精良的古偶剧,长尾效应明显,其影响也绵长深远。
2. “身份认同” 的找寻确认
在讨论切磋的学习探究过程中,能帮助观众厘清文化传承,加深对本民族数千年历史文化渊源的认知,和对传统伦理法则、道德价值、行为方式的理解,进一步完成对所属族群的自我身份确认,并由此获得文化归属感与民族自豪感。特别对于受西方文化影响甚深的年轻一代,可谓有益的中和与平衡。这种在观剧过程中潜移默化进行的洗礼熏陶,内化为他们的人生态度和生命情感,达成了精神塑型。
3.去芜存菁的辨析反思
观剧讨论的过程也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剖析的过程。不少讨论质疑剧中的封建专制、等级制度、包办婚姻、男权文化,并对自我选择权与生命独立意识提出了现代观点,也对历史书写的权利机制提出了思考,直指传统文化的局限。
4.海内外的传播共振
急速变化的国际形势和快速上升的国家实力,让 “中国” 成为热词,也让 “中国红利” 这一经济现象延伸到文化领域并波及海外。
古偶剧的接受度近年在海外走高,对于优质古偶剧,海内外同步观看、隔洋热议已成为常态。众多海外华人观众在观赏过程中,以身在彼岸的视角,再度审视且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东方美学、价值观的理解认同,并将其进行代际传播和社交传播。古装剧也是影视产品出口较多的剧种,作为文化输出的良好载体,能吸引世界观众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促成沟通与交流,有利于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四、结语
国产古装偶像剧在生产中转化运用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又在其消费过程中多维度传播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为文化资源向影视工业高效转化探索出了路径,既有利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又有益于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内外的弘扬,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