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参考书”功能的电子教参资源建设实践研究

2022-02-27董京祥邓宗极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参考书教参图书馆

董京祥,邓宗极,张 静

(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哈尔滨 150040)

1 引言

教学参考服务作为高校图书馆最基础的资源服务之一,是图书馆支持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方式。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逐年增加,电子资源作为传统纸质资源的有效补充,通过将教参资源数字化,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网络化的电子教参服务,成为图书馆服务教学的一种新模式。

自21 世纪初,国内一些资金与技术力量雄厚的高校图书馆就开展了电子教参服务的相关研究,并依托各种资源通过自主研发、与数据库商合作开发或多校联合共建等方式,先后进行了相关的实践探索,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多数高校至今仍未能建立起切实可用的电子教参系统[1]。如何在现有的软硬件和技术力量条件下,尽快推出能够支持教学工作的电子教参资源平台,仍是这些高校图书馆目前的工作重点。图书馆自动化系统(ILS)作为图书馆业务与服务运作的核心,是图书馆必备的管理系统,而ILS 系统集成的“课程参考书” 模块与电子教参系统功能相近,通过对其功能进行拓展,提供电子图书的获取途径,实现电子教参资源服务的基本功能,为图书馆电子教参系统的建设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

2 国内高校图书馆电子教参资源建设研究现状

教学参考资源是高校教学过程中使用的重要文献资源,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学术资源保障的重要部门,教学参考资源的建设工作是图书馆深入参与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传统的电子教参(E-Reserve)主要是指将纸质的教学参考资料以电子格式进行存储,以方便师生存取、检索、浏览、下载和打印,而随着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电子图书、期刊以及多媒体等数字资源也成为教学参考资料的一部分,电子教参资源服务更利于师生便捷地获得与教学相关的教材教参信息[2]。

2.1 电子教参资源建设的文献综述

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TI=('教参'+' 教学参考')*(' 系统'+' 资源'+' 服务'+' 平台')OR TI=(' 电子教参')”为检索式进行专业检索,检索日期为2021 年5月20 日。去除不符合条件的文献后,共计有115 篇文献与电子教参服务相关,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梳理,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高校图书馆电子教参资源建设的研究现状。

作为文献计量的重要指标,发文数量可以反映该研究领域的受关注程度和发展趋势,对中国电子教参服务相关研究论文的年发文量进行统计,得到年发文量曲线图(图1)。虽然与其它研究热点相比,电子教参服务方面的总发文量相对较少,而且影响年发文量的因素较多,导致年发文量曲线的波动性较大,但对于该领域发展趋势的体现依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图1 中国电子教参相关论文年发文量曲线图Fig.1 Curve chart of annual number of papers related to e-reserve in China

从统计结果来看,国内最早有关电子教参的文献发表于上世纪末,1999 年李敏等探讨了在超媒体信息网络环境下建立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的实践技术问题,首次提到了通过 “教学参考资料管理子系统” 向用户提供 “数字化全文信息”[3]。2002 年毛一国等首次全面系统的阐述了电子教学指定参考资料系统建设的背景、内容及现实意义,并对建设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4]。自2004 年,电子教参服务开始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开始起步,研究文献逐渐增多;2007 年至2015 年间(除2009 年)发文量较多平均在8 篇左右,表明这一时期国内关于电子教参的研究较为稳定;至2016 年后其热度慢慢减弱,平均年发文量在3 篇左右。2020 年的新冠疫情使电子教参资源建设再次引起图情工作者的关注,截止到2021 年5月,已有多篇关于疫情期间电子教参服务的文章先后发表[1,5,6]。

这些文献主要包括3 方面内容:理论研究,包括电子教参服务的概念内涵、功能特点、构建模式以及著作版权等理论层面的探讨[7-11];现状分析,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中国电子教参服务建设的特点与难点,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12-16];实践总结,结合电子教参系统建设的实际案例介绍,探析电子教参服务过程中涉及的技术、资源和管理等问题,总结建设经验及发展趋势[17-23]。这些研究与分析为中国高校图书馆教学参考资源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2.2 电子教参资源建设的实践探索

国内部分高校早在上世纪末就已经开始数字化教参资源的建设与服务,但早期的平台相对简单,资源相对单一。不过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平台功能不断升级与完善,资源方面除传统的图书外,论文、课件、多媒体等资源也纳入其中;功能也进一步扩展,部分平台直接与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相结合,可查询课程、任课教师和教学大纲等信息,如上海交通大学的“智慧泛在课堂”[17]、清华大学的 “教参服务平台”[19]和厦门大学的 “SPOC 平台”[23]等,在自建的电子教参服务平台中尤具代表性。

陈伟等于2014 年对国内112 所211 高校图书馆的教学参考资源服务情况进行的调研显示,112 所高校中有近74.8%的高校建有教学参考资源系统,但其中以“CALIS 高校教学参考书全文数据库” 为代表的联合共建教参系统占比达到56.2%[20]。而随着该数据库的停用,使得全国高校图书馆中电子教参服务的建设比例直线下降,这一点从2020 年教育部高校图书工委发布的疫情期间全国高校图书馆服务报告中得以印证。报告指出当前中国高校图书馆的电子教参资源建设情况并不理想,仅有少数高校建立了专业的教参系统并能够及时更新,多数图书馆并没有独立的教参资源服务平台,也没有提供明确的电子教参资源服务链接[24]。而2020 年蔡迎春等对国内137 家 “双一流” 高校图书馆的电子教参服务状况进行的最新调研显示,疫情发生前137 家高校图书馆中仅14 家图书馆有自建的电子教参平台、27 家图书馆购买了一种及以上商业教参平台或教参数据库、另有4 家在疫情期间快速建立了电子教材平台,而其它没有自建平台或教参数据库的图书馆有92 家(占67%),表明中国高校图书馆的电子教参服务及平台建设方面相对滞后[1]。

纵观电子教参资源建设的发展历程,其作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一个方面,是图书馆服务于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体现;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的大规模线上教学,再次凸显了电子教参资源建设的重要性,证明电子教参服务不仅可作为应急状况下的服务措施,更应是常态化的服务机制。同时随着近年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主体、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模式,也要求图书馆更加重视电子教参资源的建设,将数字化教参服务嵌入到新的学习环境和模式中,在高校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进一步发挥文献资源保障作用。

3 基于汇文 “课程参考书” 功能的电子教参资源建设实践

以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为例,2020 年新冠疫情期间,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通过对汇文Libsys 文献信息服务系统(以下简称 “Libsys 系统”)中集成的 “课程参考书” 模块进行功能拓展,为其增加电子图书的获取途径,学生在查询到的课程参考书结果中可直接访问对应的电子图书链接,以达到提供电子教参的功能。图书馆员登录Libsys 系统后,在后台添加课程信息、参考文献及对推荐进行管理等操作,然后正常发布;教师和学生可通过图书馆OPAC 系统进行课程与参考资料的相关查询、浏览及推荐,对具体的参考文献可直接借阅或在线阅读,具体的使用流程详见图2。

3.1 汇文Libsys 系统“课程参考书” 功能介绍

江苏汇文公司的Libsys 系统中集成的 “课程参考书” 模块,为Libsys 5.0 版本中新增的功能,通过Libsys系统 “流通管理” 模块下的 “课程参考书管理” 进行相关操作,可按照课程编码、课程名称、院系、授课教师、年度等对 “课程参考书” 进行添加设置,并提供 “院系-课程-教师” 三级分层显示,读者可以在OPAC 系统中通过“学科参考-课程参考书” 一栏,直接查看某一课程的参考书,也可以课程、教师和院系为关键词进行检索。

3.2 汇文Libsys 系统“课程参考书” 使用情况

汇文公司作为国内专门从事图书馆系统软件开发的公司,其Libsys 系统被900 多家高校和公共图书馆所选用,137 家 “双一流” 建设高校中有64 家使用其产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可行性[25]。对这64 所 “双一流” 建设高校的图书馆网站进行访问,调查其电子教参资源服务现状以及Libsys 系统 “课程参考书” 的使用情况。截止到2021 年4 月末,64 所高校中,排除5 所网站主页不能访问和15 所OPAC 系统外网不能访问的高校,其它44 所高校中,有明确教参资源系统的高校仅有4 所,分别为厦门大学的SPOC 平台、中国海洋大学的教学信息及教参全文库、哈尔滨工程大学的 “云课堂” 掌上教参资源平台、以及中央财经大学的中财教学参考书资源库。而开通Libsys 系统 “课程参考书” 功能的图书馆也仅有南开大学图书馆、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和中央财经大学图书馆这4 家,对其做进一步调研可见,其参考内容均为多年之前发布。

调查结果说明,除哈尔滨工程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已经自建了独立的电子教参系统外,多数高校图书馆并没有充分利用Libsys 系统的 “课程参考书” 功能,仅有的4 家使用者也仅是简单尝试便不再更新。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与产品的推广不到位有关,由于是在升级版本中增加的新功能,并没有引起各图书馆用户的关注;另一方面是使用者认为其功能较为简单并不适用,导致其未能充分发挥作为 “课程参考书” 应有的推荐作用。

3.3 Libsys 系统“课程参考书” 的管理

图书馆将从学校教务部门获得的包括课程编码、课程名称、院系、授课教师、年度等课程相关信息,以及授课教师提供的课程参考资料进行汇总,通过Libsys 系统的 “课程参考书管理” 的导入功能进行添加,建立 “课程参考书” 内容。具体步骤为:在课程导入窗口中选择课程信息文件,设置需要导入的字段及对应关系,将课程信息导入系统生成课程目录;然后点击需要添加课程参考书的课程,在馆藏资源中进行参考书的检索,查询到对应的图书后将该本图书添加到当前课程的参考书中(图3)。参考书除了管理员在系统后台进行添加外,授课教师和学生也可以通过OPAC 系统进行推荐,读者需要登录OPAC 系统,登录后在图书检索结果中的 “参考书架” 一栏下,对课程相关信息进行选择后点击添加即推荐完成;OPAC系统中推荐的图书,需要图书馆在后台进行审核,通过后在OPAC 系统中便可显示。

图3 课程参考书添加示意图Fig.3 Schematic diagram of how to add course reference books

3.4 电子图书链接的添加

“课程参考书” 在后台添加完成后,读者可在OPAC 系统的 “课程参考书” 中查看某一门课的相关信息,并通过点击参考书直接链接到该书的馆藏信息页,查看图书的馆藏借阅信息。默认情况下,只是显示纸本图书的馆藏相关信息,需要我们对汇文Libsys系统的 “课程参考书” 功能进行拓展,为其增加电子图书的获取途径。通过在相应文件中(汇文OPAC 服务器的安装目录下 “..hwweb plopacitem.htm”)添加电子图书资源的接口代码,实现与电子图书数据库的对接,从而在书目的馆藏信息中增加电子图书链接。不同电子图书资源的调用方式不尽相同,具体可参考厂商的说明文档进行添加;对接完成后,馆藏信息中将增加对应电子图书的信息,点击链接便可直接跳转到所在电子图书页面。通过以上操作,读者便可从汇文OPAC 系统的 “课程参考书” 中,查到某一课程的参考书信息,点击跳转到馆藏信息页,通过电子图书的链接获取参考书的电子资源。

4 电子教参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1 课程相关信息的收集

电子教参资源建设中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课程参考书的获取,无论是自建的教参资源服务系统,还是通过 “课程参考书” 功能拓展提供的教参服务,都需要图书馆与学校的教务部门紧密联系,收集课程相关信息,这取决于学校相关部门及任课教师对教参资源建设的重视程度。

实际工作中,任课教师不了解电子教参的重要性,多数教师不会主动向图书馆提交课程参考资料。这就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耐心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特别是教务部门的支持与推进,如果学校教务部门在采集课程信息的过程中直接要求任课教师同时提供课程参考资料,则教参信息的收集效果将会比图书馆出面更好。总之,只有各部门通力合作及授课教师积极参与,才能及时获取课程信息及其对应的教参需求,尽量保证教材的准确性与全面性,构建出有效的教参资源服务体系,助力教学工作。

4.2 课程参考资源的管理

课程参考书目的完整性与时效性直接影响电子教参资源服务的可用性,课程以及书目如果缺失的太多,就失去了建立教参系统的价值;参考书目不及时更新,就不能很好的完成对教学工作的支持。因此需要图书馆持续关注其变化,及时更新本学年度开放的课程相关信息,如课程参考信息中的学年设置、本学年开放的课程、任课老师以及参考书的变化等,尤其是 “年度”的设置应随学年及时更新,使“课程参考书” 中的信息始终保持最新。目前Libsys 系统“课程参考书” 功能还不是很智能,信息的修改只能逐条进行,这对于每学年上百门课程的学校来说,工作量相对较大且效率低,后期还要对其功能进行完善,如增加批量修改功能等。

4.3 电子教参资源的补充

图书馆自21 世纪初开始的数字化建设至今已近20年,积累了大量的电子资源,尤其是电子图书,为电子教参资源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对于授课教师提供的参考书,一般会有3 种情况:①即有馆藏纸本文献又有对应电子版,此类参考书读者可直接获取;②仅有馆藏纸本文献而没有电子版,则需要图书馆购买电子版,或者通过对馆藏纸本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后,添加到馆藏数字资源中,在版权允许的范围内提供使用;③而对于没有馆藏的文献,则需要尽快购买纸本图书及电子版,由于纸本图书到馆需要时间,采编部门可先对其进行编目建立相关信息,使读者可通过OPAC 系统查询到馆藏信息,从而获得图书的电子版链接。其中当以购买电子图书如读秀电子图书数据库为主,这样不但避免了版权问题,还可以通过文献传递的方式及时获取最新的教学参考书及专业读物。

基于 “课程参考书” 建立的电子教参系统,保证了课程导航的 “一课一导航”,但同时也限制了教参资源的种类,后期应考虑建立包括教师的讲义、课件及MOOC 视频等其它资源的教参资源数据库,通过各种途径持续补充教参内容,对电子教参资源进行完善。

4.4 不同网络用户的访问

因版权限制,图书馆购买的电子资源仅针对本校师生开放,对于校内用户可通过网络直接下载浏览电子教参资源;而对于不在校内网的用户,则需要通过VPN、CARSI、Shibboleth 等校外访问方式登录校园网来获取电子教参资源。尤其是CARSI(中国教育网的全球学术资源共享平台)在疫情期间得到了众多高校的青睐,目前CNKI、Springer 等中外文数据库已开通基于CARSI 服务的校外访问。如果将超星读秀、CADAL 等电子图书资源接入到CARSI 中,利用CARSI的校外统一认证服务,可有效增加馆藏资源的校外访问通道,使电子教参资源的获取更加方便快捷。

4.5 教参资源服务的发布

教参系统的资源呈现直接决定着系统的效能,呈现虽是系统构建的最后一个环节,但呈现结果的满意度却与系统构建的整个过程密切相关[13]。从对部分高校电子教参系统使用情况的调研结果来看,师生对其不了解、参与不积极、系统利用率低等问题普遍存在,作为一项新的服务,图书馆应加大宣传力度,使用户了解并使用该服务。以汇文Libsys 系统的 “课程参考书” 功能为例,图书馆在 “课程参考书” 功能投入使用后应进行及时的宣传与推广,如通过在图书馆主页上提供访问链接及说明文档、新生培训中增加相应的服务介绍、与教务系统协同发布等方式,让用户充分了解其功能,充分发挥 “课程参考书” 的教参资源服务功能,对教学工作起到支撑作用。

4.6 电子教参服务的管理

一般来讲,教参系统的建设会以项目的形式进行,项目结束后项目组也随之解散,缺乏后期的持续关注,造成建成的教参系统并不能真正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为了保证电子教参服务的顺利运行,还需要图书馆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给予持续的高度重视,才能使这项服务持久有效的开展。尤其是图书馆,要配以专门的人员来负责系统的更新维护以及资源的建设,并规范工作流程来保证服务的常态化;制定教学文献资源保障相关标准及长远规划,给予教学资源建设以长期持续的制度保障。

5 结语

电子教参系统整合了纸质和电子文献,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可以使图书馆更好地融入到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图书馆作为高校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的作用。

本文以汇文Libsys 系统为例,通过 “课程参考书”模块的功能拓展为读者提供电子教参资源的获取途径;对于其它图书馆管理系统亦有类似模块,可参考汇文Libsys 系统的经验进行相关功能的拓展,以提供电子教参系统的功能。但这只是在现有软硬件条件下开展电子教参服务的一种折衷方案,如何对其功能进一步升级完善或研发独立的电子教参系统,使其与现有高校教学管理平台无缝对接,更好地支撑学校的教学工作,是下一阶段大部分高校图书馆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猜你喜欢

参考书教参图书馆
如何用好语文课外参考书
收不到货可要求赔偿
图书馆
教师要正确使用参考书
开发出自己的实用教参
神秘的教参
不要让参考书牵着你的鼻子走
去图书馆
教师、教参、教学之辩证分析
三十年来我国语文教参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