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听琴图》中的政治寓意及美学思想
2022-02-26滕瑶
文_滕瑶
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内容提要:宋代政治、军事羸弱,而文化艺术繁盛,《听琴图》堪称北宋人物画杰作。本文将根据现有文献,以及对《听琴图》图像内容的解读,结合徽宗朝政治、文化背景,揭示《听琴图》中的政治寓意,并探究图像中体现的儒家和道家美学思想。
一、赵佶与《听琴图》
宋徽宗赵佶是宋代第八位皇帝。在政治上,徽宗“疏斥正士,狎近奸谀”,“溺信虚无,崇饰游观”,终致北宋亡国。而赵佶在艺术上却有着极高的造诣,自幼爱好诗词书画,自创“瘦金体”,建立宣和画院,推动了徽宗朝绘画艺术的发展。
《听琴图》(图1)是一幅北宋人物画杰作,绢本设色,画面内容保存良好,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但该画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主要问题在于其是否为徽宗的亲笔画。本文引用谢稚柳先生的观点,表明《听琴图》是院画家之作,并非宋徽宗本人亲笔创作。此图描绘的是一人抚琴、三人凝神静听的情景。画面中抚琴之人身穿道服,背依古松,居中而坐。其身旁立一高几,上设香炉。抚琴人微微低头,专注于抚琴这一活动。其中听琴二人身穿朝服,两人相对而坐,侧耳恭听。画面左侧听琴者身穿绿袍,双手藏于袖中,微微仰头,身体稍向前倾,在其身后站着一位蓬头童子。画面右侧听琴者身穿红袍,一手拿扇,一手反撑在石座上,低头侧身而坐。画中听琴人虽姿态各异,但都沉浸在琴声之中,为琴声所牵动。抚琴者的对面还有一座石台,上置一古鼎,鼎中有一株灌木,花叶繁茂。在画面最上方,松树顶端有一首诗:“吟徵调商灶下桐,松间疑有入松风。仰窥低审含情客,似听无弦一弄中。”据落款“臣京谨题”,此诗应为蔡京所题。画中标题“听琴图”是徽宗用其独创的“瘦金体”书写的,并在左下角书写“天下一人”的花押,钤“御书”朱文印于其上。
图1 宋 赵佶(款) 听琴图147.2cm×51.3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胡敬在《西清札记》中记载了画中抚琴者的身份:“此徽庙自写小像也。旁坐衣绯者,当是蔡京。”由此引发学术界的思考和讨论。杨新先生在《〈听琴图〉里画的道士是谁?》一文中通过对画面人物形象、构图、情景等多方面的分析,认为画中弹琴者正是宋徽宗本人。画中抚琴者身穿道服,周围有凌霄花、长松,并精心摆放了奇石、异卉、家具等。由此可见,该活动发生在高级庭院中,画中人物有较高的身份地位。从画面构图看,弹琴者、听琴者与奇石异卉呈十字形四角对应,恰好对应东西南北四方位:抚琴者位于正北方,朝向居于南面的奇石异卉,红袍官员位于东侧,绿袍官员位于西侧。在古代,皇帝坐北朝南,大臣们则南面而立,呈东西相称的格局,以此凸显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可见,《听琴图》中人物方位的安排符合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将画中抚琴之人的形象和清宫旧藏《南薰殿历代帝王像》中宋徽宗赵佶的肖像比较,可以说几乎为同一人,只是《听琴图》中的赵佶胡须较长,年龄也较长。徐邦达先生也说:“《听琴图》成于宣和年间,画中徽宗形象较年长,也是正常现象。”[1]
二、《听琴图》中体现的政治意涵
《听琴图》虽不是徽宗的亲笔画,但画中融合了徽宗个人的主观意志,在整幅画的创作过程中徽宗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笔者通过对画面物象、题诗、情景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揭示《听琴图》中的政治寓意。
前文提到画中三人坐的方位体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君臣之间的阶级关系。再仔细观察石座上铺放的兽毛垫,此坐垫也透露出画中人物的阶级地位。坐垫编织方式为金色与灰色长毛相间,在当时被称作“狨座”,是选取四川大猴背脊上的皮毛制作的。《听琴图》中的“狨座”象征人物的阶级地位,其使用对象只能是皇家或朝廷高级官员。
与北宋同时期作品《祥龙石图》中奇石相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画中奇石形似祥龙石。徽宗在《祥龙石图》中题曰:“其势腾涌,若虬龙出为瑞应之状,奇容巧态,莫能具绝妙而言之也。”《听琴图》中的奇石也具有祥瑞之意。再观奇石上的花卉,枝上绿叶茂盛,枝头几朵白花绽放。结合花的形态和周围环境,可认定此花为夏季盛开的白色茉莉花。邓椿《画继》中记载,茉莉是远方“异产”之一,因其珍稀而被收入徽宗宫廷中,与其他奇石异卉、珍禽异兽等同被视为祥瑞之物,并绘入院画《宣和睿览册》中[2]。在建于徽宗朝的皇家园林垦岳中,就有从各地搜寻而来的奇花异卉、嶙峋美石等,而这些珍品也只有身份尊贵的徽宗能享有。画中奇石异卉作为祥瑞之物载入画册,反映了宋徽宗祈求政治安定、社会太平的愿望。
从蔡京的题诗也能进一步分析出《听琴图》中的政治寓意,诗中写道:“吟徵调商灶下桐,松间疑有入松风。仰窥低审含情客,似听无弦一弄中。”“灶下桐”源自《后汉书·蔡邕传》:蔡邕有一次听见灶下烧桐炸裂的声响,便知此桐木为制琴极好的木料,立即将桐木从灶下拔出,用被烧焦的桐木制成一把琴,名为“焦尾琴”。题诗中透露出画中徽宗弹奏的琴也是一把名琴,同时也暗示了徽宗琴技之高。诗的最后一句还提到“无弦”二字,它源自陶渊明与朋友饮酒聚会,抚无弦琴的典故。李白诗云“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琴声发自内心,没有琴弦也能领会其中之乐。可见,蔡京的题诗夸赞宋徽宗高雅的情趣,有迎合圣心之意。细读此诗,能感受到画面中动人的琴声在空中回旋,徽宗琴技高超,听琴官员深谙琴音,并产生共鸣。音乐是人与人心灵沟通的桥梁,知音就是指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如元代王振鹏的《伯牙鼓琴图》中弹琴者伯牙与听琴者子期就是知音的关系,他们通晓音律,对作品有深刻的认识,二者在画中是平等的身份。《伯牙鼓琴图》以横卷的形式易表现伯牙与子期在画中平等的关系;而《听琴图》以立轴的形式将人物分置在画面上下不同处,并且集中表达主题,不具备横向延伸性,诗中的“仰窥低审” 似乎也暗示了弹琴者与听琴者之间的地位差异。《听琴图》中除了营造抚琴、听琴的和谐氛围外,还包含了另一层深意:从画中人物的座次、蔡京的题诗就能体现这是一场由徽宗主导的室外活动,君臣之间处于不平等的关系,彰显了宋徽宗独一无二的皇权地位。该画以“听琴”为主题,“琴者,禁也”(南宋刘籍《琴议篇》),“听琴”意指大臣要严格遵守君王的命令。所以,徽宗弹奏的不只是悦耳的琴音,还是道德之音,对大臣起到教化的作用。
三、儒道相糅的美学思想——以《听琴图》为例
宋代“重文抑武”,改革科举制度,文人地位提高,文化的繁荣推动了艺术的发展。朱长文撰写《琴史》,在他的倡导下,古琴深受文人士大夫的喜爱。宋徽宗更是嗜琴如命,并设“万琴堂”收藏从各地搜求而来的名琴。徽宗还擅长弹琴作画,《听琴图》就是有关琴乐的传世名作。古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并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相融合。朱长文《琴史》云:“君子之于琴也,非徒取声音而已,达则于以观政焉,穷则于以守命焉。”由此可以看出琴具有道德教化的作用。在统治者的支持下,宋代琴乐审美继承了儒家思想。儒家认为音乐与政治、礼法息息相关。《荀子·乐论》中提到古代的圣王用礼乐来引导人民:“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礼记·乐本篇》:“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这段话也表明君王要以礼乐教化为主、以刑法和政令为辅来治理国家。《礼记·乐记》:“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者。”德是人性之正,乐是德之光华,将音乐和人的德行相联系起来了。在《听琴图》中,作为一国之君的徽宗抚琴,官员侧耳倾听,其传播的正是教化之音、道德之音,体现了儒家传统思想。儒家尚“平和”的思想也体现在琴乐审美中,并在诗画中进一步发展。如苏轼在《杂书琴事·舟中听大人弹琴》中说到琴乐的清和淡雅之美:“大弦春温和且平,小弦廉折亮以清。”《听琴图》构图简单,但人物和景物的安排又尽显构思的精妙,画中人仿佛都沉浸在徽宗的琴音中,同时也营造出君臣之间和谐的氛围。
在琴乐审美观继承儒家思想的同时,道家思想也影响着琴乐的审美。道家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音声相和”“大音希声”是道家追求的音乐境界。《老子》中有记载:“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认为“音”和“声”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只有“音”或只有“声”都会顾此失彼,它们之间是统一于“和”的。“大音希声” 中的“希声”可以理解为白居易《琵琶行》诗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庄子也对“大音希声”的内涵做了进一步的解读,他认为钟鼓之音乃“乐之末”,精神之音乃“乐之本”,要“求心不求于声,无言而心悦”,在无声之中通过精神上的领悟,也能体会到音乐的本质[3]。宋徽宗本人十分崇尚道教,修建了多座道观。政和七年(1117)册封自己为“教主道君皇帝”,在宣和元年(1119)一度提升道教的地位。文献中记载“但道观有徽,德冠无徽”,可见当时道教地位之高。他还亲自编写相关书籍,如《御注道德经》《御注冲虚至德真经》《南华真经逍遥游指归》。在宋徽宗的推崇下,北宋绘画中也融入了道家美学思想。《听琴图》与道教息息相关,体现了“音声相和”“大音希声”的道家美学思想。画中徽宗身穿道服,充分体现了他对道教的崇尚,描绘的琴、香炉等也都是道教中常见的器物。蔡京的题诗云“吟徵调商灶下桐”,琴音有高有低,二者相辅相成,正和老子“音声相和”的美学思想一致;“似听无弦一弄中”描述画中人听琴的情景,也体现了道家“大音希声”的美学思想,让人从精神上领悟到一种与道冥合的无声之乐。
结语
《听琴图》为北宋院画中的精品。该画出自院画家之手,画中抚琴之人正是宋徽宗本人。徽宗虽无心朝政,但在艺术上颇有造诣。《听琴图》中兽毛垫象征人物阶级和地位,奇石异卉以及蔡京的题诗既表达了徽宗拥有至高无上的皇权,又揭示了徽宗期望江山永固、天下太平的政治愿望。同时,古琴艺术在北宋宽松的文化氛围下得到发展,琴乐审美中融合了儒家和道家的美学思想。因此,以琴乐为主题的北宋名画《听琴图》,不仅体现了儒家传统美学追求的平和淡雅之美以及教化民众的政治功能,还反映了道家所追求的“弦外之音”“无声之乐”的美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