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困境及路径探索*
2022-02-26赵文玲
赵文玲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0)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八个相统一”的明确要求,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总结与升华,是在思政课教学规律探索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在思政课理论教学中“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既要采用“灌输”的教育理念,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及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灌输”进学生头脑,也必须采用“启发”的教育理念,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接受、独立地思考,并在“灌输”和“启发”相统一中使同学们能够水到渠成地掌握结论。
1 高校思政课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教学的现实困境
1.1 教师对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教学认知错位
通过调查发现,部分教师在思政课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对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产生了一定的困惑,“硬灌不进”和“干启不发”依然是思政课堂的常态,究其原因,在于思政课教师对于“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教学理念认知存在偏差。
1.1.1 灌输性教学与灌输法相混淆
马克思曾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到过“灌输”一词,马克思认为:先进的理论或思想绝不会在工人头脑中自发产生,工人阶级要想获得先进的、指导工人运动实践的理论,那就必须由共产党人进行思想理论灌输工作。20世纪初,列宁也曾在《怎么办?》一书中说:“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1]在思政课教学中坚持灌输性,是指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向受教育者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等客观知识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并非简单的等同于填鸭式、满堂灌式的灌输。
通过调查发现,一些思政教师对灌输性教学的认识产生偏差,发现有少部分思政教师(7.87%)认为灌输性与灌输法是没有区别的,还有部分思政教师(55.33%)认为思政课教学采用的灌输性教学就等同于填鸭式的灌输。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这部分思政教师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对本课程“假、大、空”的误解,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刻意避免“灌输”,对“讲理论”避而远之。然而,教育界在改革中强调避免的不是灌输性教学,而是填鸭式灌输,即教师只讲空洞的理论,没有启发学生的空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枯燥的理论,缺少将学生的经验与“灌输”的理论建立起内在联系的启发过程,这种填鸭式的灌输是低效的教学,学生也无法形成正确的认知和认同。
1.1.2 启发性教学与启发法相混淆
思政课的启发性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2]在调查中发现,一方面,教师的启发教学“干启不发”,在关于“你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学生互动的形式有哪些?”的调查中,选择主题讨论的占86.8%,选择提问的占80.62%,选择问题竞答的占47.75%,选择知识竞赛的占33.15%,选择辩论的占37.92%,选择演讲的占34.83%,选择表演的占24.44%,在分析数据中不难发现教师在进行启发性教学实践中,依然停留在简单的提高记忆层面,忽视了认识的发展规律,忽视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难以实现真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进而获得知识和提升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在进行启发性教学实践中,忽视了思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一味地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片面地以为“启发”就是让课堂“热闹”起来,老师少讲、学生多做,甚至由学生来主导课堂、任意发挥,其结果就是“启而不发”,降低了课堂有效性。
1.1.3 “灌输性”与“启发性”相割裂
“灌输性”与“启发性”并不是孤立的、割裂的两个概念,二者具有辩证统一性。然而,在思政课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常常存在这种现象:把教学的灌输性与启发性完全对立起来。部分学者认为思政课在本质上就是传播意识形态的课程,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本质属性,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必须要坚持灌输性教学方法才能始终坚定思政课的政治立场,同时认为思政课教学不需要采用启发性教学;还有部分学者则持有完全相反的观点,认为在思政课教学中应该抛弃灌输性教学方法,他们认为要实现思政课的教育目的必须坚持“启发性”,这是遵循大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在教学中遵循“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原则,使得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索,从而实现教育目的。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将“灌输性”与“启发性”相割裂的现象。一方面,重灌输性、轻启发性,当问卷中问到“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方面做得如何”时,有26.69%的教师选择了“重灌输性,轻启发性”;另一方面,又存在重启发性、轻灌输性的问题,在深度访谈过程中了解到部分教师为了营造活跃的课堂互动、迎合学生的喜好,在教学过程中怕被贴上“假、大、空”的标签引起学生反感,就对灌输性教学避而不谈。然而,灌输性教学在思政课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如果在教学活动中没有灌输性教学,那么启发性教学就是“空洞的”,整个思政课教学就很难明确目标、达到教学效果。
1.2 学生在拒绝“灌输性教学”与迎合“启发性教学”中迷失
坚持思政课的“灌输性”,是思政课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的根本保证。当前,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意识形态斗争无处不在,直接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课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基础。高校加强思政课建设、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目的就是不断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然而,这种科学的理论学生是不可能自发在头脑中形成的,必须通过“灌输”的方式才能获得。但是,目前在思政课的灌输性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不结合学生专业,不紧扣时事,忽视“学生要什么”,只顾“教师教什么”的填鸭式灌输,学生在这种单向的、硬性的灌输教学中失去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表现出毫无理由的抗拒“灌输性”教学方式,而忽视了灌输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
对“启发性”的概念解读要遵循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原则,强调教师应该在学生最需要点播和指引时做出指导,从而激发起学生新的思考和想象,并从这种“教与学”中有所收获。但是,由于学生对灌输性教学和启发性教学缺乏系统认识,认为启发性教学就是学生多做、多说、多表现,认为教师讲的越少课堂就越好,导致思政课教师在采用“启发性”教学实践中存在盲目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现象,学生中存在盲目迷信“启发性教学”的热闹表象。因此,表面上看着课堂气氛活跃,实则是“启而不发”,学生和老师在热闹的互动和表演中自我感动,以为就是好的课堂,实则师生都缺乏真正的获得感。所以,没有教师引导的课堂互动不是有效互动,这样的互动越热闹,学生越容易迷失方向,最终得不到真正的领悟和成长。
1.3 高校在推动思政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教学改革中乏力
第一,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在对“贵校有促进思政课‘八个统一’的相关政策文件或规章制度吗?”进行调查时,选择“没有”的占比35.67%,说明部分高校尚未建立推动思政课坚持“八个相统一”教学改革的规章制度。第二,实施不够到位。在对“您认为目前高校思政课在‘八个相统一’方面做得如何”进行调查时,选择“‘八个相统一’的教育理念有所加强,但实施只是一定程度实施”的占比57.3%,说明高校在推动思政课教学坚持“八个相统一”的教学改革中缺乏保障机制,尚未制定出比较有效的、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从而阻碍了思政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教学改革的实施。第三,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在与被调查对象进行深度访谈时,部分思政课教师反映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期待学校能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学校和社会能给予思政教师更多的晋升空间和更公平的薪资待遇。第四,授课规模不够合理。在对“如果您认为目前思政课‘八个相统一’做得不够,那主要原因包括哪些方面?”进行调查时,有67.7%的人选择了“师资力量不够,授课班额过大”。目前来看,多数高校的思政课课堂人数依然在100人上下,甚至还有150~200人的班级规模,从而导致教师无法进行有效的启发式教学。第五,考核方式缺乏整体性。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考核成绩仅仅以大学生上课所在学期的综合表现为依据,而大学生在其他学期的或者其他领域的思想政治素养的考核方式模糊甚至空白,这种传统、单一的考核方式不能客观、全面地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
2 “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路径探析
2.1 坚持教师主导性,实现灌输性和启发性有机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在思政课教学中实现灌输性和启发性有机统一,必须坚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第一,要在认清“何以灌”和“何以启”中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碎片化信息成为大学生构建完整思维体系和认知系统的阻碍因素,直接导致他们很难在碎片化的信息获取中自发地生成系统的科学理论,也很难通过自我解读把思想政治理论“内化于心”,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发挥主导性,通过“灌输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理论;另一方面,启发性教学是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推动学生有意识的、主动学习。认清“何以灌”和“何以启”,是思政教师完善教学设计的前提。
第二,要在理解“灌什么”和“启什么”中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一方面,思政教师应该始终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性问题,明确“灌什么”,坚持将理论体系和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和认知体系,提高思政课堂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一个人的思想政治素养提升不仅需要外在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内在的自主构建,即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领悟。所谓“启”,就是引导学生积极的、主动的、独立的学习并思考,并能够自主地形成判断,从而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灌什么”和“启什么”,是思政教师把握教学内容的主线。
第三,要在掌握“如何灌”和“如何启”中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形成“灌中有启”“启中有灌”“灌启结合”的良性循环,是实现思政课教学“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改革的关键。在教学中强调的“灌输性”并不是“硬灌”,也不是“强灌”,而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思政课教育规律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强调价值导向和政治立场上的“灌输”,是坚持启发性教学的基础。“启发性”并不是忽视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学中,“启发”的内容、形式和时间也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的。因此,只有将“启什么”与“灌什么”有机结合并在不同形式下相互转化,才能促使教师真正做到思维新、视野广、人格正,提高教学能力。掌握“如何灌”和“如何启”,是思政教师运用教学方法的关键。
2.2 发挥学生主体性,掌握灌输性和启发性有机统一
“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4]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在坚持教师主导性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方面,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对“你认为坚持思政课教学主体性的具体表现有哪些?”进行调查时,有89.04%的人认为必须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依靠学生,因材施教,将思政课理论知识与学生的专业发展、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64.33%的人认为教学内容上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困惑为重,76.69%的人认为教学素材应该贴近学生为主,要求教师教学应该具备针对性,从学生学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探寻学生的认知规律,以问题倒逼的方式设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对“你认为坚持思政课教学主体性的具体表现有哪些?”进行调查时,有70.79%的人认为教学方法上应该以学生参与为主,在思政课教学中将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研练式教学、远程连线矩阵式教学及虚拟仿真教学,开展思政课课堂革命,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的主动性。
2.3 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制度化,促进灌输性和启发性有机统一
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制度化建设是有效促进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制度保障,是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现实条件。第一,不断完善高校思政课改革的规章制度,为思政课教学进行灌输性和启发性教学改革提供制度保障;第二,学校教务部门应联合各部门,根据学校现状、学生学情、教师实际,共同制定出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在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教学相统一中提高思政课的时效性;第三,以促进思政教师全面发展、调动积极性为方向,不断完善和健全教师激励机制。改革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制定高校思政课教师评价标准,健全思政课教师表彰奖励机制,树立优秀思政课教师先进典型;第四,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授课班级规模大,因此扩充教师队伍,缩小思政课授课班级的规模,是实施启发性教学的有效途径。学校应该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比来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同时缩小授课班级规模;第五,创建科学的思政课考核制度,坚持多样性、整体性、全面性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一个动态化的考核方法,把大学生在不同时期的课堂表现、校内表现与校外表现紧密结合,能够提高学生在灌输性和启发性教学相统一中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面育人功能。
总体而言,坚持思政课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理应提高对“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理性认知,理应明确“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实践方向,理应推进“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在灌输与启发的有效协同中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