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大学寂寞理念偏离与重塑的思考

2022-02-26张云娇

高教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象牙塔重塑学者

张云娇

(江西师范大学 教育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00)

寂寞是德国古典大学观的核心理念之一,它在德国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寂寞一词由德语翻译而来,在汉语中常含有消极的意味,给人孤独、无助的色彩。而在德语中,寂寞却能够使人联想到创造及内在的坚强和力量等[1]77。寂寞包含大学的寂寞、教师的寂寞和学生的寂寞。大学的寂寞指大学应独立于政府和社会生活,不受任何国家机构的管束和制约,不以满足社会生活的短暂需求为目的,而以大学本身的发展为目的;教师的寂寞指教师要专注于学术研究,追求科学本身的目标,并远离社会现实生活的一切干扰;学生的寂寞是指大学生不仅要潜心于知性的增进,更需静心于德性的修养[2]。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也在时代的洪流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植于德国大学的寂寞理念与现代大学产生了偏离。如何重塑现代大学的寂寞理念,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寂寞理念对大学的重要意义

德国古典大学观主要是在19世纪初柏林大学创建期间形成的,它是当年柏林大学赖以建立的指导观念和原则,其实质是以洪堡、费希特、施莱尔马赫等为代表的一众学者的集体智慧结晶。他们提出了许多关于未来大学或高等教育机构的观点和理想,这些思想瑰宝直到现在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尤其是根植于德国大学的寂寞理念,无论是在19世纪还是在如今的21世纪,寂寞都是大学学术自由的防火墙,是学者进行学术研究的土壤。

(一)寂寞是大学学术自由的防火墙

寂寞是大学学术自由的防火墙。寂寞与自由被洪堡并称为大学的两大基本组织原则。他认为大学是从事纯科学的机构,而自由和寂寞才是能保障纯科学活动进行的前提。寂寞与自由相互依存,没有寂寞就没有自由,寂寞是大学学术自由的防火墙。德国当代哲学家马卡尔德认为,寂寞是一种制度因素,是能够防止自由思想火花爆炸的防火墙。学者在进行学术研究和科学探索时,无疑伴随着大量的思考。如果没有防范措施,自由思想的火花就容易引爆。因此,马尔卡德认为寂寞是学术必要的制度性条件,是认知易爆物的绝缘层[3]。也就是说,寂寞为大学和学者的学术自由提供保障。在崇尚并践行寂寞理念的大学之中,学者们可以毫无顾忌地去思考,而不必担忧自由思想可能带来的危害,因为寂寞可以作为学术自由的防火墙。

(二)寂寞是大学学者进行学术研究的土壤

寂寞是大学理念中必不可少的,是学者进行学术研究的必备土壤。没有寂寞,就没有学术。古今中外,寂寞与学术的联系都不可谓不紧密。在西方的学术史上,众多先哲和学者都对寂寞之于学术的意义进行过深入的阐述。亚里士多德认为寂寞是学术性活动的前提和条件,他崇尚以从事学问及哲学为重要内容的悠闲的生活,这种悠闲的生活也就是寂寞的生存状态。在我国古代,寂寞也曾是众多诗人、学者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范文澜先生的“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正是历史学术研究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的独白[4]。可见,寂寞与学术犹如鱼与水、灵与肉一般须臾不可分离,是学者进行学术研究的必备土壤。在寂寞土壤的培育下,学者们可以专心研究学问,而无需被凡尘俗世所侵扰。

二、现代大学与寂寞理念的偏离

寂寞理念盛行于19世纪的德国大学,那时的大学被人们称之为“象牙塔”。而后随着20世纪初期威斯康星思想的提出,大学的传统封闭状态被打破,大学开始走出象牙塔,成了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服务站。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几乎很少能听到象牙塔这样的说法。人们也更加追求和向往没有围墙的大学。正如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大学与社会联系紧密虽然给大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便利,却也使得大学物欲横流,充斥着喧嚣和浮躁,满是汲汲营生者和席勒所谓的利禄之徒。现代大学已经与寂寞理念偏离了,大学就像自由市场一样弥漫着喧嚣的景象。在大学教师队伍中出现了可怕的“四跑一荒”问题:跑钱、跑官、跑项目、跑奖励、荒废学术[5]。学生也被喧嚣和浮躁之气遮蔽,崇尚功利主义,而忘记了学习本身的目标。在21世纪的现代大学之中,我们已无法探寻寂寞理念的身影。究竟是什么导致现代大学与寂寞理念的偏离,为此,我们可以从学者追求学术的目的、大学与社会的联系、学者与政治联系的转变之中来探寻现代大学与寂寞理念偏离的缘由。

(一)学者追求学术目的的转变:从求“真”到求“用”

施莱尔马赫认为,求知欲或对科学的追求是人的天性[1]48。学者对学术的追求和向往,从古至今都未曾改变,但是他们追求学术的目的,却从求“真”变成了求“用”。19世纪初的柏林大学完全是从事科学的机构,而非狭义的教育机构。在洪堡看来,科学是未被穷尽且永远无法穷尽之物,从事科学即意味着探寻和发现新的知识,意味着研究[1]72。学者追求学术也仅仅是出于一种“闲逸的好奇”,而非出于任何外在的目的。他们仅以学术本身为目标,而不追求任何自身之外的目标。只进行纯知识、纯科学的探求则势必要排除外在因素的干扰,因此就需要寂寞来为他们筑起围墙,防止外在的干扰侵扰内心对学术本真的探索。而在如今的大学之中,学者追求学术往往不是出于对科学本质的探索,而是存在许多外在的目的,或是出于谋生、追逐名誉的需要,或是出于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总之,学者对学术的追求已从求“真”转向了求“用”。从求“真”到求“用”的转变意味着科学研究不再是以其本身为目的,而是更加注重其外在目的。洪堡多次强调,寂寞是大学的基本组织原则,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条件。他所说的科学即所谓的纯科学,能够统领一切学科,是关于世上万般现象知识的最终归宿[1]37。也就是说,寂寞是为这种纯科学服务的,是学者进行科学研究所必须的,要进行科学探索就必须坚守寂寞。但当如今的科学不再是纯科学而是经验科学之时,寂寞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在实用主义的影响下,学者进行学术研究首先关注的是最终的结果是否有价值,而并非关注科学本身的价值。因此,学者们很难真正地醉心于学术,极易被外界的因素所干扰,使得寂寞难以在学者心中扎根。寂寞也就难以在大学之中获得一席之地,最终导致现代大学与寂寞理念偏离。

(二)大学与社会关系的转变:从象牙塔到服务站

现代大学如何在国家干预、社会制约中保持独立,始终是高等教育无法避免的一大难题。大学与国家、社会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从最初人们把大学比作象牙塔到现在的服务站。古典大学被称作象牙塔,大概是因为它追求的是为知识而知识,旨在探求高深学问、追求真理、关注人类命运,并且远离社会世俗。19世纪的德国大学正是如此,它的成功创建被公认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那时的德国大学是远离社会世俗生活的,从洪堡更倾向于将柏林大学建在小城市就可以看出,虽然最终因种种原因他的这一设想未能实现。将大学称之为象牙塔,这一说法本身就蕴含着寂寞理念。德国古典大学的寂寞理念要求大学独立于社会经济生活,远离外界的一切干扰,潜心于科学和德性的修养。这与大学远离社会生活,高居于象牙塔之中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说,寂寞理念与象牙塔之说,其本质都是希望大学能够远离社会,专注于科学研究。直到19世纪中叶威斯康星思想的提出,使得为社会直接提供服务成了现代大学的第三大职能。此后,大学与社会的联系紧密了起来。人们很少再提及象牙塔这一说法,而是越来越多地把大学比喻成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服务站。将大学比喻成服务站是因为现代大学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进入中心,它需要承载更多的社会责任,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提供服务。这一转变意味着大学已经无法在时代的发展中独善其身,无法再高居于象牙塔之中,而是要走出象牙塔,走下神坛,亲近社会大众。作为服务站的大学也就无法远离社会生活了,反而要与社会经济生活加强联系。因此,寂寞理念也就难以在服务站般的大学中存在,最终导致现代大学与寂寞理念的偏离。

(三)学者与政治联系的转变:从疏离到紧密

学者与政治之间联系的转变,也是导致现代大学与寂寞理念偏离的原因之一。学者陈洪捷认为,德国大学的寂寞理念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大学教授与政治的联系[1]98。德国古典大学的学者们与政治少有联系。尽管在19世纪的德国大学中,也有部分大学生和教师都投入了当时的政治活动,一些教授也以超党派、超政治的态度参与政治社会事务[1]99。但是,总体上德国大学教授们仍然具有不关心现实政治的倾向。学者远离政治,远离可能对学术研究产生干扰的一切因素,才能潜心钻研学问。也正是因为学者不关心政治,寂寞理念才得以在德国大学中盛行。而当我们回顾近现代大学的发展历程时,发现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那就是政治论理念逐渐从潜隐到凸显。其实在历史上,认识论理念下的大学与政治论理念下的大学始终交织在一起,只是在不同的时期重心会有所偏移,这也充分印证了政治责任一直都是大学学术的应有之义[6]。也就是说,现代大学不仅需要承担学术责任、社会责任,还需要承担政治责任。而处在大学之中的学者们,也就肩负着政治使命。这表明在现代大学,学者与政治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如今,大学都非常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塑造价值观念和爱国意识、欧洲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道德修养、亚洲的思想政治教育倡导寓传统与现实[7]。大学学者无时无刻不处在政治环境中。在我国,大学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大学教师、学生中有一部分党员,学者自身就具备了政治属性,难以脱离政治单纯谈论学术。所以说,现代大学学者与政治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从19世纪的德国古典大学到21世纪的现代大学,学者与政治之间的联系已从疏离变为紧密,这也就意味着在学者不关心政治的德国大学中扎根的寂寞理念难以在学者与政治联系紧密的现代大学中生存。因此,学者与政治之间联系的转变最终导致现代大学与寂寞理念的偏离。

三、现代大学寂寞理念的重塑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大学在时代的发展历程中发生变化是必然趋势。现代大学立足于民族和国家的土壤,继承发扬民族文化,为国家培养人才。理念指向大学未来发展,规范大学运行现实,有了好的大学理念,大学就能规范自身的教育实践[8]。德国古典大学的成功实践,证明了寂寞理念正是此种好的大学理念。历史已经向我们表明,寂寞的价值不容小觑,它对大学的作用有目共睹。所以,在现代大学中,寂寞理念仍然有它存在的价值和作用。虽然现代大学与德国古典大学的寂寞理念产生了偏离,但是我们可以重新塑造现代大学的寂寞理念。因为对大学而言,寂寞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我们更要努力使之成为一种持之以恒的实践[9]。

现代大学寂寞理念的重塑,少不了大学内部和外部的共同努力。大学外部也就是国家和社会各界需要为大学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科研环境,使大学远离尘世喧嚣,保持内心的寂寞。现代大学已经走进社会的中心,国家的繁荣昌盛与大学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息息相关。因此,国家和政府要尽可能地为大学创造更多的条件,为大学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物质和环境基础,而不是处处加以限制,以国家权威强制大学直接服从或服务于国家的各种现实需要。对国家来说,大学获得的成就最终还是会体现在国家之中,正如柏林大学的成功实践最终使得德国在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上始终留有一席之地。因此,国家只需在宏观上调控大学发展方向,无需过多干涉其内在发展脚步,在为大学提供发展条件的同时需要和大学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此外,社会各界也需要避免社会上泛滥的功利主义、崇尚物质利益等思想进入校园。虽然现实中大学已经被外界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包围,物欲利益等诱惑使得学者与寂寞相离,学者们“常常屈于物欲横流的外界偷袭”[10]。但是如今的大学已然成为社会的服务站。为了使大学能够为社会更好地提供服务,社会各界更加需要为大学提供一个良好安静的科研环境,尽量避免过多的社会事物侵扰大学,动摇学者们做学术的本心。因此,现代大学寂寞理念的重塑需要国家和社会各界与大学保持适当的距离,既不过多干涉大学的发展给大学带来许多不必要的负担,又不完全远离大学、放任大学自由生长,而是要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使得大学拥有一个寂寞的环境。大学有了环境的寂寞,那精神的寂寞还会远吗?

对大学内部来说,重塑大学的寂寞理念可以从大学学者和内在环境两个方面出发。学者是大学中以学术为业者,是大学的核心。正如梅贻琦所说,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因此,大学重塑寂寞理念需从学者出发。首先,需要学者重拾为科学而科学之信仰。在德国古典大学之中,大学的活动为从事科学,学者的任务是进行学术探索,这种学术活动与物质利益无关,只与科学本身和学者的兴趣有关。而现代大学中的科学研究已变得“体制化,职业化,实利化与计量化”[11]。虽不乏出淤泥而不染的真正的以学术为业者,但大部分都疏离了为科学而科学之根本,成为了急功近利和市侩之徒。真正的大学学者本质上是以追求永恒真理为毕生使命的人。重拾为科学而科学之信仰,并付诸实践,是学者重塑寂寞理念的第一步。其次,需要学者主动远离外界干扰。学者治学,需排除杂念,心无旁骛。柏拉图认为“哲学家应做到不知市场在哪里,不知法院在何处,不汲汲于官职,不热衷于娱乐聚会,对具体的社会和政治事物几乎一窍不通”[1]78。虽说如今的学者不必像德国古典大学之中的学者一样完全与外界隔离,但也需要自身主动远离一切不利于科学研究的因素。如今的社会充满喧嚣和浮躁之风,与其寄希望于外界环境改变,不如主动远离一切纷纷扰扰。只有摆脱了身外虚名浮利的诱惑,才会有宁静;只有在宁静中,智慧、灵感、潜能才会迸发出来,才有可能闪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石破天惊的创造,这就需要学者有一种“但求真理,不问利害”[12]的治学追求。

学者有了重塑寂寞理念的追求之后,大学就需要为学者创设一个良好的内在环境。大学中的环境建设包括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精神环境等。首先,物质环境主要包括现代化的图书馆、现代化的实验室或实验基地和现代化的校园网等,这些都是学者进行学术研究和科研工作所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其次,制度环境为学者的学术研究提供制度保障。面对当前大学内部科研环境异化、只关注论文发表数量和是否有利于职称评定等现象的大量涌现,大学更加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术保障制度、学术评价制度、学术激励制度和学术奖惩制度等来规范学术行为,保障学术自由,为学者重塑寂寞理念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最后,是精神环境的建设。精神环境建设是大学环境建设的核心。大学精神代表一个大学的最高治学理念,是大学的办学之魂。将寂寞融入大学精神之中是学者和大学重塑寂寞理念的必由之路。因此,重塑现代大学的寂寞理念需要学者以身作则,发挥自身的主动性,需要大学重视内部环境建设,努力使寂寞成为一种持之以恒的实践。在大学内部和外部的共同努力下,现代大学寂寞理念的重塑必将成为可能。

猜你喜欢

象牙塔重塑学者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重塑未来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象牙塔中的明珠
李沧:再造与重塑
走出象牙塔仅仅是开始——性别批评视角下的“大女主”剧女性叙事
学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