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融入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研究*
2022-02-26刘晴
刘 晴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1483)
古今中外,关于劳动主题的探讨不计其数。众多学者从劳动的概念出发,构建了各自的劳动认知体系。同时,对劳动的认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而得以深化。马克思、恩格斯说:“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后果为基础的”[1]。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正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需要,在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经典劳动学说和中国传统优秀劳动文化基础上,对中国历史发展进行哲思,以及对现实予以客观论证后,所形成的重要观点。他将“劳动”相关的劳动精神、劳动价值、劳动素养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层面来考虑,并赋予其新的理论内涵、价值意蕴和实践要求,彰显了向劳动要精神力量、向劳动要生产效能、向劳动要文明素养的理论自信与实践自觉[2]。在习近平看来,劳动既是教育内容,也是教育途径,还是教育目标。劳动教育是“关于劳动”“通过劳动”“为了劳动”的教育有机统一。
2020年,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对学校实施劳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指向和要求。高职院校的使命乃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担负着输送劳动大军、提升劳动素质、传播劳动精神的重要职责。劳动教育是新时代高职院校“五育并举”“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与途径。由此,立足新时代,将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有机融入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全过程,有助于发挥高职院校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强化劳动观念生成,增进在技术技能学习中涵养劳动品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融入高职劳动教育的价值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继承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本身”的思想,始终强调“用劳动成就光荣与梦想”。劳动使人的发展得以明确和坚定、人的品格得以塑造和提升、人的价值得以彰显和实现。劳动教育是以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3]。劳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解决人的发展问题[4]。开展劳动教育,是落实“人全面发展”教育改革要求的主要内容,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主要路径。将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对于高职院校实施劳动教育具有重要价值。
(一)指明高职教育劳动教育的路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方面的重要论述,透视了其对劳动教育的期待。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他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度,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在2021年4月对职业教育的工作指示中,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求的高度,提出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人才培养要求。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使学生确立正确、积极的劳动观点,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习惯,有能力创造性劳动等,[5]是劳动教育在高职院校“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完整写照。在劳动教育中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不仅能够使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路径更加明晰,而且有助于明确劳动教育所依据的理论基础。系统展示劳动教育在高职院校全面育人格局中的价值属性,突出劳动教育在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独特功能,能为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二)丰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内容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方面的重要论述,涉及到劳动价值、劳动精神、劳动主体和劳动关系等方面内容。他强调“劳动创造人类文明”“劳动成就人的价值”“以劳动托起中国梦”,夯实和发展了劳动价值观。提出“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要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倡导了集劳动理想状态和德性认知于一体的劳动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广大普通劳动者的作用,也专门表彰各行各业劳模所做出的重大贡献,突出了以广大劳动者为主体的地位。同时,他非常重视和谐的劳动关系,号召全社会“维护和发展劳动者的利益”,构建“尊重劳动”的社会关系。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所传递的思想性和教育性,既扣准了新时代劳动创造的脉搏,更为劳动教育提供了新鲜的资源和素材。职业教育从诞生到发展,都将劳动教育作为其主要内容。从教育的角度来理解“劳动”,就是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论述在知识体系中予以凝炼,并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规律,明确相关的教学目标、教育任务和教育课程等教育内容。
(三)完善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结构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方面的重要论述透视出系统的逻辑结构特征,对于指导和优化劳动教育体系具有重要价值。就其逻辑关涉而言,明确回答了“何为劳动”“何以劳动”“何人劳动”“何从劳动”等一系列问题。从目标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把劳动促进人的发展放在首位,倡导“科学、体面、幸福”的劳动;从内容来看,将劳动融于社会各个领域,与国家前途与人类命运结合起来,定位高远且内容丰富;从方式来看,突出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倡导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针对当前高职劳动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有劳无教、有教无劳、分散无序、不成体系”等问题,通过深刻发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方面的重要论述的价值内涵,展示出劳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提振民族自信、实现强国梦想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6]。因而,推动劳动教育与新时代社会劳动导向相衔接,将劳动教育的内在需要拓展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领域之中,可使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评价等体系能够与新时代的劳动要义紧密结合。从而实现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融入高职劳动教育的理路遵循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所蕴含的教育元素,能强化育人导向、丰富育人载体、增强育人实效,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依据。将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融入高职劳动教育,需要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结合劳动教育的本体价值,以全面且系统的内容作为支撑。通过“以劳育人”的教育实践,对劳动教育的实施体系进行合理布局,有效促进学生对劳动精神的理解感悟和劳动素养的身体力行。
(一)“实干兴邦”的劳动实践观是起点
早在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此后,多次在劳模代表座谈会等场合提到“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他从劳动的本质视角,阐明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彰显了劳动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同时,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高度,从劳动的视域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劳动成就个人价值—劳动创造幸福生活—劳动托起民族复兴—劳动创造人类文明”是习近平总书记注脚“何为劳动”的逻辑遵循,劳动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劳动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辨证统一。高职院校所实施的劳动教育具有典型的实践性、社会性和时代性。其面向社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充分体现了劳动教育特征。近年来,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要求高职院校进一步增强社会适应性,这种适应性体现在人才培养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主动融入国家经济“双循环”和乡村振兴行动等重大发展战略,对接《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参考目录》和短缺职业(工种)排行榜,及时设置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开设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培养社会急需的技能人才[7]。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何为劳动”的论述,对高职劳动教育的目标进行顶层设计,要发挥劳动教育在构建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地位[8],真正把“五育并举”落到实处,进一步突出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等落脚点。同时,要使学生意识到劳动不仅关乎个人的职业和幸福,而且与国家强盛和民族振兴紧密相连。进而明确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定位,增强“社会主义劳动大军”的使命感,将个人技术技能的提升与家国命运自觉联系起来。
(二)“劳动光荣”的劳动价值观是引领
“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简称“四最”)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辟概括,也是习近平对劳动价值最精辟的论述。中华民族向来“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和“四最”劳动价值观直面当今社会弊病,引领整个社会的积极劳动观,使“劳动光荣”成为时代强音。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价值观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价值观的形成,要建立在对人的自然属性和人的社会属性密切联系的认识,并且能够主观能动地认识客观物质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人的意识只有正确地反映社会现实和社会需要才能为社会、为个体的发展带来幸福和快乐。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就谈不上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四最”劳动价值观生动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高职院校要始终把“劳动光荣”的价值观贯穿学生劳动技能和素养培养始终,系统性支撑劳动教育内容。在理性的劳动知识认知、物化的劳动技术锻炼基础上,塑造学生“四最”劳动价值观,使学生能深刻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继承与发扬,正确看待不断更迭发展的工作岗位和职业及其相应的劳动分工与价值,理性审视“网红”“流量”“颜控”等层出不穷的社会现象,在面对“坐享其成”“守株待兔”“佛系躺平”等庸俗、消极的劳动价值观念时,有自己独立的价值理性和思考判断。
(三)“劳动大军”的劳动主体观是重点
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以及社会人口生育率下降和老龄化不断升级,人口红利逐渐向人才红利转变,“谁来劳动”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劳动者寄予厚望,充分肯定每一位普通劳动者在不同岗位上贡献的价值。他认为,每一位自力更生靠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劳动者都是劳动主体。因此,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维护和发展劳动者的利益,保障劳动者的权利”。他认为“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10]。希望劳动者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更希望能够培养储备劳动人才、打造一支强大的劳动主力军,呼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11]。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突出了“人”作为劳动者的主体地位,既诠释了“何人劳动”,又极大调动了适龄劳动者参与社会劳动的积极性。高职院校培养输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高素质劳动者的主力军。高职教育的劳动教育内容布局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强化个人自主性和可塑性,通过劳动来实现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自觉。把“谁来劳动”转化为“我来劳动—我为什么劳动—我为谁劳动—我该如何劳动”,主动把握自身在未来工作、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劳动素质,投身于创新劳动实践,在实践中锤炼吃苦耐劳和积极奉献的优良品质。
(四)“工匠精神”的劳动精神观是核心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劳动精神”,劳动精神不仅蕴含在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劳动群体中,也内化在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孜孜以求的奋斗基因中。历年来,各行各业的劳模,以他们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发展了以“工匠精神”为代表的劳动精神,成就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体现了生产劳动中的精神价值和精神追求,首先就是热爱劳动、专注劳动、以劳动为荣的精神。在劳动中体验和升华人生意义与价值,是工匠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12]。工匠精神内聚文化育人的时代价值,是新时代劳动教育内容的重要素材,对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性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是高职劳动教育的核心内容。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培育工匠精神为发展劳动素养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优秀的劳动素养和娴熟的劳动技能,是工匠精神的基石[13]。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蕴含在生产劳动过程当中的职业精神,来自劳动实践,需要在丰富的劳动实践中才能够实现。通过“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精神的道德层面教育,“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精神的实践层面教育,从而实现“科学劳动、体面劳动和幸福劳动”精神的终极理想。
三、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融入高职劳动教育的路径设计
将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融入高职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容和举措。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求,同时也是对高职院校实施劳动教育的要求。除了实施“以劳育人”,将劳动教育纳入“五育并举”育人体系,还要系统设计实施路径,避免局部、割裂地实施劳动教育,进而推动劳动教育在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中发挥出高质量的育人作用。
(一)动态化设计专题课程与专业课程渗透的劳动教育内容,突出劳动精神培养
课程是育人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劳动教育落实的关键所在。根据《纲要》的要求,职业院校必须要开设不少于16学时的专题必修课。对高职院校而言,其劳动教育的专题必修课程形式有多种:一是专题课堂知识讲授或者集中的劳动基础理论学习,包括劳动学原理、劳动法课程等;二是劳动专题素质拓展,包括劳动周、美化校园、社会志愿服务等活动;三是劳动专题讲座,包括劳模进校园、劳动大讲堂等。除了以上常规的劳动必修课,还要实施“课程思政”,通过专业课程来“解析”“渗透”“浸润”劳动教育。专业课按照“职业”的本质要求和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原则,保证劳动教育的实质性、科学性和有效性[14]。《纲要》提出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重点在于:结合专业特点,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职业劳动技能水平,培育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因而,高职院校需把握专业性和职业性的特点,以专业课为主要载体开展突出劳动精神的劳动教育。此外,高职院校课程资源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价值观念的递进而不断更新,劳动课程的内容也处在动态变化中。以上两类课程性质决定了两者并非割裂独立、非此即彼、相互替代,而是动态交融与互相渗透。将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融入劳动教育的内容和过程,也是处于动态之中,这种动态化体现在观念上的更新和实践上的叠加。因此,应动态化地将习近平新时代劳动观与劳动课程内容的实践指向、价值引领、实施重点结合起来,依据教学对象所处的阶段、劳动课程内容及形式的交替变化,进行动态化调整。
(二)创新性设计校内挖潜与校外资源协同的劳动教育模式,注重劳动技能实践
劳动教育必须通过丰富且多元的实践活动来实施。实际上,在普适性的意义上,劳动教育应该更多地通过体力劳动这一具身行动,让学生学会将参加劳动的亲身体验,对与劳动相关的知识、技能、态度、习惯和价值认同,在认知层面进行整合[15]。首先,挖潜校内劳动教育资源。专业实践作为高职院校主要实践方式,其所承载的劳动不是单纯的体力劳动和技能训练,而是手脑并用、身心合一的职业实践活动,是贯彻习近平主席关于提升劳动技能的主渠道。同时,通过技能大赛展示精湛技能,有利于树立“职业自信”,向社会传播“劳动光荣”价值观。除了建设以提升职业技能为主要载体的校内外实践基地以外,学校的图书馆、饭堂、操场等任何场域都可以成为劳动教育的场所。其次是开发、利用与校内协同的校外资源。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利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平台和项目,分阶段安排学生参与合作企业行业的生产劳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形成全社会崇尚劳动的社会氛围等主张,开发与周边社区、其他职业院校、产业园区的协作,建立劳动教育协作体。充实劳动教育“专兼结合”师资力量,发挥劳模教师、企业技能大师正能量,最大可能调动校内外“全员”力量,为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更有力保障,构建优势互补并与时俱进的良性循环劳动教育生态圈。
(三)结构化设计能力提升与素养形成并重的劳动教育评价,关注劳动素养发展
教育评价作为一种“指挥棒”,对劳动教育活动有规范和引导作用,同时能预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为教育策略调整提供依据。职业教育倡导“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育人理念。一方面,需要重视“德技并修”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在教学与科研实践中实现学生的“一技之长”,提升个人的劳动技能。另一方面,还要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的原则,设置和安排不同的劳动教育内容,切实关注并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要。因而,融入习近平总书记将人作为劳动主体的劳动观,按照“以学生为中心”的构建主义理念,实施劳动教育及其评价,建立符合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劳动评价。劳动教育的效果体现在学生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和应用能力等各个方面,归根结底是形成劳动价值观(确立正确的劳动观点、积极的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等)和养成良好劳动素养(形成劳动习惯、有一定的劳动知识与技能、有能力开展创造性劳动)[16]。同时,也应该看到,劳动教育的认知与实践、劳动过程与结果两者往往密不可分,都统一于劳动实践中。应改变当前以完成劳动课程、参加劳动活动或技能大赛就获得相应劳动学分的评价方式,对校内外评价主体、评价标准的结构予以调整。淡化结果性评价,将劳动素养纳入综合评价标准,则会增加诊断性和过程性的评价,强化学生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的劳动素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