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价值取向
2022-02-26雷安娜马玮岐
王 枬 雷安娜 马玮岐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6)
人才培养属于教育目的范畴。教育目的是对培养人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规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并以教育方针规定了一定时期教育工作的总方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便通过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方针、重要文件、重要会议和重要讲话中得以确立。1921 年,《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 就明确了学校的基本方针是提高工人的觉悟。[1]在此后的百年发展历程中,人才培养围绕党的工作重心有所侧重,随着党的自身发展建设及对人才培养的认识而不断深化和变迁。
价值取向是主体-客体之间以主体满足程度为标准建立起来的一种特定关系,即主体对客体的选择过程中呈现出的立场、倾向、趋向、偏好、标准等,是一种应然的期待。价值取向指导着实践发展方向,换言之,不同的目标定位蕴含着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价值取向会带来不同的行为选择,进而产生不同的实践结果。本研究意在梳理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变迁,在此基础上总结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价值取向的互动关系,明晰中国共产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价值取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自觉的”和“有目的”构成了人类教育活动的突出标志。也就是说,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人们对于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已经有了某种预期的结果或理想的形象。这种预期的结果或形象就是培养目标。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对教育要培养的人会有不同的规格要求。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努力把教育领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政治环境。而百年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鲜明地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人才培养价值取向,围绕党的初心使命,在发展中变迁,在变迁中发展。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中国近百年来社会发展的分期,可将中国共产党百年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概括如下。
1.造就身强力壮、忠实于无产阶级的战斗员(1921—1949 年)
中国共产党自1921 年成立后,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阶段的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还是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人才培养始终是党的重要工作。在大革命时期,根据马克思和列宁思想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路矿工人补习学校等学校和人才培养机构,开展面向社会大众的革命教育,以增长大众知识,传播革命思想,启发工人觉悟。1922 年5 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既要使广大青年得到普通文化的教育,也要在政治教育方面向绝大多数无产者青年宣传社会主义,启发其政治觉悟和批评能力。[2]
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党领导的教育工作也随之转向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人才培养是在农村包围城市、持久战和“反围剿”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随着中华苏维埃政府的诞生及其革命需要,党在革命根据地的人才培养工作应运而生,面向劳苦大众、红军战士、党员干部的宣传教育迅速在革命根据地拉开序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确保了工农劳苦民众的受教育权利,并引导青年参加政治和文化的革命生活。华容县苏维埃政府文委会在1931 年的通告中提出了教育工作的目标要求:“要适应革命的需要,造就身强力壮忠实于无产阶级的战斗员,绝不是书呆子。”1934 年1 月,《苏维埃区域的文化教育》规定,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3]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人才培养的首个教育方针,奠定了此后各个历史时期人才培养的总基调。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一切为着战争的原则下,改订学制、增设学校,党的人才培养逐渐向有民族自尊心意识和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目标定位上倾斜,以提升人民群众的抗日技能与民族自尊心。党通过调整育人政策,培养适应战争需要的干部、群众、知识分子。抗战胜利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蒋介石反动派的矛盾,人才培养也相应地转向为打倒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派服务。同时,解放区的迅速扩大,加之土地改革的全面开展,为大量贫下中农及其子女入学提供了可能。
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人才培养定位于服务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的需要,从提高民众觉悟、传播先进思想到有计划地培养和训练大批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工作的人才,并在不同的根据地区域实行不同的文教政策和人才培养策略,表现出“速成易学”“灵活机动”“为战育人”的特点,目标是推翻三座大山。这些做法为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及人民解放提供了人才保障。
2.培养又红又专、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49—1978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重在接收和改造旧教育,并没有立即提出明确的教育方针,而是在传承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中,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造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法。[4]为此,党和国家召开了教育领域的一系列全国性会议,明确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任务和人才培养目标。1950 年6 月,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的报告中提出了高等教育的方针任务,即以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方法培养具有高度文化水平的、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级的国家建设人才。[5]1952 年,教育部相继印发了 《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小学暂行规程(草案)》 和《师范学校暂行规程(草案)》,将人才培养“红”与“专”的要求一以贯之体现其中。此后,伴随着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教育方针也向社会主义教育方针转变。[6]
“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正式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也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新阶段。1957 年,毛泽东在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7]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提出的首个教育方针。1958 年,在全面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 《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此后,在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指导下,培养了大批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到了1966 年,受“文化大革命”的波及,教育系统成为重灾区,新中国成立17 年来积累的人才培养工作经验被全盘否定,1971年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中关于培养目标的阐述仅仅剩下了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口号。[8]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立德树人目标定位于“红”与“专”的总要求,借鉴苏联教育经验,围绕巩固新生政权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政治和业务兼顾的质量规格。在指导思想上,强调以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结合中国发展建设的具体实际;在教育目的上,定位于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价值取向上,重视为巩固人民政权、提高社会生产力服务;在教育层次上,明确了各类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在实现途径上,主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培养“四有”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978—2012 年)
粉碎“四人帮”后,从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出发,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为了大规模培养投身社会主义生产力大发展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大提高的各类人才,把教育事业摆在了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开始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有步骤地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加强组织领导。1980 年5 月,邓小平同志给 《中国少年报》 和《辅导员》 杂志题词,鼓励全国的小朋友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培养“四有”人才的要求。[9]此后,培养“四有”新人成为这一时期人才培养的总目标。1983 年10 月,为适应世界技术革新发展趋势,教育的“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运而生。1985 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提出了造就数以千万计的各方面人才的要求,为我国的人才培养确立了新的目标定位。江泽民在1994 年6 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并在1999 年6 月改革开放后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了这一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此同时,这一时期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列入了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中,确认了人才培养的国家行为。1998 年4 月,《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 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 把培养“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高质量人才的目标指向。[10]世纪之交,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人才培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1],成为人才培养的主旋律。
这一时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继续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同时,更突出了“四有”新人的标准。这一标准是基于改革开放后提升公民素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养和教育现代化的新要求,而“四有”新人的育人理念既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建设者的培养意图,又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接班人培养的价值理想,[12]也体现了改革开放背景下对个人身心素质的时代要求。
4.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12 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要求首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进一步丰富了人才培养的深刻内涵和时代取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3]2019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4]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要为党的治国理政服务的要求,并把人才培养与民族复兴紧密相连,也是首次将“德智体美劳”作为“身心发展”的完整概念加以表述。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强调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实行“五育”并举,培养时代新人,以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同于上述历史时期中关于人才培养的规定,更凸显了新时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对人才德智体美劳的素质要求,而当下我国强调的“立德树人”说到底就是立社会主义之德、树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5]
综上,中国共产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虽有不同的侧重,但总体上服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任务,且共同指向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理想。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的突出成绩证明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成效。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
培养目标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起点,表达了对“培养什么人”的价值预设,通过预设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内容、目标等,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导人才的培养。回望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既立足于革命、改革和发展的社会需要,也体现着对个体发展的质量规格要求,引导着立德树人的价值走向,表现出如下基本特征。
1.在目标结构上关注个人素质与社会角色
人才培养的目标结构指的是人才规格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一般包含两个部分:一是个体的身心素质,即对教育对象应形成何种素质结构的规定,如对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心理、知识、能力、体质等素质的要求和规定;二是个体的社会角色,即对培养具有何种功能的社会成员的规定,如培养“劳动者”“建设者”“接班人”“公民”等的规定。前者体现的是个人发展的需要,表达的是人才培养中对个人价值的观照;后者反映的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表达了人才培养中对社会价值的彰显。人才培养的内在结构对受教育者的发展起着定向和引导的作用,也对社会变迁有着重要的影响。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造就身强力壮、忠实于无产阶级的战斗员”这一目标定位,表达了战时人才培养对个人素质与社会角色的要求。其中,“身强力壮”是对个人身体素质的基本要求;“忠实于无产阶级”是对个人政治素质的要求;“战斗员”则是对人才培养应满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需要的社会角色的规定。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培养又红又专、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目标定位,表达了新中国成立后对个人素质与社会角色的要求。其中,“又红又专、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是对个人政治思想、文化素质、专业能力的要求;“劳动者”是对个人服务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需要的角色定位。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培养 ‘四有’ 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定位,表达了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四个现代化”国家背景下对个人素质与社会角色的要求。其中,“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是对个人身心素质的要求;“社会主义事业”是对人才培养时代特征的描述;“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对个人社会角色定位的要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目标定位,则表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个人素质与社会角色的要求。其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对个人身心素质发展规格的要求;“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是对人才培养服务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要求;“时代新人”则是个人素质与社会角色在新时代的综合体现。
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人才培养上既关注个人身心素质的发展,又根据革命和建设的不同需要确定了各个时期人才的不同社会角色,从而依靠着这些“身强力壮忠实于无产阶级的战斗员”“又红又专、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四有’ 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了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
2.在目标依据上凸显社会需要和时代精神
各个历史时期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是凭空确定的,也不是割裂僵滞的,而是依据时代的呼唤、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的,随时代和社会变迁以及认识的深化而不断调整。若把人才培养置于历史范畴中考察,其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中常处于解构和重构的过程中,这是教育持续不断改造进步的内生动力,也是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各方需求的必然。
中国共产党的人才培养,也在随着革命和建设任务的重心改变而不断调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人才培养着眼于党的建设和革命需要来进行。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建设先进工业国家的目标与落后农业国家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才培养转向培养国家工业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人才培养转向为经济建设服务。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人才培养重心转变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可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变迁的重要依据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每一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总会带来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这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担当,也是人才培养对时代变迁的响亮回答。
3.在目标路径上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既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尤为可贵的是,中国共产党在贯彻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的思想时,基于中国社会实际作了创新性的探索,从而为通过教劳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本土经验。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本质上就是劳动者。早在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就以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作为革命的主要力量,并依靠工农教育和团结人民。之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开展了特色鲜明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实践。抗日战争时期,为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围堵,陕甘宁边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下,教劳结合成为培养革命战争所需人才的重要途径。新中国成立后,1958 年,毛泽东提出了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实事求是的运用。邓小平同志关于教劳结合的思想,体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大批既能动手又能动脑的人;需要大量不仅能进行生产劳动,而且懂得科学技术,能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结合起来的人。这就必须坚持教劳结合。[16]这不仅是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也是广大青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需要。2002 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重申了党的教育方针,提出教育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劳结合在内涵与外延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人才培养路径贯穿党的百年教育发展史,为各行各业输送了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任务的逐步实现。
4.在目标指向上强调立德树人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一方面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和政治宣示;另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人才培养上一以贯之的目标指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立德”是人生之本,“以德服人”则是教育之道。“立德”即德育为先,强调人才培养中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以立德作为树人的基础和前提;“树人”即培养健康的人、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立德树人”即是要培养有理想有信念的人、有文化有才干的人、有担当有作为的人。
从中国共产党百年人才培养的历程上看,无论对人才培养有着怎样不同的表述,实质上都涉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立德树人贯彻始终。当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中,立德树人不仅要注重对各级各类学校人才身心素质发展的规格要求,更要注重对人才社会角色的定位要求,努力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自主发展能力、勇于担当精神的时代新人。这既是人才培养的道德要求,也是人才培养在新时代的社会责任。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是随着党对人才培养认识的深化和党的中心工作转移而变迁的,其中有探索、有借鉴、有偏差、有批判、有反思、有重构,但主线始终围绕着对个体身心素质的规定及对教育社会价值的规定,而党的领导、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贯穿百年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1.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
政治属性是政党的第一属性,具体到教育事业中则体现为对人才培养政治素养的规定,这既是社会主义对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也贯彻于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总体目标。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教育事业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伟大成就,不断证明党领导教育的先进性、规律性和合理性。[17]一方面,坚持党对人才培养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最鲜明的特色。这要求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同时在人才培养的内容和方法上均体现出党的领导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育事业构建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模式。从党的百年发展历程来看,中国文盲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超过80%到2020 年下降至2.67%。[18]《2020 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 主要结果显示,全国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4.74%,学前教育毛入学率85.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4.4%。[19]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大国办教育之路。
2.服务国家发展是人才培养的基本立场
国家是统治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任何一个国家、政党、民族对人才培养价值取向的确定,必然会体现其政治主张和国家利益,这也是巩固和建设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的人才培养突出了基于国家、服务国家的价值立场。无论是为建设新中国培养身强力壮、忠实于无产阶级的战斗员,还是为建设社会主义培养又红又专、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又或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四有”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均体现着为国家、为阶级、为政党培养人才的价值取向。如1937 年8 月,《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提出了抗日的教育政策:“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实施普及的义务的免费的教育方案,提高人民民族觉悟的程度。”[20]1954 年3月,《中央转发西南局关于加强中等学校的领导继续加派干部的指示》 中提出,要办好高等、中等学校,为国家培养大量建设人才,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21]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一系列有关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纲要,都是基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的机制及改革的要求,体现了服务国家的立场。
3.促进社会进步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人才培养,一直以促进社会进步作为其使命,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强调人才培养要满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从“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到“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从“服务于抗战建设需要而提高国民的文化水平与政治觉悟”到“为国家建设培养具有高度文化水平的、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级的人才”,从“根据国家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起步的需要,培养所必需的高、中级干部和技术人才,并提高工农劳动人民的文化水平”到“为中华民族复兴培养时代新人”,都体现着教育通过人才培养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社会功能。第二,强调通过振兴教育促进社会进步。如1958年9 月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强调,扫除文盲、普及教育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之一;1993 年颁布的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强调教育及人才培养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2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强调教育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23]《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将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24]这些都凸显了教育的社会功能,也体现了对教育社会价值的重视。
4.秉持人民至上是人才培养的根本宗旨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宗旨,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其核心要义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在人才培养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教育事业的普惠性和公益性,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构建惠及全体人民的教育体系。比如,党的二大便提出“实现男女平等和教育普及”;土地革命时期在根据地开设“识字班”;抗日战争时期设立“冬学”“夜校”;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识字运动”;改革开放后“实行九年义务教育”;21 世纪初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验收”;进入新时代,国家实行教育惠民政策,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就学问题,消除大班额,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目标。又如努力构建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努力让13 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25]这些决策,正是人民至上的体现。
第二,实行“五育”并举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育事业的价值旨归。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人才培养在传承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基础上,也结合中国实际有所创新,从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三好”标准到“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的要求,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拓展和丰富。
第三,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关注人的个性发展,强调教师要因材施教、学生要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从中国共产党的人才培养历程来看,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在各方面的充分或最大限度的发展,即素质全面提高,能力全面增强,人的需要和社会关系、社会交往全面丰富。人的全面发展并不否定个性,而是鼓励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也只有无数个人具有独创性的发展,才能构成一个生机勃勃、五彩缤纷的社会。
从总体上看,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党内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均体现着坚持党的领导、服务国家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而这些取向又是彼此联系、不可分割的。党的领导统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及其价值取向,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规定了教育的性质和领导权,确保了党的主张和意志在教育领域得以实现,确保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价值取向符合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国家发展的立场回答的是“谁来培养人”的问题,一方面体现在办学主体上,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颁布的学制规定了各级人才培养的主体,也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规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及政策制度等,有力地推动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快速起步和高速发展。改革开放后的“一主多元”办学体制,也仍然是以国家为主体。另一方面体现在办学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上,最终是要服务国家改革发展,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促进社会进步回答的是“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体现的是公共利益为先、集体利益为重的人才培养原则,这既是教育社会功能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而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具体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核心价值在中国大地的生动实践,在人才培养中,站稳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办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人才培养的各个时期,也正是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赢得了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和新时代对党的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