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新时代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之路的思考与实践
2022-02-26龚旗煌
龚旗煌
(北京大学,北京 100871)
人才是国之元气,是实现民族复兴最重要的战略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这一重要论述是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作出的科学判断,是对当前国际竞争格局的深刻洞察。当今世界,不论是科技硬实力的竞争还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回顾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发展史,要建设科技强国、文化强国,必须同时建设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在拔尖人才培养上形成强大的“造血”能力。
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高校作为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桥头堡和主阵地,必须切实增强教育自信、办学自信,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科学把握新时代新形势对人才的新要求,锚定人才培养的着眼点、发力点,打造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紧缺人才,坚定不移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一、新时代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的新形势、新要求
明确历史方位才能找准前进方向,把握时代大势才能赢得战略主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全球疫情持续演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于关键阶段,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些新形势都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1.新一轮科技革命呼唤领军型人才
在科研活动和创新活动中,拔尖创新人才的作用非常突出。正如哈佛大学前校长康南特(J.B.Conant)所说:“在每一个科学领域里,决定性因素是人,科学事业进步的快慢取决于第一流人才的数目。”[1]历史上,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能够相继成为世界科技中心,正是因为每个国家都拥有一大批领军型科学家。[2]进入21 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建世界的创新创造版图、重塑全球的经济社会结构、重构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与以往的科技革命不同,新一轮科技革命更具颠覆性、突破性,是一场从科学到技术再到产业的全链条全周期革命,呼唤着基础学科的重大原始创新,也呼唤着更多颠覆性技术、标志性产品的诞生和普及。同时,它也是一场科技、管理、制度、观念乃至文化的全方位全要素革命,既需要各学科各领域的创新,也需要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各个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通过更加多元的视角来探索世界、发掘真理、引领发展。在前几次科技革命浪潮中,我国没能及时抓住历史机遇;在当前这轮科技革命中,如何培养出领军型人才、推动我国抓住这次重大的战略机遇,是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课题。
2.逆全球化浪潮重构人才合作竞争格局
全球化促进了商品与资本的流动、科技与文明的进步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交往,为全球经济增长和繁荣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但近年来,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新冷战”的论调死灰复燃,逆全球化的浪潮愈加汹涌。一方面,面对日益复杂精细的社会分工和人类命运的共同挑战,需要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加紧密的国际人才合作。此次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就是一次全球性挑战,各国不仅要做好国内防控,及时分享疫情信息,还需要加强病毒检验监测、药物和疫苗研制等卫生手段的技术合作和共享。[3]另一方面,日趋激烈的国际冲突加剧了国际人才竞争,一些国家实施“人才封锁”战略,阻碍了正常的国际学术合作和人才交流。自中美战略竞争加剧以来,美国国会制定多项法案,通过缩短计划学习航空、机器人和先进制造业的中国留学生的签证期限,加强对中国学者和学生参与敏感项目研究的审查、暂时中止关键敏感领域的中国学者赴美学术交流等方式干扰阻断中美人才培养与交流渠道。[4]人才合作与竞争两个方面的矛盾不断深化、愈发尖锐,使高水平人才的自主培养更加紧迫。如何应对这种新格局,是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的重大挑战。
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强大人才支撑
作为社会发展的先进代表,人才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国家治理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引领、示范、创新、推动的作用,影响着国家治理水平和现代化进程,人才发展与国家发展进步具有天然的内在统一性。[5]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突破,科技领域积累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但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缺乏、底层基础工艺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国际治理体系参与不足、国际话语权掌握不够等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千秋伟业,人才为先。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如何满足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是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目标。
面对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必须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聚焦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和现实需要,瞄准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的“靶点”,加快培养具有崇高理想、爱国情怀、世界眼光、创新能力,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二、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深刻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6]浇花浇根、育人育心,高校应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发挥思政课的“群舞中领舞”作用,实现所有高校课程的“共舞中共振”效应。[7]北京大学在育人工作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教育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1.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倾力打造富有时代特征、体现北京大学气派、彰显中国特色的思政课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北京大学开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精品思政课程,切实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引导学生。创设由校领导为本科新生、研究生新生主讲“开学第一课”制度,加强入学教育,为学生在校学习开好头、起好步。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深入挖掘、充分运用红色校史、红色资源,开设“百年党史专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等特色思政课程,充分发挥党史育人功能;为留学生与港澳台籍研究生群体专门开设“中国概况”课程,推进思政教育全覆盖。
2.坚持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发挥如盐入水、润物无声的作用
我国高校的学科专业是在推动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创立并发展起来的,各个学科都有一批服务国家发展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每门专业课程都有值得深入挖掘的思政育人资源。只有每门课程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才能全方位提升思政育人成效。北京大学在全体教师中开展课程思政培训,树牢课程思政意识,提高课程思政能力,做到“教育者先受教育”;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调衔接,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做到育人和育才相贯通;结合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做到因课制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做好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和课程的宣传推广,展现出课程思政的理念、方法和效果,做到竖起一个、带动一批、影响一片。
3.坚持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统一,塑造学生的完全人格,提升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素养
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聚焦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已经难以充分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要,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坚持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紧密结合。北京大学建立以“经典阅读和研讨式教学”为特征的通识核心课程体系,从人类文明及其传统,现代社会及其问题,艺术与人文,数学、自然与技术四个方面帮助学生理解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深入思考每个人都置身其中的现实社会,提升审美情趣、想象力和鉴赏力,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前沿方向,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从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中汲取营养,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坚持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统一,让学生在田野间锤炼品质、增长才干
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实践能力与劳动意识的培养将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北京大学扎实推进劳动教育,制定了 《北京大学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试行)》。自2021 级本科生起,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培养方案,规定本科阶段劳动教育不少于32学时,同时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规定每个学生每学年应参加不少于一周的劳动实践;打造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劳动教育体系,一体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劳动品质;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举办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全国巡回讲师团、“基层治理”、“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力行计划”暑期社会实践等证书项目和活动,搭建综合性培养平台,强化学思践悟、促进知行合一。
三、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8]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对赢得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动权、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打造一支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是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使命。北京大学坚持遵循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规律,增强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努力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1.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不断优化人才培养布局
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指向。北京大学立足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定位,加快推进研究生结构优化;设立“前沿工程博士专业学位”项目,推动工程科学技术创新和战略管理创新,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工程科技领军人才;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对基础学科和国家急需关键领域的应用型学科给予招生计划增量支持,将博士招生计划分配向学术活跃、研究前沿、指导效果好的导师和团队倾斜。
2.坚持不拘一格,探索超常规人才培养方式,打造基础学科的人才“珠峰”
基础学科在现代学科体系中具有先导性、根本性作用,是国家创新发展的源泉。北京大学通过开展物理学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数学英才班、强基计划“博雅学堂”和“未名学者”计划等一系列基础学科人才培养项目,实施一系列突破性措施,不断提高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水平。创新招生方式,在国内顶尖的高中设立人才共育基地,推动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和培养,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机衔接。注重通过中长期考核,深入全面地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志向高远、在基础学科领域有突出特长和发展潜力的优秀生源,通过单独途径进行招录。聘请资深教授担任基础学科人才培养项目的导师、班主任,为学生提供引领、指导和帮助,充分发挥以才育才作用。将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深度融合,落实学校各类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实验平台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项目学生全面开放,全员开展本科科研。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研究兴趣,为每名学生量身定做一套课程学习指南,每学期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进展动态调整,实现个性化培养。强化国际化培养,密切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联系,邀请顶尖科学家前来讲学或进行学术交流,积极派出学生赴海外参加学术会议,开展交换学习、联合培养和合作研究,鼓励学生在国际化的学术环境中拓宽视野。打造“3+X”本研贯通式培养,鼓励专业基础突出的学生通过免修考试来完成基础课程模块的学习;增设荣誉课程,采取讲课和自学相结合、课程修习和科研训练相结合、基础和前沿相结合的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有机衔接。
3.坚持产学研用一体,畅通人才培养、实用的本土化成长路径
实行科教产融合协同育人,是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无缝对接,打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路径。北京大学鼓励人才流动,推动基础学科的优秀毕业生到本校的国家急需紧缺学科专业或其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进行深造;与各行业的龙头企事业单位开展联合培养,落实 《加快推进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行动方案(2021—2025)》,陆续启动相关专业专项培养工作;加强与各类国家级科研单位合作,发挥怀柔科学城等重大项目平台的人才培养功能;实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跨院系联动招生,支持优秀学生利用创新成果进行创业,培养能推动国家和行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战略管理水平提升的领军人才。
四、聚焦世界学术前沿,培养具有学科交叉融合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在这两方面具有天然优势。”[9]学科交叉融合往往是新的学科增长极和创新生长点的催化剂。美国著名教育家伯顿·R.克拉克(Burton R.Clark)曾阐述了交叉学科的重要性,“如果许多在操作层次上相互分离的群体富有意义地联结起来,形成更大的团体,那么在操作上他们就能实现更大的具有跨学科性质的目的”[10]。北京大学坚持“不在最前沿就是落后”,聚焦重大研究问题,充分发挥学科齐全的传统优势,优化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体制机制,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交叉”的人才培养目标。
1.大力推进学科交叉平台建设
成立元培学院、燕京学堂、现代农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等一批跨学科类人才培养的实体机构。坚持问题导向,设立“区域与国别研究”“临床医学+X”“碳中和核心科学与技术”“数智化+”等学校层面的学科交叉平台,加强跨院系、跨学科、跨学部的协同合作。
2.积极推动交叉学科专业设置
充分用好自主权,设置数据科学与工程、整合生命科学、纳米科学与工程等交叉一级学科和材料与化工硕士、资源与环境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开设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化学+材料科学工程,人工智能,医学影像技术,教育与文明发展,“严复班”等本科专业和教育项目。
3.创新学科交叉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面向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北京大学成立交叉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规范和促进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工作;建立多层次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设置40 余个本科生双学位及辅修专业,实行双学位及辅修的专业课程与同专业主修课程同质要求、同质管理,要求各院系本科必修和限选课程在教学资源许可的前提下向全校所有本科生开放,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跨学科学习选择。
五、聚焦“四个自信”,培养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11]当代中国正经历着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北京大学以为中国学术开宗立派、为中华文明创造新生、为世界发展贡献智慧为使命,以深化新文科建设为抓手,不断开拓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新局面。
1.大力加强支持保障,让冷门不冷、绝学不绝
“冷门绝学”虽然小众,但却关乎中华文明大课题。北京大学对文史哲等基础学科,强化“3+X”本研贯通式培养,研究生在保障型奖学金之外设置奖优型奖学金,让他们能够潜心学业、安心从研。对小众专业招生、小众课程开设等予以支持,促进相关专业持续稳步发展,确保后继有人、薪火相传,形成愈发紧密的学术共同体。
2.努力构建本土话语体系,让中国青年读中国教材、学中国理论、续中国实践
高校理论工作者应当扎根中国大地,回应中国问题,创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用中国理论支撑高水平人才培养。北京大学强化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教材编写工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开办“新结构经济学实验班”“多语种国际化卓越外语人才拔尖学生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关系涉外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等项目,加快培养对中华文明有深刻认识、对世界文化有充分理解、对人类文明面临的根本性问题有独特见解的高层次人才。
3.坚持“科技为人文赋能,人文为科技赋值”,以数字人文建设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
科技与人文是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应当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共同助力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北京大学举办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计算艺术、健康传播专业硕士等培养项目,招收理工科背景的学生到文科院系深造,促进以文治理、以理兴文;建设语言学实验室(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中华文明国家文物基因库、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人工智能艺术创新与应用实验室等平台,不断提升文科学生的数字素养和科技思维,积极培育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工程师。
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面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进程,我国高校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积极构建一流大学体系,加快实现战略科学家、基础研究人才和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高水平自主培养,为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 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