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话语体系建构下的课程思政理论阐释
2022-02-26郭燕
郭 燕
中国道路话语体系建构下的课程思政理论阐释
郭 燕
[南京审计大学]
面对新形势下国际国内急速变化的大环境,话语争夺战成为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激烈战争。单一的思政课程形式满足不了对学生精神价值引领的需求,思政育人“孤岛”困境、思政教育和专业教学“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为改变这一现象,亟需依托课程思政构建好中国道路话语体系,厘清话语体系建构中要发挥课程思政作用的内在逻辑、挖掘构建中国道路话语体系中课程思政作用的发挥机制。
课程思政;话语体系;话语自觉;话语保障;作用机制
一、改变思政育人“孤岛”: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下简称“05方案”)中设定高校思政课程主要包括四门必修课程,成为大学教育的基础。05方案的出台敲定了高校思政课程系统的各门课程之间客观稳定、各有侧重、功能互补的关系,每一门课程都是这一结构体系的基本要素。后来国内各高校逐步增加《形势政策课》作为思政课程的补充。而恰恰也是因为这一“稳定的”思政教育形式,在面对新形势下国际国内急速变化的大环境中露出了短板:西方思潮和市场经济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日益凸显,而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却仅仅视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任务、思政教育仅仅等同于给青年学生上好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和精神内涵可以分开。此时,单一的思政课程形式满足不了对学生精神价值引领的需求,从而导致思政育人“孤岛”困境、思政教育和专业教学“两张皮”现象。
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为实现这一根本任务并有效应对社会多元价值交织的复杂国际国内背景,越来越多的高校也认识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性,并努力充分挖掘各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与资源,合理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综合目前高校关于课程思政的相关研究来看,主要是从宏观层面出发、研究成果相对较新、有一定的实践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涵对比、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实践方略以及实践误区上。
从“课程思政”到“思政课程”的转变,不是简单地将思想政治知识融入到具体的课程中,而是需要找到与课程的共通点与契合点。[1]课程思政体系纳入所有课程,由思政育人转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这个转变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落实于课程教育这一主渠道中。专业课也是育人课,育人工作是一个整体工作,思政课和专业课不应该被割裂,亟需发挥多学科优势,全课程、全方位育人。
二、话语体系建构中要发挥课程思政作用的内在逻辑
(一)话语体系建构的迫切性与必然性
“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2]任何思想理论体系都需要话语来表达,话语的背后是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选择,是思想体系。不论是口头表达还是文字表达,话语这一表达方式,它的学、说、讲、用关系着意识形态安全。全球化背景下,掌握话语权就意味着掌握主动权,话语不再只是孤立静止的,言语功能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逐渐显性化,开始成为世界全域的各种理论迸发的一种手段。话语背后传递出思想观点和价值标准,国际上批判中国的声音正在增加,“中国威胁论”仍在不断发酵,西方话语的文化渗透现象不得不引起重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不能失语、不能失声,话语争夺战成为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激烈战争,要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与中国方案。
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话语地位,在迎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在走出“挨骂”困境的强国之路上,强国的总体逻辑应该解决“由重点走向全面的问题,其中文化领域的重点就是要解决”失语“问题[3]。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们可以看到国际上各种话语之间的争锋正是其中一个鲜明的案例,说了什么、用什么方式说、怎样说都体现了话语中传达的思想概念、话语形式和话语手段。无论是真实的物理世界还是虚拟的网络世界都正在进行着意识形态的博弈,意识形态博弈的背后是话语权力的角逐。
(二)抓牢课程思政有利于话语自觉
从高校层面来看,话语体系和话语地位的建立同时还和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息息相关,青年学生的价值塑造、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如何为党为国培养人才正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如厦门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高校出现的不当言论暴露出在为谁培养人中的一个问题:从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长大的中国青年学子为什么会在短短时间的留学、与西方文化的接触过程中就迅速丧失文化自信与国家认同感?这些鲜明的案例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在面对敌对思想渗透、主流价值传播受阻以及非在场沉默的困境时,如何实际有效地去激发中国道路话语体系的内生动力和时代高度。
中国道路话语体系根本的逻辑体现在人民性上,传达的是人民主体意志,所实践的权力属于人民。这一话语体系所传达的始终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站起来”,不再“挨饿”“挨骂”,这一逻辑下所实施的课程思政传递的是话语自信和大国自信,反映人民意愿和人民权益,背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支撑,话语力量是人民群众,这种力量坚不可摧。话语自信以话语自觉为基础,话语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充分认识到中国道路话语体系的基础,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着充分的认识,才能在正在形成的多元世界中确立自己的位置。课程思政推动课上课下一体、网上网下联动,贯穿整个学习阶段,帮助学生尽可能全面的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趋向稳定,在不断的批判与发展中从“阐释中国”走向“中国阐释”。
(三)抓牢课程思政有利于话语保障
课程思政在教育理念上不断强化知识传授和思想引领之间的关系,努力夯实教师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在课程思政实践中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而实施教育的主体则是教师,尤其是广大专业课程教师,他们是保证每门课程都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重要力量。教师是教书育人实施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也是推进课程思政的关键因素。[4]抓牢课程思政必须要抓课程评价和师资队伍,学生能够从授课者那里听到什么、怎么听,一定程度上和授课者说什么、怎么说息息相关。抓住教师就是抓住了“方向盘”,在讲授知识的同时阐释知识背后的逻辑、精神、价值、思想、艺术和哲学,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有效传导给学生[5],改变“重智轻德”现象,青年学生的路才不会走歪,话语体系建构才有了话语保障。
课程思政在人才培养上要充分挖掘各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作为课程目标。在此目标下,课程改革成为必然趋势,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和自然科学课程都需要强调价值观的同频共振,最大限度的依靠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精神传达可以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徒有虚名的问题,显性和隐性教育方式的结合破除了简单的说教,青年学生对自己一言一行的重视对思想和行为起到了指导作用。课程思政重构课程内容和教师队伍体系,为中国道路话语体系提供了话语保障。
三、构建中国道路话语体系课程思政作用的发挥机制
优化课程思政的话语内容。课程思政不是增设课程,而是充分挖掘现有课程的思政资源,课程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育课、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内容的挖掘侧重于引领核心价值观和根植理想信念,形成育人氛围。同时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内容与时事热点难点之间的契合点,增加课程思政的趣味性、亲和力和实效性,话语内容结合青年学生特点,关注青年学生个性发展和个性感受,重视青年学生实际需求和话语偏好,让广大青年学生愿意听、听得进、记得住。
创新课程思政的话语方式。专业学术话语的中国化建构可以增强学科建设价值,巩固思政教育意义,但同时不可忽略受教育主体的特征。作为受教育主体的青年学生成长过程中接受的是多元教育方式,思想上更加包容开放,追求个性,对新观念和新理论的接受程度高,青年学生获取信息、表达想法的平台已经从课堂转为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平台,这就要求课程思政的话语方式善于运用新媒体、具有新媒介素养,做到学术话语、政治话语和大众话语之间能够相互转换、融会贯通,增加课程思政话语的包容性和接纳度。
营造课程思政的话语语境。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应该是和青年学生生活实际相贴近、相融合的,应当在课堂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协同引导,除了课堂教学之外的日常生活,也应该加强思政因素,例如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团打造等,高校除了教学生怎么学之外还需要教会学生怎么玩,夯实和谐稳定、健康向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构建课程思政的保障体系。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围绕“什么是该学科的核心概念”设置专业课、选修课、实践课课程建设目标与具体内容,抓实人才培养核心与整体要求,培养学生对中国语境下学科特色的理解和认同,如开设“中国系列”课程、建构红色文化话语体系等,将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增强文化自信。再次,需要构建全方位的支持保障机制,如课程评价激励机制中需要建立与时代要求相符合的考核体系,做好师资队伍培养尤其是育德能力与育德意识,严格课程建设、监督、验收要求,实现项目经费支持的多渠道化,从源头抓住教师,从教师必须讲上升为教师愿意讲、教师能讲好。
[1]倪敏,张兴龙. 高校“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7(5):137.
[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3]韩庆祥.强国逻辑:走向强国之路[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9.
[4]宋杰.课程思政背景下专业课教师胜任能力思考[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08):14.
[5]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01):45.
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构研究 (项目编号:2020SJB0130)
(责任编辑:赵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