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校外住宿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研究
2022-02-26王春雷朱庆磊法茹克热夏提
王春雷 李 营 朱庆磊 法茹克·热夏提 孙 玥
高校学生校外住宿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研究
王春雷 李 营 朱庆磊 法茹克·热夏提 孙 玥
南开大学]
尽管高校后勤化改革已进行多年,大学生宿舍居住环境及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但申请校外住宿的学生却越来越多。文章以南开大学为例,对校外住宿学生进行了调查统计,研究分析了校外住宿存在的问题及学生退宿选择校外住宿的原因,从明确管理责任、完善规范制度、建立管理系统、加强思想教育、改善住宿条件、构建寝室文化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校外住宿学生教育及管理的对策。
校外住宿;租房;大学生;管理对策
一、引言
针对学生校外租房居住的现象,教育部2004年到2007年曾三次发文要求加强校外租房居住学生的教育与管理,要求高校切实担负起校外住宿学生的管理责任,原则上不让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内高校校内住宿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住宿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研究分析大学生校外租房居住的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管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校外住宿带来的问题
(一)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在没有人检查违章用电、没有定期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的情况下,私接乱拉电线、人走不断电、使用假冒伪劣电器等不安全用电行为带来的火灾隐患可想而知。2019年5月桂林雁山区西龙村出租房就曾发生火灾,造成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在外租房居住的5名学生死亡、24名学生受伤。校外租房居住的学生往往会购买电动车等交通工具,个别学生还会在出租房内自己做饭,由此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和饮食安全隐患亦不可小视。另一方面,校外住宿周围人员情况复杂,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等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二)容易给大学生成长造成危害
不少选择校外租房居住的学生是因为个性较强、喜欢独处,住在校外反而使其与同学的距离拉得更远,变得更加不适应集体生活,甚至变得狭隘、孤僻。大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生活习惯的养成期,没有了校内住宿制度的约束,校外住宿的学生往往容易放任自己,沉迷打游戏、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等等,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另外,学生住在校外,受校园文化熏陶的机会变少,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易被不良思想、不良行为侵蚀[1],甚至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士会抓住租房学生孤独、意志薄弱的特征进行宗教渗透。
(三)学校管理、育人难度加大
学生安全问题向来是学校的重点任务,住在校外的安全隐患及风险点更多,由此带来的管理难度也就更大。不少校外居住的学生起初有校内宿舍,后期退掉了宿舍而选择校外住宿,在“年级、专业相对集中”的住宿分配原则下,会导致退掉的宿舍床位不能得到有效利用,造成宿舍资源浪费。还有部分学生校内、校外均有住所,住在哪里完全看心情,学校不能掌握学生的住址,显然不利于学生管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情况下亦不利于疫情防控。宿舍除了住宿功能外还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校外住宿学生几乎不会参加宿舍里的党团文化建设、主题教育等活动,这无疑影响到了学校整体的育人工作。
三、学生校外住宿的主要原因
2021年春季学期,南开大学八里台、津南两校区选择校外住宿的学生有近1400人,占具有校内住宿资格的学生总数的5.3%。即使除去联合培养、外地实习等学生仍有588人主动申请住在校外,分布在天津市200多个小区。通过研究分析学生选择校外住宿的缘由,发现主要集中在家里距离学校近、已婚、学习或备考需要、改善生活环境、心理或身体原因等方面。
(一)家里距离学校近
调查显示,校外住宿的学生中有超过30%的学生是因为家就在学校附近,父母或其他亲人在天津工作,住在家里能节省下住宿费。而且在家一般都是住单独的房间,相比学校更为自由,生活环境更好,饭菜也更为丰富,尤其对于一些喜欢独处的学生来说,家里安静,学习氛围更好,因此一些学生索性选择走读。还有个别学生是因为家庭条件比较富裕,在学校周边已经购房。
(二)方便和爱人在一起
根据2021年春季学期的统计,南开大学约有21%的校外住宿生是因为已经结婚成家,且结婚同居的全都是研究生,尤其博士研究生占了八成以上。尽管调查时,没有因为恋爱而住在校外的本科生,但笔者认为本科生中仍不乏有“恋爱而租房”的,由于学校规定学生申请校外住宿须理由充分,因此“未领证”的学生申请校外住宿时往往会避开这一理由,付昊、张娇林等人研究表明,“享受二人世界”亦是学生校外住宿的常见原因[2][3]。
(三)学习或考试需要
为寻求一个独立、安静、自由的学习环境,积极备战研究生、公务员或语言类考试,一些自我约束能力较强的学生会选择去校外住宿。调查显示,因学习或考试原因选择校外住宿的学生比例为13.3%,其中本科生占到了近七成。调查还发现,住在校外的“学习一族”,文科生比理工科学生多了一倍多,可见文科生比理工科学生更愿意去校外学习或备考,而在男女生因为学习原因谁更愿意去校外住宿方面,两者几乎没有差距。
(四)身体原因及心理原因
近年来,大学生家长陪读现象引起了社会热议,但确实有一些学生因为身体或心理方面的原因不方便住在校内。如个别学生身体上有残疾,或者患有肾炎、糖尿病等需要定期服药的慢性疾病,再或者有皮肤类疾病须定期药浴等。另外,个别患有一定程度精神分裂、抑郁、网瘾、厌学或者睡眠障碍等心理或精神类障碍的学生也会选择住在校外,且这类学生往往会有家长陪读。统计结果显示,因为身体或心理原因住在校外的占比达12%。
(五)室友间有矛盾或作息不一致
约有8%的学生表示住在校外是因为与室友关系紧张或作息不一致。中国青年网曾进行调查,超过40%的学生与舍友发生过矛盾,起因主要是生活习惯、说话方式、性格爱好、追求自我等。不少高校宿舍通宵供电、不断网,个别自控力较差的学生会熬夜追剧、打游戏,严重影响别人休息。小的矛盾、作息问题等通过积极沟通往往能得到有效解决,但一旦情绪积累,矛盾就会逐渐深化,最后迫不得已选择调整宿舍或搬出去住。
(六)寻求改善住宿环境
近年来,尽管很多学校的住宿条件都在逐步改善,比如安装空调、降低居住密度、宿舍楼内设置自习室等,但不少学生对校内住宿条件依然不满意。2020年10月,中国新闻周刊曾在微博上发起一项关于高校住宿条件的调查,共有6226人参与,约86%的网友认为应该提升住宿条件。每年南开大学申请退宿的学生中,都会有一部分学生因为不满住宿条件而退宿,如宿舍不隔音、生活空间小、卫生环境差等。
四、校外住宿学生的管理对策
(一)明确教育管理责任
针对住宿生的管理教育,国内高校一般都设置有专门的学生公寓管理机构,如北京大学公寓服务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生活园区管理中心等,但往往没有专门的部门管理校外住宿的学生。以南开大学校外住宿生为例,居住地涉及天津市200多个小区,居住地极为分散,客观上造成管理难度增大。为此,可以尝试成立校外住宿学生管理中心[4],安排专人负责校外住宿生的管理教育,在每个学院设置一位由辅导员担任的“校外住宿生管理专员”。同时学校可以同周围社区建立联系,引导学生将租住地选在学校周围指定社区,与社区联合管理校外住宿生。在校内成立“校外住宿生自管会”,鼓励校外租房的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教育、服务和监督。
(二)加强制度规范建设
研究制定《学生校外住宿管理规定》,规范学生校外住宿申请流程、审批备案程序、教育管理责任等,不鼓励、不支持除联合培养、校外集中实习以外的其他学生在校外住宿。对确有校外住宿需求的学生实行申请制,辅导员、所在学院进行严格审批,尤其是自行租房居住的。所有学生校外住宿均须经家长同意,研究生还须经过导师允许,有心理或精神障碍的学生住在校外应有家长陪护。另外,高校里还有一部分未成年的学生,以南开大学2021级本科生为例,新生开学报到时,仍有20%的学生尚未成年,如果未成年学生申请校外住宿,必须有监护人陪读。
(三)建立校外住宿学生管理系统
学生宿舍管理繁琐且复杂,涉及住宿调配、文化建设、安全卫生检查等诸多工作,国内高校普遍建立了校内学生住宿管理系统。但对校外住宿学生的管理,高校教育工作者往往采用的是传统的手工统计,这种方式存在着数据滞后、效率低、有误差等问题。为此,可以建立专门针对校外住宿学生的管理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对校外住宿学生的管理。[5]其一,系统应具备基本的信息管理功能,可帮助管理者准确掌握校外住宿学生的情况,减轻工作负担;其二,系统应具备安全管理功能,比如可根据学生的远程定位签到情况,向学校及家长发送失联预警提醒,起到安全防范的作用。
(四)做好学生思想教育
首先,学校可以利用新生入学教育、班会、讲座报告等契机,积极开展文明住宿教育,引导住宿生共同遵守宿舍管理规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正确看待生活习惯、价值观念、语言风俗等方面的差异,提前“预防”学生去校外住宿。其次,针对申请校外住宿的学生,辅导员要与学生本人及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退宿的原因,帮助学生认识到校外住宿可能带来的危害, 通过家校联动尽量找到其他解决办法,努力“劝阻”学生去校外住宿。最后,辅导员须准确掌握学生的租住地址及紧急联系人等信息,定期前往学生校外住宿地“家访”,了解学生住宿情况及思想状态,加强安全与法制教育,严格“监管”校外住宿学生。
(五)改善校内住宿条件
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学生宿舍建成时间较早,住宿条件和生活服务设施不如津南新校区,但两校区学科结构相似,学生体量相当。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校外住宿学生中八里台校区学生占七成以上,可见校内住宿条件和生活设施对学生是否去校外住宿有着重要影响。学校应深入调研了解学生的需求,切实加强校内学生宿舍软硬件建设,为同学们营造健康文明、温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一是合理规划建设学生宿舍楼,降低学生宿舍居住密度;二是建设功能用房,如共享厨房、无障碍疗养室、自习室、夫妻宿舍等;三是加装学习生活设施,如打印机、直饮水机、洗衣机、自动售货机等;四是提升宿舍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与服务水平,以服务促管理。
(六)构建良好寝室文化
随着高校综合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化,大学里班级的概念与功能有所弱化,党团组织进社区、学生寝室文化节等逐渐受到重视,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欢迎。学校宿舍管理部门在分配及调整宿舍的过程中应尽可能保证学生按专业班级入住,为开展宿舍集体活动奠定基础,让班级建设与宿舍建设互补互融。其次,学校每学期应组织一些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宿舍文化活动,如宿舍衫设计、学术讲座、读书分享会等,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增加寝室凝聚力。[6]再者,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与布置宿舍楼门厅、楼道等公共区域,在楼内设置健身房、活动室等,为开展寝室相关活动提供场地保障。最后,可以引导宿舍同学在学业、卫生、安全等方面制定文明公约,从而尽量避免因作息习惯、卫生环境等造成关系不和谐而退宿。[7]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学生个性化的住宿需求越来越强烈,选择校外住宿的学生越来越多。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湖南大学等不少国内高校宿舍资源变得极为紧张,已无法为全部学生提供校内住宿,同时教育部、教育厅等又出台规定限制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在此背景下,高校管理者应提高对大学生校外租房问题的重视,积极转变工作理念与管理思路,在执行好教育部、教育厅有关规定的同时也要客观看待大学生校外住宿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适时成立校外住宿学生管理中心等机构,构建起学校管理部门、学院辅导员、学生家长、公安机关等紧密配合、齐抓共管的监督、教育、管理体系。此外,为降低管理校外住宿学生的难度,学校可以探索统一租用校园周边社区,在校内建设可供家长陪护的“特护宿舍”等。
总的来说,“限租令”让高校管理者有了工作准则,但学校不应一“堵”了之,应对学生校外住宿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交叉讨论,根据实际情况对“症”提出解决方案,同时对在校外住宿的学生尽到管理责任,真正做到疏堵结合,教管并举。
[1]周佳娴.大学生校外租房问题研究[J].北京青年研究, 2012(02):28-34.
[2]付昊,郝金莹.大学生校外租房问题的调查与研究——以延边大学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17(04):150-151.
[3]张娇林.高校学生校外住宿现状调查与管理对策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1.
[4]余开业.校外住宿对大学生成长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5]项建国,俞慧刚.一种用于学生校外实践的跟踪管理系统:中国,CN207560055U[P].2018-06-29.
[6]康卫群.高校大学生校外租房的对策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01):27-29.
[7]王春雷,朱庆磊,李营,法茹克·热夏提.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中提高床位利用率的策略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21(05):23-25.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南开大学)2021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项目编号:NKSZJYKT2021—Y013);南开大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管理育人工作精品项目
(责任编辑:赵鹏程)